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蝉止痒胶囊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2022-09-03徐小华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8期
关键词:金蝉炎性荨麻疹

徐小华

(蓬莱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山东 蓬莱 265600)

荨麻疹(urticaria)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是人体皮肤、黏膜小血管暂时性扩张与通透性增加引起的局限性水肿。慢性荨麻疹为荨麻疹中发病较高的类型,通常表现为风团、红斑等症状,部分患者每天发作或者间歇性发作,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该病致病机制较为复杂,病因按照来源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外源性病因和内源性病因。外源性基本病因主要受食物及食品添加剂、药物、吸入物、物理因素等影响。内源性病因来自精神因素、系统性疾病、慢性隐匿性感染等。患者发病后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痒、刺痛等,部分患者伴有头痛发热、低血压,严重会出现昏厥和休克等。因此需要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常予以患者抗组胺药物治疗,如西替利嗪等,此类药物可减轻组织水肿,进而改善病症。但单一使用西替利嗪,存在药物抵抗和复发等情况。研究显示,中药治疗荨麻疹具有独特的优势,长期效果较好,利用中药成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按照辨证分型及病症特点采用有害的成分相对较少的中药干预机体,安全性较高。同时中药药效较强,相比于西药更具有持久性,可进一步降低复发率。基于此,本研究结合蓬莱市人民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分析,探究金蝉止痒胶囊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蓬莱市人民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36.75±3.56)岁。研究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36.94±3.64)岁。两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荨麻疹的相关诊断标准;②辨证病型为湿热证,主症包含皮肤瘙痒严重、渗出明显、出现红斑、灼热等,次症包含心烦、口渴,舌脉呈现舌质较红、舌苔较腻;③年龄≥18岁;④临床资料完整,配合度较高。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合并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③近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④合并其他皮肤疾病者;⑤合并精神疾病者;⑥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⑦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西替利嗪片(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14,规格:10 mg)口服,1片/次,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金蝉止痒胶囊(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90396,规格:0.5 g/粒)口服,3粒/次,3次/d。嘱患者治疗期间清淡饮食,避免辣椒、酒、海鲜、牛羊肉、含色素、防腐剂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制食品、饮料等刺激性食物,保持乐观心态,加强体育锻炼。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1 中医症候积分 于治疗前后评价皮肤红斑、皮肤瘙痒及皮肤灼热症状积分,无症状记0分;无红斑、瘙痒及灼热感记1分;存在微小红斑、轻微瘙痒、灼热感不明显记2分;皮肤红斑增多增大、瘙痒明显、灼热感较强记3分。评分越低表明症状越轻。

1.4.2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于治疗前后检测白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因子水平。晨起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设定3000 r/min,经离心处理10 min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IL-4、IFN-γ水平,IL-4指标越低、IFN-γ指标越高表示炎性因子抑制效果较好。

1.4.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腹泻、嗜睡、头晕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2.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μg/L)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全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大多与人体免疫系统、炎性反应等存在密切关系,典型症状为出现皮肤风团或血管性水肿,夜间发作症状明显,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情绪、皮肤健康等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状态。如未及时干预治疗,可能引发诸多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白癜风、类风湿关节炎等。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或抗组胺药物等治疗该疾病,短期控制效果较好,但长期控制效果差,且可能会出现耐药性及复发率增高等问题。基于此,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慢性荨麻疹属于“瘾疹”,标为以风湿热邪,本为气血虚弱,治以标本兼治。其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风邪侵袭以及湿热内蕴。《内经》及《诸病源候论》记载,慢性荨麻疹病因与风邪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故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原则为清热解毒、燥湿止痒。金蝉止痒胶囊中含金银花、栀子、苦参、黄芩等成分,适用于因湿热内蕴而导致的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状,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明金蝉止痒胶囊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可改善皮肤红斑、瘙痒和灼热等症状,治疗效果确切。分析认为,西替利嗪为第二代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抑制组合与组胺受体相结合,有效抵抗局部的变态反应,进而减少嗜碱性细胞和肥大细胞,降低炎性递质,进而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同时,金蝉止痒胶囊中含有金银花成分,可发挥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等作用,并配合栀子的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功效,可有效去风邪。而且药物中还包含有白鲜皮、青蒿、苦参、龙胆、黄柏、白芷、蛇床子、蝉蜕、地肤子等,在诸药合用下,有利于清热解毒、燥湿止痒,进一步降低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升抗炎作用,抑制炎性反应,有效缓解局部皮肤肿胀等症状。金蝉止痒胶囊与西替利嗪进行合用,可产生一定的协同效果,有助于消除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抑制组胺释放,从而有效止痒。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治疗后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FN-γ属于Th2和Th1细胞的特征性细胞因子,IL-4可促进B细胞分泌免疫蛋白E,IFN-γ可抑制Th2细胞的活化,干扰IL-4生成,有效延缓慢性荨麻疹的发展。通过金蝉止痒胶囊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有助于调节患者体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金银花、苦参等药物对T细胞、B细胞的活性进行抑制,从而降低IL-4水平。研究组腹泻、嗜睡以及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金蝉止痒胶囊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可能与中药成分对人体伤害性较小有关。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婴幼儿和脾胃虚寒者慎用,其他人群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部分患者出现口干、食欲减退及恶心、腹泻等反应,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无持续性损伤。

综上所述,应用金蝉止痒胶囊与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皮肤不适,调节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变态反应的发生,避免疾病复发。同时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金蝉炎性荨麻疹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讨厌的荨麻疹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蝉声阵阵有商机药食两用价值高
“金蝉村”靠金蝉年入五百万元
CLCA4基因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意义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