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名著阅读作业题设计的问题与优化策略

2022-11-06向浩黄宛琪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4期
关键词:题干名著层级

向浩 黄宛琪

在名著阅读作业设计中,如何进行优化和创新,需要引入一些科学的理论和工具,不断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发生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一、基于SOLO分类理论分析名著阅读题存在的问题

SOLO分类理论针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或问题展现出来的形式,将解答者的思维从高到低分为五个层级:前结构层级、单点结构水平层级、多点结构水平层级、关联结构水平层级和抽象扩展结构水平层级。由于前结构层级比较简单,一般在中小学考查中很少涉及,所以以下仅从后四种结构水平层级的题目展开分析,试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起点。

(一)单点结构水平层级举例分析

例1.(2020年青岛卷第9题)下列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中,海底世界的奇幻美妙,潜水艇的强大功能,都显示了作者凡尔纳的非凡想象力。

B. 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表达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 《儒林外史》中,胡屠户看不起女婿范进,范进中举后,他又说范进是文曲星下凡,对范进毕恭毕敬。

D. 《五猖会》中“父亲”严厉而尽责,他能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支持。

例1为单点结构水平层级提问。考查内容涵盖四部名著,考查每部作品的基本内容。作答过程需要调动基础知识储备和细节分析能力,答案选项角度指向较为单一:A项考查作品内容,B项考查主旨情感,C项考查故事细节,D项考查人物性格。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量和理解能力,无须过多的思维跃动,即可单向且唯一地获取答案,从层级分类上划分为SOLO结构层级的单一结构水平。

(二)多点结构水平层级举例分析

例2.(2020年无锡卷第7-2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萧讓却才读罢,宋江以下皆有怒色,只见A从梁上跳将下来,就萧让手里夺过诏书,扯得粉碎,便来揪住陈太尉,拽拳便打。此时宋江、卢俊义大横身抱住,那里肯放他下手?恰才解拆得开,李虞侯喝道:“这厮是什么人?敢如此大胆!”A正没寻人打处,劈头揪住李虞侯便打,喝道:“写来的诏书是谁说的话?”张干办道:“这是皇帝圣旨。”A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

(2)下列出自《陈涉世家》的语句,与选文中画线句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苟富贵,无相忘。

B.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 等死,死国可乎?

D.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例2相对例1的单点思维线索,该题目的思维线索明显较为多元。题干包括两个线索,一是名著阅读篇目《水浒传》的选文,二是初中重点课文《陈涉世家》的选文,虽时代、文体不同,但二者语境相似,是不同时代对反抗不公命运的精神气质的遥相呼应。在原文、题干、选项互为注解的情况下,学生只要掌握《陈涉世家》几个重点句子的大意,或将划线句的“你的皇帝”“我的哥哥”对照为“王侯”“将相”,两种路径都可抵达答案。总体而言,本题目是两处支点在有限四维空间里的支撑延展,但无须学生结合更多具有内部关联的资料与线索进行答题,因此可归为SOLO结构层次的多点结构水平层级。

(三)关联结构水平层级举例分析

例3.(2020年苏州卷第3-1题)有位读者阅读《西游记》时,有感而发,写了下面一段对话:

“大圣,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①从理解孙悟空形象的角度来看,这位读者写此对话的意图是什么?

例3为关联结构水平提问。考生关注到题干对话里所提及的场景、人物态度,从而关照《西游记》中的情节,以此勾勒孙悟空形象,有效揭示读者写作意图。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创作、作者创作、人物形象多个要素的密切勾连,考生需要找出其内在联系方可有效揭示读者写此对话的意图。本题虽触达多个思维层次,但整体思维走向依然限定在人物形象这一固有框架中,无需进行太多的抽象性、创造性的二次创作,因此可归为SOLO结构层次的关联结构水平。

(四)抽象扩展结构水平层级举例分析

例4.(2020年温州卷第8题)假如《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准备再次出发,下列哪个文学形象最有可能和他一起去探索海底世界?请结合该文学形象的性格和经历,简述理由。

白龙马(《西游记》);简·爱(《简·爱》);孙少平(《平凡的世界》);格列佛(《格列佛游记》)。

例4为扩展的抽象结构水平层级命题,且兼具基于对人物性格充分认识上的答题趣味性。学生能对问题——“船长重新出发”进行识别概括,而且能够使问题本身的意义拓展——“谁会一起环游世界”,得出的答案具有抽象性、创造性,属于拓展抽象结构水平的命题层级。总体而言,侧重对固有“文学形象”的考核,弱化对新开创的“经历”的考查。

二、基于SOLO 分类理论分析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名著阅读题结构层级

基于 SOLO分类理论,对2020年全国各地40套中考名著阅读题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除上海市没有命制名著题外,以39套名著题为参考样本,约63%的考卷试题综合采用多点结构水平、关联结构水平、抽象扩展结构水平的考查方式,考查难度分布适中,展现了较好的思维梯度。同时分析可得,共计19套考题只采用同一种结构水平结构命题,占比约48%,其中,13套考题仅采用单点结构水平层次考查名著,题目难度、考查效度低,本部分占比33%;3套题目仅从多点结构水平层次考查,占比约7%;3套考题仅从抽象结构水平层次考查名著,占比约7%。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广东卷遵循从多点、关联到抽象的思维进阶;2020年潍坊卷遵循从单一、多点到关联的思维进阶。

三、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名著作业设计优化方案

为了准确判断名著阅读题思维层级,研究团队先让50位学生进行试测,再依据学生的答案,借助SOLO分类理论进行分析和优化。

(一)《儒林外史》阅读作业题设计举例

2020年长沙卷第25题: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旦考中却“欢喜得疯了”为例进行说明。

这一题为多元结构水平提问,题干限定了情节,并已在题干中揭示艺术手法,需要说明该情节借助艺术手法所指向的社会现象。在限定情境内,考生结合以上要素即可把握答题方向。根据采集的50份答案样本,49份样本均能够紧密结合“例子”与“主旨”这两个元点所限定的思维线路,完成“举例说明”这一思维任務,多元结构思维水平达成。然而,给予考生的思维空间较为狭窄而固定,出错的可能性不高,但有效的考查也较难达成,更高层级的思维未能被激活。

2020年温州市试题第3题(1)同样是围绕《儒林外史》命题,其题为关联结构水平。

2020年温州卷第3题(1):读完《儒林外史》后,小瓯在钉钉群留言,请你回复。

◎留言一:《儒林外史》写完儒林士人的故事后,却以四位市井奇人压轴。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1)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参考阅读笔记,帮他解惑。

这一题为关联结构水平阅读题设计,题干中搭建了人物、内容、结构的多通路,要求考生融会贯通完成任务。分析50份答案样本,其中36份样本有效提及儒林世人和市井奇人的对比,由此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追求,体现了作品内容之间的关联、内容与创作意图这两处较为明显的关联。然而,这36份样本中,仅5份样本提及作品结构前后呼应的关联——即第一回王冕与后两回市井奇人的关联。可见该题目在考查关联思维层级具备一定的区分度和效度,关联思维得到较全面训练的考生,能在答题过程中,全面分析内容、意图、结构这三重关联。反之,则只知部分而未见全貌。14份样本未能在思维中体现关联层次,如,仅回答市井奇人的特点,而未能进行其余知识点的有效关联。由此可见, 对较复杂名著主旨、主题的抽象考查,宜搭建“结构”“人物”“情节”等多通路,而非通过限定简易情节来一味地降低难度,这反而不利于激发考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从而陷入答题的思路僵化中。

(二)《水浒传》名著阅读试题举例

2020年武汉卷:阅读《水浒传》的节选部分,完成12、13题。

张教头叫酒保安排案酒果子,管待两个公人。酒至数杯,只见张教头将出银两,赍发他两个防送公人已了,……林冲道:“感谢泰山厚意,只是林冲放心不下,枉自两相耽误,泰山可怜见林冲,依允小人,便死也瞑目,”张教头那里肯应承。众邻居亦说行不得。

12.“情义”是《水浒传》要表现的主旨之一,选段中林冲做了什么有情有义的事?请简要概括。

13. 选段中,林冲除了有情有义之外,还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用两个词语分别概括。

这一题的两处提问均为单点结构水平提问。回答第一处提问须看到,选段中符合“有情有义”的事情是唯一的,那便是执意休妻,50份答案样本中,全部都能正确回答,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水平单一地指向了同一处。第二处提问,考查除了“有情有义”以外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一定的多元导向,要求考生多维度考虑人物的特性,但指定仅从选文中提取性格特征,考生的思维又因此受限而收敛,依然呈现出单点结构水平,更高水平的思维仍未被激活,考查的效度不高。需注意的是,虽是名著阅读题,该题目的提问方式与传统阅读题无异,即便考生在考场上首次阅读该文本,也能轻易得出正确结论,仅从此题看,名著积累的必要性似乎无从谈起。

2020年苏州卷第3题(2)考查的也是《水浒传》,且达到了多点结构水平。

2020年苏州卷第3题(2):美国作家赛珍珠翻译《水浒传》时,将书名译成“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鲁迅先生认为这个书名译得不够妥当,因为梁山泊的人是“并不将一切人们都作兄弟看的”。对鲁迅先生的这一观点,有同学表示不太理解。请在下面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概述相关内容并作简要分析,帮助同学理解鲁迅先生的观点。

①林冲递交投名状②武松血洗鸳鸯楼③李逵江州劫法场

这一题属于 “多点结构水平”这一层级的题目。阅读题设计角度新颖巧妙,为《水浒传》人物复杂性、主题多元性的考查。题干暗含两种学术观点的交锋,一是赛珍珠的观点,二是鲁迅的观点,但题干并未深究相异观点的产生缘由而使题目陷入晦涩。相反,题目设计者有倾向性地引导学生选取鲁迅的观点来有效分析经典人物的复杂性,因此,两处“元点”为“鲁迅的观点”和“人物的事例”。由50份答案样本分析可得,有22份样本对“并不将一切人当作兄弟”,错误理解为“不将敌人当兄弟”,因此得出水浒传人物爱憎分明、有情有义、有恩必报等性格结论,反向证明了赛珍珠的观点,却与鲁迅的观点背道而驰,答案无效。理解出现偏差的原因是,这22位学生未能打破对典型人物的已有传统认知,未能正确理解、接受、辨析题干中赛珍珠和鲁迅观点的对立关系,思维未被有效激发。而在剩下的28份样本答案可知,考生正确理解了题干中赛珍珠和鲁迅观点的二元对立,将“并不将一切人当作兄弟”灵活理解为“有情有义”的反面,即“无情无义”“嗜血冲动”“视人命为草芥”等负面性格特征,并将三位人物的故事有效对标为以上特征,以此佐证了鲁迅的观点,多元思维被有效激发,有效区分了考生的思维层级。

综上所述,基于SOLO 分类理论来设计、分析和优化名著阅读作业,可以通过阅读作业的检测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优化阅读作业促进学生思维深层发展,真正实现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题干名著层级
数字算式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在阅读题干中寻求解题锁钥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