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剂量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2-09-03宋振宇刘林娜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8期
关键词:波幅肉毒素患侧

宋振宇,刘林娜

(临沂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临沂 276002)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又称面部抽搐,是指单侧面部肌肉出现阵发性不自主抽搐,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肉毒素注射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非手术方案之一,可有效改善症状。研究指出,肉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与治疗周期及药物浓度有一定关联,理论上浓度越高,疗效越好,起效越快,疗程越短;但药物浓度高容易发生扩散并引起不良反应,因此需将药物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44例面肌痉挛患者展开分析,探讨高剂量注射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临沂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44例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面肌痉挛;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根据不同肉毒素注射剂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2例。对照组男8例,女14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6.24±2.05)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病程(1.02±0.11)年;面肌痉挛程度:轻度12例,中度10例。试验组男7例,女15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6.20±2.02)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病程(1.01±0.10)年;面肌痉挛程度:轻度11例,中度1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程及面肌痉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将注射用肉毒素(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10970037,规格:100 U)100 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为浓度50 U/ml、25 U/ml的溶液,稀释后4 h内进行注射治疗。对照组使用25 U/ml溶液,试验组使用50 U/ml溶液。肉毒素注射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准备1 ml注射器与4.5号美容针头;采用徒手定位注射法,分别在患侧上眼睑内、下眼睑内、上眼睑外、下眼睑外1/3处各选择1个注射点位,与睑缘相距2~3 mm;同时于面部皱眉肌、口轮匝肌上下、提上唇鼻翼肌、笑肌、降口角肌、颏部肌群、颧大肌处各选1个注射点,共计8个注射点实施肌肉注射或者皮下注射;注射完成后留观10 min,身体无不适后方可离开。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患侧瞬目反射波幅、用药后起效时间及痉挛缓解时间。①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根据Cohen标准分级进行评估,分为1~4级,痉挛完全消失记为0分,4级痉挛记为4分。Cohen标准分级0分,痉挛完全消失,并且维持3个月未出现复发为痊愈;Cohen标准分级减分≥2分为显效;Cohen标准分级减分1~2分为有效;Cohen标准分级未减分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统计治疗期间出现溢泪、口角歪斜、闭眼乏力、上睑下垂的例数;③患侧瞬目反射波幅:应用EVOLUTION型神经肌肉记录仪,于患者下睑中部、眼角外侧处分别放置长方形表面电极及参考电极,记录同侧眼轮匝肌短潜伏期波幅R1,以及双侧眼轮匝肌长潜伏期波幅R2(同侧)、R2’(对侧),值越低说明治疗效果越好;④用药后起效时间及痉挛缓解时间:起效标准为痉挛发生次数减少、持续时间减少;痉挛缓解标准:痉挛发生次数≥70%,持续时间缩短≥70%。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侧瞬目反射波幅比较 两组治疗后患侧瞬目反射波幅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侧瞬目反射波幅比较mV)

2.4 两组用药后起效时间及痉挛缓解时间比较 试验组用药后起效时间及痉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用药后起效时间及痉挛缓解时间比较

3 讨论

面肌痉挛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逐渐向口角、整个面肌扩展。精神紧张、疲劳时症状加重。面肌痉挛目前主要采用肉毒素注射治疗,其注射剂量与疗效呈正比,但过量注射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确定合适、安全的注射剂量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0.05),提示高剂量注射肉毒素在面肌痉挛治疗效果优于低剂量,且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局部注射肉毒素可作用于胆碱能运动神经末梢,激活水解蛋白,抵抗钙离子,干扰乙酰胆碱的释放;同时,肉毒素在肌肉内部扩散,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递质的传导,从而松弛肌肉、缓解面部肌肉紧张感与痉挛。两组治疗后患侧瞬目反射波幅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0.05),分析原因,高剂量注射肉毒素对于脑干中间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更强,可以使得兴奋性减弱,改善脑干功能异常。试验组用药后起效时间及痉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0.05),分析原因为高剂量肉毒素药物浓度高,可更快地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高剂量注射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可快速缓解痉挛,改善患侧瞬目反射波幅,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波幅肉毒素患侧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及中央区淋巴结廓清治疗的疗效评估与研究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打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靠谱吗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打肉毒素会影响胎儿吗
海外肉毒素购用须谨慎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