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VID-19疫情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干预策略

2022-11-01聂静雯袁敦禄

云南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定点医院血透量表

聂静雯,朱 爽,周 竹,杨 晴,袁敦禄,李 青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肾脏内科 云南省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1;2.昆明同仁医院肾脏内分泌科,云南 昆明 650031)

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流行病[1]。截至2022年6月,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亿,死亡病例超过630万,影响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病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2]。

有报道称在血透中心发生了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感染COVID-19的情况[3,4]。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中心是一个人口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强的公共场所。MHD患者通常每周需至血透中心进行2~3次治疗,多数患者还有亲属陪同,无疑增加了COVID-19的感染风险,疫情下MHD患者较一般人群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本研究评估了COVID-19疫情下MH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COVID-19定点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非COVID-19定点医院昆明同仁医院两家医院随机选取206名MHD患者。COVID-19定点医院负责接诊、治疗新冠疑似及确诊患者,而非COVID-19定点医院则不能接诊、治疗新冠相关患者。纳入标准:(1)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15 mL/(min·1.73m2);(2)接受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4 h/次,超过3个月;(3)年龄≥18周岁。排除标准:(1)血液透析诱导期;(2)近期有重大手术史;(3)神志不清;(4)恶性肿瘤史;(5)患者不愿意配合。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测工具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因暴露于创伤事件或灾难性生活事件而导致的心理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对创伤事件的再体验、逃避以及高警觉[5]。本研究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The PTSD Chee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评估MH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PCL-C是一份简短的筛查问卷,用于评估PTSD三种主要症状的严重程度[6]。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idney Disease and Quality of Life-Short Form,KDQOL-SF)是对一般健康状况和肾病相关临床特征的综合性评价,是对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全面评估[7]。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215名MHD患者,有效问卷206份,有效应答率95.8%。研究结果示就诊于COVID-19定点医院的MHD患者受教育程度、工资收入更高(P<0.05),PTSD的发生率也更高(P<0.001);而就诊于非COVID-19定点医院的患者透析龄更长(P<0.01)。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n(%)]

2.2 MHD患者的PCL-C评分

PCL-C中有17个项目,分为再体验、回避和高警觉。采用5级评分方法,总评分≥38分定义为患者有一定程度的PTSD症状,分数越高提示患PTSD的可能性越大[8]。本次评估结果显示有61名MHD患者有一定PTSD症状(29.6%),72名有明显PTSD症状(35.0%)。PCL-C量表三个部分的得分情况详见表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水平较高的MHD患者PCL-C量表评分更高(P<0.05),收入较高、就诊于COVID-19定点医院、有抑郁倾向的患者PCL-C量表评分更高(P<0.01)。

表2 PCL-C量表评分比较分]

2.3 PTSD的影响因素分析

控制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诊医院类型、抑郁倾向、KDQOL-SF量表评分是PTSD的影响因素,且PTSD与COVID-19定点医院、有抑郁倾向呈正相关,与KDQOL-SF量表评分呈负相关。

表3 MHD患者PTSD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COVID-19疫情下MHD患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MHD患者常伴有免疫力低下、工作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经济负担沉重,同时患有肌肉无力、瘙痒、贫血、高血压和不宁腿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9]。这些因素与较低的生活质量和较差的疾病预后相关,导致MHD患者PTSD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10]。

针对COVID-19疫情,WHO推荐了传统的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应对策略-检疫、隔离、保持社交距离和社区管控[11]。然而,为了规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MHD患者每周需从家至血透中心3次,治疗4 h/次,同一批透析的MHD患者被安排在血透中心的同一封闭空间内,无法实现居家隔离,因此MHD患者也成为COVID-19的高危易感群体。在本研究中,就诊于COVID-19定点医院的MHD患者发生PTSD的风险显著高于非COVID-19定点医院的MHD患者,提示前者面临的心理压力更大。

同时,疫情期间互联网上存在着一些错误、虚假的信息,这也会影响MHD患者的心理健康[12]。部分人会在社交媒体上夸张地表达对疫情的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加之大众媒体的过度曝光,可能导致“信息流行病”。谣言的传播与获取可靠信息的渠道不规范,无疑加剧了MHD患者对于疫情的焦虑和恐慌。而透析间期,MHD患者被要求减少外出,与外界接触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会增加,进而增加了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风险。

3.2 干预策略

尽管WHO早于2005年就推出了心理急救手册(Psychological first aid manual,PFA),但一直缺乏针对MHD患者规范的心理支持和咨询策略。因此,应该重点关注COVID-19疫情下MHD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

首先,加强血透中心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医院互联网公告栏、手机应用程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对MHD患者的防疫相关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对疫情的科学认识。血透中心微信群和公众号应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和COVID-19相关防护信息。

其次,透析中心应该定期评估MHD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给予专科干预。医务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对MHD患者及早启动心理状况监测和干预的重要性。建议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定期对MHD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监测及治疗。此外,血透中心的医务工作者应该给予MHD患者人文关怀以增强其社会支持和归属感。

最后,建议各血液透析中心设置门禁系统和疫情缓冲治疗区,实现分批预检,减少患者聚集,营造舒适、整洁、轻松的治疗环境。在透析间期,鼓励MHD患者加强与家人的沟通,保持均衡饮食,获得充足睡眠,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建立一种健康、乐观的心态。

4 结论

COVID-19疫情的爆发对医务工作者和MHD患者的心理健康都造成了影响。MHD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甚至有抑郁倾向,在COVID-19定点医院治疗的MHD患者有更高的PTSD患病风险。早期发现MHD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早干预是至关重要的。医务工作者应与MHD患者及家属共同协作,以制定最优心理干预策略。

猜你喜欢

定点医院血透量表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宁夏定点医院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分析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定点医院主导地位正逐渐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