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老旧小区微更新设计研究
——以重庆市海棠和苑小区为例

2022-11-11覃勤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海棠居民空间

文/覃勤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1、研究背景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强调“城市更新”,要求“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出“加强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等九个方面的目标体系。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城镇发展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需求和发展为导向,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城市规划学家芒福德认为,城市规划应当以人为中心,注意人的基本需要、社会需求以及精神需求。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1月2日在上海调研时讲到,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在新发展理念下,未来如何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土地等资源等要素的集约利用,使城市更健康、安全、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老旧小区作为重要载体,其更新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手段。

2、当前老旧小区面临的问题

老旧小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有时段性和相对性。随着社会发展和时间推移,新建的小区也会慢慢变成老旧小区,就会发生自身功能性和物质性的老化,呈现出破旧脏乱的形态,配套功能等越来越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老旧小区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且随着社会发展,这个趋势必将长期存在,老旧小区的更新也将长期存在,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老旧小区面临的问题可以主要归纳为两点:

一是硬环境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要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 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在我国,其多由机关、国有或集体企事业单位等部门,根据职工的工龄、级别等条件进行分配的住房,带有计划经济色彩,也有部分住宅小区由早期开发商所建。其大多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缺失、陈旧,居住环境不良、空间资源利用率差、不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二是软环境问题:老旧小区大多物业或业主委员会功能缺失,居委会负责整个社区的治理,导致多数公共利益诉求不能及时满足,且老旧小区由于功能陈旧,导致原居民人口流失较大,以租住居多,安全隐患大,邻里氛围缺失,社区归属感、参与性也不强,大部分老旧小区低于特色不明显等。

在推进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当下,老旧小区凸显的各种问题已尤为突出,全国人大代表、甘肃住建厅厅长苏明海认为:改造后的小区不光要“好看”,关键要“好住”。如何让老旧小区更新后既好看,又好住,将是笔者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3、微更新含义

微更新近年来出现的新词语,是城市化推进和城市更新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目前学术界对于微更新并没有准确的概念和定义,从字面意思来看,“微”即“小”的意思,微更新即是对小尺度、对微型空间的改善,与大规模“推到重来”的粗放式更新模式,微更新更强调从小处着眼。在我国,首批启动微更新试点项目的是“行走上海2016——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这标志着我国的城市更新逐步从大规模大尺度的主导,朝向小尺度的、微空间的提质改造与功能升级的精细化治理转型。这种以小尺度的项目撬动更大范围城市结构变化的实施计划,引起了国内多地的实践,也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探讨。

众所周知,城市更新是对于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而言的,就像拿起一把手术刀,对该地区的肌体做整形手术,拆迁、政治改造、优化提质等,是对原有城市空间进行经济功能和社会机能的整体修复提升,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代衰败的物质空间,让城市或该区域重新焕发繁荣和勃勃生机。微更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更加精致、更注重人文关怀的更新模式,不用讲究“高周转”,也不用“大拆大改”,微更新更加从可持续的发展眼光下考虑,是一种柔软而有力量的城市更新模式。

4、实例探讨——海棠和苑小区微更新设计

4.1 海棠和苑小区基本概况

海棠和苑小区为安置小区。位于重庆市荣昌区昌元街道海棠社区,昌龙大道北侧,紧邻富安北路,地块规整,占地面积约104319 平方米。包含40 栋主体建筑,以4-5 层的多层建筑为主,总建筑面积177800 平方米,居住人口约3000 人。

海棠和苑小区因为居民安置小区,单体及街道采用规整网格状布局,因建造时间久,设计理念过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加之缺乏小区自治服务机构,市政设施老化陈旧,“三线”乱搭,门禁缺失,安防问题堪忧,车辆乱停乱放问题严重,居民缺乏活动场地,游乐设施、健身设施不足,卫生环境有待提升,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老旧小区存在的各项问题日益突出。海棠和苑小区从开建至今已有超过十年的时间,当时的规划方案和理念也已经不适合现如今的这个时代居民的生活方式,亟待更新。

4.2 更新策略

4.2.1 硬环境微更新设计

硬环境的微更新主要是指老旧小区中基础类功能的修复,改造内容及范围基本属于老旧小区基础类部分。只有改善了旧住宅区恶劣的生活环境,创造出可持续的生活空间才是解决空间提质的最主要矛盾。

通过现场实地调研和采访,我们发现,相比上世纪修建的老小区,海棠和苑小区也有自己该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在尊重当地社区需求和居民呼声最高的问题上,因地制宜地进行更新和改善设计。

(1)安全设施更新设计

根据现场调研,海棠和苑小区群众需求最高的硬环境更新问题当属门禁系统和监控系统的缺失。小区内48 栋单体,城市街道如毛细血孔般纵横交错穿插其中,形如棋盘状,街道周边商铺林立,每个楼道单元门可直通街道,且因年久失修,一些单元门已被损坏形同虚设,无形中造成诸多不安全隐患。基于此,我们将小区40栋单体划分为10 个单元,每个单元出入口增设门禁;单体四周增设散水,暗沟。

此外,为增强小区居民归属感以及便于车行出入管理,在小区北入口增设标志性牌坊及岗亭,入口牌坊设计为人车分流式,牌坊的匾额与花板辅以绘制海棠花以增强小区地域文化特色。

(2)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更新设计

此外,海棠和苑小区内还存在排水设施堵塞,部分管道沉降,开裂,导致路面积水严重;垃圾收集点缺失以及布局不合理,过于集中,消防和照明设施缺乏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设计上逐一修复、补充和完善。譬如翻新给排水管道和化粪池、增设消防栓、弱电机房、广播系统以及路灯(包含庭院灯)等。

(3)外环境美化更新设计

从现场调研来看,海棠和苑小区的许多硬件设施都处于老化和年久失修的状态,如墙体脱落,局部屋面渗漏严重;路面局部破损、坑洼积水,老旧脏乱,车行标示线不清晰;空中管线缺乏规整,各种电线电缆空中错乱交织,既危险又影响观瞻等等不一而足。针对以上种种,主要以修复破损建筑构件、织补道路破损面并加强标识,通信线网三网合一,立面整治或埋地敷设,统一首层商铺广告位,提高修固小区基础设施的同时,美化小区外环境。

4.2.2 软环境微更新设计

(1)重拾院落设计定位,增强居民安全感、私密感和属地感

在高楼林立的今天,小区的公共空间越来越相似和标准化,随着小区绿地和广场愈加宽阔,空间利用率却变得低下。物质形式营造氛围浓厚,生活氛围营造缺失,居民的安全感、私密感和属地感却越来越淡。从古至今,院落本应该承担着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地功能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精髓,古时成婚,在院子里“拜天地”“吃酒席”可见,“院”的功能性的重要。但信息时代下,每个人都沉溺在互联网社交里,连门对门的邻居上门拜访都要“笑问客从何处来”。对于大多数上班族和学生来说,居住的小区越来越成为一个只是睡觉的地方。基于此,我们对海棠和苑小区的更新设计将从关注旧时邻里关系出发,让当地居民重拾院落的旧时记忆。在小区更新设计定位上,海棠和苑小区内共计48栋单体,其中40 栋单体每4 栋组成一个单元,共计 10个单元。为设计方便,同时使居民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我们将对每个单元按照当地文化和地域特色命名,分别为玉影苑、雪绽苑、燕脂苑、川红苑、蜀锦苑、彩云苑、翠袖苑、玉棠苑、名友苑、宝湖苑。10 个单元各属自己的院落,形成独特的标志性的公共空间。同时,设计改变原来四处敞开,无论安全性和私密性都得不到保障的状态,在每个单元内敞开处用不锈钢栏杆封闭,增设门禁。汪曾祺大师在《人间草木》中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架下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所以说,院子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场所,而是一个富有温情的,能产生记忆积淀的空间。

(2)多样化设计院落空间、提高居民生活便利性、交往性和层次感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居住区邻里之间的交往和沟通缺越来越少,一方面与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以网络交流为主有关,而另一方面,居住区开敞空间的“无效”设计也有加深了这种关系的淡漠。“熟人社会”变得越来越罕见,城市的味道浓了,但是小区里人与人的交往却淡了。以往的城市更新往往只重视物质上的硬环境改善,而忽略了居民日常的多样化活动和人际交往需求。55年前,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写下了著名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在她看来,城市不是被拿来设计的艺术品,而是活的有机体。城市规划本身,也是一个富有生命的活的过程。同时,她还发明了“街道眼”的概念,简·雅各布斯认为, 小尺度的街区和街道,以及各种小商铺,可以增加街道上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

海棠和苑小区因为设计较早,公共空间的规划布局早已不适应居民当下的生活需求,如儿童游憩活动场地、老年人健身休闲场地、居民闲谈交流点等等均严重缺乏,取而代之的,是楼栋与楼栋之间的空间被无效且缺乏打理的绿化,且不能让人进出和停留,以及毫无装饰的硬质地面,这就没有考虑到居民因为下楼休闲而进行的正常交往和交往所需要的尺度。这种大规模的绿化就是很不“亲民”的空间,在建筑学上,属于“消极的空间”,一方面居民出行受阻、停车困难,而另一方面,居民正常的活动和交流沟通需求得不到满足,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加深,亟待更新设计解决。

海棠和苑小区楼栋之间间距为14 米,我们根据社区和居民对室外休闲交流的强烈意愿,将10 个单位的內庭功能定位为小型社区休闲场地,把左边1-5 栋单元內庭的花坛拆除,和6-10 单元一起以特色和趣味性的铺装来替代,楼通道与內庭道路紧密相连,重新设计少于景观花坛,并在花坛下或周边布置符合人体工学尺寸的休闲座椅。在每个单元四栋楼的中心处,设计为健身空间和儿童休闲场地,布局一定量的健身器材。在內庭的头尾出设计两处休闲空间,老年人可在其中闲聊和棋牌娱乐,并配合开合有致的植物让人在休闲时候散步时有贴近自然的体验。同时,为便于居民出行和车辆停放,每单元內庭中再设计两处带顶棚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避免了车辆在楼栋间的随意停放给部门居民出行带来的不便。休闲空间和景观花坛之间还设有鹅卵石步道,可供居民在此处健足。我们旨在把这些微更新设计融游憩于日常生活,创造多样的使用功能,如使原本荒废的绿化院落变成更有独特的功能和属性的多样化空间,因为人的集聚和停留而变得更加鲜活。

和其它老旧小区一样,海棠和苑小区内也存在一些碎片空间及附属空间,这些空间大多空间尺度不大,场地形态不规整,往往用来对方杂物和停放车辆,严重影响小区美观和居民出行,对于这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边缘化空间,我们完全可以让“小空间”变得“大作为”,可以考虑让设计和相关社区管理联动起来,在空间视觉、使用功能和形态上进行有效的引导性设计,使之成为居民可以随时停驻的“副空间”和享用的游憩资源。

此外,遵循包容性的设计原则,我们将弱势群体出行便利性和可达性的要求也融入到海棠和苑小区的微更新设计中。在內庭院落,我们设计将內庭院落的铺地与楼道通道紧密相连,保障轮椅以及步行的安全,鹅卵石的铺装一方面可以健足,另一方面也是对残障人士提供明确的绿色通道。鉴于海棠和苑小区风格一致的建筑外观,我们可以考虑巧妙利用外墙空间,给每个单元的局部外墙喷涂以具有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壁画或涂鸦,一方面可以加强楼栋的辨识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小区文化特质,提升小区整体风貌,同时提供居民可以拍照停留、驻足交谈的时间。

(3)提升社区服务功能,促进邻里复兴

除了以空间场所的微更新提升老旧小区的软环境,促进社区服务功能的升级也是逐步建立小区邻里关系、增加居民交往的方式,是老旧小区微更新设计中的一环。在老龄化率越来越高的今天,如小区内有一个热闹的邻里工作站或能提供丰富多彩活动的社区机构,也可以解决一部分社区老龄化或孤独症的问题。

海棠和苑小区的软环境微更新中,我们可以考虑联合社区,利用小区的边缘空间,打造可以居民议事、会谈等的“盒子花园”,一方面可以以此为契机,为小区邻里提供可以日常沟通交流的介质平台,便于兴趣相投的居民组建小型兴趣团体,无形中促进了邻里的面对面交流,拉进了居民与社区以及居民与与居民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此空间,居民和社区之间对小区出现的如果车辆乱停乱放,公共空间私人占用、邻里矛盾纠纷等进行商议解决。

在互联网越来越贴近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今天,社区的服务和治理功能也须与时俱进,我们考虑设计可以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便利的社区APP 或公众号,同时邀请部分商家入驻,提供长效便民服务机制,形成社区资源能人人共享,社区事务人人参与的局面。

结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老旧小区的微更新是一项惠民工程,她以符合“人的尺度”展开,从细节处精雕细琢,缝插针地补充各种功能短板。通过对群众身边的微空间、小设施的人性化营造和品质提升,尽量不破坏小区原有结构特征,以微更新激活现状条件和存量资产,以小空间形成大手笔,笔者认为,这种贴合实际需求的更新更符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求。老旧小区的微更新应该对当今城市的更新发展具有最现实的意义。

猜你喜欢

海棠居民空间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石器时代的居民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大嘴狗》
找春天①
我喜欢的季节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