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比较

2022-09-03超,周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8期
关键词:牙体根管牙髓

吴 超,周 海

(京山市仁和医院口腔科,湖北 京山 431899)

牙体牙髓病(dental pulp disease)是临床高发的口腔疾病,该疾病的发生机制是患者口腔炎症炎症不断对牙体及牙髓产生刺激,导致牙体及牙髓发生病变。牙体牙髓病一般表现为牙体缺损,出现牙体颜色和质地改变,龋病进一步发展会形成了牙髓炎、牙周炎,引发疼痛,还会影响患者牙齿美观及口腔健康,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困扰。因此,牙体牙髓病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避免病情恶性发展。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需要将根管中的感染物质和坏死组织清除,随后在其中填充材料,使牙齿形态恢复完整。临床根管治疗常采用多次法,治疗周期较长,反复治疗容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降低其治疗依从性,影响病症恢复效果。现阶段,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一次性根管治疗在临床上得到应用。有研究表明,一次性根管治疗在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的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应用于治疗牙体牙髓病具有良好效果。基于此,本研究结合2019年10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采用一次根管治疗及多次法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8月京山市仁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5.34±4.21)岁。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5.87±4.67)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牙体牙髓病临床诊断标准,经X线确诊;②无麻醉禁忌证;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②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③合并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治疗前医生通过影像学技术对患者牙齿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对患者根管治疗位置进行标记,实施局部麻醉。取出坏死牙髓、清理感染组织,确保根管内的清洁与畅通。

1.3.1 对照组 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首次治疗中,医务人员拔髓、封失活剂;第2次治疗中,准备工作完成后封根管消毒剂;第3次治疗时,若根管处于不湿、不痛的情况下,对根管进行填充,在填充过程中,对根管口进行检查,根据根管情况建立通路,使用VC根管锉去除牙本质,对根管通道进行测量,在根管中断开启,从而准备预备根管,根管扩大35~40号,冲洗根管后,等待根管干燥,将FC棉放在根管中并适当消毒,稳定时间在3~5 min,通过根充糊剂及适当的碘仿填充根管。整个治疗流程一般需要2~3周,患者需要复诊2~4次。

1.3.2 观察组 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患者牙齿进行消毒,待根管干燥后,对根管进行填充,填充方法同对照组一致,把握填充时机,患者无叩痛、根管无异味、外渗等情况填充,以冷牙胶方位加压,填充完成后采用X线牙片检查根管长度及填充是否到位。治疗后7 d后复诊1次。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1 治疗效果 显效:患者治疗后咀嚼无疼痛感,无叩击痛,患者疾病症状消失,X线检查尖周没有阴影;有效:患者咀嚼后疼痛减轻,轻微叩击痛,疾病症状有明显改善,X线检查尖周阴影区域消除或者明显缩小;无效:患者无法顺利咀嚼,出现明显的疼痛感,X线检查,尖周存在阴影;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心理状态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焦虑(SAS)量表和抑郁(SDS)量表对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评分,总分均为100分,SAS评分>50分判定为存在焦虑,SDS评分>53分判定为存在抑郁,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3 生活质量 采用自制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躯体疼痛及精神健康4个项目,各项目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4 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后观察患者出现口腔感染、牙龈肿胀及咬合不佳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分)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牙体牙髓病是口腔多种因素引发的牙齿硬组织疾病,表现为无机质、有机质分解,伴随病情进展,患者牙齿色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龋齿是常见的牙体牙髓病,发病率在50%左右,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由牙齿色泽变化演变为牙齿实质性病变。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牙体牙髓病发病率在69%以上,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牙髓组织中的SOD含量不断降低,组织发生抗氧化反应,无法顺利清理自由基,导致患者患病概率增高。牙体牙髓病病变会对患者机体功能产生影响,其发病与以下因素相关:①遗传因素:医学研究中,针对遗传因素展开分析,遗传相关性宿主是牙体牙髓病发病的关键,改变宿主与微生物的关系,有利于阻碍疾病进展;②心理因素:临床研究显示,牙体牙髓病进展与心理因素具有相关性,牙体牙髓病患者多存在精神创伤,部分患者在工作中存在紧张及焦虑等心理,心理压力较大。

目前,临床对牙体牙髓病常采用根管治疗,根管治疗是结合机械治疗与化疗治疗的方法,将根管及牙髓中的感染物和坏死组织进行清理,随后在其中放置糊剂及牙胶进行填充,有利于严密密封根管,能有效预防再次感染,同时恢复牙齿形态完整,保持牙齿美观性。根据根管治疗次数不同,可分为一次性和多次法。多次法根管治疗一般需治疗2~4次,治疗周期较长,需多次复诊,患者承受的痛苦较大,且治疗价格也较为昂贵。而一次性根管治疗可在1次治疗内完成所有操作,治疗周期短,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促进患者口腔功能快速恢复。同时,一次性根管治疗还可以减少对牙齿的刺激,保持牙齿排列完整,预防患者发生牙齿移位及蛀牙等情况,治疗中也能避免骨质丧失过多影响面部美观的问题,且治疗速度快,患者无需反复入院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比多次法根管治疗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分析认为,多次法根管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炎性症状具有积极意义,可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疼痛,但治疗周期长,操作复杂,反复治疗也容易损伤患者牙根尖,导致疾病复发率增高,患者依从性较差,不利于患者预后;而一次性根管治疗无需反复操作,可直接对根管进行严密封堵,有效隔绝外界、根管之间的接触,避免感染引起反复疼痛及肿胀,同时减少药物对于牙根组织的刺激,避免损伤口腔。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改善牙体牙髓病的患者不良情绪。分析原因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常采用测压填充法,对根管长度要求较高,根管长填充密实,1次即可完成治疗,操作流程较简单,缩短了清髓、封药及复诊等复杂的流程,操作中无需对患者反复刺激,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少对根管治疗的恐惧。此外,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提高牙体牙髓病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认为,伴随患者牙体牙髓病修复,患者的咀嚼能力恢复正常,患者的生活质量随之提升。

综上所述,相比于多次法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更好,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牙体根管牙髓
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牙周联合牙髓治疗重度牙周炎的效果研究
关于根管治疗,你应该了解这些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椅旁CADCAM系统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