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眼袋伴泪沟畸形

2022-09-13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8期
关键词:上颌重置入路

余 萍

(新疆整形美容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04)

眼袋是指下眼睑皮肤下垂、臃肿,呈袋状,泪沟是指内眼角开始出现在下眼睑靠鼻侧的一条凹沟[1-2]。眼袋伴泪沟畸形者常见临床表现为下眼睑皮肤松弛、脂肪堆积脱出,下睑组织整体呈凸出、臃肿状态,若患者未接受有效救治,会对其面部外貌外观造成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其正常生活、工作状态[3-4]。临床中,眼袋伴泪沟畸形有手术、非手术这两种诊疗措施,非手术治疗多以激光配合护肤用品为主,治疗周期长、显效慢。手术治疗方面,常规睑袋整形术疗效有限,针对重度畸形者无法达及较好的诊疗效果。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治疗可通过调整改善眼隔脂肪状态、松解泪槽韧带,达消除眼袋,改善眼部外貌美观度的治疗效果,可达显著手术疗效[5-6]。但目前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治疗在眼袋伴泪沟畸形中的应用较少,所以本研究将眼袋伴泪沟畸形患者作为干预对象,针对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治疗在此类病症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眼袋伴泪沟畸形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具体试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眼袋伴泪沟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治疗。88例患者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5.06±5.16)岁,眼袋伴泪沟畸形的Barton分级:II级26例、III级42例、IV级20例。研究对象、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诊断标准:符合《中华眼科学》[7]中眼袋伴泪沟畸形诊断标准;经眼部检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眼袋畸形、泪沟畸形。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有明显眼袋、眼眶脂肪膨出、皮肤松弛等典型病症;③一般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①本研究前1个月内,接受过眼袋伴泪沟畸形相关诊疗者;②有严重器质性疾病;③有不可控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④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⑤有精神障碍、意识障碍、语言障碍,配合度过低;⑥失访者。

1.2 方法

88例患者均接受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治疗。术前于眼眶脂肪膨出或凹陷部位进行标记。于闭眼状态下,轻翻下睑缘,行局部麻醉(下睑结膜穹隆、眼轮匝肌注射1-2ml利多卡因)。待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经结膜入路,下睑睑板下缘结膜处做1cm左右切口,用眼睑拉钩辅助显露眼眶隔前间隙,并钝性剥离至弓状弯,剪开黏膜层,暴露并分离眼轮匝肌、眶隔前肌,至弓状缘处,松弛泪沟部分(泪槽、眼轮匝肌韧带),骨膜表面至眶下缘5-8cm处行钝性分离,剥离腔隙宽度在1cm左右,建立骨膜前袋状间隙。暴露眶隔,按脂肪组织状态分内、中、外三层,于眶下缘水平处做一切口,释放中央脂肪团,适当保留外侧脂肪团。最后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经骨面浅表组织进针,提拉眼轮匝肌,牵引释放眼眶脂肪,制备长2.5~3.0cm脂肪瓣,填充凹陷部位(根据患者面部状态,将眼眶脂肪瓣末端部分延至眼眶固定位置外),若脂肪瓣填充后,填充部位有明显隆起,可适当减容,使填充部位平整。轻轻按压眼球,切除自然膨出的多余眶隔脂肪,在不损伤脂肪瓣蒂部条件下,切除脂肪、修复眼部平整度。加压包扎,并将脂肪瓣平铺至剥离腔隙、对合结膜切口,行冷敷、眼药、抗生素治疗。

术后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跟踪随访。

1.3 观察指标

眼部解剖结构状态:于治疗前、治疗后(手术后7d)这两时间段,用摄像机对患者进行面部拍摄(患者端坐且眼视平行前方),镜头中心位于人正中矢状面,连拍2张,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睑袋高、睑袋长、泪槽高、泪槽长这四项指标测量。

并发症及跟踪随访情况:统计术后至跟踪随访3个月期间出现并发症(血肿、切口感染、睑外翻)、眼袋复发的患者人数。

手术效果:统计开始手术至术后跟踪随访3个月,患者可达的手术效果。显著:术后眼袋、泪沟明显消失,切口瘢痕恢复良好,眼部外貌美观度显著提升,无血肿等并发症发作,无眼袋复发迹象;一般:术后眼袋、泪沟显著消退,切口瘢痕恢复尚佳,眼部外貌美观度有所提升,或有轻微血肿等并发症发作,但对疗效无显著影响,无眼袋复发迹象;无效:术后眼袋、泪沟无明显改善,切口瘢痕恢复较差,眼部外貌美观度无显著提升,或有严重血肿等并发症发作,或有眼袋复发迹象。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眼部解剖结构状态

88例患者治疗后的睑袋高、睑袋长、泪槽高、泪槽长检测值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治疗前后的眼部解剖结构状态(,mm)

表1 比较治疗前后的眼部解剖结构状态(,mm)

2.2 统计并发症及跟踪随访情况

88例患者接受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4例血肿,占比4.55%;1例切口感染,占比1.14%;2例睑外翻,占比2.27%,总发生率7.95%(7/88)。跟踪随访3个月,眼袋复发6例,占比6.82%。

2.3 统计手术效果

88例患者接受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43例,占比48.86%;治疗效果一般39例,占比44.32%;治疗效果无效6例,占比6.82%,总有效率93.18%(82/88)。

2.4 典型案例分析

术前如图1、图2所示,患者眼袋膨出、泪沟畸形,术前患者取坐位,医生在平视状态下,标记眼袋脂肪闭膨出位置、泪沟凹陷尾侧边界线。后实施局部麻醉,行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治疗,将眼眶和眶隔脂肪瓣移至预剥离上颌前腔隙,并剥离、抚平腔隙内眶隔和脂肪瓣。术后3d,患者恢复至如图3、图4所示,眼袋平整、泪沟畸形显著改善。

图1 患者,男,35 岁,眼袋膨出、泪沟畸形10 余年,确诊为眼袋伴II 级泪沟畸形(1a、1b),实施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术后(1c、1d)。

3 讨 论

眼睛是感知光线、探测周围环境的重要器官,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为人体提供、维持基本视觉,是人体视物能力的基本保障[8-9]。眼袋畸形是眼科常见病症,随眼眶周围纤维组织张力的减退、下睑眶隔脂肪的向前膨出,可逐渐形成下眼袋[10-11]。一般按病因,可将眼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遗传是导致原发性眼袋的重要因素,眼眶内脂肪堆积、睑支持结构变薄是导致继发性眼袋的重要因素[12]。同时,随眶脂肪膨出、眼轮匝肌张力增加、颧颊后移,泪沟形成风险显著上升[13-14]。眼袋伴泪沟畸形会对患者的面部外貌美观度造成严重影响,会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工作状态。因而,针对明显、重度眼袋伴泪沟畸形者,可适当给予手术治疗,以达消除眼袋、泪沟的治疗目的。

传统去脂肪手术治疗效果有限,未能改善泪沟畸形问题,眼部修复效果较差。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治疗可在适当保留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的条件下,帮助患者达较好眼袋伴泪沟畸形矫正治疗效果,同传统去脂肪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相比,效果显著。为提升眼袋伴泪沟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将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治疗应用到此类病症患者的临床诊疗中,研究数据显示,88例患者治疗后的睑袋高、睑袋长、泪槽高、泪槽长检测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7.95%、眼袋复发率6.82%,总有效率93.18%,一系列结果说明,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治疗在眼袋伴泪沟畸形中能达较显著的治疗效果。分析原因如下:(1)从解剖学角度来看,眶脂肪是填充眼眶内未被其他组织填充的眶腔间隙中的脂肪组织,在正常生理结构中,眶脂肪主要有保护眼部视神经、血管、眼球,固定、软垫(减少外力对眼球震动及压力)的作用[15]。常规睑袋整形术中直接去除膨出脂肪及多余皮肤组织,未帮助患者将眶脂肪恢复至正常生理结构状态,术后局部眶脂肪的缺失可能会致患者出现眶下缘凹陷,严重影响术后睑袋、泪槽的高度、长度,致患者面部外貌美观度下降。且眶脂肪的去除,皮肤组织部位的无效填充,可能会增加细纹等面部问题发生风险,影响患者术后的面部外貌美观度。而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治疗,针对眶脂肪组织状态,对内、中、外三层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手术治疗措施[16]。包括释放中央脂肪团,将眼眶脂肪瓣末端部分延至眼眶固定位置外,填充凹陷部位等,眶脂肪的适当去除与保留,在保障眶脂肪保护、固定、减震等基本作用的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外貌美观度,避免眼眶过度重置、眶下缘凹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促进睑袋、泪槽高度、长度的恢复有重要意义[17-18]。(2)在脂肪重置矫正治疗中,缝合时医生会适当提拉眼轮匝肌、牵引释放眼眶脂肪,将眶隔脂肪限制于骨膜周围,这对降低眼袋复发风险,促进眼部外貌美观度的恢复有积极影响。其次,在手术诊疗中,适当轻压眶隔脂肪部位,促进脂肪自行疝出,利于促进眶脂肪延至凹陷区域的有效填充[19-20]。眼部各组织生理解剖结构的恢复,利于促进眼部血供的恢复,对降低血肿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面部美观度的恢复有重要意义。(3)通过眶脂肪的重置与矫正,将多余脂肪填充至中央、内侧脂肪容量不足之处(膨出脂肪去除后),在降低凹陷发生风险的同时,可改善眼睑外侧下垂感,使患者的眼部外貌美观恢复效果更自然。陈建武[21]等人研究,接受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治疗的眼袋伴泪沟畸形患者,其术后眼袋、泪沟得到显著改善,术后血肿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与本研究结论一致。除此之外,本研究中有6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一、术中去除脂肪量不足;二、未有效去除眶隔脂肪,眼袋区仍留有多余脂肪,这可能会增加患者的术后复发风险。

综上所述,将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治疗应用到眼袋伴泪沟畸形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可帮助患者达较好的眼袋、泪沟消除效果,利于患者面部外貌美观度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上颌重置入路
内侧与外侧入路TLIP阻滞联合PCIA在腰椎微创TLIF术中的应用对比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重置系统微软给你“双料”选择
骨性支抗前方牵引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中的应用效果
清理或重置 恢复Chromium版Edge
系统重置中途出错的解决办法
重置人生 ①
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后行即刻修复的短期美学效果
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器的M—LF托槽与MBT自锁托槽在排齐整平阶段上颌牙弓宽度变化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