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过程导向的“资产评估实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2022-10-03陈银月

关键词:混合资产评估

陈银月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不断融合,集传统课堂与在线教育优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需求日益凸显。在第十二届新华网教育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混合式教学要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新常态。在教学实践中,推动混合教学已成为各个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

混合教学模式是指在混合教育思想、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在混合教学环境中,教学系统要素在时间上的动态展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安排[1]。该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融合面授学习的优势与在线学习的优势,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支持下,采用最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教与学”的双向混合协同促进完成对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引导、指导、辅导和学习效果评价。混合教学设计要求教学系统要素在时间上动态展开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安排,其基本环节遵循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五维框架,更多地考虑了教学内容、资源、活动在混合教学环境下的分解与混合。目前关于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借鉴应用、线上课程资源和教学平台建设、学习模式的搭建等方面。王雯,韩锡斌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已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混合课程开发模式,形成了工作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混合教学设计模型,为职业教育混合课程开发提供了基本思路[2]。该模型结合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与基于4C/ID 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型,在传统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增加了对信息化职业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和综合信息素养的分析,并强调信息技术对新型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支持。

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为目标;课程开发要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要以行动为导向[2]。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对课程开发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分解,形成了一系列课程开发模式。但是,对于“互联网+职业教育”背景下的课程开发的论述比较缺乏。随着大数据、互联网创新以及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资产评估,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院校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了《“十四五”时期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校企协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共同培养适应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3]。

“资产评估实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兼具管理学科和工科的学科特点,强调产学研相互结合[5]。它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典型评估过程的分析表明,该课程涉及的学习技能是整个职业能力体系的基础支撑。在课程体系架构中,该课程以基本理论学习为根基,以实际案例分析为重点,承上启下,衔接得当,其学习效果对学生从事评估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该课程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混合式教学,将面对面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整合,有利于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加强学习反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和职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根据具体岗位的需求,以资产评估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基于资产评估基础工作过程合理设计学习项目,以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导向型课程。教学过程模拟岗位工作流程进行,真正实现做中学,增强职业体验,为日后从事资产评估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为了使学生更加系统地理解并掌握相关技能的应用,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该课程抛弃以往以纯理论为教学主线的授课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资产评估师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一致性,设计具体项目,充分利用职教云、摩估云等网络教学平台和财务机器人、汽车之家APP 等大数据软件,安排活动吸引学生,结合1+X 智能估值平台等的案例教学,实现课证融通,来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二、具体设计过程

(一)混合学习单元开发

“资产评估实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资产评估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从事单项资产评估工作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胜任相关单位资产评估业务和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根据待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资料,完成现场实勘表的填写;能够根据收集的资料及评估目的,合理选择科学适用的价值类型和评估方法;能够遵循评估原则并依照相关程序完成单项资产价值的分析估算;能够对评估的结果发表专业的意见形成单项资产评估报告的四个典型工作任务。本课程选择流动资产、车辆设备、房地产、资源资产四个主要工作对象,采用由易到难的学习单元组织方式,每一个学习单元均包含资料的收集整理、评估方法选择、价值分析估算、出具评估报告四个工作任务,工作对象的难度逐级上升。

(二)学习单元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从“资产评估实务”课程涉及的四个主要工作对象中选择“项目三:车辆设备评估方法应用”为例进行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1.学情分析

课程教学对象在学习准备方面,已经完成“资产评估实务”前导课程学习,基本掌握了主要评估方法、评估程序等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行业基本规范,但并没有进行过具体资产评估的完整工作流程。在学习风格方面,学生们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喜欢动手操作主动实践;但缺乏自律,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喜欢接受有趣的视频图表胜过枯燥的文字说明,需要教师将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习任务分析

基于学情分析,确定本学习单元的复杂性技能包括4 个方面,即数据收集并编制实勘表、确定价值类型及评估方法、参数估计及价值分析估算、编制底稿及出具评估报告。将“确定价值类型及评估方法”以及“参数估计及价值分析估算”整合分析,根据车辆设备这类待估资产本身的特点,选取常用两种方法,将任务进行分解形成任务2“成本法估值”、任务3“市场法估值”两个地位平行的任务组,每个任务组再根据实操任务技能进一步细分,将“成本法估值”分解为“测参数-重置成本估算”“测参数-成新率估算”“估价值-成本法估值应用”三个子任务;将“市场法估值”分解为“选实例-可比实例的选取”“调差异-差异的量化调整”“估价值-市场法估值应用”三个子任务,单元学习任务结构如图1 所示。

3.根据技能要求进行信息呈现设计

由于任务2、任务3 的教学活动存在相似性,因此选择任务1、任务2 和任务4 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设计。

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技能练习贯穿在课前、课中、课后各个阶段,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实践内化和课后巩固拓展三个阶段的设计,旨在通过多次练习熟练地掌握技能,完成课程任务。课前、课后的练习环境以职教云网络教学平台为主,而课堂面授教学环境则基于技能本身的性质,部分要求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利用智能估值教学平台和相关教学软件安排在虚拟实训室(机房)开展。技能的训练及对应知识信息的呈现设计见表1 所示。

表1 技能训练策略及相关信息呈现设计

4.教学实施

本课程涉及资产评估师和1+X 智能估值证书考试内容,属于“校企合作、课证融通”的类型课程,基于上述分析和设计结果完成混合课程的开发,针对不同学习任务涉及的技能目标特点,企业相关专业人员可以参与到任务操作的教学和互动过程中,既可以远程参与,也可面对面指导学生实操。

整个教学过程在工作任务中展开,并在任务展开的过程中穿插相应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实现了一体化,缩短了理论与技能之间的距离,有效实现学以致用和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该教学设计思路和方式,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教、学、做”过程一体化的特点。

5.教学评价

采取阶段评价、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评价三部曲。课前诊断性评价通过职教云平台分析课前学习轨迹,查明学习准备情况;课中形成性评价是个人自评、同学互评、专家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结合,可以随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课后总结性评价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主要借助1+X 智能估值平台课后实操评分和职教云平台测验得分来评价学生综合成绩。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闭环评价,构建内化评价体系,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和实施教学各个环节。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混合教学设计模型进行了“资产评估实务”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以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为出发点,通过对技能任务的分解确定学习任务,以岗位技能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技能训练策略完成信息呈现设计即教学实施过程的设计。在教学实施中,科学规划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贯穿课程思政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且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以提升学生对新型岗位的适应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评价闭环,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以期推进资产评估专业教学,为教学组织实施提供可靠的参考,培养出更多的既掌握扎实的资产评估理论,又能进行资产评估业务实操的资产评估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混合资产评估
混合宅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混合运算的技巧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