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

2022-10-29张蕾

西部皮革 2022年18期
关键词:系列化产品设计文创

张蕾

(琼台师范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0)

“文创”是指基于某种文化意识或文化主题,通过产品设计的方式进行解读与再造的过程,文创产品即为该过程的产物;纺织类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重点文化项目,具有显著的文化价值,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文化传承的媒介;其中传统桑蚕丝织、云锦织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秀技艺等都是我国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名录。纺织类文创产品作为文创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创消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进一步提升纺织类文创产品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以下探讨海南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的策略及路径,为我国传统文化在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1 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发展现状分析

1.1 故宫博物馆—多样化的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

北京故宫博物馆拥有186 万余件藏品,作为我国最大的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基地之一,是我国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的中坚力量,北京故宫博物馆在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注重的是消费者的互动与分层,结合纺织类文创产品的文化特色和本质特征,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创造出差异化的文创产品,充分满足了不同阶层人们对纺织类文创产品的多元化需求。例如结合宫廷文化打造的《吉服回潮》系列服饰文创产品,借助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文化意蕴来为服饰赋能,让服装成为传统文化展现的载体。故宫博物馆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在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效提炼,并借助纺织服饰形成了不同文化主题系列,既有效地解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也实现了传统文化的高质量传播[1]。

1.2 国家博物馆-时尚年轻化的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

国家博物馆具有巨大的文化资源优势和IP 资源数据库,为纺织类文创设计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创造条件,国家博物馆在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注重对IP 资源的设计开发,其设计手法和工艺材料的应用更加超前,贴合现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和思维方式,在色彩方式,多以明快的色调,在图案设计上,呈现出插画风和简约风,符合当下年轻人快节奏生活习惯,在材料工艺方面,主要以刺绣、热转印等技术为主,并辅纸高科技材料,让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更加时尚和潮流。如图1,设计师以《乾隆粉彩白鹿尊》作为灵感来源,以鹿为设计元素,鹿在代文化中的代表美好的寓意,将摩登缤纷的色彩与萌趣百鹿尊元素结合,结合新型的特种纸材料,将国风古韵与现代单肩包的结合,打造国博百鹿尊系列包包文创产品。

图1 国博百鹿尊系列特种纸包

2 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手法研究

2.1 观物取象

在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对海南地域文化元素融入需要做到外取于“形”,内取于“意”,通过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元素的内涵来赋予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首先,需要针对海南地域文化中视觉特征元素进行有效挖掘,借助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元素来增强文创产品的视觉效果,从“形”入手来增强纺织类文创产品的吸引力,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图2 所示,作品灵感来源于海南琼中黎苗村寨“什寒村”,将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融入系列成衣作品中,同时结合民族地区古法植物蓝染工艺,呈现极具海南黎族特色的现代成衣。将黎苗文化元素融入到服饰作品中,并通过传统黎锦技艺来设计服饰产品,极大地增强了产品的视觉效果和文化感染力。其次,除了对海南地域文化元素中“外形”的有效融入,也需要挖掘出文化元素的“意蕴”,借助不同特殊文化传递出的情感意蕴来增强纺织类文创产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展现地域文化意蕴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对文化原型纹样进行整合提取,可以将纹样进行局部嫁接到纺织类产品表面,并通过刺绣、扎染等工艺实现有机融合。

图2 天上什寒服饰作品

2.2 材料工艺

纺织类文创产品的销售大多来源于文化价值和产生的视觉效果,因此,纺织类文创产品的材料工艺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型纺织材料广泛地应用到纺织产品领域,如遇光变色、光导纤维等新型纺织材料,但考虑到文创产品的文化属性,在纺织类文创产品材料选择上,需要以传统材料为主,新型技术介入为辅的选料原则,这样才能更加突出文创产品的传统文化,避免出现“四不像”作品;传统的纺织材料主要分为梭织面料和针织面料,梭织面料具有针脚细腻、凸显光泽、笔挺厚重的特点,但缺乏延伸性和伸缩性,触摸感不足,会使得文创产品具有厚重、坚硬的气息,适用于大衣服饰及公文包文创产品设计。在针织面料方面,具有较强的拉伸性和收缩性,能够更好地凸显出文创产品的造型特征,特别是采用粗针脚的针织面料,具有较强的透气性,能够体现出蓬松饱满的造型特殊,能够使得文创产品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较为适用于手套、帽子、丝巾、头巾等纺织类文创产品,此外,在工艺手法上,需要充分应用传统纺织、印染、扎花、刺绣等工艺技术,为纺织类文创产品的多样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2]。

3 海南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3.1 遵循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

纺织类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地域文化与纺织文化都是我国历史宝贵的智慧结晶,但纺织类文创产品作为一种商品,虽然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属性,也需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的应用能够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应用效果,从而推动纺织类文创产品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进入到“华而不实”的设计误区,在实用性原则前提下,还需要凸显出纺织类文创产品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因此也需要遵循艺术性原则和文化传播原则。

3.1.1 艺术性原则

随着我国社会产业的发展及居民素质的整体体现,社会大众的审美水平逐渐升高,人们对纺织类文创产品的艺术需求逐渐升高,因此,在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需要深度挖掘海南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设计中。海南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元素,如琼崖革命文化、海洋生态文化元素、海南传统非物质文化元素(黎族纺染织绣技艺)等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纺织类文创产品中,加强产品美学价值和艺术气息,借助文化的力量来引发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和购物体验[1]。

3.1.2 文化传播原则

海南地域文化元素在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融入,一方面是旨在借助海南地域文化中的独特的造型元素、纹样图案、纺染织绣技艺等元素来丰富纺织类文创产品的艺术风格和造型特征,增强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实现海南地域文化传播发展的有效途径,能够以纺织类文创产品为载体,拓宽海南地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增强传播效果,因此,在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需要遵循文化传播原则,借助不同的设计手法,将传统文化元素清晰地展现出来,提高海南地域文化传播效果。

3.2 纺织类文创产品系列化设计

系列化设计指的是借助同类型地域文化来开发文创产品系列,打造出具有浓郁海南地域特色的纺织类文创产品品牌,系列化设计能够极大地提高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也能够借助不同产品的延伸充分展现出海南地域文化特殊,让消费者能够在收集同系列的纺织类文创产品中,深度感知海南地域文化特殊,从而实现海南地域文化的高质量传播[3]。在纺织类文创产品系列化中,需要深度挖掘海南地域文化中色彩、造型、符号、主题等元素,借助不同的手法工艺,展现在不同的纺织类文创产品中,让一种文化元素在不同类型的文创产品中呈现出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选择需求,同系列产品以3-4 款为主,如图3,《黎韵》系列作品),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充分地将黎族文化中黎锦的图案花纹元素融入其中,在造型上沿用了黎锦图案的直线、平行线和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图形构成。在色彩上,运用明暗间黑、黄两色互相配合,形成色彩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不仅增强了纺织类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也使得黎锦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系列化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主要分为同工艺系列化和同文化元素系列化。

图3 《黎韵》系列作品

3.2.1 同工艺系列化

同工艺系列化指的是在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采用同种工艺手法,以此来凸显出工艺手法的文化魅力和艺术蕴意,并通过服饰、钱包、丝巾、头巾、帽子等为载体呈现出来。如将海南非物质文化黎族纺染织绣技艺应用到服饰、丝巾、手提包产品设计中,展现出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刺绣艺术文化;不同的传统工艺手法能够体现出不同的产品风格,从而形成多样化的文创产品设计[4]。

3.2.2 同文化元素系列化

同文化元素系列化指的是在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呈现出同一地域文化,以此来充分展现出文化元素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背景,海南的红色文化、海洋文化、黎苗文化、骑楼文化等都可作为一个主题去设计并开发系列的作品。例如将海南生态文化中的海岛元素,融入到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通过不同类型的文创产品衔接来展现出独特的海南海洋文化,同时还可以融入三亚的南海海螺姑娘传说、海口的浅海传统捕捞技艺、临高的广船造船技艺等海洋文化融入到靠垫与床上三件套;头巾与服饰等文创产品中,以此来实现文化元素的系列化设计,增强文化元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结语

海南地域文化元素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海南地域文化融入到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灵感和创意,赋予了文创产品新的文化生命力,同时,纺织类文创产品也成了海南地域文化与我国其他优秀传统文化交流的枢纽,不仅有利于海南地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也能够为当地文化属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系列化产品设计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智能产品设计
汽车外饰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杜凤霞产品设计作品
浅谈《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课堂教学
努力践“六化”,落实新《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