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多媒体上出精彩劳技课

2022-11-01曹莉莉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

小学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劳技多媒体课堂教学

◇曹莉莉(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

劳技教师应该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改变陈旧的知识讲解方式,在把握课程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教育方案,通过资源整合与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构建高质量的探究平台,让小学生在探索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实践操作能力与情感熏陶教育。基于课程教育特色和能力培养目标,教师要立足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参与社会建设的责任感,也应该引导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有效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文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劳技课程中合理运用的策略。

一、引言

研究表明,多媒体能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能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知识探究平台,在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的同时,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体验与实践运用能力。基于小学生的课程基础和思维认知特点,劳技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强化知识讲解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优秀情感与动手能力,更好地体验劳动的辛苦和成就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开展高效率的知识讲解,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优良品格。

二、借助多媒体进行创新的课堂导入

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指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元化探索,不能在资源整合基础上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从而运用多种资源构建生动的探究平台,引导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参与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因此,劳技教师应在把握多媒体运用价值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的教育指导,鼓励学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更好地体验课程教育的特色和实践运用价值。基于课堂教学特色和小学生呈现出的思维认知特点,本文认为教师要通过多媒体开展创新性的课堂导入,在生动资源运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内在兴趣。

以对小学生开展“编船篮”课堂教学为例。劳技教师应通过多媒体生动地进行教材内容展示,运用视频资源构建生动的探究和知识交流平台。基于课程教育重难点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特点,教师要立足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看懂图例,通过生动的视频展示,构建趣味性的知识探究平台。这样,就能营造一个生动的知识探索氛围,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体验。

三、借助多媒体讲解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的大脑还处在发育阶段,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不足,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这需要教师应用多媒体这种辅助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基于小学生的课程基础和认知能力特点,劳技教师应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强化知识讲解的趣味性,通过资源整合与多种教学手段运用构建高质量的探究平台,提升学生参与课程知识学习和实践运用的能力。多媒体能在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拓展课堂教学空间,能引导学生在内容整合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探究平台与实现能力培养,能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因此,劳技教师应借助多媒体进行重难点内容的讲解,运用各项资源推动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让学生在掌握重难点内容的基础上获得实操能力的锻炼。

以“动物书签”教学为例。劳技教师需在把握多媒体运用价值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知识探究平台,运用多种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创新发展。基于课程教育特色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应运用多媒体生动展示编织小鹿的过程,提升学生对经纬线排列内容的理解能力。这样,能指导学生对五股编织方法进行学习,在生动展示编织过程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作品编织的认知程度,有利于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参与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

四、借助多媒体促进师生沟通

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教学成果以及课程的延伸等,在课堂活动展示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反馈及时做出反应,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实际教学活动而言,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中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还要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进行了解以及反馈。例如,对课堂表现良好、具有新奇想法的学生进行表扬,对缺乏自信与勇气的学生加以引导,使这些学生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认知与想法进行纠正,从而避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误入歧途。具体来说,教师在讲解到建筑纸膜这一课程内容时,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讲解与实践,之后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制作一些创意小物件。在学生完成自身的作品后,可以将其集中在一起拍照,并且在多媒体屏幕上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多开发自身的想象力。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对于积极展示自身作品的学生要给予鼓励,从而激励他们都能够积极展示自我,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促进教师与学生沟通,对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良好的作用。

五、借助多媒体使课堂知识具象化

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有些课程的内容过于抽象,使得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难以将所要传达的知识点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从而造成学生无法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知识的具象展示,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从而增强课堂的丰富性与趣味性。例如,教师在讲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时,需首先说明用电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但电流电压等都是肉眼不可见的存在,这种知识的讲解缺乏具体的表现形式,教师无法将具体的相关物品展示给学生,学生理解起来就存在着困难。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展示电路的运行,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各个元件及其物理属性等,并在讲解中将用电过程中需要提高警惕的注意事项教给学生,从而使其充分掌握这部分知识并提高安全意识。此外,在对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将各种家用电器及其使用方式向学生展示,并且引导学生课堂讨论家庭中有哪些电器及其使用方法,例如空调的使用、洗衣机的使用等。同时,可为学生布置家庭任务,让其在父母的看管下对家用电器进行探索,将课堂中的理论在实践探索中验证。

六、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实践成果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欲望,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引导。可通过多媒体播报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动手实践的成果,这样可以提高他们了解各种材料与工具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使其实践积极性增强,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率。尤其是在教学的前期阶段,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性的成果与材料,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学生走弯路,提高其学习效率。就具体课程来说,教师在讲解到钩针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钩针的作品与各种编织图案、不同材料制作的不同效果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与创作欲望,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又例如,教师在讲解沙包的缝制方法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沙包的各种缝制方式与玩法,通过直观的演示更便于学生理解,提高其动手的积极性与热情。由以上叙述可以得知,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多为学生展示成品,通过成品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从而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动手创作能力。

七、借助多媒体展现操作步骤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将一些动手操作的细节步骤展示给学生,提高教学效果,使课程内容更加清晰。这样,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也更加易于上手,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和学习能力、动手能力都有着良好作用。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对事物的认知与了解都非常有限,因此,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与疑惑,从而影响进度与成品效果,不利于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桌面垃圾桶的制作方法时,尽管制作步骤较为简单,但是仅仅通过语言的形容无法将具体细节展示给学生,而且教师也不可能为每位学生都进行指导,这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进度,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的备课阶段就将桌面垃圾桶的制作视频准备好,在课堂上讲解到这个板块时,将视频展示给学生观看。在一些复杂的地方,还可以适当暂停并且重复观看,再配以语言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实践操作活动中的操作要点与技巧,从而提高制作的成功率。这种教学方式也使得教学形式更为灵活,尤其是对一些操作性较为复杂的课程有着良好的辅助效果。

八、借助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开设劳动技术课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能力,使学生可以在以后的社会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在劳动技术教学活动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该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劳技课程中最为常用的手段之一。在课程讲解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演示功能强大的优势,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具有模仿性的操作时,可以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想象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带领学生积极探索学习知识。要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学会收集并且分析信息,从而培养其逻辑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劳动技术课要以实际动手为出发点,带领学生进行创作,学生则会利用自己的头脑将客观的事实形象重新排列,从而创造出富有创造力的事物。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使之在劳动中可以感到快乐,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劳技课程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以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

九、借助多媒体进行生动的课堂总结

劳技教师应通过组织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应重视在把握课程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运用多种方式推动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和创新发展。立足小学生呈现出的思维认知能力特点和全面发展需求,劳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开展生动的课堂总结,提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和实践运用能力。

例如,劳技教师在“编网袋”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多媒体的运用特色和实践价值,在讲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知识讲解,运用多种方式构建生动的探究平台,让学生在掌握绳子打结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的课程知识结构,让学生对绳子打结方法进行生动展示,在掌握材料和操作工具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要基于多媒体呈现出的运用特色和运用价值,借助多媒体上出精彩劳技课。本文认为,劳技教师应运用多媒体创新课堂的导入,应运用生动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内在兴趣;同时,应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重难点内容的讲解,推动课堂教学有序开展,让学生在掌握重难点内容的基础上获得实操能力的锻炼;此外,还要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开展生动的课堂总结,提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和实践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劳技多媒体课堂教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人本”思想在小学劳技培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劳技教育使农村小学生受益
劳技实践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