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火灸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研究

2022-11-07邓米娜霍敏贻吴梅花张金风刘玉洁

光明中医 2022年22期
关键词:雷火鸣音胃肠功能

邓米娜 霍敏贻 吴梅花 张金风 柯 妍 刘玉洁

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PGID)是腹腔镜手术后常见的生理性或者病理性的胃肠道反应,其表现为腹胀、排气、腹痛、排便消失等临床症状[1],影响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若不及时处理,或将导致肠梗阻、肠粘连等严重的并发症,加重患者病情,延长其住院时间,増加患者经济负担,也带来医疗负担。常规的西医护理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目前尚缺乏主动的干预措施,多数为对症处理,且效果不甚满意,或由于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限制其应用,或费用偏高,不易被患者接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雷火灸,有消炎镇痛、疏经活络、活血化瘀之功,更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雷火灸是中医艾灸疗法的一种,较普通的艾条更为粗大,具有渗透力强、火力猛等特点[2]。有研究报道,在腰椎融合术后[3]、阑尾炎术后[4, 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6],雷火灸均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影响。雷火灸是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开展的新的中医护理技术方法,目前已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研究通过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观察雷火灸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Excel生成的随机数字表,然后对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过程中不设盲。治疗组年龄25~35岁,平均(29.73±2.88)岁;对照组年龄25~39岁,平均(31.50±4.53)岁。2组基线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3,P=0.078>0.05)。本研究已通过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伦理批件号为:20200002。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需要同时满足以下7项方可纳入。见表1。

表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如果出现表2中任意1项,予以排除。见表2。

表2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改变体位以及使用对症药物治疗等[8]。

1.4.2 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雷火灸。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施灸穴位(中脘、足三里、天枢穴)。在腹部,雷火灸距离施灸部位皮肤2 cm,向中心线外侧缓缓移动,保持红火,随着护理施灸者的手在患者皮肤上熏烤。在躯干部,护理施灸者平压肢体软组织向远端移动,雷火灸距离皮肤2 cm,保持红火,随着护理施灸者的手在患者皮肤上熏烤。每个穴位每次拉动距离不少于10 cm,拉动次数3~5遍为最佳。每天施灸2次,每次20 min,连续灸3 d。注意防止皮肤烫伤。

1.5 观察指标

1.5.1 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记录患者麻醉结束至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精确到分钟。

1.5.2 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6 h开始,在右侧下腹部作为肠鸣音听诊区,每隔2 h听诊一次,在7:00—22:00时间段内,若每分钟肠鸣音≥4 次,则判断为肠鸣音恢复,登记最早的恢复时间。

1.5.3 术后腹胀评分①无腹胀:无任何腹胀的感觉。②轻度腹胀:患者只觉腹中有气体转动,但手术切口并无疼痛感。③中度腹胀:腹部膨隆,患者自觉术口胀痛,但能够忍受。④重度腹胀:患者腹部膨隆,自觉术口胀痛,无法忍受,甚至伴呼吸困难的现象[9]。

1.5.4 术后恶心呕吐评分一般术后恶心呕吐发生在术后24 h之内,2 h内最为明显。比较2组患者腔镜术后24 h内恶心和呕吐的发生情况及其程度[7]。①3级:严重呕吐,有胃内容物呕出;②2级:恶心严重,难以忍受但无胃内容物呕出;③1级:有轻微恶心、及腹部不适,但能忍受,可以很快缓解;④0级:无恶心、无干呕等症状。

2 结果

2.1 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的首次排气(t′=21.085,P<0.01)、排便时间(t=19.477,P<0.01)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2组患者首次排气 排便时间比较

2.2 肠鸣音恢复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较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6,P<0.01)。见表4。

表4 2组患者肠鸣音时间比较

2.3 术后腹胀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6.40,P=0.031<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比较 (例,%)

2.4 术后恶心呕吐治疗组的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8.92,P=0.008<0.05)。见表5。

表6 2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雷火灸是在传统艾绒中添加了中药成分,如干姜、乳香、麝香、羌活、穿山甲、沉香、茵陈等中药成分[10],其中干姜可降逆止呕、温中散寒,《主治秘要》曰:“干姜可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沉香温中止呕、行气止痛;乳香可调气活血,定痛,《本草拾遗》有云:“乳香疗……妇人血气,……理风冷,止大肠泄澼,疗诸疮令内消”;麝香性辛、温,有开窍、通络、散瘀之功,配以羌活舒筋活络、穿山甲走窜之力,更可使火热之力直达深部[11]。因雷火灸渗透力猛,火力更强,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选取足三里、中脘、天枢穴进行雷火灸,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可以有效地治疗腹胀、便秘、呕吐等胃肠病证,而且可补益气血、治疗虚劳诸证,适合术后康复患者。中脘为任脉穴,也是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亦可有效治疗胃痛、腹胀、呕吐等脾胃病证,再配以大肠之募穴天枢,加强其治疗腹痛、腹胀、便秘之功效。再加雷火灸温热渗透力强,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方面能起到更强作用。

目前雷火灸等方法在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面广受关注,应用到护理当中主要体现在慢性盆腔炎、慢性胃炎、术后腹胀等方面[12]。有研究发现,雷火灸可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受试者盆腔疼痛的症状[13]。在胃肠道疾病和改善消化系统症状方面的应用也较为广泛,有文献报道,雷火灸可改善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呃逆、腹泻、大便异常等症状[14]。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护理中观察到雷火灸可以改善术后腹胀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雷火灸加针灸可以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5-羟色胺(5-HT)、血清P物质(SP)表达,上调血管活性肽(VIP)表达水平[15]。据报道,艾绒燃烧时可以产生远红外等特殊的热信号,能够引起分子动能的改变,通过对人体的热信号传递,有较高的穿透力,可以活跃脏腑功能,促进机体康复[16]。雷火灸可以促进术后肠蠕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17,18]。有研究报道,腹部手术后炎症容易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导致腹痛、腹胀、肠鸣音消失等,雷火灸刺激足三里等穴,可以缓解术后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19]。腰椎融合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也可以通过雷火灸的护理治疗有很好的改善[3]。同时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护理中也发现雷火灸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

综上,雷火灸可应用于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患者,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雷火鸣音胃肠功能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医者颂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