APP下载

汉中等西南官话表疑问的“好A”类词

2022-11-15鲜曜华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官话南充汉中

鲜曜华

(西藏民族大学 文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在日常生活中,“好”一词的使用频率较高,义项也很丰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1]519共收录15个“好”的义项,在这些义项中,“好”既可作形容词(好1)、动词(好2)、副词(好3)使用,也能作疑问代词使用,这是一种方言用法(好4)。陕南汉中方言[2]23中即有此种方言用法,“好”与形容词搭配可表疑问,构成“好A”类词,用来询问数量、年龄、时间、程度,用法与“多”相同,如“好多/大/久/重”就相当于普通话的“多少/大/久/重”。此外,陕南的平利[3]305、镇安[4]18以及同属西南官话的南充方言也有此类用法,且类型较丰富。

一 汉中、南充方言中表疑问的“好A”类词

按照询问对象的不同,汉中、南充方言中表疑问的“好A”类词可分为询问数量、询问时间、询问年龄、询问程度四类。汉中方言的材料来自王鹤璇[2]23,南充方言对应例句来自笔者的调查和内省。

(一)询问数量

在汉中、南充方言中,询问数量用“好多”表示,相当于普通话的“多少”,一般紧跟名词性词语,如人(好多人)、钱(好多钱)、动物(好多鸡)、粮食(好多麦子)等。“好多”后面还可以接量词,如个(好多个)、只(好多只)、亩(好多亩)等。有时,“好多”也可以单用,后面不接任何成分(表1)。

表1 询问数量的方言例句

(二)询问时间

汉中、南充方言中,询问时间一般用“好久”,其有两层含义:一是询问具体的时间点,相当于普通话“什么时候”,如“你好久来”;二是询问时间段、频次等,相当于普通话“多长时间”,如“你那个疫苗好久打一次”。此外,还可以用“好早/晚/暗”表示(表2)。

表2 询问时间的方言例句

(三)询问年龄

汉中、南充方言中,询问年龄用“好大”或“好多岁”,如“这孩子好大/多岁了”。其中,“好大”根据语境的不同,既可以用来询问人的年龄,还可以用来询问物体的大小,如“表叔新修的房子有好大”(表3)。

表3 询问年龄的方言例句

(四)询问程度

汉中、南充方言中,询问程度用“好+A”表示,如“好 远/高/深/长/贵/厚/胖/粗/密/凶/亮”等。其 中,“好”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与单音节形容词搭配共同表示疑问语气,从而询问程度深浅(表4)。

表4 询问程度的方言例句

在汉中、南充方言中,表疑问的“好A”类词主要包括:好多、好久、好远、好大、好高、好宽、好长、好深、好快、好厚、好胖、好粗、好亮、好凶、好贵、好重、好密,等等。“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性质形容词包括单音节形容词(大、红、快、好)和一般的双音节形容词(大方、干净、规矩、伟大)。”[5]73据此可知,汉中、南充方言中的疑问代词“好”只能与性质形容词中的单音节形容词搭配。而且,正向的、积极的形容词使用频率高,反向的、消极的形容词使用频率低,如一般不会问“这个水有好浅”,而是问“这个水有好深”。此外,表疑问的“好A”类词不仅可以用于直接疑问句中,还可以用于间接疑问句中,如“你自己舀哈,想吃好多舀好多”。

二 汉语方言中“好A”类词的分布范围

表疑问的“好A”类词在汉语方言中分布极其广泛,不仅存在于西南官话中,而且在其他官话和非官话方言区也有分布[2-4,6-28]。

(一)询问时间、年龄和程度的“好A”类词分布范围

1 询问时间的“好A”类词分布范围

询问时间主要用“好久”表示,在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自贡、南充,陕西汉中,贵州关岭,湖南保靖,湖北建始)、江淮官话(陕西平利)、赣语(湖南耒阳、安仁)、湘语(湖南长沙、武冈、衡阳、邵东,四川安岳辰州话)、土话(湖南桂阳)等方言区均有分布。此外,中原官话也用“好晚”表示,如安徽皖北地区。

2 询问年龄的“好A”类词分布范围

询问年龄用“好大”或“好多(岁)”表示,在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湘语及赣语等方言区有所分布。“好大”一词的分布范围较广,如官话方言区中属西南官话的成都话、自贡话、钟祥话,属江淮官话的庐江话以及属中原官话的安徽皖北地区;还有非官话方言区中属湘语的安岳展州话、邵东话和属赣语的安仁话。“好多(岁)”一词则在四川自贡话(西南官话)和湖南上麻阳话(土话)中存在。

3 询问程度的“好A”类词分布范围

询问程度一般是“好”搭配一个单音节形容词共同表示,主要分布于西南官话(四川成都、南充,广西柳州,湖北武汉、钟祥,湖南保靖,陕西汉中,贵州关岭)、江淮官话(安徽庐江,陕西平利)、中原官话(河南固始,安徽皖北地区)、湘语(湖南长沙、衡阳、邵东)、赣语(湖南耒阳、安仁)、客家话(湖南汝城)、土话(湖南上麻阳)、乡话(湖南沅陵)。

(二)询问数量的“好A”类词分布范围

“好多”按其搭配模式来看虽属于“好A”类词,但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凝结成一个词,与普通话的“多少”相同。与前三类“好A”类词相比,“好多”既有特殊性,亦有同一性。

《汉语方言大词典》[29]2033收录了“好多”一词,对其分布范围作了相应描述:中原官话的河南。兰银官话的宁夏银川;江淮官话的安徽合肥;西南官话的四川成都,贵州贵阳,广西桂林,湖北武汉;湘语的湖南长沙、双峰。《汉语方言地图集·语法卷》[4]18也对“好多”一词的分布范围进行了描绘。根据图例及地图,使用“好多”一词询问数量的有:西南官话的四川成都、西昌、汉源,重庆云阳、綦江、大足,云南昭通,广西平乐,湖北恩施、郧县,湖南保靖、凤凰;江淮官话的陕西佛坪、镇巴;中原官话的陕西镇安,河南商城,安徽霍邱。湘语的四川安岳辰州话,湖南长沙、衡阳;赣语的湖北监利、咸宁、阳新,湖南耒阳、安仁;客家话的江西信丰、全南、安远,湖南汝城。此外,湘语的娄底话、吴语的黄山区话、土话的上麻阳话和桂阳话、乡话的沅陵话也有此种说法。

综上,表疑问的“好A”类词在汉语方言区分布极广,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等官话方言区,以及湘语、赣语、吴语、客家话、土话、乡话等非官话方言区都有分布,且有的省涉及的方言点数量庞大,几乎遍及全省(如湖南省)。从不同方言区囊括的方言点数量来看,表疑问的“好A”类词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并呈现出以西南官话、湘语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散的趋势。

三 表疑问的“好A”类词的文献用例

《汉语大词典》[30]285收录了“好多”一词的方言用法,但其所举例句,一例是现代作家郭沫若文集中的语句,一例是现代方言语句,用例较晚。而且,《汉语大词典》仅收“好多”一词,未收录其他表疑问的“好A”类词,这可能与“好多”一词在方言中的使用频率高及分布范围广有关。表疑问的“好A”类词早在明代就已出现,但用例较少。如:

(1)老者笑道:“量你好大手段,这三百两干得甚事?再说多些。”子春道:“三千两。”(冯梦龙《醒世恒言》)[31]525

(2)任你铜筋铁骨的好汉到此也胆丧魂惊,不知断送好多忠臣义士。(抱瓮老人《古今奇观》)[32]260

清代,此类用例逐渐增多。表疑问的“好A”类词于《永庆升平全传》《续济公传》中各存1例,《霆军纪略》中存3例,《跻春台》中存6例,《西蜀方言》中亦有记载。如:

(3)问:“大的箇好多岁数?”奏:“现年十九岁。”(陈昌《霆军纪略》)[33]

(4)韩红玉说:“好多时你才能作主!”(郭广瑞,贪梦道人《永庆升平全传》)[34]107

(5)那娘姨冷笑了一笑道:“好多钱?”(坑余生《续济公传》)[35]915

(6)【双金钏】问:“要当多少银子?”怀德曰:“值得好多就当好多。”(省三子《跻春台》)[36]17

(7)【好久来的】好久:什么时候。【有好大】有多大?(钟秀芝《西蜀方言》)[37]124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志[38]中也记录了表疑问的“好A”类词。如:

(8)四川:你家有好多牛羊?有四十五个。(光绪《越隽厅全志》卷十)

(9)贵州:大田栽秧田坎长,问哥大田好多粮。(民国《开阳县志稿》卷十三)

(10)贵州:听不明好话曰“对牛弹琴”。量财力营曰“有好多泥巴捏好大的佛”。(民国《重修南川县志》卷六)

近现代文学作品中亦存在“好A”类词。如:

(11)“你看人家云云比你才大过好远,一天就读那么多书。”(沈从文《福生》)[29]2033

(12)它的旁枝是成为一种轮形在一个平面内向周围辐射。大概看出它有好多枝轮,可以定出那树木的年龄了。(郭沫若《文艺论集续集·英雄树》)[30]285

(13)“你在这里……呆了好久?”(罗广斌《红岩》)[39]451

(14)“你好久给我祝生日呢?”(林贵祥《二度姻缘》)[29]2031

由文献用例可知,表疑问的“好A”类词多存在于口语化色彩浓厚的通俗文学作品中,应是明清时期的口语词,而非书面语词,书面语应是用“多A”类词表疑问。另外,表疑问的“好A”类词几乎都出自江苏、福建、重庆、四川、湖南、贵州等南方作者的作品中,且共时分布范围也集中在南方地区,可见其来源于南方地区,并随着使用频次的增加及人员的流动逐渐扩散开来,从而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

四 表疑问的“好A”类词的传播与发展

地理意义上的南方地区范围很广,且方言众多,存在于汉中等西南官话中的表疑问的“好A”类词从何而来,其在产生之初是否就具备上述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是如何发展的,还需作进一步探讨。

陕南北有秦岭,南有巴山,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曾因多次遭受战火致民众骤减,明清时期尤甚;后受明清垦荒政策鼓励,大量移民从陕南东部沿汉江或关垭入陕,或从陕南南部翻越大巴山入陕。迁入的移民带来了不同地区的方言,对陕南方言的形成影响极大。严如熤《三省山内风土杂识》指出:“川陕边徼,土著之民,十无一二,湖广客籍,约有五分,安徽、河南、江西各省,约有三四分。”[40]23

四川南充地区的人员构成及方言形成,与陕南地区极为相似。四川虽地处巴山蜀水之中,环境较封闭,但在先秦时期即有鱼凫氏、开明氏等入川定居[41]36,秦汉及其以后也经历了大大小小数次移民迁入。然而对四川方言的形成影响最大的还是元末明初及清代前期的两次大规模移民浪潮,“元末明初的战乱和大移民,大批湖广籍和部分陕西籍、安徽籍的军人和平民留居四川……到清朝前期,以湖广地区(特别是湖北)为主的大批移民入川,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四川话和西南官话的体系”[42]。

两次移民涉及湖南、湖北、安徽、广西、广东、浙江等十多个省份。移民入川的通道也各不相同,有从川北(翻越大巴山)入川的,也有从川东(长江水道)入川的,特别是清前中期移民“主要集中在沿长江流域并溯长江而西进”[43]519,从四川东大门入川,再沿江向川西、川南等地迁移。长江作为移民迁移的天然通道,为人员的交流、语言的传播交融提供了极大便利。再联系共时分布,可推测,汉中等西南官话表疑问的“好A”类词应是受到湖广移民方言的影响,若缩小范围,应是受到湘语的影响。

此外,表疑问的“好A”类词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才形成现有的四种类型(表5)。

表5 表疑问的“好A“类词四种类型在不同方言区的使用情况

据表5可知,询问数量这一类型涉及的方言区最多,且据《汉语方言地图集·语法卷》[4]18,尤以湖南地区的分布范围最广。询问数量的“好多”,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凝固成词,影响着不同地区的方言,应是最先产生并发展的类型。使用询问程度的“好A”类词的方言点较多,此类词的共时分布范围也较广,其应是方言使用者出于表达需要逐渐从询问数量的“好A”类词中发展出来的。比如,《娄底方言词典》虽只收录了询问数量这一个用法,其例句却是“长沙到北京好远”,而“好远”在大多数方言点中是表询问程度义的。询问时间的“好A”类词应是紧随询问程度的“好A”类词之后产生的,其内部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从表某一时间点(时点)到表某个时间段(时段),如耒阳、桂阳方言中的“好久”只表“什么时候”义,而成都、长沙方言中的“好久”还表“多长时间”义。表5 中,询问年龄的“好A”类词仅存于成都方言,发展较慢。从共时分布范围来看,此类词涉及的方言区最少,方言点分布也较零散,应是表疑问的“好A”类词发展的较后阶段。而且,许多地区习惯于用“几岁”询问年龄,其与“好大/好多岁”有着较激烈的竞争关系,这使得“好大/好多岁”的生存空间较小。此外,“好大”还会用来询问程度的大小,与询问年龄的“好大”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故其产生时间最晚,发展也最缓慢。

综上,汉中等西南官话表疑问的“好A”类词应来源于湘语,且并不是一出现就具备四种类型,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最先产生的是询问数量的“好A”类词,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凝结成词,传播范围最广。之后,在其基础上先后产生了询问程度的“好A”类词以及询问时间的“好A”类词,最后产生的是询问年龄的“好A”类词,其发展到今天还与其他词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此外,后产生的三种类型中的“好A”类词均是词组,他们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是否会逐渐凝结成词,或继续产生其他新类型,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猜你喜欢

官话南充汉中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汉中之战(续)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坚持法德并举 助力治蜀兴川
汉中仙毫
四川南充上智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南充市委书记为什么夸玉皇观村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西南官话中古泥来母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