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生活化教学有效性

2022-11-01马早林甘肃静宁县南关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生活化科学

◇马早林(甘肃:静宁县南关小学)

小学生通过对科学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还能提升自己在其他学科方面的综合素养。小学科学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成效,就要正确引导小学生掌握所学科学知识,有兴趣对所学科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索再研究,有能力思考并有方法来解决问题。小学科学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果能够坚持将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小则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则可影响小学科学学科的发展。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应不断探索并采取有效策略,以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

一、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结果,轻视过程

部分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只关注归纳重点和结论以强调结果的重要性,而不会耐心地对学生讲解过程。教师没有用科学有趣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反而是讲解急促,在学生还未形成自己的理解时,教师就已经在课堂上快速地对所教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了。这种情况的长期影响,会使学生对学习科学的认知处于直观感受中而只能勉强记住印象,但不能让其形成牢固概念,甚至对所学知识无法掌握多少。

(二)重视表象,轻视抽象

科学这门学科也是具有一定逻辑性的,不能只看表象。然而部分小学教师开展科学教学时还停留在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科学概念的层面,然后马上将此科学概念的定义告知学生让其记住,而不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和理解科学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头脑中就很难形成抽象的逻辑思维,这对他们学习科学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重视课本,轻视实践

部分小学科学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快速地让学生记住更多的内容,只按照课本内容教课、只重视课本内容,让学生背好所谓科学概念等,只要求学生加强练习、强化记忆,而轻视对学生进行实践锻炼,不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这种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与学生自身学习情况相结合的科学课教学方式,会使课堂讲解氛围和学生学习氛围都备感枯燥,长期如此教学,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高看教师水平,忽略学生学习能力

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同,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同。部分小学教师自恃学科水平高、知识丰富,所以进行科学教学时,往往忽略小学生喜欢新奇事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但记忆较快等特点及其日常生活都有哪些经历等,讲课时只以自己的认知为主。这样,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也会影响他们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生活化教学有效性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小学科学的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有趣的生活化教学氛围,创设简单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以引导学生对学习科学产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索欲。这可以缩短学生日常社会生活与学习科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教师提升教学效果。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学习氛围和教学情境创设中,应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加入真实体验,这样他们从真实的课堂体验中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科学知识,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同时,这也营造出了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效果随之得到改变并提升。

例如,在教学《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放一盆平日常见的花或在操场边拔一棵草,问学生知不知道摆放的是什么植物,学生会抢着回答说是什么花或是一棵草。然后教师在教学中根据现有的植物道具为学生讲解相关科学知识,如什么是植物、植物的特征或者特性是什么、植物都有哪些科目属性等。接着教师进行提问:“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自己家里都有什么植物或在熟悉的地方有哪些你认识的植物?”这时有的同学会说家里有菊花、有兰花、有富贵竹,学校教学楼外面有爬山虎、有小草、有太阳花、有万年红等等。这时教师要把这些答案都列举到黑板上,然后再提问:“有哪位同学能回答出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这些植物都分属什么科目呢?或者能否简单地说出区别?”这时陆续会有同学说:富贵竹没有藤蔓,可在水里生长也可以在土里生长,但是喜阴不开花;爬山虎有藤蔓,可以爬出数米远,不知道能不能在水里生存,但在野外生长生命力极强,开花非常旺盛;等等。此时教师就会根据二次提问结合二次回答做出详细分类和总结,比如如果有错误的答案错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等等,都耐心详细地加以讲解以让学生明白。在学生表示真正明白后,教师还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你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有什么特点?其对自然有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养护?”

这样,就使科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小学生在课堂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了科学知识,也锻炼了自身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积极回答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明白原来科学涵盖方方面面,并不是遥不可及晦涩难懂的,而是贴近生活、简单明了的。让科学变得更简单更立体,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二)深入挖掘资源,改进传统教学方式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要有序有效地进行,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内外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而且要打破传统的刻板的教学方式。这样,一方面可满足学生生活化学习科学知识的实际需求,一方面也能正确引导学生如何观察日常生活,使之能从日常社会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掌握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问题。比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上第二节科学课《观察一棵植物》时,为丰富学生所学知识、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直观印象,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或者别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参照来讲解。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纪录片中的片段,比如《与大卫·爱登堡一起探索植物王国》,这部纪录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植物从萌芽到成长到自然界不可或缺的状态,反映植物也是充满活力、生命力与争斗性的。探索拍摄的植物引人入胜,在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就可以适当提问了:“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中老师讲的什么是植物吗?来,让我们一起回答:植物都有叶子,大部分植物茎叶都是绿色的,会开花或者会爬藤蔓,会长大、会对自然和气候做出贡献……”然后根据总结的知识拓展出一些新的问题:“观察一株植物时用什么来观察形状?怎么知道叶片等是否光滑?怎么判断有没有香味或者其他味道?植物的声音怎样能听到?”这个问题又导入一个新的知识点,于是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刚刚看过的纪录片。在纪录片中,大卫·爱登堡是通过望远镜等其他工具或者眼睛来观察植物形状的,是通过用手摸的方式来知道叶片是否光滑的,用鼻子闻植物是香是臭、用嘴来尝植物的味道怎样、用耳朵来仔细听植物的声音的,所以总结观察方法是看、摸、闻、尝、听。这时候要注意,教师要向学生格外强调,不知道这种植物的时候,千万不要品尝,以免中毒危害健康。这样,小学生对科学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深入挖掘课内外教学资源,非常有利于科学课程的生活化教学。

(三)组织生活化的探究活动

小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和探究与生活密不可分,需要开拓自己、大胆实践、切身体验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科学知识。比如在学完第二节课时老师布置作业:“下节课要学习植物的叶子,同学们可以带一片或者几片不同形状的叶子来,不拘采集地点、形状大小等。”学生探寻叶子时可以以家庭为主、以学校为主或以自然为主,可以是他熟悉的也可以是不熟悉而需要老师答惑解疑的。等到讲解第三节课《观察不同植物的叶》时,学生都拿出了带来的叶子,这时教师可以拿出工具将不同的叶子做出不同的分类统一展示给学生看,大小各异、形状各异,再根据教材对这些树叶进行分类讲解。这样长期坚持,让小学生惯于从生活中选取探究材料,会提升其动手能力、分辨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让小学生了解到,其实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方方面面都存在科学。学习科学会让小学生对生命有全新的认识,对世界有全新的认识,乃至对其他方面都有全新的认识,使他们明白生命的表象、了解生命的本质。所以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可以做出多种选择,比如让学生选择一盆自己比较喜欢的花草来种植养护,观察其每天成长的进度并进行记录。这任务既简单也繁重,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是需要韧性的,坚持下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韧性,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观察习惯。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为学生布置的作业要与生活相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隐含着科学知识。开展科学探究时要利用日常经验与经历,将科学与生活相结合,让科学学习更贴近生活。因此,在进行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时,为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科学知识,一方面教师讲课要风趣有吸引力,要知识渊博让学生佩服,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学会走入生活、走入自然去认知科学、感悟科学,而不是在课堂上进行表面所说的生活化教学。

(四)作业布置要生活化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预留家庭作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是:部分教师留的作业主要是以写为主或以背诵为主,这种预留作业的方式既局限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又限制了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思考、不动手实践就不能创新,而以生活化教学为理念的科学教学方式,为学生布置作业时更要生活化。例如,在教学《做一个测量纸带》这节课时,教师首先讲解用小立方体怎样测量讲台长度,测量方法是什么、怎么正确测量等,然后再实际操作一遍让学生观察,最后预留作业让学生自己也做一条测量纸带,这样就促进了小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第二天教师及时检查学生的作业,看到有的学生做的测量纸带既准确又美观整齐,有的学生则做得不是很精确。对于作业的完成程度,教师要给出正确评价及指导,不偏不倚,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让学生会更喜欢科学这门学科。在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时,也要将科学与生活相结合,将活动生活化,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

三、结语

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时,实行科学生活化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要实现科学教育生活化的有序、有效实施,小学科学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丰富拓展专业知识。授课时要坚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让科学教学回归本质,正确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学习兴趣,掌握更多科学知识并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生活化科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蜗牛看牙医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