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OPPPS理念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11-01王福丽李宇博崔现勇

黑龙江科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超星情况测量

王福丽,韦 铖,李宇博,崔现勇

(1.青岛城市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6; 2.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000;3.青岛市海陆地理信息集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00)

1 工程测量课程建设发展历程及课程提升需要解决的问题

1.1 课程建设发展历程

2004年,本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第一轮工程测量课程,教研室相关课程团队逐步组建。近年来,本课程建设逐步完善,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较鲜明的授课特色。在教学内容上,从之前的章节讲解到现在的项目教学。章节教学知识点较片段化,过分依赖所用教材。项目教学法以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为依据,不再因为教材更换而陷入被动。教材作为授课的参考和辅助,取材符合不同生源学习特点,更加合理,符合内容少而精、逻辑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原理。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较少的时间里快速掌握知识,提升其处理问题的能力,比以往的教学内容有了较大改进[1]。本教学团队于2018年在该课程中引入智慧教学工具——学习通,在该平台上创建了工程测量课程,并在土木工程2017级、2018级、2019级、2020级学生中逐步实施。

1.2 课程提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程理论和实践并重,以往授课教师的讲解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一直处于“课能听懂,实际测量问题不会处理”的状态,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只浮于书本知识,未能真正理解测量原理及应用。根据教育文件相关要求,并结合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相关通知[2],本课题组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进度、接受能力等不断调整备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分析与应用能力适当地体现在教学设计中,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工程测量意识。

2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设计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图

总体思路:第一,以工程测量课程为研究主体。根据学校关于加大过程性考核的相关文件要求,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和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探讨建立本课程的多维度课程考核方式。适当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占比,基于超星学习通积分、任务点完成数、小组实验项目操作情况、课程参与情况、单元测试等进行评价。其中,课程参与度可以综合线上线下环节的知识点讨论和实际成果完成情况等多个视角进行评价。利用教学团队创建的网络平台资料数据库进行单元测试,实现授课与考核互相独立,试题库主要由基础知识考核、新技术拓展应用等开放性题目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对试题库进行更新,初步实现了试题库的“自适应”更新,防止学生存在背题、刷题等现象。期末理论考核主要以综合应用为切入点,重点考查学生对具体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题目主要由教师团队原创研发,教材及平台不提供参考答案,题目解答需要学生灵活分析和思考,通过积极思考,真正掌握所学工程测量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第二,基于“互联网+”的理念,充分运用学校开放的超星学习通平台,将科学的BOPPPS教学模式融入课程建设[3-6]。在前测中安排上一节课的相关内容测试,巩固已学测量知识,自然过渡到即将开展的课程内容上,完全符合教学逻辑,前测可以选择典型的工程测量案例,丰富测量课堂教学。上课时可结合测量原理与实验,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提问和总结。在后测中布置综合性拓展题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把握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学习情况。在课堂总结时,重点厘清本节课的知识脉络,为下节课的前测奠定良好的知识储备。第三,教学中将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线上线下授课中自然地渗透专业标准、行业精神、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成效[7]。第四,创建符合行业、本校课程培养需要的线上资源,通过资源统计结果对本课题研究模式进行效果分析。

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技术路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路线图Fig.1 Technology roadmap

3 试点班级成绩分析

为了更好地开展混合式教学、学生管理及相关数据统计工作,在超星平台上将由75人组成的大教学班细分为3个小行政班,分别进行数据统计,以更利于比较分析。对土木专升本20-3行政班的学习数据进行试点分析,该班工程测量课程共有16次大课,共计32课时。前四个教学周为线下授课方式,之后每个教学周都安排了1次线上学习。超星平台调取了该班课程项目学习次数统计图,如图2所示,重点研究10月份3班学生的项目学习次数统计情况。从10月9日开始,该班学习次数依次出现了4个波峰,这4个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刚好是1周。从学习统计情况来看,该班线上学习的自觉自律性较高,均能准时参加线上课程学习。

图2 20-3班线上学习情况Fig.2 Online learning situation of class 20-3

在平台的“学生管理模块”中可以更加详细地研究教学班每个成员的课程完成结果,如图3所示。灰色进度条表示课程实际数据总量,蓝色进度条表示本学生学习情况。根据该项统计可以较直观地显示该学生的课程完成情况。任课教师可根据该统计结果实时跟进学生是否进行了学习、学习时间、学习人数等信息。

本次教学改革线下课堂采用学习通进行上课签到、选人回答问题、发布任务和问卷等工作,以客观记录学生线上、线下环节的整体参与情况,如图4所示。橙色线代表课程平均参与数,绿色线代表所在班级平均参与数,蓝色线代表本学生参与数,这样能够科学、客观地展现每个学生的总体上课情况。

图3 20-3班某学生线上课程完成情况Fig.3 Performance of online course of class 20-3

图4 20-3班某学生上课活动量情况Fig.4 Activity of online course of class 20-3

整个课程完成后,可通过平台对班级整体学习情况及考核结果进行研究,如图5所示。该班通过率为100%,各分数段占比分别为:90~100分的占比22.22%,80~90分的占比14.81%,70~80分的占比37.04%,60~70分的占比25.93%。该成绩较以往成绩有较大提升,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此次教学改革模式比以往的授课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图5 20-3班学生综合考核结果Fig.5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results of class 20-3

4 结语

通过对本课程进行改革,学生的成绩稳步提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并合理融入思政内容为工程测量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元素,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更高。从试点学生实习企业的反馈来看,本校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能够胜任工程建设中的放样、测图、用图等测量技术工作,能够较好地服务社会建设。

猜你喜欢

超星情况测量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脱发 养“老金”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介绍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