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贵州苗族女性服饰

2022-10-29曹宏引

西部皮革 2022年18期
关键词:百褶裙苗族服饰

曹宏引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服饰也有不同的特点。少数民族服饰创造了各种造型和色彩的服饰,在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苗族的服饰种类最为丰富,装饰工艺最为精细,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苗族拥有如此大量的服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苗族服饰集中体现了苗族的历史、美学、文化、习俗特点,能够很好展现民族的特色和风格。其中苗族女性服饰在苗族服饰中占比较重,苗族女性服饰相对于苗族男性服饰来说种类更多、内容更加丰富、更华丽、装饰更多。贵州苗族服饰在2006 年5 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1 贵州的地理环境对当地苗族服饰的影响

据有关历史文献的记载,苗族先民的原始文明史最早可追溯到约距今约五六千年的以前,由于当时苗族先民当时尚居于我国黄河的中下游部分地区,因为当时部族首领间尖锐的部落矛盾,由炎帝蚩尤部落为首组成的一支强大部族,史称的“九黎”部落被当时黄帝、炎帝蚩尤二大部族的合力击溃,不得不迁徙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战争和其他因素,再一路往南、往西南迁徙,最终选择再我国的西南地区定居,西南地区山脉众多,群山万壑,重山复岭,以前的村落之间相对来说联系没有那么密切,环境相对比较封闭,苗族文化才可以完好地保存下来。从很多苗族服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年苗族迁移和发展的轨迹。

2 贵州苗族女性服饰的种类

迄今为止,贵州不同支系的苗族,其服饰也是大不相同,对苗族服饰研究的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将贵州苗族支系的服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苗族服饰喜爱的颜色的不同进行划分,将苗族女性服饰划分为黑苗、白苗、青苗、红苗,根据服饰的款式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将苗族女性服饰分为黔东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湘西型和海南型五个类型二十三式,龙光茂将苗族女性服饰分为湘西型和黔东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和海南型[2],同时他认为湘西型的服饰为一类,其余的四种类型为一类;吴仕忠认为苗族女性服饰有很多种款式,分为一百七十三式;杨鵾国认为该分为黔东南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湘西型和海南特区型这五种[3]。

3 苗族服饰图案

苗族作为一个世界性民族,同时也是一直处于迁徙中的民族,在迁徙的过程中,传承历史和文化的方式依靠《苗族古歌》的记载、传唱和民族服饰的变化,把自己民族的历史,以及在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发生的困难都记载在服饰上,苗族是一个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于一身的民族,同时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神灵,把这种朴素的自然宗教的观念毫不隐讳地表现在他们的服饰图案上。

现存的苗族服饰图案中,动物和植物图案的数量最多。在众多动物图案的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动物纹样是蝴蝶纹、牛纹、鱼纹、虎纹、蛙纹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蝴蝶纹。

蝴蝶纹是苗族最喜爱用的一个图案,蝴蝶纹在苗族服饰中是十分常见的图案,在苗族女性服饰中也是经常被绣在服饰上,在银饰上也经常出现蝴蝶纹路。贵州使用蝴蝶纹最多的地区是黔东南苗族地区,蝴蝶的造型也是十分不一样的,蝴蝶的造型都是千变万化的,有蝶翅人身、人面蝶翅蝶身、鱼身蝶翅、双鱼蝶型、花卉蝶形等不同的造型[4]。苗族称蝴蝶为“蝴蝶妈妈”,苗族认为蝴蝶是多子的象征,将蝴蝶的图案通过刺绣、蜡染等其他的形式用在苗族女性服饰或者银饰上,也从侧面体现出苗族女性对多子多孙的期盼,希望自己能像蝴蝶妈妈一样孕育更多的生命。植物图案中使用比较多的是枫叶、山茶花、鸡冠花等,图案代表着不同的具体或者抽象的含义。植物图案中使用最多的是枫叶,在《苗族古歌》中提到枫树是生了蝴蝶妈妈,所以枫树是万物之祖,苗族祖先对枫树怀有敬畏之心[5]。

同时也存在很多把动物图案和植物图案相结合的图案,或者分别与其他的图案结合,以此展现出新的图案。几何图案也是人们通过有意识地抽象处理自然界中存在的客观事物和图形而设计的高度概括的图案[6]。苗族服饰中的几何纹有自然物的太阳纹、星星花纹和八角形花纹等。苗族纹饰中,动物纹非常丰富,造型很独特,可以展现更独特的神韵和魅力。几何图案通常用作衣领、下摆和服装其他部分的装饰。图案体现在衣带上,也就是锦带,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创新,苗族服饰上的图案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形式。图案的主题、技法和寓意,具有深厚的民族元素,不是一蹴而就的。苗族女性的服饰上的图案,展现出苗族人们崇尚自然、追求美好的精神品质。

4 苗族女性服饰内容

4.1 主体服饰

苗族女性的服饰是上衣和宽裤或者百褶裙。苗族女性服饰主要是将百褶裙或裤子穿在直线上衣上,根据是系腰带还是围裙,呈现出X 型H 型廓形。上衣前扣交叉,两侧有开衩,根据地区的不同服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苗族女性的服饰由上衣和下衣组成,这是最基本女性服饰的结构,除此之外也有起到辅助作用的服饰,例如头帕、围裙、绑腿、鞋子,银首饰在首饰配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例如银头饰、银耳饰、银项圈等。

苗族女性上衣的服饰根据服饰款式的不同分为贯首型和对襟型,同时对襟型根据领口形状的不同分为立领对襟型、交领大襟型、圆领大襟型和翻领大襟型,上衣服饰的颜色大体为以青、蓝、紫、黑色,服饰上所秀的图案都十分的精美;苗族女性下衣的服饰主要是裤型和裙型,裤型主要是以长裤为主,裙型分为筒裙、条裙和百褶裙,其中百褶裙是最较为可见的裙型。

百褶裙主要是深蓝色为主,表面是十分光滑的,苗族制作百褶裙的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因地区而异,每个地区的制作工艺都是经过了世代的考验,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了丰富的经验,百褶裙是为了贴合身体轮廓而制作的,打褶的平台由一个薄竹席组成再放在一捆稻草上,将布面朝下放在平台上,并用蘸有水的刷子润湿,打褶首先用脚趾捏住布的末端从中心向两侧捏住并固定,将一块重石放在褶皱布上压住,压的时间要久一点,以牢固地固定褶皱,再把褶皱的顶部缝合在一起,再放置一条自制腰带,并将两片缝合在一起。百褶裙主要还是分为实用型和时尚型两大类。短款百褶裙更多地体现了时尚型这一类,而长款百褶裙则是偏向实用型。长裙裙长大致至踝关节处,中裙裙长大致在小腿以上膝关节以下,短裙裙长至膝盖以上。制作百褶裙所涉及的不同过程的方法会因地区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任何颜色、光泽或者纹路的细微差异都反映了百褶裙它在应对民族迁徙、气候或时间带来的某些变化而产生的适应变化。对于苗族来说,不管经历了多少年的变化,仍然会设法保留自己的文化特征和习俗。

4.2 辅助服饰

除了上衣和下衣之外,苗族女性的辅助服饰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辅助服饰的种类也是十分多种。头帕对于苗族女性来说不仅可以起到装饰头部的作用还可以更好地保护头部,头帕的种类、造型都十分多样。学者龙光茂认为头帕的数量有十多种[7]。湘西型有圆筒型高帕、交叉帕、平顶帕、螺蛳形平帕、蝴蝶帕等五种款式;黔东南型有圆盘帕、圆筒帕、平顶帕、红头帕、斗笠帕、塔形帕等十多种款式;黔中南型有尖顶帕、盖帕、船形帕、菱形帕、橄榄帕、圆盘帕等八种款式;川黔滇型有圆盘帕、方帕、绣花帕、交叉帕、平顶帕等几种款式;海南型有尖角帕、挑花帕等两种款式[8]。

苗族女性的足服主要是鞋,鞋的种类主要是草鞋和布鞋,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季节来选择穿草鞋还是布鞋,没有硬性的规定。草鞋的原材料主要是草,根据鞋的大小来决定使用多少的草料编制,布鞋主要分为老式布鞋和新式布鞋两种款式,为了方便出行和生活,在着盛装的时候一定是穿布鞋,其余时间她们也会选择穿解放鞋、休闲鞋等方便出行的鞋。苗族女性的贴身衣物主要是胸兜,最常见的胸兜是五边形,一般是只有前片,后面是裸露着的,胸兜上的两根绳子绑在脖子和腰间固定,除了遮羞之外,还可以保护小腹,抵御风寒、保护内脏,可以缓冲外部带来的冲击。胸兜主要是自制,面料多为家庭自制的土布为主,黑、蓝、青色颜色居多,同时以刺绣、蜡染等为装饰。

花带也是比较常见的辅助配饰之一,苗族女性都比较喜爱用花带装饰自己,花带的主要作用是装饰和系合,比较常见的是用在衣襟、衣袖、腰部、围裙、裤脚、裙边等。花带的有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可以色彩鲜明也可以朴素淡雅,花带上的图案主要以植物纹和动物纹路为主。围裙在苗族女性服饰中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苗族女性都会绑在腰间,在劳作或者做家务过程中可以起到清洁作用。根据出席场合的不同,围裙也分为盛装时和便装时两个场合穿的围裙,围裙的颜色大多以暗色为主,但同时围裙上也会有非常精致的刺绣点缀。

相较于其他的辅助服饰来说,背带更多的是起到实用价值。背带也分为平时背背篓的背带和背孩儿时的背儿带,它的作用都是在于帮助苗族女性更好的劳作,可以帮助苗族女性解放双手。在带孩儿的时候,可以把孩儿绑在背后,这样就可以同时在做其他事情,两不耽误。

与背带不同的是飘带裙更多的是起装饰作用,主要是装饰裙子,没有其他的实际用处。飘带裙大同小异,主要是在腰间以下缝长带子,根据地区的不同带子的数量也是不一样。例如贵州西江苗寨的飘带裙,多用彩色为主,数量二十多条为主(图1①)。绑腿是苗族女性用来保暖的辅助服饰,平时穿裙子的时候,难免会使得小腿受寒,所以绑腿就起到作用了,一般就是用自制的土布。

图1 西江苗寨女性盛装Fig.1 Women dressed in Xijiang Miaozhai Image

苗族的银饰是苗族历史特点的产物。苗族是一个迁徙民族,素有“东方吉普赛人”之称。在苗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长时间的、大跨度的和频繁的迁徙,苗族只有将自己创造的财富制作成代表自己族徽标志的、可以随时带走的银首饰,这就是苗族银饰特别多的历史根源。银饰是苗族节日装束的主要装饰品之一。它们包括银冠、银花、银簮、银梳、银耳环、银耳坠、银项圈、银项链、银手钏等数十种,每一银片都有精致的浮雕,不同的银饰形状各异,有实心的、空心的、半圆形的等。苗族女性传统服饰中的银饰代代相传,是对小辈的美好祝福。

5 结语

苗族服饰从用色上看,擅长使用各种鲜明的对照色调,竭力寻求色调的浓烈和深沉的艳丽感,通常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类;从结构上看,它并不重视突出主题,只注意符合服装的整体感的特点;从形态上看,包括盛装和便装。

苗族服饰能挡严寒酷暑,又可以起到装饰作用,也可以使人从中领悟到苗族历史文化的缩影[9]。苗族是一种具有深厚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民族,苗族服装是其民族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服装和图案体现了苗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沉积,是苗族深厚的民族文化精髓、迁徙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的记录。他们在与自然斗争中的认识和思想的升华,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民族服饰和民俗文化每一款服饰都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注释:

①图片来自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

猜你喜欢

百褶裙苗族服饰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春天百褶裙的3种穿搭,时髦又仙气
万变不离“百褶裙”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贝壳百褶裙
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
苗族老照片
Wearing History
苗族芦笙制作师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