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络酮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认知改善的影响

2022-09-26吴六仔

医学信息 2022年16期
关键词:纳络酮脑水肿低温

吴六仔

(上栗县人民医院脑外ICU 科,江西 上栗 337009)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临床常见疾病,而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1]。相关研究显示[2,3],在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后72 h 内体温会急剧上升,可能是由于体温中枢受到较大损伤有关。临床常规给予对症综合治疗,纳络酮是一种抑制剂,可改善神经细胞代谢,有效保护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功能[4],但其并发症较多,临床应用具有局限性[5]。而亚低温疗法是一种物理方法,是将患者头部温度降至预期程度,以改善脑部新陈代谢,从而保护神经细胞,一定程度促进患者预后改善[6,7]。本研究结合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我院治疗的84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纳络酮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hs-CRP、Hcy 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上栗县人民医院治疗的84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20 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9.85±4.67)岁。观察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43~80 岁,平均年龄(60.30±5.11)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8];②均经CT 或MRI 确诊[9];③治疗时间均小于24 h,且意识状态处于浅昏迷和清醒之间,均伴有不同程度上的语言障碍。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心脑血管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②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③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者;④随访资料不完善者;⑤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脑保护等对症治疗[10]。

1.3.1 对照组 给予纳络酮(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717,规格:2 ml∶2 mg)治疗,初始静脉注射4 ml,然后持续微量泵入,剂量为0.3 mg/kg,3 d 后减量为0.2 mg/kg,连续治疗1 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局部亚低温治疗,具体方法:采用医用半导体局部亚低温脑部保护制冷仪,依据CT 或MRI 显示出血位置,给予局部低温治疗,每4~6 h 复温1 ℃,治疗期间注意维持患者体温并在12~20 h 时将体温恢复至36.5 ℃~37.5 ℃。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恢复、认知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出血)发生情况。

1.4.1 神经功能恢复 参照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关于脑出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11],分为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评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2 认知改善情况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 评分)[12]进行评定,总分30 分,评分越高表明认知功能越高。

1.4.3 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13]进行评定,包括洗澡、穿衣、大小便、修饰等10 个条目,总分100 分,其中Ⅰ级:0~20 分,植物生存状态;Ⅱ级:21~45 分,意识清醒,生活重度依赖他人;Ⅲ级:46~70 分,无法独立生活,需拄拐行走;Ⅳ级:71~90 分,生活基本可以自理;Ⅴ级:91~100分,日常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优良率=(Ⅲ级+Ⅳ级+Ⅴ级)/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脑水肿体积比较 两组治疗后3 d、1 周脑水肿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水肿体积比较(±s,ml)

表1 两组脑水肿体积比较(±s,ml)

2.2 两组神经功能恢复、认知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NIHSS 评分低于治疗前,MMSE 评分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恢复、认知改善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恢复、认知改善情况比较(±s,分)

2.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ADL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比较[n(%)]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容易发生血肿,血肿代谢产物和脑损伤产生的血管活性物质会促进脑水肿出血,发生局部脑缺血或颅内压升高[14]。而纳络酮可抑制组织中枢性呼吸,并且可直接作用神经和组织,进一步改善神经和组织代谢,增加脑血流和灌注压[15];同时,其可抑制氧自由基产生,促进细胞膜稳定性,进而抑制脑损伤的发展[16]。而亚低温可使局部脑组织代谢速率下降,改变机体多种酶活性,进而有效保护神经细胞受损[17]。对此,临床提出联合治疗方案,以获得更佳的疗效。但联合治疗方案较多,无统一标准,特别是关于纳络酮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面的研究缺少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证实[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3 d、1 周后脑水肿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表明纳络酮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可减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体积,有效减轻或改善脑神经功能损伤,进而发挥脑神经保护功能,该结论与黄艳丽等[19]报道相似,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在纳络酮基础上,开展局部亚低温治疗,可一定程度抑制自由基,保护脑细胞的结构蛋白,进而有效脑组织。同时治疗后,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纳络酮和局部亚低温联合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分析认为是因纳络酮可通过抑制体内啡肽的释放,有效保护脑组织[20],同时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有效降低脑代谢率,并有效避免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的堆积,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认知障碍。治疗后,观察组ADL 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主要是因联合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可增加细胞传导速度,进而保护血脑屏障,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以此改善患者预后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不会增加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纳络酮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良好,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减小脑水肿体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几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纳络酮脑水肿低温
《真空与低温》征稿说明
基于低温等离子体修饰的PET/PVC浮选分离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探讨纳络酮合并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价值
联用吡拉西坦与甘露醇对脑出血所致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低温休眠不是梦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自由基的变化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76例临床分析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