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与写意”法国音乐剧与中国观众的共鸣

2022-11-13

戏剧之家 2022年16期
关键词:音乐剧法国音乐

王 晶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 100000)

音乐剧是20 世纪初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集综合性和多元化为一体的舞台艺术,由于其风格迥异并极具特色,很快风行全国。20 世纪70 年代之后,音乐剧不再是美国特有的艺术形式,而是开始走向全世界,在音乐剧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和英国伦敦西区音乐剧逐渐成为全世界音乐剧的标杆。

在众多不同语言的音乐剧中,法国音乐剧的发展历史并不算长。法国音乐剧虽然深受百老汇音乐剧的启发,但同时也植根于法国本土艺术文化环境,塑造出具有鲜明法国特色并且极富魅力的舞台形象。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国音乐剧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小王子》《摇滚莫扎特》等,这些音乐剧以其独一无二的魅力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受到了众多乐迷的追捧。尤其是,《摇滚莫扎特》在中国一票难求,豆瓣评分达到了9.4,五星好评率高达74.8%,充分体现出中国观众对法国音乐剧的喜爱。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禁思考,一向更喜欢英语文化的中国人,为什么会对法语音乐剧产生如此大的兴趣?

一、法国音乐剧的“独特魅力”

(一)法国音乐剧的“现代性”

在歌曲创作技法上,不同于英美音乐剧在相对调性上比较统一,法国音乐剧在歌曲创作中经常运用转调,比如,作曲家在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歌曲《美与丑》中运用了转调,从b 小调不确定的疑问转换到D 大调的光明自信,对人物内心情感进行了很好的呈现与表达。

在演唱风格上,音乐剧一直以多元化、多样性、交融性的唱法独树一帜。法国音乐剧不仅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更是以具有现代风格和戏剧效果的流行音乐为主导,把动听的音乐作为第一要素。不论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是《巴黎圣母院》,都在表演中大量运用流行唱法,而在讲述莫扎特生平故事的《摇滚莫扎特》中,作曲家更是将莫扎特的诸多大众耳熟能详的古典作品改编为摇滚音乐,这种将古典音乐与摇滚音乐跨界结合的手法,不仅打造了相当完美的视听效果,同时又配合了剧情,使音乐通俗易懂,让听众耳目一新。同时,充满现代感的“摇滚范儿”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为音乐剧的听众带来一股新力量。与英美音乐剧中演员喜欢把麦克风掩藏起来的表演方式不同,法国音乐剧演员在演出时经常会带着明显的耳麦,并且用电声乐器作为主力伴奏,这种现代演绎方式使观众在观看演唱会时有更强的代入感。虽然这种方式在气氛上少了一些严肃,多了一些娱乐,但也使舞台氛围变得十分轻松,使表演者和观众的距离被拉近。

在舞蹈表现上,法国音乐剧更多使用唱跳分离的方式,这也是法国音乐剧明显区别于传统英美音乐剧的做法。法国音乐剧喜欢以现代舞为主,在舞台上给舞者提供相当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无论是《巴黎圣母院》还是《摇滚莫扎特》,在表演中都有很多舞者自由发挥的空间,为了更好地通过肢体传达思想,《巴黎圣母院》的舞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专业的运动员,他们通过肢体动作传递出更强烈的力量感和内心的抗争情绪。在这种唱跳分离的表演方式中,演唱者也不必分神兼顾舞蹈,而是专注于歌唱,更多与观众进行互动。

在音乐推广模式上,法国音乐剧也与百老汇不同。百老汇音乐剧都会先上演,待剧目成熟后再将剧目中的音乐和唱段进行收录、出版、发行。而法国音乐剧则喜欢将音乐唱片提前发行,这样做虽然使观众在观剧时少了一些新鲜感,却十分符合新媒体时代大众接触新事物的习惯,并且可以使音乐剧在上演之前就聚集相当的人气。在音乐剧《摇滚莫扎特》首演前,主办方预先发布了单曲《纹我(Tatoue-moi)》,这首歌连续五周占据收听排行榜冠军,使这部音乐剧在正式上演之前就得到大量关注,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观赏兴趣。在我国,这部音乐剧也是通过网络进入大众视野,最初,这部剧出现在B 站中的一些花絮和唱段中,逐渐积累了一些粉丝,随后,这部剧通过各种社交工具向外传播,并在国内上映前聚集了一大批粉丝,这使得这部剧在国内上映时一票难求。

(二)法国音乐剧的“写意性”

法国音乐剧虽然依托于英美音乐剧,同时也植根于法国本土文化精神,具有高度的法国艺术审美特点。在剧本的定位、音乐特征、演唱特点以及演唱语言上,法国音乐剧均表现出独立的充满了浪漫写意风格的法国特点。

首先是音乐色彩上的写意性。法语音乐剧更加注重音乐的色彩性表现,强调调性色彩的丰富,这也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核心特点。在舞台上,一切音乐创作技法都成了凸显色彩的手段。

其次是舞美设计上的写意性。法国音乐剧与英美传统音乐剧繁复的舞台设计不同,无论《巴黎圣母院》用舞台上的大柱子和神兽代表教会无形的权威和给人带来的压抑与惊惧之感,还是《摇滚莫扎特》中演员充满写意的服装与妆容,包括阿洛伊西娅夸张的长睫毛和黑白键的裙子,都传达出人物内心的自我标榜情感。这种写意化的舞台设计手法,超过了服装本身的形式内涵,让观众通过“意会”领悟作品的内核和人物的内心情感,达到了超越“实在”的美感。

最后是歌词上的写意性。法语音乐剧在歌词上秉承了写意化的表达方式,《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连冬天的风都要示弱”,《悲惨世界》中“世界是一首歌,歌声动人心弦”以及《巴黎圣母院》中的“岩石的斧痕,书写时间的年轮”等歌词,以极富诗意的方式传达着人物内心的悲喜情绪。

二、法国音乐剧与中国观众的共鸣

(一)现代感扩大了观众群

我国音乐剧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日益富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发强烈。在20 世纪末,中国涌现了一股欣赏音乐剧的潮流,进入21 世纪后,这种需求不断发展壮大,音乐剧《猫》上映时盛况空前,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的观看人次也不断打破纪录。与此同时,本土音乐人创作的音乐剧质量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认识音乐剧并被其吸引。但是,仍然有很多中国人不太了解音乐剧,认为音乐剧是需要很高的音乐素养才能欣赏的“阳春白雪”。随着法国音乐剧的出现和流行,一种新的更具有现代感的舞台表演风格开始流行,这种表演贴近普通大众又极富流行元素,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二)“写意”审美的一致性

在法国的传统艺术中,无论是莫奈的绘画还是德彪西的音乐,都渗透着法国艺术审美的精神——光影中的朦胧和色彩中的语言,这种写意精神和我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气质是相通的。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在传统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领域表现得很明显,在我国传统的戏曲如京剧、评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戏种中也有鲜明表现,中国传统戏曲的符号化象征与法语音乐剧追求写意性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现代中国的艺术更是传承和发展了这种写意精神,比如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包括《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等,都是利用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制造出若隐若现的险峰、如水之镜的倒影、竹林的掩映、月光的娑婆等如幻如梦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宽广的视野和超然的感受,这种虚化的、非实物的表达,让观众通过想象参与其中,其意境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具有鲜明的浪漫色彩。正是东西方文化审美精神的相通,使法国音乐剧在中国人心中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三、对中国音乐剧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打造中国文化特色

音乐剧是一种舶来文化。英美和法国的音乐剧的成功源于它们继承了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表现了他们民族的特点。中国人只有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和文化传统更好地融合在音乐剧中,才能创作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音乐剧。

随着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致力于创作本土原创音乐剧。2005 年至今,随着《金沙》(以四川成都发现的“金沙遗址”为创作背景的爱情故事)、《蝶》(《蝶》获得韩国第二届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高奖项——特别奖,也是我国首部国外获奖的原创音乐剧)、《爱上邓丽君》等一系列原创音乐剧的上演,中国原创音乐剧开始具备群众基础,而《九九艳阳天》(改编自《柳堡的故事》)、《在远方》(建党100 周年的献礼之作)、《春上海1949》(以新中国建立这一中国国家命运转折点为背景)、《赵氏孤儿》(取材历史原著)等原创音乐剧的出现,标志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创作开始打开思路。

(二)加强音乐剧的推广和普及

自20 世纪末引入中国后,音乐剧在其最初发展的十多年间依旧属于小众艺术。音乐剧不同于其他艺术表演形式,与传统的舞台艺术相比,演出的成本和票价相对都比较高,从市场的定位来看,目前,音乐剧的演出依旧集中在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这些城市的音乐剧无论市场体量和票房都处于全国前列,除此之外,深圳、杭州、南京等地也开始有音乐剧上演。

在2018 年和2019 年,湖南卫视制作的《深入人心》节目精选了72名有专业音乐素养的青年歌手,他们中有一部分是已经成名的优秀演员,如《蝶》的主演刘岩,《金沙》的主演郑棋元等,不仅如此,《深入人心》还通过这个节目推出了一大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青年歌手,如郑云龙、阿云嘎、贾凡等。节目播出后,观众对节目的喜爱使音乐剧成功“破圈”,受到大众追捧。这些青年歌手主演的音乐剧迅速打开市场,获得巨大成功,带动了一批从来不进剧场的观众成为音乐剧的拥趸,使音乐剧市场开始活跃。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东方卫视推出全国首档全产业链音乐剧竞演综艺《爱乐之都》,节目除了邀请众多业内知名制作人参与录制外,还在全国范围内精心挑选了32 位与音乐剧有密切联系的优秀演员,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诠释了音乐剧的舞台魅力,吸引了更多观众走进剧场、爱上音乐剧。

(三)完善音乐剧市场的运营和传播

要想让中国音乐剧广泛传播并被大众接受,就需要建立产业链,建立成熟、规范的宣传、运作模式,实现音乐剧相关方在商业价值上的共赢。市场化是中国音乐剧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充分考虑本土观众的审美偏好和欣赏习惯,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题材和内容,培养音乐剧的本土受众,为中国音乐剧未来发展奠定市场基础。要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和运营机制,保证音乐剧的品质。要对音乐剧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和长期培养,加大文化主管部门的投入和扶持,强化表演者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做好后期市场调研。同时,要拓宽传播渠道,除了传统媒体以外,还要充分利用当代年轻人喜爱的各种视频平台、社交软件等传播工具,进行音乐剧的全方位的立体的传播。

四、结语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非常巨大。作为一个拥有14 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居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和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二、三线城市的剧场也越来越多,这些都为中国音乐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接触音乐剧,音乐剧也开始走进大众生活,在未来,在各方的努力下将会有更多观众走进剧场、走进音乐剧,而音乐剧这种有巨大潜能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将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中国的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

猜你喜欢

音乐剧法国音乐
法国(三)
法国(一)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国浪漫之旅(二)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