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物凋零色已非,独留三友共为期
——浅谈紫砂“岁寒三友壶”的文化价值*

2022-10-25刘自俊

陶瓷 2022年10期
关键词:紫砂壶紫砂艺人

刘自俊

(刘自俊紫砂工作室 江苏 宜兴 214221)

紫砂壶是一门系统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紫砂壶造型精美,气质古朴典雅,能够将众多文化形式融汇于紫砂壶创作中,成为举世瞩目的艺术珍宝,紫砂壶起源于宋朝,盛于明清,在现代艺术的发展中迎来辉煌,紫砂壶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能够将文化元素与艺术特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屈指可数,紫砂壶同时也是文人墨客喜爱的艺术品,也是能够通过紫砂壶来抒发心中情感的寄托。

时至今日,紫砂壶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国陶瓷的代名词,成为众多藏家争相收藏的珍品,紫砂壶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突出的实用功能、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瑰宝。

紫砂壶通常是借助刻画传统文化为主题,来将传统文化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岁寒三友壶”便是如此。以这把“岁寒三友壶”为例,展开对其造型特征和文化价值的详细论述。

或许这是我的优点,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或许这是我的缺点,凡事都太喜欢较真儿。就像这件事,本来我是没必要去想假牙掉进我肚子里的时候,蒋利学在干什么,但我还是想了,而且还不止一次地去想。

1 紫砂“岁寒三友壶”的造型特征

紫砂壶起源于江苏鱼米之乡——宜兴。宜兴又被称作中国陶都,是我国陶瓷品艺术发展最繁荣的地方之一。紫砂壶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加持,现代作品能够做到将壶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引领紫砂的正确价值观,紫砂壶艺术形式众多,每一件作品所代表的文化价值不尽相同,大大提高了紫砂行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水平。紫砂壶艺术通过数百年的发展,融合了众多传统文化形式,集绘画、篆刻、手工于一体的工艺品,紫砂壶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是因为紫砂壶造型美观,风格独树一帜,而且还在于它出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岁寒三友壶”(见图1)这件作品以松树、竹子和梅花为创作的主题,具有丰富的神韵,首先松树是一种四季常青的植物,它代表着挺拔干练,在传统文化之中,文人墨客对于松树的称赞数不胜数,寒冬腊月,万物凋零,只有松树依旧提拔傲立风雪,这种精神被人们所赞叹。

“岁寒三友壶”以松树、翠竹和梅花作为创作题材,集中体现了松、竹、梅三者的特点,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借助壶器来传达思想感情,从古至今,“岁寒三友”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的喜好,现在这件作品通过刻画“岁寒三友”来展示出紫砂与文化的关联,使壶器充满着一种艺术之美,具有颇高的鉴赏价值。这些传统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紫砂壶的创作和发展,将松、竹、梅“岁寒三友”引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便是最好的体现,这也正是紫砂壶的文化价值体现。

宜兴紫砂壶作为一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用器具,数百年来深受大众的喜爱,可仅仅只有实用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宜兴紫砂壶还擅于将众多大自然的景色融入到壶器的创作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仅展示了紫砂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也因此造就了数百年来一直深受大众喜爱的紫砂壶。

图1 岁寒三友壶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trophic gastritis, metaplasia, or dysplasia are routinely subjected to eradication therapy targeting the underlying infection; however, eradication is only partly effective at reversing atrophy and often fails to treat metaplasia and dysplasia[63].

紫砂壶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是靠紫砂艺人对于历史的坚守,不忘初心,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制作出无数优秀且实用的艺术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艺术品的发展还是文化发展的一部分,是国家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就以这件“岁寒三友壶”为例,在历史上对这三者的歌颂从未停止,时至今日却依旧能够在人们的心目中放出光芒,紫砂壶对于文化的坚守就像是这三者的高贵品质,面对诸多苦难、重重挑战却依旧能做到不忘初心、屹立不倒,紫砂壶的发展经过文人和艺人的双重努力,吸收接纳了其它艺术体系的精髓,成为了集众家所长的艺术品,紫砂文化在现代重新崛起,成为陶艺中的领头羊,在人们的心目中,紫砂壶突出的实用功能也正因如此,紫砂艺术突出的艺术性深度演变成了紫砂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文化、艺术、传统等多种领域里汲取所需的艺术形式,吸收所需的文化内容,使紫砂壶发展得更加壮大,将这些艺术形式融合在紫砂壶中,这对于文化和艺术都有着极强的帮助。

2 紫砂“岁寒三友壶”的文化价值

2.健全强制免疫申报机制,推行 “主动免疫”。自2007年以来,南川区推行两种免疫模式,一是全面推行以农村散养户为主的“仔猪阉割三针二次强化免疫”的程序,即要求畜主在母猪产仔后提前主动到乡镇畜牧兽医站申报登记,站上及时安排包片兽医按阉割免疫程序服务好;二是推行规模养殖场由包片兽医负责监督执行的自主免疫程序,即各规模场根据养殖情况,定期向当地畜牧兽医站上报该场疫苗领用计划,每次需要时主动到站申请,免费领取强制免疫用的疫苗。挂牌兽医及时上门监督,检查业主完成免疫注射和建立养殖档案的情况。近年来,免疫申报制度在南川区兽医和养殖场中,都得到了很好的推行和落实。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12-09(1)。的根本问题。培养“时代新人”需要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体制保证,要明确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实现稳步推进和久久为功。总体来看,培养“时代新人”要坚持以“四个服务”意识和“四个正确认识”为核心的基本遵循。

1.继续以大项目、好项目为载体,推进重工业化的进程。重工业的发展是贯穿工业化各个阶段的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东营重工业发展仍然有较大空间。当前经济发展中东营众多的企业仍然可以通过引进国内外成套先进生产线(设备)的方式,大力提升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也从实践的方面证明,重工业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转调扩增上”的发展思路,符合重工业阶段长期性的经济规律。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通过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扩张经济总量、增加经济实力,可以为东营今后的发展开拓外部市场,积累资金和技术,为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审美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也要求紫砂壶器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要求紫砂壶有着突出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容,“岁寒三友壶”中松、竹、梅三者各具特点,但是却紧密联系,三者都不惧严寒,不断向上生长,也象征了“岁寒三友”的不惧艰辛、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也正是因为这种顽强的精神,“岁寒三友”的品质才更显得可爱。在传统的文化中,“岁寒三友”是历史上文人墨客乐于歌颂的对象,历史上对于这三者的名篇佳句更是数不胜数,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紫砂壶器的发展,在紫砂壶的发展道路上对于“岁寒三友”的歌颂也比较多,这众多作品无不体现着文化对于紫砂的影响,受人喜爱和尊重。

因此,一件优秀的紫砂作品就像是一面镜子,对比之下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经久不衰,依然充满生机的艺术,依然是那些紧扣文化中心的陶艺精品,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紫砂壶演变至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喝茶、品茶的工具了,它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文化价值的艺术品。紫砂壶是一种极具收藏价值和品鉴价值的艺术品,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注重功能性,还注重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紫砂壶器是紫砂艺人用生命创作的艺术,每一款紫砂作品通过任何角度、任何时间去鉴赏,都能够从中发现紫砂艺人对于文化的初衷,令人肃然起敬。

紫砂壶其实是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作为中国工艺品的代表,紫砂壶与文化的联系十分紧密,加上历史上文人墨客的助力才有了现在紫砂行业的兴盛、繁荣,因此紫砂壶的美不是那种虚无缥缈、浅显的美,而是讲究深层次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之美,一件优秀的紫砂作品除了让人感受到精湛的工艺外,还能够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文化价值,唤起大家对于紫砂文化的喜爱。

古代的文人墨客酷爱寄情于景,借助大自然中景色的特点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从傲立挺拔的劲松到坚韧不屈的翠竹,最后是迎风傲立的腊梅,都被作者采用拟人的刻画手法展示出他们独特的精神品质,充满一种力量之美,将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其次是翠竹,竹子在传统文化中是虚心、高洁、不屈的精神代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东坡先生对于竹子的喜爱可见一斑,时至今日,庭院之中依然随处可见竹子的身影,竹子清秀提拔,深入人心。最后是梅花,十大名花之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两句诗便是对梅花精神的最好赞美,大雪纷飞,天地肃杀,唯有梅花迎风绽放,因此成为文人歌颂的对象,这是一种对精神的歌颂,因此,“岁寒三友壶”将松、竹、梅引入到壶器的创作中,将其独特的精神品质刻画得淋漓尽致,“岁寒三友壶”是一把纯手工制作的作品,壶器造型方正干练,壶身被均匀分成6个长方形,加上陶刻松、竹、梅以及宋代诗人龚璛所著的《题赵子固画岁寒三友图次韵》一诗,壶盖和壶钮均为六边形,与壶肩相平,壶盖与壶身严丝合缝,与壶身保持一致,提梁为拉长整体的壶器比例,方便提握,使造型更加协调美观,壶嘴为三弯流式,出水流畅,紧贴壶身,形成了完整的壶器结构,壶身、壶把、壶嘴和壶钮相互呼应、自然协调、融于一体,而提梁的元素使整个壶器看上去更为立体,使整个壶器看上去古朴雅致却不失形器之美,在装饰手法上将陶刻很好地运用到刻画中,形成了紫砂文化特有的元素,使作品的形象更加饱满,整件作品无论是在细节的把控还是内容的刻画都十分自然协调。整件作品除了将“岁寒三友”细致刻画之外,还将古诗中对于“岁寒三友”的刻画引入其中,加深大家对于“岁寒三友”的印象,这件作品布局合理、工艺精湛,在文化中融入创意,形成较强的视觉美感,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掌握,紫砂壶的设计不仅仅是一件器具这么简单,作为新时代的紫砂艺人,还需要对传统文化融会贯通,通过紫砂的形式传递给大众,通过紫砂对于文化的守护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可以看出紫砂壶能够经久不衰绝非偶然,而是一代一代紫砂艺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守护,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依旧将文化底蕴摆在首位,展示出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将艺人对于文化的解读和感悟融入到壶器的创作中,因此展现出紫砂壶的魅力。

紫砂壶的成功来源于形与神的完美结合,其设计理念也是紧扣中国传统文化,正是这种突出的表现形式,就要求制壶艺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制壶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对于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壶器的制作中,这就是紫砂壶与众不同之处,在历史的长河中,众多艺术形式被湮没,而紫砂壶却可以历久弥新,这就是关键所在。

紫砂壶发展的道路上既有传统文化做导向,又有艺术做创新,这就是紫砂壶的核心价值所在,作为新时代的紫砂艺人,我们要做到不断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能够运用到壶器的创作中,制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只有这样紫砂壶的创作才是具有灵魂的,才能够变得与众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工艺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在注重功能性的同时,还希望能够寄情于壶,通过壶器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对于文化的创新,就没有紫砂壶美好的未来,紫砂艺人应当要融入不同的文化元素,并且在融入的过程中大胆创新,使作品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纵观这件“岁寒三友壶”,可以看出作品的形象和气质的统一,对文化植入的力度,对于情感的表达,带给人一种艺术之美,人们在欣赏一件紫砂壶时,不光会看见壶器的使用和外形,更多关注的是壶中蕴藏的个性和韵味,只有人与壶之间产生了这一种微妙生动的联系,才会感受到壶中美好。

紫砂壶用壶器传递着生活中的美好,交流艺术的文化特色,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创作核心,只有这样才会制作出更多优秀的紫砂作品。紫砂艺人只有对传统文化不断加深学习,才能够更加游刃有余,紫砂行业才会走向更高的台阶。

3 结语

紫砂壶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一件紫砂壶器会融合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但是无论艺术形式如何变化,紫砂壶依旧以其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文化特色,浇灌着一代又一代紫砂传承艺人。

千百年来,紫砂孕育了众多能工巧匠,一批又一批紫砂艺人通过对紫砂的热爱,对紫砂默默守护,才有了现如今紫砂壶艺的快速发展,因此紫砂壶的发展应该紧扣传统文化,吸收文化的精髓,在文化的浸润下进行创作,这样既深化了紫砂文化的深度,又增加了紫砂文化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紫砂壶紫砂艺人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刘少白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购买紫砂壶4忌
花灯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