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预防性手指点穴配合中药涂抹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2022-09-26钟斌陈青陈小松李明明廖泽辉陈婕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点穴早产早产儿

钟斌,陈青,陈小松,李明明,廖泽辉,陈婕

(1.梧州市中医医院,广西,梧州543002;2.广西藤县妇幼保健院,广西藤县543300)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急救技术和护理技术的突飞猛进,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虽逐渐升高,但仍面临一系列的营养问题。相关研究显示,体质量2001~2500g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50%、体质量≤2 000g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73.7%,严重影响生长发育[1]。喂养不耐受严重影响早产儿基础疾病的恢复,延长患儿的住院时间,甚至影响患儿的远期生长发育,因此,预防、治疗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发生具有重大意义[2]。现有文献对集中于多发生喂养不耐受后治疗的研究[3-5],但治疗前移干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探究早期预防性手指点穴配合中药涂抹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在梧州市中医医院和藤县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f,±s)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f,±s)

注:组间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性别(男/女)20/30 21/29胎龄(周)32.83±2.94 32.57±3.08出生体质量(g)1945.43±295.43 1962.43±303.43出生身长(cm)44.01±2.84 43.88±2.84出生头围(cm)29.97±1.84 30.11±2.03 Apgar评分8.83±1.45 8.93±1.58

1.2 纳入标准①出生时胎龄<37周,>28周的早产儿,体质量>1000g且<2500g[6];②患儿法律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意加入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消化道畸形;②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③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循环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碍;④合并产伤、重度窒息、严重感染等;⑤合并遗传代谢病及研究者认为不合适参加临床试验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西医基础综合治疗。基础综合治疗包括喂养指导、肠外营养补液支持:(1)喂养指导:经口喂养:适用于出生体重>1500g或胎龄≥32-34周以上,吸吮、吞咽和呼吸功能协调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管饲喂养:适用于出生体重在1000-1500g或胎龄<32周,吸吮、吞咽功能不协调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经口喂养不足的补充。出生后可于12小时内开始喂养,母乳和/或早产儿配方奶,喂养量与添加速度、间隔时间按胎龄、体重及喂养耐受情况个体化增加奶量。每次喂奶前回抽胃内容物,根据耐受情况调整喂养间隔时间。对喂养不耐受者进行下述处理:①减量喂养:胃潴留量<前2次喂养总量1/3者,本次喂养需减去胃潴留量;②停喂:胃潴留量≥前2次喂养总量1/3者停止加奶,且全天喂奶量应<全天预计奶量的一半;④禁食:24 h内呕吐>3次、呕吐物或胃潴留物有咖啡渣样物、明显腹胀、腹围增大>1.5cm、肠鸣音减弱、血便、腹部平片提示异常。(2)肠外营养补液支持:当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不能完全耐受经肠道喂养时,部分由静脉供给肠外营养支持,将葡萄糖与氨基酸液混合,之后缓慢加入脂肪乳,并加入维生素类、钠、钾等,混合后用输液泵24小时匀速输入。

1.4.2 观察组 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指点穴配合中药涂抹穴位治疗。中药:采用香砂六君汤,此方剂注包括人参3g、白术6g、茯苓6g、半夏4g、陈皮4g、木香6g、砂仁6g、甘草2g组成。穴位:脾俞穴、胃俞穴、大肠俞、中脘、天枢穴、足三里穴。方法:药物由梧州市中医医院制剂室提供,由专人负责统一购置,并将之制成细粉,取细粉以姜汁调成糊状,捏成3g小药丸,操作时先用一个3g小药丸涂抹穴位,然后以轻柔手法点按穴位,顺序从上行下,从背部到胸腹部依次按揉,其中脾俞,胃俞,足三里以补手法,中脘、天枢以平补平泄手法,大肠俞以泄手法,在空腹或餐后2小时进行,每个穴位需轻柔点按2分钟,力度以均匀适中,皮肤红润为宜,从住院第一天开始操作。操作过程中注意患儿有否不适、痛苦表情,局部皮肤有否变紫变黑和水疱出现,7天为1个疗程,每天一次。

1.5 观察指标

1.5.1 喂养情况 观察管留置时间、出生体质量情况、全胃营养时间、住院时间等。

1.5.2 喂养不耐受情况 比较两组患儿呕吐、腹胀、胃潴留等情况发生率的差异。

1.5.3 生长发育指标 记录患儿在院期间身长增长速度、头围增长速度、体质量增加速度。增长速度即为(出院时相关指标-出生时相关指标)/住院周数。

1.5.4 检验指标 比较治疗前、治疗7天后患儿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

1.5.5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皮疹、腹泻、便秘、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经正态检验后采用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无序计数资料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喂养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全胃肠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喂养情况比较(±s,n=50)

表2 两组喂养情况比较(±s,n=50)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d)7.38±1.37①10.41±2.13全胃肠营养时间(d)10.84±2.18①14.64±2.84住院时间(d)13.15±1.98①17.49±2.15

2.2 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腹胀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比较(f,P)

2.3 两组生长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身长增长速度、头围增长速度、体质量增加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长情况比较(±s,n=50)

表4 两组生长情况比较(±s,n=50)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身长增长速度(cm/周)0.89±0.21①0.61±0.26头围增长速度(cm/周)0.61±0.21①0.49±0.18体质量增加速度(g/(kg·d-1))15.13±2.98①11.38±2.83

2.4 两组检验指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前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检验指标比较(±s,n=50)

表5 两组检验指标比较(±s,n=50)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前白蛋白(mg/L)治疗前81.84±9.47 82.18±10.83治疗后119.48±13.58①②107.75±13.12①血红蛋白(g/L)治疗前145.68±18.48 144.98±17.15治疗后178.25±19.42①②163.13±18.43①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因早产儿机体营养物质相对较少,且胃肠道尚未完全发育,再加之胃肠动力发育、胃肠消化以及吸收功能发育迟缓等,易引起喂养不耐受发生[7]。目前,针对于喂养不耐受的治疗多采用促进胃肠蠕动、静脉营养补液支持疗法、微生态疗法及对症处理等,这些疗法或因价格昂贵,或因副作用较多,或因给药途径困难,或因疗效有待提高[3-5]。因此,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廉价、简便的方法,治疗前移干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减少使用药物治疗的弊端,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促进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的正常体质量增长。

早产儿在中医属于胎怯范畴,早产儿因化源未充,涵养不足,肾脾两虚,病变脏腑主要在肾与脾。因肾藏精,为生长发育之本,而先天之精又需赖后天之精不断滋养才得以充实,正如《胎产心法·胎不长养过期不产并枯胎论》所言:“胎之能长而旺者,全赖母之脾土输气于子。凡长养万物莫不由土,故胎之生发虽主乎肾肝,而长养实关乎脾土。”其出生之后,肾精薄无以助脾胃之生化,脾气虚无以运乳食之精微[8]。早产儿药物内服往往比较困难,所以中医外治法在早产儿疾病方面得到越来越多人重视及研究。手指点穴及中药涂抹穴位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基于此,本研究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手指点穴配合中药涂抹,临床效果较好。

研究中采用中药选用中医经方香砂六君汤。香砂六君子汤是中医经典古方,出自《古今名医方论》,方中人参健脾益气为君,配以白术、茯苓健脾渗湿,陈皮、半夏燥湿化痰、理气和胃,木香以行三焦之滞气,砂仁以通脾肾之元气,而贲郁可开,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充分发挥益气健脾、行气化痰之功[9]。其恰与中医积滞病中的“乳食内积证”的病理病机相符合,理法方药一致。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香砂六君子汤可以调节胃肠功能紊乱,保护胃黏膜,调节内分泌等作用[10]。研究中选取脾俞、胃俞、足三里、中脘、天枢、大肠俞为穴位,用手进行点,按,掐、拍,叩等不同手法的刺激,能够通过神经肌肉反射诱导消化功能、吞咽反射功能;同时,还能对患儿起到痛温触觉刺激作用,利用手指点穴有效刺激迷走神经,便于肠道蠕动,以建立吸吮-吞咽一体的模式,从而提供协调性。此外,还能对消化液分泌和胃肠激素起到刺激作用,有助于胃肠道成熟。而手指点穴配合中药涂抹有其独到之处[11-13]。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经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感性和放大效应,经络系统是低电阻的运行通路[14],药物涂抹于特殊经穴,迅速在相应组织器官产生较强的药理效应,起单相或双相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生长状况明显加快,全肠内时间明显缩短,且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此可能由于中药涂抹是一种经皮给药的方法,可使药性通过皮肤透致肌肉纹理而直达经络,乃传入脏腑,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同时通过刺激穴位,发挥药物及穴位的双重功效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疗法。本研究仍对患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进行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胃肠道功能逐步改善,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也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早期预防性手指点穴配合中药涂抹可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概率,加快患儿生长。但本研究仍有不足之处,本研究中样本量较少,论证强度不高,所以仍需要后期大样本的研究验证。

猜你喜欢

点穴早产早产儿
婴儿抚触护理法对早产儿呼吸及睡眠的临床观察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早产为什么越来越多?
早产儿喂养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总结
葵花点穴手
看清“点穴减肥”的真相
孕妇睡不好易早产
单胎双胎妊娠与自发性早产复发风险的关系
如果你早产过,请警惕心脏病
“葵花点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