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技术下的供应链金融研究

2022-11-13冯皓月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联网商业银行供应链

冯皓月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1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指将信息传感设备如红外传感器、射频识别等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实现有效的信息互通和通信操作。可以通过该网络技术对物品进行识别、监控、定位以及管理等一系列操作,由此对生产交易的全过程进行合理管控,实现生产效率的全面提高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将生产交易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物联网技术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拓展的网络技术,在用户端拓展至任何物品间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

20 世纪90 年代诞生了物联网这一基本概念,物联网是在物流监控系统、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物联网体系主要通过定位系统和信息传导系统等进行产品信息的实时监控与跟踪调研。例如,目前常用的信息传导设备主要包括射频识别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等,这些装置与技术通过一个庞大的网络形成互联,利用物联网体系可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数据交互操作,进行物品信息的跟踪与定位操作,还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计算,实现有效信息的监管。

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三大组成部分: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感知层主要应用传感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等进行物体的定位跟踪操作,实现有效信息的收集整理。网络层主要利用云计算和互联网等相关网络基础进行相应的信息收集与传递操作,物联网架构的一大重要中枢系统就是网络层。应用层主要对用户进行有效衔接,从用户需求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信息。物联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应用,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收集和有效传递等相关操作,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企业的有效衔接,使得企业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构建有针对性的物联网信息系统。

2 供应链金融

2.1 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念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指商业银行围绕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业务进行有效整合。与此同时,为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所有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理财服务等,保证系统性金融的高度集成化处理。供应链金融这种融资模式指的是金融机构将节点企业和核心企业结合在一起,对金融产品以及服务进行灵活应用的发展模式。

供应链金融是对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进行全面应用而诞生的新型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这种金融体系具有一定的复杂度和专业性,可以利用供应链金融对所有供应链企业开展有效融资活动。可以将供应链链条的所有企业视为一个完整体,依照企业交易中的利益来拟定具体的融资模式,由此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中小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为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金融机构通过与核心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在供应链金融模式背景下,更好地设计存货以及账款等相关环节,继而明确供应链金融的时间与成本。

2.2 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

供应链金融在整个市场竞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在我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我国从20 世纪末开始,针对供应链金融展开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主要针对供应链金融的基本内涵以及风险管理等相关方面展开有针对性的分析探讨。一方面,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使得企业的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的开拓与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等方式更好地确定企业的重点客户,实现新的资金渠道的开拓。

国外专家学者从20 世纪初就开始针对供应链金融展开研究分析和实践探索,而对这方面的研究,我国起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伴随市场竞争逐渐由单个企业间的竞争变动成总体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链在提高其总体实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方面展现出非常关键的作用。

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正在逐步向着黄金发展期迈进。一方面,在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供应链金融是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为整体技术进步奠定了发展基础。

3 物联网技术下的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

供应链金融在互联网发展大背景下的常见运营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主导模式、P2P 主导模式、商业银行主导模式等不同运营模式。其共同点是在供应链体系当中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可以与相关供应链成员之间开展有效的交易活动。虽然不同模式有着不同的应用优势,但是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模式应用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问题。 本文从融资成本和供应链金融风险两个方面探讨物联网技术下的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

3.1 融资成本问题

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业务成本。受到影响的主要是信息获取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等方面。

3.1.1 对信息获取成本的影响

商业银行在传统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委托的方式开展企业资产的监管工作。被委托企业主要安排监管人员在现场对企业资产开展监管工作。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支付较高的管理成本,同时可能会导致道德风险的出现。在供应链金融监管体系中,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应用,可以使得银行能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企业资产的动态管理。

3.1.2 对人力资源成本的影响

物联网主要利用互联网以及传感器等收集整理企业的相关信息,在进行信息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实现数据库的构建。商业银行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应用可以使得企业的物流管理成本显著降低,能够将更多的成本投入技术服务以及信息领域。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应用,需要针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人员的培训成本;同时,需要通过专项资金的方式,吸引与招聘供应链人才和物联网人才。

3.2 供应链金融风险问题

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信用风险以及信息传递风险等。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应用,会导致供应链金融业务在面临传统风险的同时产生新的风险因素。商业银行在进行传统供应链金融管理过程中主要根据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整体市场金融风险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风险管理工作。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当中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应用,可以使得商业银行能够对供应链企业展开有针对性的动态监管,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有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与调整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实现商业银行对经营风险的最大化管控。商业银行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要对供应链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财务状况等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对企业信用以及企业交易能力等进行合理评估,了解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的相关能力。但是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商业银行无法针对供应链融资展开全面考核。商业银行需要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当中融入物联网技术,对企业的交易以及物流信息等各个方面进行实时监测,在了解企业信用额度的基础上制定与实施有效措施,最大化规避对企业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

4 物联网技术下的供应链金融存在问题的对策

如今整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供应链金融是一个新的金融服务形式,在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展现的作用不断增强。世界银行一直应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由于受到传统服务模式和经营理念的影响,同时在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抵抗能力和整体经营效率。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中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应用,可以有效规避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相关风险。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业务成本以及业务风险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应用,会使得银行的信息获取成本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银行的人才引入成本和员工培训成本会显著增加。在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应用会对相关风险的出现进行有效抑制,但是在此背景下也会诞生很多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新风险。

4.1 引入大数据,降低行业成本

“大数据+供应链金融”需要从数据匹配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展开具体活动,影响因素包括产品技术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供应链金融利用大量的实际交易信息以及相关技术,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进行匹配,继而对企业的动态运营信息开展监控,在此基础上实现贷款风险的合理管控。企业需要对客户资信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实现风险的合理管控,将上下游企业可能出现的融资风险尽可能规避,实现融资成本的合理管控。例如,云图征信利用真实的交易数据进行大数据处理,在了解客户资信的基础上,合理出具相应报告,实现放贷风险的最大化管控。云图征信针对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产品,同时利用自身独有的信用评价系统与量化风控措施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管控,把他们的商业信用变成资金,由此使得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信用融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4.2 建立物联网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在供应链体系运行期间的一大重要资源就是信息资源,企业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对信息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推动企业与客户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供应链主体要积极主动地对企业的物流信息以及商业信用信息等进行共享,实现产融信息对接平台的构建,保证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性。供应链企业之间要坚守信用原则,由此使得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能够得到合理管控。供应链金融企业要在发展过程中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全面应用,通过供应链信息的有效整合,更好地获取海量信息中的有效信息,对负面信息尽可能规避,由此实现供应链金融运营风险的合理管控。

5 结语

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理论研究在我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在供应链金融事务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具备更强的活跃度,即理论与实践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需要通过供应链金融对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进行妥善处理。供应链金融可以为各个环节的发展提供最大化便利,但是也可能会导致出现大量的信用风险,无法保证企业经营的稳定性,甚至会对整个行业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有效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对整体金融市场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基本保障。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大新兴产物就是供应链金融,要提高对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重视度。供应链金融会涉及较多业务,同时会涉及相关的资产证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综上所述,在我国供应链金融方面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在物联网技术成熟发展的大背景下,供应链金融的管理模式以及业务流程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此使得供应链金融在未来有着较好的发展空间,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使得供应链相关企业能够由此实现更大的效益。

猜你喜欢

联网商业银行供应链
“身联网”等五则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抢占物联网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