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高标准合规新思考

2022-09-19法人李辽

法人 2022年9期
关键词:英飞凌大中华区合规

◎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李辽

自1996年在江苏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德国企业英飞凌已在中国耕耘了近30年。2022年,英飞凌在中国区收入比重达到38%,可见,中国已成为英飞凌最大的收入来源地。对于英飞凌来说,不仅关注自身在中国的发展机遇,也希望通过合规带动中国市场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作为英飞凌在中国的企业(下称“英飞凌大中华区”),其合规管理体系有何特色,其欧盟合规基因如何与中国环境相协调,一家半导体制造企业尤其要关注中国的哪些法律法规?9月1日,《法人》记者就这些话题,对英飞凌副总裁、大中华区法律总顾问王钢懿进行了专访。

资料图片

选择更高更严标准

作为一家德国企业,英飞凌大中华区合规建设起步较早,更多地遵守欧盟的法律法规和合规管理办法。如今,中国大力推动企业加强合规管理建设,出台了多部法律,同时也对既有法律进行了修正。面对变化,英飞凌大中华区的合规工作也须通权达变。

公司的合规管理建设从何时起步?如今发展情况如何?

2018年之前,英飞凌的合规建设以地处新加坡的亚太区总部作为指导,最后对接到德国总部。2018年之后,独立于亚太区的英飞凌大中华区成立,构建了英飞凌大中华区法律部,不久后,设立了合规官,企业保障部也相继成立。

在英飞凌没有成立大中华区之前,新加坡的整体营商环境轻管理、重效益,没有繁琐的合规细则出台。但英飞凌是一家德国企业,更多地需要遵守欧盟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合规管理办法。德国总部明确了欧盟法律禁止的商业行为,就会去排查,做相应的整改。

英飞凌副总裁、大中华区法律总顾问

遵循较高的合规标准,是否会遇到阻力?

作为欧盟企业,不管公司开在哪里,都要遵循相关合规规定,如果违规,将按照全球规则来惩罚,数额很高,风险很大,因此公司的合规要求已经超越了所在国的合规边界。

早期,公司遇到和听说过一些反垄断案件或其他的涉合规监管案件,发现不合规的成本其实更高。例如,当你没有给企业销售人员制定一致的标准,或者没有把行为标准规定得很清楚,就无法避免一些不合规的行为,自然会严重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

由于欧盟的合规标准与企业所在国必然有所区别,一定会遇到阻力。在竞争中,如果合规没做好,内部管理就无法顺畅进行,损失会更大。因此,我们宁可做得更高、更严,也不愿意把内部标准放松。

这样的合规基因如何与中国环境相协调?

对于我们来说,首先需要同德国总部密切沟通。总部关心公司所在国的法律与总部要求执行的欧盟标准有何区别,是否会给企业在全球运营中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是否会限制企业在所在国的正常业务开展。因此,我们需要与总部开展讨论,将二者的法律法规进行对比,了解差异在哪里,同时分析我们需要做哪些改变。

另外,德国总部对于中国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需要我们这些身处中国的管理层去做沟通工作,将中国法律的立法本意、运作原理,以及需要企业遵循的基本规则和总部沟通清楚。由于中国与欧洲的立法理念存在一些差异,我们需要与了解中国文化和法律环境的本土团队一起研讨和交流。

我们公司法律部从2019年底开始,每个季度推出一份全英文的中国新法规季刊,读者既有来自全球法律部的管理团队,又有大中华区的高管,我们鼓励他们向总部的同事继续分享。只有在欧洲和美国的同行们全面充分了解中国的法律、尊重中国的法律,才会发自内心地接受和尊重中国。

“三驾马车”并驱而行

不少德国企业在风险控制上奉行“四眼原则”,即“至少有4只眼睛同时盯住一笔业务”,这种理念也体现在英飞凌的合规体系建设中。

公司的合规体系有何特色?

英飞凌的合规建设受到德国文化的影响。英飞凌大中华区将合规体系分解成三个部分,由法律部、合规官和企业保障部三个部门共同完成。法律部主要负责解读法律法规要求,对立法进行解释和指引;合规官负责所有合规流程制度管理、合规重要案件的管理和最终的调查和结案;企业保障部则负责对企业各个方面的保障,如环境安全、生产安全、企业内部管理、防舞弊调查等。

比如企业保障部有专门负责出口管制的人员,但涉及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需要与法律部研讨,涉及出口管制的日常流程及规范程序的打造和贯彻时,会有合规官的介入。“三驾马车”并行,构成了公司大合规的管理体系。这样一来,再强势的业务部门也没法扭曲合规管理要求,因为很难说服三个部门同时配合你做不合规的事。

这样的合规体系是否存在挑战?

会存在挑战。将合规拆分成三个部门,在执行上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这种协调不仅是本地的,还可能涉及这条线上的总部相关人员。我们需要把大家集结在一起,将问题全部梳理一遍,制定出合规方案,整理出一套最符合企业要求的合规路线图,成本较高,时间较长。

反垄断合规是避险重点

半导体行业拥有很多行业标准,准入门槛高,每一条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有众多竞争对手。非常普遍的是,在产业链上,一家企业的竞争对手可能是其供应商,又可能是其客户,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反垄断合规问题。

作为一家半导体制造企业,会面临哪些领域的合规,如何避险?

作为企业来说,合规的目的是无案、无讼。英飞凌大中华区是一家芯片制造企业,面对的是好几个领域的合规,首先是反垄断合规。因为A公司可能在某个领域是你的竞争对手,但在别的领域,却可能是你的供应商,还可能同时是你客户。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企业内部合规的严格管理,把关系梳理清楚,做好相互关系的严格区隔,特别要关注合同的起草。

另外,虽然英飞凌中国公司不是一家to C的公司,但只要是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业企业就存在网络管理,需要严格按照网络安全法分析企业的网络安全风险在哪里,同时依据网络安全风险系数或者等级标准,去制定内部管理规范,或者整改。

如何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做合规建设?

我们在合规问题上是零容忍的,希望供应商遵循我们的供应商行为准则、道德准则,如果对方在合规领域触碰红线,我们要去了解具体原因同时做相关评估,看究竟是个案还是体系建设本身的问题。

合规是大家的事情,需要各个环节的角色共同营造良好的合规环境。如今,中国国内很多客户对我们也提出了合规要求,这说明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合规文化。我们发现,当我们将合规作为企业发自内心的需求,做合规反而更容易。

对于计划进入中国市场的外企有何合规方面的建议?

首先,一定要打造真正本土化的团队,包括经营者本土化以及律师团队的本土化。本土化的律师团队了解中国国情,可以提供第一手法律指导和真正靠谱的建议,这样才能将潜在风险分析清楚,企业才敢“走进来”。

其次,要建立本地法律服务生态圈,拥有一群法律服务专家为企业提供建议。因为律师不可能精通所有合规问题,而外部法律专家对法律和大环境的了解,可能会提供给企业最佳的建议方案。

猜你喜欢

英飞凌大中华区合规
金融机构刑事合规之从被动辩护到主动刑事合规
企业如何做好反商业贿赂合规
企业合规高等教育即将到来
英飞凌收购科锐Wolfspeed芯片业务 8.5亿美元
现代大学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大中华区私募股权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研究
11.53亿欧元
英飞凌发布2008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