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音色特点的竹笛演奏尺寸把握

2022-11-13

戏剧之家 2022年16期
关键词:竹笛演奏者音色

游 龙

(广西演艺集团民族乐团 广西 南宁 530000)

随着音乐艺术的飞速发展,近几年竹笛演奏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获得很多人的喜爱。当前竹笛演奏者越来越多,竹笛演奏也在不断创新,使得竹笛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应用意义。竹笛发展对我国传统乐器文化发展也带来了正面影响,其不仅要求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更需要展现出主体本身的音色特点,演奏出高亢激昂的旋律,同时也能够演奏出婉转的、如鸟啼一般的乐音。

一、竹笛的构造及音色特点

(一)竹笛的构造

竹笛的旋律是辽阔、婉转、欢快且具有穿透力的。为此,在竹笛演奏过程中,应明确其音色特点,首先要了解竹笛的构造,竹笛最初是由竹子制作而成的,而在分析竹笛的材质时,能发现其材质有多种竹子,常见的有湘妃竹、凤眼竹、紫竹、苦竹等。由于竹笛的制作材料不同,制作的样式也相对较为多样,以音色进行划分,可以将竹笛简要地分为两种。一是曲笛,其长度约为60cm,内径约在1.8cm左右,笛身大多数有12 个孔,其音域在a1 到b3(D调),二是梆笛,相比于曲笛而言,梆笛将对较小,其长度约为40cm,内径约在1.3cm 左右,音域在a2-e4(G 调)。这两种不同的笛子在音色上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还有一种常见的笛子叫做低音笛。低音笛与曲笛相比,增加了指孔,让演奏者在演奏时能够快速地进行转调,演奏的效果与曲笛类似,与梆笛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二)竹笛的音色特点

常见的竹笛包括了曲笛、梆笛、低音笛等,而音色是衡量一个笛子好坏的关键。不同的笛子,其整体演奏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区别。以曲笛为例:传统曲笛第三孔所发最低音高为小字二组d 的D调曲笛。曲笛的传统乐曲大部分是来源于江南地区的丝竹曲曲牌或者是昆曲的曲牌。曲笛音色带给人的感受是饱满的、委婉的。在演奏时仿佛人们进入到了一种仙境,整体的感觉十分悠扬且婉转。传统梆笛,其所指的是第三孔音高为小字二组g 的G 调笛子。梆笛在取名时,结合了北方的梆子戏伴奏而得名。在分析梆笛时,能发现初期除了传统的g 调笛之外,还有常见的A 调、bB 调、F 调等都是梆笛类的竹笛。梆笛也被很多人称为小笛,这是由于梆笛的管径相对较小,并且笛身偏短,梆笛在演奏过程中,整体给人的感觉是音色高昂且明亮,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梆笛的乐曲旋律多数以豪放为主,性格奔放热情。梆笛和曲笛的音色特点有着较大的区别,在演奏时也需要考虑到不同的曲目选择不同的竹笛。竹笛的音色变化也依靠演奏者自身的审美水平以及审美取向,让听众们能更好地感受到竹笛的艺术性。

二、影响竹笛演奏音色的因素分析

(一)演奏者的姿势

影响竹笛演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常见的因素包括演奏者的姿势不正确、呼吸存在问题、口风控制、笛膜粘贴等一系列的因素,而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演奏者的整体发挥。在分析演奏者的姿势时,能发现演奏过程中对于演奏者的姿势有着一定的要求,从视觉上要形成整体性、美观性,同时也是为了确保竹笛演奏者的身体能够协调,从而真正地发挥出最高演奏技巧。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做到呼吸自然且顺畅,在演奏的过程中能让竹笛发出的音色做到纯正且天然,这对演奏者的要求很高。只有处于一种舒适且自然的姿势,才能够提高演奏的整体效果。在竹笛演奏的过程中,无论是站式或是坐式,都需要做到非常自然,由内而外的自然感才能让竹笛演奏的质量得到提升。演奏时演奏者应自然挺胸、收腹、双目平视,这样才能为演奏者在演奏时提供一个最佳的呼吸条件。当然在竹笛演奏的过程中,相比于做坐式而言,站式演奏对身体姿态的要求更高,双脚的关系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如果演奏者双脚分得过开,则会使得身体上下不自然、不协调,而如果双脚过于靠拢,会影响到身体的整体平衡。

(二)呼吸的状态

竹笛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自身的呼吸状态对演奏也是尤为重要的。对任何一种吹管乐器而言,气息都是演奏的灵魂,更是演奏的根本。如果在演奏的过程中,呼吸方法掌握不得当不适宜,那么演奏质量就会不断下降。一些正确且巧妙的呼吸节奏,能让声音变得更加连贯,从声音中体现作曲者和演奏者自身的思想情感。吹奏时,演奏者也能够更好地将该曲目本身想表达的情绪内涵传递展现给观众。竹笛演奏中的呼吸方式与平时的呼吸方式有着一定的区别,演奏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大量的呼气与吸气,如果口鼻能同时吸气,则能够更好地满足竹笛演奏者的吸气量,但是任何一个东西都会存在一个问题:物极必反。也就是说在演奏者吸气时,也需要注意一定的吸气量,避免出现肌肉紧绷的现象,防止适得其反。竹笛演奏所需要运用的呼吸法一般是胸腹式呼吸,主要是胸部、横膈膜、腹部的一系列配合运动,让呼吸的力量更加均匀,使演奏者的呼吸能够更加持久、饱满且有力。

(三)演奏者的口风、口劲

演奏者的口风也是竹笛演奏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这是由于演奏者会全程运用到双唇以及唇周的肌肉,利用双唇和肌肉控制演奏者自身口风的输入和输出。送气的风门如果太大,会导致整个演奏过程中,竹笛的音色变哑且不清晰,不仅浪费演奏者的力量,同时也会导致演奏的效果下降。而如果演奏者的口风太小,则会导致声音在输出时输出质量不佳,声音整体感觉是黯淡且紧绷的。为此,口风的大小与口劲的松紧程度,在演奏的过程中一定要运用得当才能够演奏出天籁之音,使得竹笛在演奏时音色更加醇厚,演奏的效果更佳。在进行口风训练时,根据不同学习者学习的实际状况,提升学习者的演奏技巧。例如,针对初级竹笛训练者,应该根据竹笛的不同音域逐一练习。比如说练低音吹缓、中音平吹、高音强吹、超高音超吹。其目的是为了让口风的运用更佳,同时也能够让演奏者了解到风门与口劲之间紧密配合、融为一体,才能够真正地让竹笛演奏者展现出最好的竹笛音色。

(四)演奏中舌的运用

竹笛演奏过程中“吐”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竹笛演奏主要有以下几个与“吐”相关的技巧,其中包括单吐、双吐、三吐、花舌等。首先是单吐,单吐一直以来都是竹笛演奏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单吐要求演奏者将舌头十分自然地放在下齿龈,然后用气吐出。初学者在练习时可以“吐”字练习,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后,再用竹笛进行练习,最终达到灵活运用单吐的目的。其次,双吐。在练习时,要在单吐的基础之上,发音“吐苦”才能够进行练习,并且需要演奏者持久练习。在速度上双吐比起单吐速度更快,这就展现了双吐这种演奏技巧更加适合16 分音符这种快节奏的演奏方式。再次,三吐。顾名思义就是将单吐和双吐叠加而成,在练习时需要在单吐和双吐的练习基础之上进行。三吐的演奏节奏一般情况下分为前八后十六或者是前十六后八演奏方式。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吐音的衔接性不能中断,需要将气均匀地吐出。另外,在演奏过程中,舌头的收缩之间,还需要有效地注意主体与风门之间的距离,在气息流出时,能够更加平稳地用舌头堵住风门。要求在堵住时一定不要过于用力,只需要稍稍接触即可,这是演奏者在演奏三吐中的最重要的技巧。最后是花舌。花舌作为竹笛演奏技巧中最重要、最常见的演奏技巧之一,其需要运用长、短、疏、密、软、硬等各种不同的方式。花舌能够让竹笛的演奏音色更上一层楼,甚至很多时候在模仿动物叫声时,就会用到花舌这一个技巧,比如说最常见的模仿蝉鸣鸟叫等,就是运用了花舌的演奏技巧。花舌在演奏时,整体给人的感觉是舌头十分灵活且清晰,对笛子的音色有着极大的影响,要求所有的演奏者在演奏时需要做好音色的传递,提高演奏的整体效果。

(五)展现演奏的情感

演奏者在演奏作品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给曲子定好基调,做到化实为虚。在大部分情况下,演奏者往往在演奏一首曲子时首先看到的就是乐谱,乐谱就是各种不同曲子,需要演奏者在演奏时要将乐谱上连贯的音符转化为乐音,才能够更好地去传递演奏者对于本首曲目的了解以及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其次,演奏时要求演奏者分析乐曲的旋律和曲式,能够更好地对曲目进行自主创作以及二度创作,将原本曲目中一些看不见摸不清的情感通过声音实质性地传递出来,这叫做化虚为实。在整个演奏的过程中只有虚实结合刚柔并济抑扬顿挫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一首曲目中的情感,这也是竹笛演奏中的最高造诣,能够让演奏更加出色且灵动。

三、不同的竹笛在乐曲演奏中音色的把握

(一)梆笛演奏过程中的音色和特点

在竹笛演奏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种类的竹笛演奏音色的把握方式。以梆笛为例,由于梆笛本身的音色给人一种高昂且明亮的感觉,在梆笛演奏时,需要选取一些相对欢快的乐曲。例如,在北方地区梆笛作为竹笛的代表,其主要演奏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北派越剧。常见的有《扬鞭催马运粮忙》《喜相逢》等不同乐曲。在梆笛作品中《喜相逢》是一个代表曲目,是由著名的竹笛演奏家冯子存改编的一首乐曲,在整首乐曲的演奏过程中,其运用了大量的技巧,比如说有历音、剁音、花舌等渲染的氛围是一种欢快的、积极的乐曲,给人的感觉主题十分丰富。其所表现的是一家人快乐地团聚在一起的景象。在曲目的演奏过程中,梆笛的音色能带给观众一种高亢明亮、生动活泼的感受。《喜相逢》这首乐曲演奏开头就运用了剁音加花舌的演奏技巧,瞬间演奏氛围出现在人们面前,加之梆笛本身的清脆音色,能有效地描绘出亲人在一起相聚时的快乐美好景象,让听众感受到很久不见的亲人在一起吃团圆饭的美好。这种美好时光会让人们铭记在心。乐曲的整体速度是由慢渐渐变快的,其中运用大量的技巧,越往后乐曲的整体节奏越快,手指和舌头的配合也更加重要,梆笛在演奏时最适合的就是这一种欢快的喜悦的乐曲,这也是梆笛能够成为北派竹笛代表的原因。

(二)曲笛在乐曲演奏中的音色把握

和梆笛不同,曲笛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十分通透的,低音十分饱满,高音则十分明亮,声音柔美,更加适合抒情以及本身具有意境的曲子,例如《姑苏行》《幽兰逢春》等都是曲笛演奏中的代表作。其中《幽兰逢春》和《姑苏行》都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南派竹笛乐曲。以《幽兰逢春》为例,这首曲目本身是赞美兰花逢春的一首曲目,整体给人的感觉是诗情画意,并且构建出了意境悠远的画面。在《幽兰逢春》演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十分传统的曲笛演奏技巧,其中包括了打、叠、增、颤等,还有滑音。在演奏《幽兰逢春》时能发现,这首乐曲演奏的难度相对较大,要求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丰富,演奏能力强。需要演奏者的气息、口风、手指、乐感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基础。《幽兰逢春》演奏运用了两种指法,一种是全音作3 的指法,而另外一种是全音作只作5 的指法,要求两种指法相互转换,并且十分娴熟。乐曲从引子开始就要演奏者使用循环换气的技巧,要求竹笛的音色要沉下去且饱满。在引子结束之前还有两个小节的泛音,要求泛音要控制得非常细腻,不能毛躁,然后缓缓地进入慢板,才能够有效地传递出其中所展现的曲笛最为柔美的音色。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演奏好竹笛乐曲,首要重点是把握竹笛音色特点和掌控乐曲,并不断提高演奏者自身的能力。只有演奏者自身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对每一首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深刻了解作品的内涵、掌握作品的内在精髓,才能够在后续竹笛演奏的过程中,提高整体演奏效果,并且学会应用正确的呼吸方式,调整演奏时的口风、口劲以及气速,确保竹笛能够呈现出最佳的音色,为所有观众带来更为精彩的竹笛表演。

猜你喜欢

竹笛演奏者音色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My Mother
我的坚守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竹笛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