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CT对胸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2-10-18马淑华王苏亮黎叶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平片实性肿物

马淑华 金 鑫 王苏亮 黎叶芳 李 佳

北京市仁和医院影像科 (北京 102600)

胸壁肿瘤是指发生在壁层胸膜、肌肉、血管、神经、骨膜、骨骼等胸壁深层组织的肿瘤[1]。胸壁肿瘤的种类较多,包块多种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其症状的轻重与肿瘤的早晚、大小、发生的部位及病理类型有关[2]。但大多胸壁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临床诊断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其一旦发病,生长速度较快,会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都造成较大的压力,严重者还可直接威胁其生命,故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胸壁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尤其重要[3-4]。X线和CT检查是临床上诊断胸壁疾病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但是X线分辨率不如CT,且该病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其定性诊断准确率较低[5]。CT检查,尤其是多层螺旋CT(MSCT)则可清晰显示胸壁病变的细节,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就MSCT对胸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临床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且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确诊的121例胸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1例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55例,年龄为14~77岁,平均年龄为(45.39±5.06)岁。病理类型:胸壁结核48例;软组织肿瘤47例,其中脂肪瘤17例,血管瘤11例,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3例,梭形细胞瘤5例,纤维瘤9例,神经鞘瘤2例;骨组织肿瘤26例,其中软骨肉瘤7例,骨转移瘤11例,骨髓瘤8例。

纳入指标:未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或存在代谢紊乱者;无放疗、化疗等治疗史;无CT检查禁忌症;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痴呆、精神异常等特殊人群;存在血液或免疫系统疾病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检查仪器:美国GE 64排CT及DR摄像系统。患者扫描取仰卧位。先进行常规平扫,后行增强扫描。CT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40mA,常规采用自肺尖至肺底的层厚为5mm,间距为0.8mm,螺距1~1.2的螺旋扫描,选用碘克沙醇造影剂(80mL)经肘静脉团注进行增强扫描,注射速率为3mL/s,增强扫描各期延迟扫描时间:动脉期20~25s,实质期70~90s。X线平片进行正侧位透照。

1.3 观察指标CT结果由两名或以上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讨论分析,获取统一意见,重点观察肿瘤位置、有无坏死、钙化及骨质改变及强化方式等特征。分析X线平片与MSCT检查诊断胸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描述;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X线平片与MSCT检查诊断胸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准确率比较MSCT检查诊断胸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准确率为96.69%;X线平片诊断胸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准确率为79.34%,明显低于MSCT检查,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X线平片与MSCT检查诊断胸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准确率比较[(%)]

2.2 影像学表现

2.2.1 胸壁结核 CT可见胸壁的梭形14例,不规则形19例,类圆形11例,软组织肿物2例,寒性脓肿2例。2例寒性脓肿CT可见内部为低密度的液化坏死区,病灶边界欠清,脓液常沿肌间蔓延平扫时显示肿块内部以低密度应为主,甚至完全囊变近似水样。CT增强肿块内部不强化。

患者男,46岁,左胸部不适一周 影像诊断:左侧胸壁梭形细胞瘤 CT平扫示:左侧胸壁下可见一梭型混杂密度病灶影(图1~图2),大小约30mmx45mm。CT增强示:左侧胸壁下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图3~图4)。

2.2.2 软组织肿瘤 脂肪瘤CT显示内部密度均匀,呈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晰;血管瘤呈弥漫性生长,肿瘤边界模糊,内部可见静脉石;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以实性为主,1例呈分叶状,2例呈类圆形,无包膜,增强扫描强化明显;梭形细胞瘤CT扫描可见一梭型混杂密度病灶,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明显;纤维瘤CT表现为肿瘤沿肌肉长轴生长,边缘规则或不规则,密度基本均匀,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神经鞘瘤CT可见包膜,呈类圆形,以实性为主,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

2.2.3 骨组织肿瘤 软骨肉瘤CT可见浸润性骨质破坏,呈分叶状,边界不清,无硬化边,其内可见钙化影,呈点片状;骨转移瘤CT可见多发溶骨性破坏,以肋骨或胸骨多见,常伴有局部软组织肿块,3例可见病理性骨折,2例可见成骨性转移。骨髓瘤表现为多发性、圆形穿凿状透亮缺损,边缘清晰,周围无硬化,增强扫描软组织肿块强化明显。3例病灶突入周围组织内。

2.3 病例分析见图1~图4及其说明文字。

3 讨 论

3.1 概述胸壁原发性肿瘤包括良性与恶性肿瘤;继发性肿瘤约占40%,几乎都是转移瘤[6-7]。胸壁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多指皮肤、皮下组织及乳腺肿瘤以外的胸壁肿物。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局部由疼痛和压痛,一般为持续性钝痛[8-9]。晚期恶性肿瘤可有全身症状,如:消瘦、贫血、呼吸困难或胸腔积液等表现[10-11]。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上鉴别诊断胸壁肿瘤的常用方法,尤其是MSCT检查因具有扫描速度快、时间短等优势得以广泛应用。

3.2 MSCT诊断胸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价值临床上根据肿物发生的位置可以分为软组织来源肿物和骨组织来源肿物。软组织来源肿物一般包括三种表现形式:(1)肿物完全局限于软组织内,对骨骼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常见的由纤维瘤、脂肪瘤等,部分胸壁结核及转移瘤也可见此表现;(2)位于软组织内,但同时累及邻近骨骼,骨骼边缘会出现硬化、增生等情况,常见的有胸壁结核和神经鞘瘤等;(3)肿瘤位于软组织内,但同时以侵蚀性方式累及邻近骨骼[12-13]。临床上诊断软组织来源肿瘤采用X线平片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MSCT检查相对准确率更高。相对较小的骨质破坏密度减低区需要与骨血管瘤及骨质疏松等鉴别,MSCT通过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评估软组织肿块是否存在的准确率更高[14]。对于骨组织来源肿瘤,X线平片对单纯肋骨病变有重要作用,但对胸壁软组织结构的显示和对肿物的发现、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有限。而CT检查尤其是MSCT具有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空间和密度分辨率较高,不会出现图像重叠,评估脂肪、钙化及骨质破坏等敏感性较高[15]。本研究结果显示,X线平片诊断胸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准确率明显低于MSCT检查(P<0.05),表明MSCT检查诊断胸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与X线平片相比,MSCT诊断胸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明显优越,可有效显示其影像学特征,综合患者影像学资料可有诊断与鉴别诊断胸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

猜你喜欢

平片实性肿物
拇指关节腱鞘囊肿合并滑膜软骨瘤1例
超声造影在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及指导活检决策中的价值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先天性外眦肿物合并眼睑畸形2例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提高CAXA制造工程师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非典型影像学表现
CT用于良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诊断中的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