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学前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

2022-09-08刘聪马文华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婴幼儿幼儿教师文献

刘聪,马文华

(1.马来亚大学 教育学院,马来西亚 吉隆坡 50603;2.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 621000)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座一线城市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人才吸引、科技创新、教育水平、综合商业等指数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显示,教育学学科评估等级为A的10所高校,5所位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评估等级为A+的两所高校分别位于北京和上海。我国学前教育研究起步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开始成为教育学领域关注热点。本研究对位于学前教育研究前沿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座城市近30年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我国学前教育领跑地区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厘清学前教育发展前沿地区的发展路径,为其他地区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和开展学前教育研究提供借鉴。

1 研究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简介

在中国知网(CNKI)平台以“北京+学前教育”“上海+学前教育”“广州+学前教育”“深圳+学前教育”为主题,并且年限设定为1990—2020年进行检索,检索结果共计1 288篇文献,剔除会议论文、报纸文献、书评等,共计导出637篇文献。再使用“篇关摘”检索功能,设定“篇关摘”中含有“北京”并含“学前教育”、含有“上海”并含“学前教育”、含有“广州”并含“学前教育”、含有“深圳”并含“学前教育”进行第二次检索,时间同样设定为1990—2020年,检索结果共计980篇文献,逐一进行筛选后保留检索文献503篇。将两次检索保留的文献进行数据清洗,即剔除信息不全文献和去除重复文献,最后研究数据确定为736篇可供分析的文献资料。

本研究使用的分析工具“CiteSpace 5.6.R5”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运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通过对特定领域文献(集合)进行计量,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1]。CiteSpace工具分析CNKI数据库导出的文献数据主要包括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国家合作网络分析、主题共现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

2 来源文献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研究数据736篇文献中,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文献共计253篇,占总数据的34.4%;上海市学前教育研究文献共计342篇,占比为46.5%;广州市相关文献数据为87篇,占比为11.8%;深圳市学前教育研究共有54篇文献,占总数的7.3%。1990—2020年间,4座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年发文量呈波浪式上升状态。1990—2000年共计发文6篇,21世纪后发文量共计730篇,2001—2020年4座城市学前教育领域研究年发文量走势如图1所示,2018年4座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文献刊出量增率最大。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明学前教育增数量和提质量的发展路径;同年,纲领性文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出台;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学前3年毛入园率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幼儿园办园行为普遍规范、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建立等内容提出明确指导意见。

图1 2000—2020年“北上广深”学前教育领域研究年发文量走势

对数据来源机构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相关领域研究主力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共计736条文献数据涉及169个单位,由高等院校及二级单位、幼儿园、早教机构、妇幼保健医院等多元化机构单位构成。其中,发文频次最高的五个单位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71篇)、华东师范大学(36篇)、北京大学(11篇)、广州大学(8篇)、华南师范大学(6篇),共计发文132篇,占总发文量的17.9%;而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作为发文单位的文献共计9篇。4座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的中坚力量是高校师生,幼教行业一线教职工参与度不高。

3 来源文献数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3.1 关键词分析

研究热点是在某一时间段内,有内在联系的、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组论文所探讨的研究问题或专题[2]。关键词是研究者对文献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对某一时间段关键词共现的频率进行数量统计能够指明该时段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736篇文献数据进行转码及同义、近义、模糊关键词合并与剔除后,在CiteSpace分析工具的主页面设置分析时间区间为1990—2020年,时间切片单位为1年,节点分析类型为关键词共现分析,阈值设置为默认值50即每个时间切片单位内的前50个高频出现的节点,为凸显重要节点和简化网络结构选择寻径Pathfinder的剪枝方式,运行软件得到736篇文献数据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图2)。图谱中节点圆圈越大对应的关键词共现频率越高,节点字体越大对应的关键词中心性越强,中心性表示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同时出现的概率大小,若某节点的中心性值>0.1则被称为关键节点。

图2 文献数据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

1990—2020年“北上广深”学前教育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频次≥7次的关键词共18个,关键词频次高低进行排序,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结合中心性值>0.1的关键节点分析,可知来源文献数据的高频关键节点包括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幼儿园、幼儿教师、影响因素、对策研究、北京市、婴幼儿、上海市、早期教育、公办幼儿园、流动学前儿童。排除与研究主题高度相关的关键词,1990—2020年我国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的关注点包括幼儿教师、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办幼儿园、流动学前儿童四个方面。

表1 1990—2020年“北上广深”学前教育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统计

3.2 研究主题分析

关键词共现频率对于研究热点有一定的指向性。1990—2020年我国4座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热点已现端倪,然而探寻研究主题和挖掘内在关系还需要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在CiteSpace软件已经形成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的界面进行聚类分析,选择按关键词聚类,在LLR算法下得到聚类模块性指数Q值为0.726 8(Q>0.3社团结构显著)、聚类轮廓性指数S值为0.531 8(S>0.5聚类合理)的共计6个聚类标签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如图3所示。基于此,1990—2020年我国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的主题为公办幼儿园、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入职适应、公共服务、虐童事件、学前教育投入。

图3 文献数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

3.3 研究热点分析

基于表1和图2、图3中的高频次关键词统计和聚类计算结合文献内容分析,我国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包括学前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婴幼儿托育与早期教育研究、幼儿园虐童现象研究。其中,学前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突出体现在#0公办幼儿园、#4公共服务、#6学前教育投入三个聚类中,因此被作为我国一线城市学前教育领域排位第一的研究热点。

3.3.1 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对于单点串联接地,各单元之间相互耦合,参考电位相互影响,往往在低噪声电路设计中很少采用;而单点并联接地中,忽略各单元电路之间的互感,各单元地电位只与本电路地电流、地线阻抗有关,而与其他电路单元无关。由于各电路单元之间相互独立,无相互干扰。是一种常见较好的方法[10]。本次实验设计采用单点并连接地方式进行处理,系统接地方式如图6所示。

聚类标签#0公办幼儿园、#4公共服务、#6学前教育投入的共同关注点在于建成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学前教育公平,三个聚类标签下排名靠前的标识词有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公办幼儿园、学前教育投入、入园难、教育公平、社区服务、流动学前儿童、全面二孩。

2006年深圳市政府将22家公办市属幼儿园转为企业民办幼儿园,这一改革从某种意义上动摇了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性质,改写了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福利性,添加了生产性,弱化了教育性[3]。但另一部分研究者坚持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城市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膨胀而造成的公办教育资源不足的补充[4]。作为全国经济发展中心的一线城市,每年大量学龄前婴幼儿跟随务工父母流动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公立园入园难、私立园入园贵的教育现状导致学前流动儿童无法享有相应的教育资源,因此,城乡接合部大量由民间自发兴办的、形式灵活多样的山寨幼儿园异军突起[5],这些收费低、没有正式注册的山寨幼儿园形式多样:混龄式家庭托儿所、中等规模看护班、非正规游戏小组,数量庞大甚至超过全市注册幼儿园。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学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同年农民工同住子女集聚的区(县)推出了“民办公助农民工幼儿园”政策,并颁布《区民办三级幼儿园和看护点管理暂行办法》以规范看护点举办的基本条件和管理举措,政府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解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6]。2009年3月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联合民主党派市委和区政协成立了“完善学前教育体制”专题调研组,围绕学前儿童“入公立园难,入私立园贵”等问题进行调研,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全市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公立幼儿园占比不足1/3、政府投入严重不足、收费情况混乱、幼儿教师数量不足以及质量偏低、学前流动儿童教育资源匮乏、学前教育缺乏法制环境。2009年6月下旬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北京市学前教育体制的建议案》强调政府应该将学前教育定性为公共服务,以政府办园为主体,同时明确学前教育的政府投入机制和投入比例[7]。上海市也在2006年提出了确保公益、促进均衡、提升内涵、激发活力的学前教育发展要求。

200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出台《浦东新区学前教育阶段政府向民办幼儿园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试行)》,规定政府向民办幼儿园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以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杨浦区也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学额”模式,充分利用民办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招收地段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办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缓解了适龄儿童的入园压力。但政府购买学前教育制度自身在教育资源分配和监督机制上有待完善,在外部环境方面仍然存在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民办幼儿园资质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影响着学前教育资源均等化的实现[8]。广州各区县为缓解学前教育供需矛盾也开始借鉴上海市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的模式,对幼儿园大班学生采取补贴的形式与教育券、助学券的方式类似[9]。之后研究者转向研究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的方式,经验启示包括以政府支持为主兼顾购买服务、推进学前教育一年义务制度、兼顾政府调控与市场竞争格局[10]。但政府购买范围和力度仍然有限,并不能满足全体公民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建立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呼声愈发强烈。

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在政府主导下,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基于公平、公益、普惠的价值追求,为全体公民提供的多样化学前教育服务的制度安排和系统组合,包括价值理念体系、组织制度体系和服务实践体系三大组成部分[11]。2010年政府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学前教育发展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4座一线城市创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制,以深圳市为例,从“政府—单位”制过渡到“政府—社区”与“政府—单位”制并存的体系,最后创新“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新格局”。2012年深圳市提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用2~5年时间,基本实现学前教育规范、普惠发展,幼儿园规划布局合理优化,2015年,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能达到60%,每个社区至少有1所普惠性幼儿园[12]。2018年北京市在《北京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提出努力构建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民办并举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

2015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即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政策实施后,随着新生人口数量增长,现有公共学前教育服务能否满足学龄前儿童的入园需求、还需要新建多少所幼儿园等问题都需要研究者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和判断。一线城市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和配置研究也在全国先行。基于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中国人口预测系统,学前适龄人口、在园生规模和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在2023或2024年将相应到达峰值,此后将平稳回落;广州市二胎新增出生人口自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起不断增长,到2020年学前教育规模下限约为60万人、上限约为72万人,而现有学前教育园所数量、土地资源、玩教具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均有较大缺口,为此,需要建立人口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建立教育资源需求预测系统和及时调整机制,同时保障学前教育用地,合理并转幼儿园,并且继续扩充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以满足未来学龄前儿童入园需求[13-14]。

3.3.2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包含#2教师专业发展和#4入职适应两个聚类,分别包含10个节点,排名靠前的标识词有教师专业发展、研修模式、入职适应、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设置、教育教学问题。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伴随着幼儿教师接受师范教育到职后研修的整个过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拥有全国领先的优质高等师范教育资源,研究我国一线城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科设置、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有助于推动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为幼儿教师教育阶段打下夯实的基础。早在2007年就有学者对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已关注到实践类与专业技能类课程的设置,但仍然存在专业知识脱离幼儿园实际、不适应幼儿园课程改革现状,专业课程中内容过分重复,对学生专业素质养成存在不足等问题,并对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提出适宜建议[15]。也有研究对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进行比较研究,学生对人才培养、课程、师资和职业发展的认同感差异较大,得到的启示是:学前教育专业应该进行先通识后专化的课程设置,扩招学生数量的同时重视学生质量培养,营造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氛围以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升[16]。高职教育也是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的高职院校按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再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维度进行课程设置,整体突出了学前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同时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而创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7]。

幼儿教师职后的专业发展主要通过政策保障、财政扶持、园所支持、个人发展意识等渠道实现。上海市教育局将“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列为上海市幼儿园教师职务培训的必修课,2002年12月市教科院普教所学前教育研究室举办了面向基层幼儿园教师的“质的研究方法”科研骨干培训班,帮助教师澄清对个案研究、案例研究等方面的认识;针对幼儿园开展科研过程中存在“情报资料”“数据处理”的两大困难,培训专家组织学员听取介绍、尝试实践和完成作业,引导学员学习网上检索、研究数据的处理与SPSS 统计软件操作等多元培训方式,以解决学员们的科研困惑并帮助他们获取现代化教育科研手段;针对基层园长和教师的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案设计能力的欠缺,2006年6月组织开展了研究方案设计的培训,与学员一对一商讨选题及方案设计中的问题,使培训和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18]。

幼儿园初任教师的成长研究也属于一线城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热点的范围,新进教师通过接受岗前培训和入职培训尽快熟悉岗位职责,并适应角色转换带来的改变以及加强入职后的教学实践准备。但是现存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有一些弊端,例如较少关注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北京和上海的研究者均对本市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结果发现,民办教师职业权益保障缺失,民办幼儿园管理者重利轻内涵发展,民办幼儿园教师自身缺乏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意识;对此,政府应该建立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机制,提供社会支持包括物质和精神支持,创新专业发展培训路径[19-20]。我国一线城市不断创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深圳市龙岗区立足于本区实际,通过深入调研培训需求,积极探索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机制,以“科、研、培”一体化区域培训模式推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21],提升本区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其做法值得其他各省市区借鉴学习。

3.3.3 婴幼儿托育与早期教育研究

关键词共现分析中,婴幼儿和早期教育作为高频关键节点,共现频次排序均靠前,分别为12次和8次,中心性分别为0.18和0.15,均大于0.1,属于研究热点的范畴,结合文献内容分析,我国一线城市婴幼儿托育与早期教育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2001年国务院颁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首次提及促进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发展。我国4座一线城市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先锋地区,在21世纪初期就将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对象年龄下移至0岁,研究关注0~6岁整个学龄前阶段的儿童发展,其中,0~3岁婴幼儿发展研究被作为21世纪初期的重点研究领域。2002年2月《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的研究》被正式立项为国家哲学社会“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2]。在课题的推动下,上海市19个区县全部建立了早教指导服务中心,至2007年,上海市0~3岁婴幼儿家长接受指导服务率达90%以上,课题组先后参与制定了《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0~3岁早教中心评估标准》《上海市民办早期教育服务机构管理规定》等政策文件,拟订了《上海市学前教育条例(草案)》,以推进上海托幼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纳入法制化的轨道[23]。此后的研究多关注上海、深圳等地托幼一体化模式的现状、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结果指出我国一线城市提供的托育服务供给不足,托育师资流动率高和规范率低,托育公共服务机制尚未建立,托幼一体化中0~3岁和3~6岁保教衔接性与独特性存在矛盾。因此,建立和完善3岁以下托育服务的支持系统,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并且分阶段推进[24-25]。

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研究中主要关注点在亲职教育。0~3岁婴幼儿教育发展的主要场所依旧是家庭,教育者主要是家长,因此,有必要对家长进行婴幼儿教育指导进而引导家长形成科学育儿观,为婴幼儿成长提供高质量的陪伴以及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有研究者对上海市率先建构的早期教育指导体系展开调研,探索指导体系中无法推行亲职教育的原因,并对指导体系中的亲职教育寄以期望,包括开展亲职教育时平等和谐地面对家长、对弱势群体家长予以指导的政策倾斜、依托高校开发亲职指导课程[26]。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的途径包括现场指导、场外指导和网络指导:现场指导是在婴幼儿活动的现场,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指导教师与家长展开面对面的交流,相对稳定和系统化;场外指导则对现场指导中遗漏或家长不能满足的需求进行完善;网络指导能更便捷地满足家长随时、随地的个别化需求[27]。婴幼儿家长获得科学的育儿指导才能有效促进婴幼儿发展,同时缓解自身的育儿焦虑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增进家庭和谐关系。

3.3.4 幼儿园虐童现象研究

聚类标签#5虐童事件下的主要标识词有幼儿教师、早教机构、对策、立法保障。结合内容分析发现,我国一线城市幼儿园虐童现象的研究文献刊出时间主要集中在2017—2019年,2017年11月被曝光的两起虐童事件分别发生在上海市携程亲子园和北京市红黄蓝幼儿园,继2012年浙江温岭蓝孔雀幼儿园虐童事件发生后再次浮现,并成为社会舆论热点和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热点。

世界卫生组织将虐待儿童定义为:对儿童有抚养、监管义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28]。类型主要包括身体虐待、性虐待、感情虐待、忽视,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实施的虐待行为多为身体虐待。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实施虐待行为对幼儿造成了身体损伤以及伴随幼儿整个成长过程的心理伤害。幼儿遭受虐待的身体损伤包括营养不良、骨折、软组织损伤、皮肤烧伤、器官功能性的伤害、知觉障碍等伤害,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心理层面的伤害主要是遭受虐待的婴幼儿对人不信任、回避他人目光、拒绝与人交谈,因此,虐待会延迟儿童的知觉发展,同时,婴幼儿时期被虐待的痛苦会形成内隐记忆,在个体成年后遇到某些痛苦时容易被唤醒,成为许多精神病理症状和疾病发生的重要前因,包括焦虑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症等[29]。为保障婴幼儿身心健全发展,亟需找明幼儿园教师虐童成因,并采取措施加强管理。

虐童行为治理立法、行政、司法的法律保障制度缺失而造成的犯罪成本低下是部分幼儿园教师施加虐待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幼儿园虐童等恶性事件的再次发生,政府需要从明确虐童行为的法律性质、切实健全教育行政保障机制、确保司法救济畅通无阻等方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途径[30]。另外,针对北京和上海的两起虐童个案的得出调研结果:幼儿教师从业资历浅、职业道德不高,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差,公办幼儿园数量缺口大,民办幼儿园办园门槛较低,幼儿园管理者管理失当,政府监督管理力度弱都是造成幼儿教师虐童的原因[31]。为规制幼儿教师虐童行为,防止虐童事件再现,教育决策者要树立强烈的儿童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教育政策,让儿童保护知识走进课堂,为学校配备有儿童保护服务技能的老师,提供“大安全”概念下的安全教育与服务[32]。同时,严格把关幼儿教师准入资质、入职前考核包括相应的心理健康测试、提高幼教工作者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提升幼儿园办园标准、加强幼儿园管理和第三方督导等手段都能对规制幼儿教师虐童行为产生一定的效果。例如,上海市目前已形成市、区县、园所三级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监管、评价、督导为主的学前教育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33],从而保证幼儿园规范运行和发展,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4 我国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前沿分析

使用CiteSpace软件中突发性探测Burst Detection算法进行关键词突发探测能够追踪研究文献数据的活跃状态和新趋势。在已经完成关键词共现和聚类成图的基础上,选择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上的Burstness选项,算法和数设置均为默认值,最短突发年限修改为1年,共探测到20个突发关键词,如图4所示。

图4 文献数据的关键词突发探测结果

1990—2020年我国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文献中共计20个突发关键词,分布在2002—2019年。最早突现的关键词为“学前教育”,其次为“幼儿园”,与研究主题高度相关,因此不做分析。最早突现的且具有分析意义的词是2007年的突发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和“(幼儿)家长”,因此,2007年我国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的研究前沿是幼儿园课程和幼儿家长。选择靠近当前年份的突发关键词,2017年突现的关键词“融合教育”、2018年排除与研究主题高度相关的关键词后突现的关键词“虐童事件”和“公办幼儿园”、2019年突现的关键词“托育服务”“流动学前儿童”“学前教育投入”,上述共计6个突现关键词标识的研究方向: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虐童现象、公办幼儿园、托育服务、流动学前儿童、学前教育投入,组成了我国一线城市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前沿。

4 结论

通过对1990—2020年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可视化知识图谱绘制并结合内容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1990—2020年4座一线城市的分别年发文量和总发文量均呈波浪式上升态势。发文量排名最靠前的两个单位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以幼儿园或早教中心为发文机构的研究文献占比不足2%。

二是1990—2020年“北上广深”学前教育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的高频关键节点为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幼儿园、幼儿教师、影响因素、对策研究、北京市、婴幼儿、上海市、早期教育、公办幼儿园、流动学前儿童。排除与研究主题高度相关的关键词,1990—2020年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的关注点包括幼儿教师、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办幼儿园、流动学前儿童四个方面。

三是在LLR算法下得到聚类模块性指数Q=0.726 8和聚类轮廓性指数S=0.531 8的共计6个聚类标签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基于此,1990—2020年间我国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的主题包括公办幼儿园、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入职适应、公共服务、虐童事件、学前教育投入。

四是基于高频次关键词统计和聚类计算结合文献内容分析,我国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热点包括学前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婴幼儿托育与早期教育研究、幼儿园虐童现象研究。其中,学前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体现在#0公办幼儿园、#4公共服务、#6学前教育投入三个聚类中,因此成为“北上广深”学前教育研究领域排位第一的研究热点。

五是从关键词突发探测追踪研究文献数据的活跃状态和新趋势来看,最早突现的且具有分析意义的词是2007年的突发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和“(幼儿)家长”,再对近几年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文献进行突发探测发现: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虐童现象、公办幼儿园、托育服务、流动学前儿童、学前教育投入组成了我国一线城市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前沿。

一线城市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体现出学前教育发展的区域特征和时代特性。对于既是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热点又是研究前沿的学前教育投入、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婴幼儿托育服务三个研究主题,研究者们已经取得了丰富且有价值的研究成果。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3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34]。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并且重视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不仅是4座一线城市在学前教育方面积极响应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也是全国各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幼有所托、幼有所育的发展目标时需要完成的改革。一线城市学前教育研究热点和前沿的相关研究成果能够作为其他城市积极建设学前教育配套措施以鼓励生育的研究经验,并借以学习、参考和发展。

猜你喜欢

婴幼儿幼儿教师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