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张掖古民居的建筑特点与保护

2022-10-13何多鸿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甘肃张掖734000

收藏与投资 2022年9期
关键词:古民居张掖民居

何多鸿(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甘肃 张掖 734000)

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适应自然的见证,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承载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迁,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财富,也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产物。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由于保护意识不足,张掖地区大量古民居都遭到损害,甚至对于某些古民居来说,面临着灭失的风险。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张掖古民居建筑特点,积极挖掘其中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出相关保护对策,从而更好地推进传统民居保护和传承。

一、文化遗产保护视野分析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见证,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当前,联合国将文化遗产定义为具有突出价值的文物。在这种条件下,文化遗产不再是单一的物质实体,而是与人文、社会、自然和历史因素有机结合的一种文化形式。此外,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原真性与完整性是主要标志。对于原真性和完整性来说,它们不但是判断遗产价值的重要标准,也是遗产保护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关键性指标。所以,积极加强对古民居建筑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其原真性和完整性得到更好的保障是当前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以张掖古民居文化遗产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其保护建设和发展提出创设性意见。

二、文化遗产视野下张掖古民居的遗产价值分析

(一)张掖古民居整体情况概述

传统民居建筑是张掖地区人文和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每座古民居都在深刻阐释和讲述张掖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张掖持续擦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现实价值。

张掖古民居建筑风格独特,蕴含大量的历史、人文、科研和建筑美学价值。现存的张掖古民居建造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时代。其中,民国时期古民居建筑存世较多。在张掖现有的几条历史街区当中,仍可清晰地看到明清时期的街道框架轮廓。普通张掖民居,大多为一层的平房,多数设有二进院,院落的中间设有一扇门相隔。张掖古民居建筑的街门大多呈现外向型的“檐廊”,其目的是让那些居无定所、风餐露宿的人们有一个休息的地方,通过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浓厚人文情感。

目前,张掖城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有30多处,主要分布在西大街南片、青年东街文庙巷等处,劳动南街、西来寺巷、东街和税亭街也有零散分布,这些民居于2010年开始被当地政府先后公布为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张掖古民居的建筑特点和价值分析

古建筑是活化的历史,张掖古城内的一座座古民居,书写着张掖的历史,是张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掖古民居的垂花门、天棚、花板、壁尺等类型的建筑结构、配件与建筑布局有机融合在一起,将古民居的环境和氛围较好地彰显出来,反映了清朝和民国时期张掖民居建筑的独特风貌,这对于研究张掖乃至河西地区的艺术文化、乡土民风等内容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1.花板代栱

花板代栱是张掖古民居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设计。它运用板材将檐分成多段,其中处于横栱位置的板材,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雕饰形式。这一建筑形式,又被称为花板。如果运用栱来取代花板,那么采用层层出挑的檐下做法较为合适。雕饰精美的花板装饰,满足了富贵人家显示家庭财富、地位的需要。张掖古民居建筑在外观上总体呈现粗犷豪放的特征,雕琢细腻的檐下木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这种建筑形式成为张掖古民居建筑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2.壁尺

在张掖古民居墙体中,大多数都有细圆木椽,间隔在0.15~0.20 m,本地人称为“壁尺”,它与随梁的卯口相接。壁尺脚榫与地脚枋之间连接,对于维持柱架的平衡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张掖地处地震频发区和湿陷型黄土地区,建筑物在自身重力的长期作用加之地面浸水后会出现基础不均匀和沉降问题,从而导致整个民居建筑结构变形。针对这种特殊的地质条件,建筑人员在砌筑墙体时植入壁尺,对于防止或减轻建筑结构开裂有较好作用。

3.天棚

天棚是张掖古民居建筑中的重要建筑配件。根据款式,可以将其分为过道天棚和跨院天棚两种形式。张掖古民居建筑不像老北京的四合院那样,将所有的房屋建造通过转角接通走廊的形式进行连接设计。张掖古民居建筑中的四合院四个方向房屋之间各不相连,在倒座与厢房、堂屋与厢房相间处搭有一座三檩双坡天棚。这种天棚障烈日而不挡好风,非常凉爽,既躲避了风雨又可供人小坐。到了夏天,院内光影婆娑,家人在天棚下休憩品茶,其乐融融。

4.垂花门

在民居建筑轴线上设“腰门”,又称“垂花门”,也是张掖古民居的重要特点之一。张掖古民居垂花门的做法是在相应的厢房第四根木柱外各加一根立柱,顶部设梁,梁架与柱相交,梁头两侧各承担一根檐檩,形成独立柱挑梁式垂花门,所以又被形象地称为“二郎担山”垂花门,张掖人称“一字门”。特点是门内外两面完全对称,均垂悬两个小巧玲珑的金瓜柱。三开门,中间宽大,高约3.3米,悬山顶,檐下装三层雕花云板,门板间设棱格式窗棂。因为只有一排柱子,对柱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需将柱根及柱顶石深插入基础之中。地面部分还需滚墩石将柱子夹牢,并以木制的玉壶瓶子相扶持,这样既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又具有装饰效果。

5.门匾

门匾是张掖古民居建筑的又一大特色。在张掖,门匾几乎成为建筑的一种必备构建,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张掖古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更上一层楼。门匾可以将户主的思想、格调、气节和家室等因素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这些门匾上的文字也暗含着许多哲理、警示语言以及历史典故等,从这方面来看,它们具有深厚的艺术性、文化性和文学性特征。透过张掖古民居建筑中的门匾,人们可以看到许多潇洒俊逸、浑然遒劲的书法艺术,这些书法为张掖古民居建筑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进而将张掖人勤劳、淳朴、自强不息的品质得以较好地展现出来。

三、文化遗产视野下张掖古民居保护存在的困境分析

(一)传统民居类建筑趋于消亡

古民居作为张掖传统建筑的特定类型,结构形式一般为木梁架,墙体多用泥坯砖填充,墙面用白灰粉刷,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古民居的柱、梁、屋架、门、罩、窗等均为木质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结构饱受风雨侵蚀,就会出现损坏甚至坍塌,加之传统建筑工艺渐渐失传,无法及时修复,导致张掖现存的古民居所剩不多。

(二)地方性保护制度与保护规划缺失

从全球视野来看,我国对古民居的保护工作启动较晚,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各地政府对古民居的保护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引导性政策以及详细的保护规划。古民居作为张掖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在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规划中对古民居的保护覆盖不足,权重不足。尽管近几年张掖相继编制了与古民居保护相关的规划,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指导性不强、缺乏可行性等问题。制度的缺失和规划的不完善成为制约张掖古民居保护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传统民俗的濒临消尽

传统民居建筑蕴藏着大量的民族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历史发展的直观见证者,也是古建筑群赖以生存的深厚土壤,它维系着每个民族最为浓郁的“乡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张掖地区村民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越来越凸显,加之保护不善导致古民居类建筑不断消亡,过去浓郁的乡土气息也随之变淡。在张掖,社火、秧歌、戏曲、宝卷念唱等都是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随着人口外流不断加剧,导致参与主体缺失,文化传承人不足,传统民俗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四、文化遗产视野下张掖古民居保护建议

张掖作为河西走廊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区域,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特色历史人文。因此,对张掖古民居进行全面的保护和规划,对传承和发展张掖本土乃至河西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合上述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对张掖古民居的保护提出建议。

(一)增强古民居建筑的保护意识

张掖古民居建筑众多,历史价值不可小觑,这些年代久远的古民居承载着张掖当地的风土人情,传承着民俗文化。在张掖古民居保护工作中,首先当地政府官员的古建筑保护意识必须增强,只有充分认识当地古民居建筑的价值,拿出有效可行的古民居保护方案,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才能引导古民居管理人员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才能唤醒民众保护文物的法律自觉。同时,做好本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工作,激活群众的文化认同,自觉加入古民居保护队伍。

(二)提升古民居建筑保护修复能力

加强古民居建筑保护,应提升古民居建筑的保护修复质量,这就要求当地文物部门根据地方古建筑特点及修复重点,建立专业古建筑保护修复队伍,包含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古建筑专业施工人员及文物保护监督人员。强化培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确保资质和技术水平符合标准。对区域内重点文物进行定期检查,制定统一的建筑修复计划,合理调配建筑修复队伍。同时,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必要时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莅临现场指导。

(三)打造遗产旅游保护模式

对古民居进行保护,应当将其与群众自身的利益较好地结合,实现古民居遗产和旅游间的共向发展。在对张掖古民居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当地居民投身于旅游建设和发展。在打造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结合张掖地区民俗文化及文化特色创设新颖独特的旅游项目。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张掖地区的经济效益提升,还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地居民就业困难的窘境。同时,要加强地方政府与当地群众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遗产旅游保护路线更好地实施。

五、结束语

古民居保护和利用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深入分析和探索。本文提出的措施是通过全方位发掘张掖古民居遗产价值的基础,对古民居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有创新性、合理性的发展和规划建议。本文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未对张掖地区各个类型的古民居保护和规划建设进行整体性研究,这些问题也将在后续研究中一一得到解决。

猜你喜欢

古民居张掖民居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情暖张掖大地 让爱不再孤单
充分利用古民居开拓旅游资源和发展区域经济的思考
贫困村落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到张掖看黑河
黑河来到了张掖
浅论民居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