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栀逍遥散联合毫火针治疗女性肝经郁热型痤疮临床观察

2022-11-07王蒙蒙唐志铭张翠侠

光明中医 2022年22期
关键词:肝经脓疱丘疹

王蒙蒙 唐志铭 张翠侠 王 焕

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男女,是常见的累及毛囊、皮脂腺的炎症性疾病,也可见于青春期以后或成人,且女性患病率多高于男性,3%~7%的痤疮患者可遗留瘢痕,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身心损害。西医治疗痤疮多使用抗生素、维A酸、激素类的药物,其不良作用较多,特别对于育龄期女性患者选药多受限,而中医采用辨证施治,内外结合方法治疗痤疮,不良反应少,收效显著[1]。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当代女性痤疮患者,多因肝失疏泄,郁而化热所致,而丹栀逍遥散具有疏肝清热、健脾养血之效,是治疗肝经郁热的经典方。本文探讨了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毫火针治疗女性肝郁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以寻求中医药治疗女性痤疮的有效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的女性痤疮患者60例,辨证均属于肝经郁热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年龄阶段为15~35岁,平均数值为(26.8±2.3)岁;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10年。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国临床皮肤病学》[2]中关于寻常痤疮的诊断标准:皮疹好发于前额、面颊、下颏或鼻唇部,其次为胸背部及肩部,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常伴有瘢痕,一般无自觉症状,常伴皮脂溢出,炎症较重时可出现疼痛,反复发作,慢性病程。

1.2.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及《中医诊断学》[4]中关于肝经郁热型痤疮的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颊两侧、下颌部、耳前或胸背部,出现红色丘疹或粉刺,伴有脓疱、囊肿、结节、皮脂溢出等,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情志抑郁,急躁易怒,月经前后皮损加重,有乳房及两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异常,或有少寐多梦等,舌质暗红或红,苔薄白或腻,脉弦等。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60例患者均为年龄在15~35岁的女性患者;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排除标准:服用抗生素、维A酸类、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等与此病相关的药物或停药不满4周者,外用与此病相关的药物或停药不满1周者;1周内进行过毫火针治疗者;近3个月内服过避孕药,或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有严重系统疾病、肿瘤、免疫缺陷、精神障碍等疾病者;其他类型痤疮,如热带、夏季、职业性、暴发性、药物性痤疮患者等;不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内服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柴胡10 g,当归10 g,白芍10 g,生白术10 g,茯苓10 g,薄荷(后下)6 g,牡丹皮10 g,栀子10 g,炙甘草6 g。主要以粉刺、脓疱居多者可加皂角刺、紫花地丁;伴有较多结节、囊肿者加可浙贝母、海浮石、夏枯草、鱼腥草;皮损伴红肿热痛明显者可加连翘、蒲公英、黄芩;伴有大量油脂溢出者可加茵陈、生山楂;伴有烦躁、易怒或忧郁失眠者可加郁金、合欢皮、佛手;痛经者可加益母草、丹参等。每日1剂,早晚温服,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内服丹栀逍遥散加减的同时联合中医外治疗法即毫火针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准备物品:一次性针灸用无菌毫针(华佗牌;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规格0.35 mm×40 mm或0.35 mm×25 mm)、酒精灯、碘伏、打火机、棉签、粉刺针等。②充分做好患者的沟通工作,说明操作过程,取得患者同意,取仰卧位。③操作人员手部消毒,然后用碘伏消毒皮损。④酒精灯点火后,靠近皮损,烧针至通红为度。⑤迅速点刺皮损即出针。⑥粉刺处采用浅刺法,之后用粉刺针挤出白头或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处采用垂直刺入法,有落空感,后用棉签挤压脓头周边,排出脓血;囊肿者多刺破囊壁,可轻轻将囊内物挤净;结节者多点刺中心和周围处,切勿挤压。⑦针刺后碘伏消毒针刺部位,无菌干棉球按压片刻,避免感染,交代患者毫火针治疗后注意事项。每周1次,4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毫火针治疗,操作方法及疗程同前。2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4周均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忌熬夜,多食蔬菜、水果,调畅心情等。

1.4.2 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分别评价2组临床疗效,参照痤疮国际改良4级评分法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以观察皮疹类型、皮疹数量、其他症状为评分指标,如下:皮疹类型无:0分;仅见粉刺:2分;粉刺、丘疹、脓疱并见:4分;粉刺、丘疹、结节并见:6分;粉刺、丘疹、结节、囊肿并见:8分。皮疹数量无:0分;<30个:2分;31~50个:4分;>50个:6分;>100个:8分。其他症状评分方法:皮疹痒痛无:0分;有:1分;颜面色红无:0分;有:1分。

1.4.3 疗效判定标准以皮疹消退率为依据。皮疹消退率=(治疗前皮疹总分-治疗后皮疹总分)/治疗前皮疹总分×100%。治愈:皮疹消退率≥95%,显效:皮疹消退率70%~94%,或疾病分级程度减低2度以上,好转:皮疹消退率30%~70%,或疾病分级程度减低1度以上。无效:皮疹消退率<30%,仍有新皮疹出现。中医临床证候判定:包括经前期痤疮加重、乳房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干苦、失眠、月经失调、腰酸腿软、脱发、夜尿及舌象、脉象等项目。判定方法参照《中医量化诊断》[6],各证候定量轻度计0分、中度计1分、重度计2分,舌、脉象不计入评分。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等于各项症状积分相加值。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经计算χ2=5.4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比较2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比较 (分,

2.3 2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各随访4周,复发判定主要为又出现不同程度的新发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经计算的χ2=4.53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2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中医对痤疮早有记载,名之“肺风粉刺”“皶疱”等,其病因多归于肺经风热、肠胃湿热、痰湿瘀滞等[7]。临床上发现,女性在当代社会中角色转变,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均较大,极易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加上饮食不调,而生痤疮者居多,可呈迟发性,多伴有月经不调、烦躁抑郁等。且“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女性痤疮患者多因肝失疏泄,肝气郁滞,郁久化热,或生湿热,或致瘀血,上蒸于面而发痤疮,久之冲任损伤或冲任不调,使气血运行更加不畅而出现月经前后诸症,痤疮加重等[8]。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主藏血,主生发,调和气血,通利经络,为人体气机之枢纽,脾之运化、肺之宣发肃降、胃之受纳水谷等,皆依赖其疏泄调畅之功能,故女性肝经郁热型痤疮者以疏肝清热、健脾利湿、养血调经为法。

丹栀逍遥散出自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在名方逍遥散(柴胡、当归、生白芍、生白术、茯苓、薄荷、生姜、甘草)的基础上,加牡丹皮、栀子,共奏疏肝解郁、清热调经之用。临床应用,贵在辨证精准,用药贴切,当根据痤疮患者的具体病情加减化裁,不应拘泥于原方,如肝藏血,肝郁偏血虚者,可加重白芍、当归用量;肝木克脾土致脾虚甚者,可加薏苡仁、白扁豆、党参等;肝经郁热甚者,可加黄芩、大黄[9];郁热久而耗伤肝肾之阴,伴阴虚火旺者可加黄柏、知母、二至丸等;肝气郁滞,血不荣筋而致血瘀者,可加鸡血藤、丹参、桃仁等[10]。目前认为女性月经前后痤疮加重,多是因为月经期间激素水平变化,加之长期情绪抑郁、焦虑、压力大,可致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失衡,雄激素水平升高等[11]。现代研究表明,以逍遥散为基础加减方能调节神经内分泌、抗抑郁、有雌激素样作用,同时还有抑制皮脂腺分泌、抗菌消炎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肝经郁滞引起的各型痤疮[12]。

火针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使用加热、烧红的针具刺入病变部位,起到快速祛除疾患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火针,一次性针灸用无菌毫针治疗痤疮,具有见效快、创伤小、痛苦少、成本低、烧针迅速、便于普及的优势。毫火针治疗后能以热引热、驱邪外出、清泄郁热、软坚散结、解毒排脓等[13,14],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利于粉刺、脓液的排出,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消退[15]。

总之,本研究显示中医治疗女性肝经郁热型痤疮采用内服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毫火针外治法,效果显著,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毫火针治疗痤疮,且中医临床相关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复发率低,为女性肝经郁热型痤疮患者提供良好的中医治疗思路,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肝经脓疱丘疹
得了丘疹怎么办?了解这几点治疗方式很重要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羊传染性脓疱病综合防控措施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控措施
身体出现这些不适,疏通一下肝经
花露水治蚊虫叮咬?治标不治本!
侧卧养肝气 仰卧和五脏
春季养肝 推推肝经
中药合紫外光照射治疗33例掌跖脓疱病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