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

2022-09-26高欣

医学信息 2022年16期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危险

高欣

(东丽区中医医院超声科,天津 300300)

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是诱发脑梗死、冠心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可准确的反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1]。研究显示[2,3],近15%的神经系统疾病存在CAS 斑块。CAS 不稳定会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血栓栓塞到远端血管,导致供血区梗死。寻求及明确CAS 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早予以针对性干预,预防血栓形成,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 年2 月-2021 年2 月门诊接诊的120 例接受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东丽区中医医院2019 年2 月-2021 年2 月门诊接诊的120 例接受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根据有无CAS 斑块分组,将78 例有CAS 斑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2 例无CAS斑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纳入标准:①性别不限,年龄20~85 岁;②具备良好交流、沟通能力;③病历资料完整、齐全。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入组前接受过活血等对症治疗者;③处于妊娠、哺乳期女性;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⑤中途从此项研究退出者;⑥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⑦重大脏器功能障碍、衰竭者;⑧合并慢性消耗性疾病者;⑨合并肺结核等疾病者;⑩既往存在颈部手术史者。观察组男43 例,女35 例;年龄48~76 岁,平均年龄(62.82±5.34)岁;病程3~12 个月,平均病程(7.52±2.31)个月;体重46~90 kg,平均体重(68.62±8.43)kg。参照组男26 例,女16 例;年龄49~75 岁,平均年龄(62.79±5.31)岁;病程4~11 个月,平均病程(7.55±2.28)个月;体重49~89 kg,平均体重(68.57±8.37)kg。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此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有无糖尿病、有无高血压、是否饮酒、是否吸烟、尿酸(UA)水平、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1.2.2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ViVid E80),选择L11-3线阵探头,取一软枕垫在患者头部,采取低枕平卧位,自然放松头颈部,充分暴露颈部,首先进行横轴连续推进,其次进行纵轴分段血管,从锁骨上窝颈总动脉部位开始扫描,依次检查双侧椎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检测内-中膜厚度(IMT),判断有误斑块。IMT 在0.8 mm 左右判定为正常,IMT 在1.0~1.5 mm 为增厚,IMT 在1.5 mm以上为斑块[4]。同时观察斑块的分布、数量、形态结构、大小以及管腔狭窄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CAS 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 分析CAS 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AS 斑块形成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Hcy 及UA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性别、饮酒、年龄、病程、体重、TG、TC、LDL-C、HDL-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CAS 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n,±s]

表1 单因素分析CAS 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n,±s]

注:*表示χ2 值,#表示t值

2.2 CAS 斑块形成危险因素赋值 将是否发生CAS斑块作为因变量,可能引发CAS 斑块的因素(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Hcy、UA)作为自变量,从X1~X6 进行赋值,见表2。

表2 CAS 斑块形成危险因素赋值

2.3 CAS 斑块形成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Hcy、UA 是引发CAS 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多因素分析CAS 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由于颈动脉运动较少、位置表浅,斑块容易检测出。CAS 斑块随着疾病的进展,斑块会破裂,甚至形成血栓,降低远端血流量,增加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发病率[5,6]。目前,临床将CAS 病变程度作为预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7,8]。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近81.2%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CAS。随着临床对CAS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及早明确CAS 斑块发病的危险因素,予以针对性处理,是降低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关键。

有研究表明[10],糖尿病病程>10 年是CAS 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规律性的胰岛素治疗是CAS的保护因素,对于降低CAS 发病率具有积极意义。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机体无法及时清除脂质等物质,抑制了血管壁溶酶体脂肪酶释放,促进CAS 进展。胰岛素抵抗形成的高胰岛素血症,会刺激血管平滑肌增生,促进脂质等物质合成,增加CAS 发生率[11]。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还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损伤血管内膜,诱导血管平滑肌增殖,直接造成脂质代谢异常,增加CAS 发生风险[12]。本研究中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占比高于参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也显示糖尿病是引发CAS 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与上述研究相符。

高血压是目前临床公认的诱发CAS的危险因素,血压升高会改变血管壁的切应力、张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快CAS 进展。长期高血压环境下会加快大、中、小血管CAS 形成以及进展,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13]。两组高血压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其是引发CAS 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与徐蓓峥等[14]研究结论一致。而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舒张压偏低、收缩压偏高、脉压差大、病程长等特点,随着高血压病情的加重,脉压差增大,会导致颈动脉内膜受到进一步损伤,LDL-C 等物质更容易在颈动脉内膜下沉积,增加CAS 发生风险。

本研究中观察组吸烟率、高盐饮食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高盐饮食是引发CAS 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认为吸烟会增高血液黏稠度以及血流切应力,引起血管痉挛,损伤内皮细胞,抑制血管舒张因子释放,增加缩血管物质,最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高盐饮食会增加血流高切应力,导致血管痉挛,内皮细胞缺氧、缺血,超氧阴离子等氧自由基大量释放,会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管活性物质,抑制生长因子释放,改变血管结构以及功能,最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15]。

Hcy、UA 是引发CAS 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与吴湘军等[16],顾汉沛等[17]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为Hcy 属于蛋白酶抑制剂,是硫氨基酸,在人体内通过自身氧化、转硫、再甲基化、转甲基等途径代谢。营养缺乏、遗传等均会影响机体代谢Hcy,减弱机体清除Hcy的能力,增加高Hcy 血症。高水平的Hcy 会破坏内皮细胞功能,减少舒张血管物质合成,增加缩血管物质合成,参与炎症反应,诱导泡沫细胞生成,增加CAS 发生风险[18]。高水平的Hcy 还会造成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血小板内皮功能紊乱,破坏正常的凝血功能,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毒副作用,促进血液凝固,增加CAS 发生率[19,20]。另外,人体Hcy 水平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且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等物质均参与到了Hcy 代谢中,加重CAS 病情。而UA 是嘌呤代谢的产物,过量食用肉类、海鲜、动物内脏等食物或者过量饮酒,均会导致UA 水平增高。高水平的UA 会加快LDL-C 氧化反应及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脂质蓄积,刺激平滑肌细胞迁移、增生,诱导血栓形成,加重炎症反应,促进CAS 发生、进展、加重。一般情况下,UA 水平越高,CAS 发生风险就越高[21]。

综上所述,CAS 斑块形成与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高水平Hcy 以及UA 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临床应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及早予以针对性处理,纠正患者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定期进行颈部彩超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异常,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猜你喜欢

颈动脉斑块危险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喝水也会有危险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话“危险”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