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在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中的表达应用*

2022-10-25李少华

陶瓷 2022年10期
关键词:柱体日用陶瓷轮廓线

李少华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403)

日用陶瓷设计是一门复杂的设计活动,需要考虑陶瓷制品的使用要求、材料的性能、生产工艺和制作过程,以及审美需求,要在综合考量下力求创造出最佳的产品。造型是产品中十分重要的因素,线直接决定了造型的基本存在形式与体量大小,因此对于造型中的线的把握和运用是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中关键的一环。

1 “线”与日用陶瓷造型

“线条折高折远优势,黑白或疏或密有情。”是吴冠中先生对于线条的描述。线是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的表情丰富,产生的心理效应很强,是决定形态情感的因素之一。日用陶瓷的功能性决定了其造型必然不是具象表达,而是抽象线条的概括。抽象线条给人留下想象力发挥的空间,观赏过程就不仅仅是表面上视觉的碰撞,而是由眼入心,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与互动,赋予作品更为厚重的意义。

1.1 线的定义与分类

点、线、面是构成中的重要因素,运动的点构成了线,无数的线排列起来又构成了面,线作为中间元素连接了点和面。线主要分为直线与曲线,直线让人感受到理性美与秩序感,形式感强烈;曲线则可以表现柔美宛转,优雅动感。直线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和自由直线。垂直线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水平线给人平稳、安定的感觉。自由直线相对来说少了些呆板,多了几分灵动。曲线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几何曲线是指正圆形和椭圆形及从中截取的部分线段,十分规整,但是缺少变化。自由曲线相较之就更加地多元和丰富,变化也更加多样。总体上来说直线相比曲线更加地平稳、冷静;曲线则更加情感化,柔和,在艺术表达中对于曲线的应用更加广泛。

1.2 日用陶瓷造型中的线

日用陶瓷造型中的线主要分为轮廓线与具体的线,其中轮廓线是对于整体外轮廓的一种概括性描绘。吴为山先生有言“线的功能一般有3种:①表现轮廓;②表现体积:③表现精神——神韵。”陶瓷造型中的轮廓线则是集三者为一体。轮廓线其实并不在现实中真实存在,只是人们的视觉作用把它处理成了一条“线”,其常被用在设计绘图中。主体造型两侧的轮廓线十分关键,往往决定了产品的气质与神韵。具体的线指的是造型表面两个方向不同的面相接处形成的线,它是清晰可见并存在的,在主体造型中面与面相接形成的线包括大的形体转折与有一定装饰作用的突起或者凹陷的弦线。除此之外,细部构件中的线也十分重要,确定了整体造型的基调后往往需要对细部线条进行调整优化,确保造型的完整性。但是由于陶瓷材料的特殊性、成形烧制独特的工艺过程以及日用陶瓷功能性的限制,在实际生产制作中对线的选择还是有许多限制。

2 影响日用陶瓷造型设计“线”的因素

2.1 使用功能对“线”的造型的影响

在咖啡具与茶具中,直线型壶嘴相对较少,出于使用上的考量,直线形壶嘴在接近口部的地方要有一定的弯曲弧度。若是完全的一条直线,倒水时水多就会出现水流很急,冲出距离很远的情况;若水比较少,出水就会很缓慢,且易散落流延。这是因为直直的一条线没有阻力也没有口部的收口,水满时不易控制水柱,水少时又形不成水柱,故在设计时直口壶嘴口部会添加些曲线弧度,便于使用。

尖锐的折角不仅在视觉上会非常突出且明显,在使用时也不太舒适,且尖锐的折角通常会带来不易清洗的问题,较为圆润饱满的结构更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但过于圆润饱满的线条由于摩擦力太小会很容易从手中滑落,所以设计把手时可以在曲线的基础上加一些棱角线。通常把手的横截面为稍扁的椭圆或上下两条弧度不同的曲线相接,留出线角,而较少使用正圆形。直流相较弯流出汤快,长流相较短流出汤慢,在古代点茶多用长弯流,冲散茶多用短直流。

2.2 气韵精神对“线”的造型的影响

气韵精神在中国美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陶瓷造型是有生命力的造型形态,蕴含着一种精神和意蕴,表现着人所创造美的观念和形式。不同时代所推崇的社会审美特点导致日用陶瓷表达出不同的气韵精神,故构成造型的“线”也不同。唐代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创造了灿烂的盛唐工艺文化,社会整体审美崇尚丰腴,以至当时的陶瓷造型具有浑圆饱满,庄重大气的特点。反映在“线”的选择和处理上是多采用圆润感的曲线,且变化也比较丰富。宋朝重文轻武,流行文人雅趣,这种清淡雅致,素简含蓄的时代精神面貌决定了此时的日用陶瓷的轮廓线条转折平缓且含蓄,比例上更加修长优美,整体造型凝练,气质典雅。

自古以来日用陶瓷的使用者中绝大多数是社会中下层的平民阶级,不同于社会上层阶级在审美上追求的精美华丽,民间生产的日用陶瓷以实用性为主,更看重使用过程中的愉悦性,大多结实耐用。陶瓷造型的线条尺度通常比较大,线条形态简单,变化较少,器皿胎体较厚。反映出民风的纯洁自然、敦厚质朴与浑厚大气。民间陶瓷所展现是精神气韵是此种社会风气的外化形式。正因如此,复杂精巧的曲线不适用于此类风格,而直线对于陶瓷制作技术的水平要求较高,故这类陶瓷造型的线条大多是简单的曲线。

2.3 材质工艺对“线”的造型的影响

由于陶瓷的材料、成形工艺以及烧制过程的特殊性,对于线的使用也有一些影响。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声如罄,薄如纸,明如镜”著称,薄如纸是形容瓷胎像纸一样薄。胎体越薄意味着变形率越高,烧制难度越大。烧成过程中釉料在一定的温度下由固体转化成熔融状态再降温凝结成为釉面层,在熔融状态时受到重力的作用导致口沿处的釉面向下流,故而口沿部分挂釉少,釉面薄,胎越薄口沿挂釉越少,线条转折的尖锐感就越强烈。汝窑、钧窑等由于釉的特性需要厚胎才能撑得住厚重的釉面,口沿部分的线条转折就圆润很多,所以厚胎厚釉的器物在转折处的线条弧度更为柔和,其风格多为粗古朴,大气,浑厚等特点。转折处尖锐感强的白瓷相较之就显得更加精致、利落。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材料的不同导致不同的窑口有着不一样的线条特点,进而在风格上有着多样化的表现。

当胎体上有折线形成的折线角时,若用流动性较强的釉,折角的凹陷处会出现积釉现象,使此处颜色加重,而凸出来的线角挂釉较薄,釉色较淡,露出“筋”。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釉色的表现形式。陶瓷成形工艺以轮制为主,故造型以柱体居多。由于物理受力关系,直线的变形率比曲线要大,导致直线造型比曲线造型的烧制难度要大很多,直线类的陶瓷造型在种类和数量上都会少些。日用陶瓷需要符合批量生产的要求,也就意味着要通过模具注浆的方式进行生产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若坯体上的棱角线过多会增大模具对于泥坯的拉扯力,导致脱模失败,降低成形率。

3 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中“线”的应用

3.1 直线的应用

直线可以表达理性美。绘制设计图时会采用正视图作为主要的平面视图来表现,此时两侧的轮廓线若是直线分为有2种情况,①顶视图为圆形,形体为圆柱体结构;②顶视图就是多边形,形体为多面柱体结构。多面柱体相比柱体直线更多,且直线与直线之间形成面是平面,从顶视图来看是直线而柱体的顶视图是曲线。多面柱体的造型给人感觉更加硬朗,严肃。柱体俯视角度为曲线及由曲线构成的曲面比多面柱体多使得其表现效果更加柔和亲切。造型线以直线为主的造型,一般整体气质较为沉稳。直线利落干脆,显得壶体硬朗,整体氛围庄重肃穆,不由得让人想起文人雅士的一腔傲骨之气。利用方向倾斜的直线也可以表达动感,倾斜形态也是使其产品具有方向性和动感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且借助于一个不稳定的画面定格,可以使得产品本身具备一定的动感。短直线特多用于细节处,像是底足、口沿以及两段长线条的连接处等,审美上可以使整体达到平衡,也可增添细节。

3.2 曲线的应用

中国古代陶瓷造型中曲线的应用极为广泛,以C形和S形曲线为主。C 形曲线比较单纯平和,在杯、碗、盘、盆、缸中应用较多,这类器物的特点是功能性较强,造型上的变化不大。C 形曲线十分简练、利落,且有一定的规律与秩序,易复制性也十分符合现代社会批量化、工业化生产模式。但是过于严谨秩序的圆周曲线造型容易出现其变化不足,显得呆板无趣的问题。

自由曲线的变化是极其丰富的,不同的曲度转折,大小配合等可以组合成无数形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青睐能够给人带来更加多样美感,如自然感,仿生感,以及注重人性化的设计,这些都可以通过自由曲线来实现。自由曲线擅长张力与动感的表达,这是直线与C形曲线难以做到的。如图1所示,整体以圆润流畅的曲线为主,提梁的曲度转合和壶体的曲线连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壶嘴和壶体相接处并没有明显的连接痕迹,自然流畅仿若一体,加上壶纽这一小段带有动势的曲线,给圆润的曲线氛围中增添了些许动感,酣畅淋漓之中不失灵动,整体效果流畅而生动,简洁而富有韵味。

图1 壶

3.3 直线与曲线结合

曲线与直线构成了造型的基本形态,没有一个器型是脱离了二者存在的,也几乎没有一个器型是只有其中一种线形。他们互相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与特点,在创作互相衬映,相辅相成。海因里齐瓷器厂出品的这套咖啡具(见图2)整体造型很简洁,咖啡壶主体部分的基本形态为曲线构成的圆柱体,采用形体切割的设计手法将柱体表面进行切割,得到八面柱体。在造型中加入了直的棱线同时在切割末端加入了圆滑曲线,缓解了直线带来的生硬感,同时曲线的圆润与直线的刚直产生了对比,形成一种别样的美感。细节处理上,由于主体的体块较大,易产生笨重感,盖纽设计上采用了走势向上的凹面结构,顶部是圆润饱满的圆弧结构与整体气质相呼应,底足是内收的短斜线,进一步减弱了整体的厚重感,增加了透气性。

图2 咖啡具

4 结语

线元素作为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着极大作用与能量,它是人类对于自然世界的抽象化概括处理,也是人类审美与文化的集大成者。“线”有着极为丰富的性格特点与语言,它构成了日用陶瓷造型灵活与多变的造型。优秀的造型首先应该符合实用性,再者应当富有生命力与表现力,在欣赏过程中可以给人以生理性的愉悦或是启发。对日用陶瓷造型风格的探索过程,“线”是绕不过去的一环,并且必须经过实践中的慢慢摸索与打磨,才可以实现对于陶瓷造型的创新。

猜你喜欢

柱体日用陶瓷轮廓线
立体图像任意剖面轮廓线提取方法仿真研究
浅水爆炸冲击波在柱体附近荷载规律研究
基于多介质ALE算法的柱体高速垂直入水仿真
当代艺术陶瓷与日用陶瓷的审美比较探讨
谈拟柱体的体积
花草植物装饰题材在日用陶瓷中的运用研究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论日用陶瓷造型的形式美
墨戏
球和圆柱侧面可展性的一个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