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生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

2022-11-02福建省南平市盲聋哑学校

天津教育 2022年29期
关键词:聋校聋生绘制

■福建省南平市盲聋哑学校 杨 忆

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中的新热点。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构成。聋生数学教育是特殊教育中的主干课程,是规范聋生思维方式、优化聋生思维品质、拓展聋生思维深度的重要科目。与普通学生相比,聋生因自身先天生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学习方面所遇到的障碍与困扰更多。思维导图在思维品质培养方面与聋校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比较契合,因此,笔者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聋生数学教学的实践,就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了初步探索,希望能借助这一高效的学习工具更好地培养聋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为全力推进特殊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

一、将思维导图引入聋生数学教学中的可行性

思维导图是一种由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所发明的图形技术,它以进入人类大脑的某个信息点为核心向外充分发散,并使之与其他相关主题尽可能多地产生有效关联,最终形成符合一定思维习惯的思维化图式。在特殊教育中,包括聋生在内的特殊人群因为某些先天因素,其思维品质的培养与优化更为困难和波折,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耐心与辅助,带领聋生跨越重重困难与障碍。聋校数学的教学过程,也是培养聋生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的重要过程。思维导图在思维品质培养方面具有极大优势:首先,有利于知识点的梳理。思维导图遵循事物的一般规律,以某一主题为圆心进行关联性、层级性、递进性拓展,能相对清晰地剖析事物与关联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数学学科本身也是一种逻辑性较强的课程,数学中的知识点之间同样存在着密切关联,借助思维导图能很好地理顺知识脉络与关联,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非常清晰的数学知识关联图;其次,有利于思维的规范。思维导图的合理架构,能确保聋生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联想、演进和迁移,引导聋生从无序杂乱的思考方式中脱离出来。听觉是重要的感觉器官,听觉的丧失使聋生在信息接收和表达方面存在一定障碍,最终导致这个特殊群体的思维认知水平普遍低于普通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能帮助聋生规范思维,从而较好地改善这一状况;最后,有利于拓展思维的广度。思维导图在以某一主题为核心进行拓展后,应尽可能地使核心主题与其他信息产生有效链接,最大可能地拓展了聋生思维的广度。聋生的思维认知水平不高,还表现出单一、匮乏的特点,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以某一个核心词汇为基点,引导聋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在多次、长期训练后,将极大地促进聋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将思维导图引入聋校数学教学,已经成为特殊教育改革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所执教的课堂,积极探索高效运用这一工具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实现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蓬勃兴盛做出一点贡献。

二、将思维导图引入聋生数学教学所在的一些困难

思维导图虽然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学习工具,但特殊教育自然有其“特殊性”,如果以“拿来”的态度直接将这一工具引入,那么将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其效果。聋校数学教师应从现实出发,直面在聋校数学教学实践中运用思维导图时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

(一)教学时间的有限

相对而言,教学时间始终十分有限。聋校数学的课时安排,都是在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依据教育教学大纲的安排、充分考虑聋生的实际情况所设置的,每一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十分紧凑,很难会有多出的教学课时;与之相对,思维导图本身也是相对完善的体系和丰富的内容。比如,如何确定核心词、如何拓展思维、如何绘制等,为了确保聋生能比较全面深入地理解和熟练掌握这一学习工具,需要教师引导聋生在实践运用中进行充分练习。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再安排好“额外”增加的思维导图学习,二者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矛盾,这是教师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二)个体学习的困境

客观地说,聋校聋生因为听觉能力的缺失,学习能力弱于常人,他们需要克服更多来自心理或生理方面的障碍,而思维导图虽然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工具,但要想掌握这一学习内容,也需要聋生付出一定的努力。如果聋生自身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本身就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还要学习思维导图,会感觉难以应对,甚至很可能由此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不愿意尝试这种学习方式,如此一来,思维导图的学习效果自然不可能理想,也严重背离了运用思维导图学习的初衷。因此,如何帮助聋生更轻松、自如地掌握这一学习工具,避免给其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困扰,也需要教师迫切地思考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

(三)评价手段的缺失

评价是本轮学习的终点和新一轮学习的起点,有评价的学习有利于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针对同一核心主题,采用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进行绘制,只要核心明确、层级合理、结构清晰,且能较好地兼顾正确性、完整性、简洁性、结构性、形象性以及美观性,都可以称得上是比较完美的思维导图。教师要明确在聋生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目的是帮助聋生夯实知识点、厘清知识脉络、拓展思维广度的,因此,教师在对聋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时,重点并不在于思维导图绘制得如何,而是更重视思维导图的功能性,关注是否能更全面、细致而富于逻辑性地展现数学知识和理论要点。而将思维导图引入聋校数学教学,其实是一种教师个人的策略选择,教师的主观因素权重偏高,如何评价聋生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力和效果,自然也就难架构相对统一的评价体系和执行标准,难以为聋生指出快速提升的方向。

三、将思维导图引入聋生数学教学的几个有效策略

思维导图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其提升和优化思维品质的功能效果十分明显。但思维导图是否适用于聋校数学教学,如何在实际的聋校数学课堂上使用思维导图,还需要广大一线聋校数学教师进行深入思考。笔者在一线教学实际中,非常注重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实现“落地”,对思维导图进行了简单化、应用化的“改造”,希望能更好地发挥思维导图的功能。现总结自己的实际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效策略:

(一)改良:变“学习工具”为“教学工具”

从本质来看,思维导图虽然仍属于一种“学习工具”,但“教学相长”,“教”与“学”从来未曾真正分家。对聋校学生而言,思维导图是十分陌生而新鲜的,如果完全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要求聋生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完成对这一学习工具的掌握与运用,是不可能的,对聋生而言也给他们额外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过分强调对工具的学习反而是一种本末倒置,忽视了将思维导图引入聋校数学课堂是为了更好学习数学而服务这一目标。建议广大一线教师应充分强调并发挥思维导图的“教”的功能,在实际授课中运用思维导图呈现不同的数学知识体系,这样的实际操作有利于吸引聋生的视觉注意力,激发聋生对学习和运用思维导图的兴趣,提高聋生对数学学习的直观感受,引导聋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规范性思考,帮助聋生架构规范性思考的框架,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圆的面积”一课时,笔者一改以往的板书习惯,边讲解边在黑板上绘制了一个十分简单的思维导图(如图1),这种知识呈现方式让聋生眼前一亮,对思维导图形成了初步感知并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有个别聋生在课后复习知识点时居然还有模有样地模仿教师绘制了相类似的思维导图,笔者发现后及时进行鼓励和点评,这也为后续将思维导图进一步引入教学中奠定了基础。

图1 圆的面积思维导图

(二)打破:利用微课资源拓展“有限”课堂时空

课堂时空的有限性是在聋校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主要障碍,如何打破有限的课堂时空,将思维导图作为积极因素补充添加进去,是决定思维导图是否有益于聋校数学学习的关键举措。如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形成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微课,笔者借助微课视频帮助聋生认识和了解思维导图的原理、结构和分类,列举一些利用思维导图的优质案例,尽量消解聋生对思维导图的陌生感,掌握更多的思维导图知识,避免因其对思维导图的不熟悉而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新的障碍,如果能使聋生认识到思维导图的作用,从而产生学习思维导图的兴趣,会更有利于后续学习的开展。笔者设计并录制了“思维导图大揭秘”“思维导图画画看”和“思维导图有用处”等一系列微课视频,发布到班级微信群中,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思维导图这一工具,从聋生本人及家长的即时反馈来看,效果非常理想。

(三)协作:成立学习小组,促进组内密切配合

协作,即二人及以上的密切配合与相互合作。能与他人之间进行良好的协作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关键品质之一,对聋生而言,与同伴之间的协作,对他们个体的成长及更好地融入社会更为有利。笔者十分重视学习小组的协作,在班级内根据聋生的实际情况,组建了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已经比较熟悉并乐于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将思维导图引入聋生数学教学时,笔者所采用的方式也是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思维导图,引导组内成员共同回顾整个知识内容,尝试运用语言对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描述,确保组内成员能密切配合、积极探讨,降低学习思维导图的难度,提高运用思维导图的效度。目前,笔者所执教的班级学习小组在思维导图运用方面,也已经基本适应。

比如,在学习应用题中份总关系时,学习小组成员确定了知识的主题——“份总关系”,共同梳理知识体系,在厘清了知识体系层级后,顺利完成了思维导图的绘制。笔者观察到,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小组中的成员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分工,思考能力较强的聋生提出建议,动手能力较强的聋生执笔绘制,头脑灵活的聋生适当补充,基本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实践,也就人人都有收获。最终学生绘制出了简明清晰的图示(如图2)。

图2 份总关系思维导图

总之,特殊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构成,为特殊人群的成长、发展与成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特殊教育改革正在持续深入的关键阶段,如何实现重大突破,需要相关部门、教育机构和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是现代社会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具备提升和优化思维品质的强大功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成果应为全体人类所共享,这其中自然也应包括特殊的残障人群。在普通学校数学教学运用思维导图提升教学实效性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聋校数学课堂而言,思维导图仍是十分陌生的新鲜事物。结合聋校数学的一线教学实践,笔者尝试进行了相关研究,设计了相对科学的研究方案,总结了探究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困难,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对广大同行有一些启示,共同为推动特殊教育教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聋校聋生绘制
Art on coffee cups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放学后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