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传播对当代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以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为例

2022-10-28刘茜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8期
关键词:革命烈士青岛市烈士

刘茜茜

(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山东 青岛 266000)

红色文化代表了中国革命走过的艰辛历程,代表了老一辈革命人无私奉献和无畏牺牲的精神,在思想教育传播中,传播红色文化,可以更好地让青少年感受并且理解革命先辈的付出,体会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在当前的青少年思想教育体系中引入红色文化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而随着红色文化的传播,也会带动我国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发展。

1 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概况

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坐落于市南区太平山南麓,始建于1977年,占地面积53.4亩,总建筑面积4050平方米。199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现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和青岛市未成年人优秀社会课堂,每年接待各界瞻仰观众20余万人,其中未成年人观众6万余人。

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系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直属事业单位,编制25人,现有在职员工18人,内设办公室、陈列展览部和群众工作部三个科室。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主要的烈士纪念设施有烈士纪念堂、抗战馆、军魂馆、“山河魂”烈士群雕、烈士英名碑、流芳亭、烈士墓区等。

烈士纪念堂、抗战馆和军魂馆三座纪念建筑物呈“品”字状排列,又称为正厅、西厅和东厅。烈士纪念堂(正厅)除承担烈士骨灰安葬功能外,还附设展厅,陈列了王尽美、邓恩铭、杨明斋、刘谦初等不同历史时期100位烈士的事迹和展品。抗战馆(西厅)陈列了青岛两次被日本非法侵占累计16年的战争罪行相关历史照片及青岛军民顽强抗战的历史资料,还展现了孙春林等抗战英烈事迹。军魂厅(东厅)通过展现青岛军人烈士为新中国缔造和建设时期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弘扬军人烈士群体对党忠诚、热血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气概。

2 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现状及红色文化内容

2.1 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体系内容,代表了我国由革命战争年代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幸福生活而凝结的文化内容,具体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及人民群众所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其中蕴含着十分浓重的历史人文气息,也是我国文化瑰宝。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其既包括物质资源,同样包括非物质资源。物质资源泛指一切战斗遗址或革命遗迹等,而非物质资源,则代表了中国人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文化的血脉,也是党一路走过来的艰辛历程。读懂红色文化,就更能明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也更能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对于当代青少年而言,红色文化所携带的教育意义十分浓重,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展开,积极应用红色文化,将会成为我国思想教育的新篇章。

根据社会实践角度来看,红色文化是我国的精神内核,其精神本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中国革命史的波澜壮阔,也感动了一代人的成长。各种丰功伟绩、经典实例都是教育后来人的最佳素材。可以说我国红色文化凝结了优秀文化的结晶,例如小说《红岩》《红色娘子军》等红色作品,其都表现了一个特殊时期背景下,民族和个人如何为了人民生活得更好这个淳朴的理想所做的奉献与斗争,其代表了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最为返璞归真的憧憬,也是时代给予所有人们的最为深刻的烙印,深刻地表达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这些都让所有人铭记并且深深缅怀。

随着时代的进步,红色精神也在不断发展,时代背景及时代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红色文化及红色精神,红色文化在当代依然不变其本色,特定时代勇于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以及那些原汁原味的史实,更增添了一份无法复制的本色魅力,使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的人在品味这些作品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这就是红色经典超越时空的生命力,也是激励后来者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与源泉。这种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不谋而合,而且在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红色文化的传播及推广来看,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积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各项活动,尤其是在青少年思想教育层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了“寻找纪念馆里雷锋式的英雄”青少年公益活动、“奋进·清明祭英烈”家庭云共读活动和青少年研学旅行等诸多活动,这些活动都十分有效地推动了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红色文化传播。2017年,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成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

2.2 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中的红色文化体现

从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统计可以看到,其自身的红色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青岛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所牺牲的烈士。从青岛党组织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穿越岁月沧桑,他们的名字早已镌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他们的精神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铭记他们的奉献,铭记他们的存在,将会是最为重要的红色文化。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建立了英名碑(图1),正是为了彰显这一点。

图1 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英名碑

二是一些关于红色文化的纪念设施,这部分包括一些纪念雕像和标志等。这些红色文化的纪念设施的意义在于铭记,铭记一些在革命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体,铭记他们的贡献和事迹,也是一种对红色文化的宣扬。比如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就建立有“山河魂”烈士群雕(图2)和流芳亭(图3)。

图2 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山河魂”烈士群雕

图3 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流芳亭

3 红色文化对青少年思政教育的作用

下文主要从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增强青少年爱国情怀、利于青少年构建核心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分析红色文化的作用。

3.1 了解国家发展历程

青少年对于历史的印象不够深刻,一方面源于当前的经济条件较好;另外一方面也是源于其并未亲身经历。红色文化的宣传和应用可以更好地让青少年了解历史,并且铭记历史。而且在很多教育理念中,都已经提出了红色文化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与书本之中,更应该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而这也要求革命烈士纪念馆应发挥其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以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军魂馆的“破晓”陈展主题为例,组织中小学生参观革命烈士遗迹,引导他们观看了革命遗物,比如革命烈士邓龙翔的皮包(图4)等,同时通过参观众多革命遗址,让他们受到了十分震撼的红色教育,进而体会当前生活的来之不易,明白了共产党人先辈的艰辛与困苦。

图4 邓龙翔的皮包

3.2 增强青少年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当前很多青少年的爱国精神略显不足,由于他们所见到的战斗场面仅仅是通过听故事或者影视作品,并未使他们形成深刻的印象,在思想和情感上难以共鸣,导致他们对此类史实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了共情,爱国情怀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红色文化的加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参观革命烈士遗址,了解他们的故事,真正地做到在思想上引发共鸣。

3.3 利于青少年构建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时期正是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将红色文化引入到青少年思政教育中,可以帮助青少年构建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可以引领青少年传承革命精神,唤醒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更加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使命,进而推进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4 推动红色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

4.1 革命烈士纪念馆的教育与校园教育融合

革命烈士纪念馆中的很多内容都体现了红色文化的内涵,而真正地将这部分内涵引入到校园教育中,就可以更好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以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为例,可以有效地将校园教育和纪念馆内部教育体系进行融合,以学校教育为基础载体,将红色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定期开展纪念馆文物的参观活动,纪念馆中的讲解人员也可以进入学校为青少年讲解各类革命遗物和革命纪念设施,如同前文所描述的邓龙翔的皮包,就可以展开讲解,通过这种有效的讲解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怀的培养和教育。

4.2 举办革命活动提高青少年参与感

为了更好地开展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青少年进行信息输送,还应该提高青少年的参与感,进而让革命传统教育有效地落实到青少年自身。以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为例,在一些假期和寒暑假期间,可以招募学生作为讲解员,帮助他们建立相关知识体系,让青少年真正地理解红色文化精神所在,同时针对一些特定节日例如“七一”“八一”和抗战胜利纪念日等开展专题活动,通过这种专题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及我们取得胜利的艰难。红色基因是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身心的,而革命烈士纪念馆所携带的红色基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培植爱国主义情怀,也能真正发挥纪念馆自身的教育基地作用,从而确保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有效展开。

4.3 正视网络媒体与数字技术,积极使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

伴随着当代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在现代的传播体系中,网络成了最为快速便捷的传播通道。为了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并且推动红色文化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需要配置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基本传播模式,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也应该从这个方向着手,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限制,真正地为红色文化传播开辟一条数字化道路。比如可以利用现代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或者微博平台等,推出易于转发、传播的网络资讯,对于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红色活动专题做成微信文章,向公众发布,这种模式的覆盖范围更广,可以有效地将红色文化不断地推广开来,为所有参观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内容和服务体系。

从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现状来看,已经开始使用新科技技术了。当前的展览馆中已经投放了相关设施,包括数字屏幕等(图5)。同时,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还推出了“青岛英烈网”和微信公众号,刊载革命故事,积极推动青少年阅读。此外,馆中还设置了VR展馆,利用VR技术可以直接全景环绕拍摄馆区,通过还原展馆原貌实景及嵌入板块解说,推出集导览与解说于一体的网上纪念馆。接纳网络化时代的媒体、媒介,是有利于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进步与发展的,在未来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将继续拓宽线上传播渠道,通过“云展览”、短视频、在线直播、H5、全景VR等形式,使用现代传播媒介及传播手段,真正地推动当代红色文化的传播,也让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全新时期焕发全新的魅力。在展览厅中采用现代化的屏幕,有利于讲解工作的展开,各种新科技及理念不断应用于现代展厅的展览之中,也将会更好地推动青少年政治工作及红色文化教育的展开。

图5 数字屏幕

总而言之,青少年作为时代发展的先锋军,应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通过思政教育和红色文化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当前我国青少年思政教育正不断优化完善,此次分析了红色文化对青少年思政教育的作用,并提出优化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青少年思政教育带来新的方向,帮助革命类纪念馆认识到青少年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革命烈士青岛市烈士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各界群众夹道迎烈士归来
我与《革命烈士诗抄》的往事
始兴县老促会 向革命烈士后裔学生发放助学金
德庆县老促会 走访慰问革命烈士困难后裔
悼北伐阵亡烈士(二)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