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三省:投资正过山海关

2022-09-19法人姚瑶

法人 2022年9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市场主体营商

◎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姚瑶

不知从何时起,坊间流传出“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东北仿佛成了投资圈的禁地,没有人愿意谈起。但近年来,随着营商环境的逐步改善,东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投资正过山海关”的势头。未来一段时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对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东北全面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数字化赋能政务服务

“这里怎么没盖章?先去盖完再来。”

“这里少了个签字,回去签好再过来。”

十年前,这样的对话经常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某些政府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中出现。那时对于哈尔滨朗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满生来说,他每天要做的固定工作便是派车送财务人员到各个单位办理公司业务,这些业务办理起来不仅流程繁琐,偶尔也会遇到工作人员态度不好等问题。

“当年办理公司业务很复杂,往往是从这家跑出来就要立刻去下一家盖章,下一家盖完章再回来继续办理其他业务,但现在这些事儿都没有了。随着营商环境的改变,我们公司报税、申请退税都可以在网上操作,十分方便。”8月30日,陈满生对《法人》记者表示,哈尔滨市营商环境的改善是黑龙江省乃至东北三省的缩影。

陈满生介绍,多年前,哈尔滨市还没有政务服务大厅,彼时企业若想办理公司业务,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到不同单位办理,但凡有一项材料出现遗漏,就会被退回并要求重新整理。比如,申请营业执照要到工商局,申请税务登记证要到税务局,申请生产许可证要去技术监督局等。陈满生直言,那时对于企业来说,办理业务时经常面临“脸难看、事难办”的尴尬,这么多项业务,十天半个月也办不完。

资料图片

如今,黑龙江省在业务流程办理方面有了巨大变化,无论是企业营业执照申领还是主营业务变更,对于黑龙江省企业来说,都已成为常规政务,办理业务全程电子化,符合条件的业务实现秒批,即便时间最长的业务也不过两天便可完成。

陈满生介绍,大约6年前,企业在参与招投标时,需要到司法部门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企业信用查询证明等,等待报告结果一般需要两天,但现在哈尔滨市平房区营商环境局推出了企业信用代证业务,通过政府平台,可以马上查询企业信用记录,如果没有问题,5分钟即可出具信用报告。

近年来,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局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连续对标全国最优标准,持续动态优化市级和区县(市)政务服务事项,办事环节累计压缩50%,办事要件累计压缩52%,办事时限累计压缩81%。推出144项“办好一件事”改革。“出生一件事2.0版”实现新生儿落户、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医疗保险银行签约、社保卡申领全程网办,一次办结,首证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尚志社区发出。不动产登记8次提速,实现“同城通办”“全流程网办”,目前登记速度全国领先。企业开办推行“一口受理、一口送达、全程联办、全程网办、全程免费”,平均用时89分钟,经验做法收入《2021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开通“跨省通办”,在哈尔滨可办海南省高频事项257个。深化政银合作,在建行、农行等网点开通高频事项“就近办”服务。

在黑龙江政务服务实现提速的同时,吉林省和辽宁省也齐头并进。今年7月27日,在辽宁沈阳召开的“‘振兴新突破 奋进新征程’——沈阳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沈阳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刘晓虹介绍沈阳“一网通办”能力显著提升情况:“截至目前,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100%,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99.4%、即办事项占比达70.3%,网上实办率达94.2%,各项主要评价指标持续领跑全省。”

8月1日,在长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吉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介绍,吉林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颁布实施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行企业开办“网上办、一天办、免费办”,提升企业从设立到经营的便利度。

教育整改取代“以罚代管”

近几年,东北三省均开展专项行动优化当地营商环境,其中对考核监督、政府清债等方面持续推进改革创新。

陈满生不仅是企业负责人,同时还是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黑龙江省营商环境监督员。10年间,他见证了黑龙江营商环境的巨大变化。“10年前,企业最怕政府职能部门检查,那时候职能部门最典型的做法就是‘以罚代管’。”陈满生告诉记者,即便在5年前,“以罚代管”依然是黑龙江省个别城市的考核监督主流方式。

“那时只要发现问题,直接就开罚单,很多企业只能想办法托关系、讲人情,即使企业的问题并没有产生实际后果,也要被罚款。但现在罚款少了,手段以教育和整改为主。”陈满生表示,如果问题严重并产生实际后果,仍依据相关法规条例处罚,但对于不违法且不影响营商环境原则的问题,检查单位均以整改为主。整改后,再对企业进行检查和督促。

“作为企业负责人,毫不夸张地说,每个季度甚至可能每个月都会感受到营商环境的变化,现在办事真的越来越容易了。相关部门在这方面真的花费了大力气,成效非常显著。”陈满生向记者感叹道。

今年1月,辽宁省纪委监委发布并实施《辽宁省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监督行动方案》。8月18日,辽宁省纪委监委对近期工作进展、查处情况和典型案例进行通报,今年1月至7月,辽宁省共发现破坏营商环境问题30811个,已督办解决29047个,办结率达94.3%。清偿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违约拖欠各类账款59.28亿元,兑现政府未履行承诺697条,纠正司法领域不当执行问题412个,推动拨付逾期执行款4.22亿元,下放审批事项117个,累计纳入黑名单的中介机构96个。

通报还称,今年1月至7月,立案查处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破坏经营环境、政务服务环境、监管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环境、审批环境方面,分别占比38.2%、24.3%、11.4%、10.8%、6.8%、6.6%;破坏信用环境、中介环境和其他问题分别占比1.3%、0.4%、0.2%。

从市场主体角度看,截至今年3月底,黑龙江省实有市场主体295.31万户,同比增长9.5%。其中,企业59.33万户,同比增长8.0%;个体工商户226.54万户,同比增长10.4%。截至6月底,辽宁省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58.4万户,是2012年的2.1倍,其中私营企业106.4万户,是2012年的2.8倍;截至7月底,吉林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15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跃居全国第6位。

“新官必须理旧账”

政府审批效率不高,是让企业头疼的问题之一。黑龙江天辅律师事务所律师姚淑英告诉记者,哈尔滨市已经通过实施“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一事通办”“一站式受理”等方式,提升办事便利度,持续推动哈尔滨市营商环境的优化。

姚淑英表示,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必须塑造亲清政商关系,精准摸清化解企业痛点、堵点和难点,不回避、不敷衍。特别是在《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下称“条例”)实施后,应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值得关注的是,条例第二十七条强调的“新官必须理旧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新官不理旧账”是以往营商环境不良的一个顽疾,恰恰是缺乏法治思维的体现,而“新官必须理旧账”则是运用法治思维治理该顽疾的重要体现。

姚淑英表示,条例还规定政府及相关部门保持政策的连续和稳定、履行与市场主体签订的有效合同,承诺合法优惠条件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因不履行给市场主体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等内容。

“法不能朝令夕改,要保持法律和政策的一致性,政府依法作出的规划、行政决定等不得随意改变,这是优化营商环境中尊重市场主体的重要体现。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必须遵守约定,秉持契约精神,政府及相关部门与市场主体签订的合同必须依法履行,而不能违反诚实守信原则,使市场主体丧失合同的合理预期。”姚淑英表示。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市场主体营商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画作选登
小微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折射发展信心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1亿户
有失尊严
3名黑龙江越狱逃犯1人被抓
我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