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王选奖人物专访

2022-09-01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

顾建国

个人简介

顾建国,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广电总局科技委委员兼广播电视制作播出专业委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宣部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江苏省“333学科带头人”。

获奖感言

到今年我已在江苏广电工作了37年,感谢中国新闻技联授予的终身成就奖,感谢江苏广电总台多年来的关心和培养,感谢和我共同奋斗的同事们,感谢广电行业主管单位、兄弟台、行业公司的各位领导专家的指导、支持和帮助。我庆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荣誉属于大家,属于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广电事业。

专访内容

1.传媒技术发展变迁

回望这30多年行业的技术发展,在节目生产领域,信号处理从模拟发展为数字,在信号传输领域,从过去单一的无线发射,发展到今天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立体格局。从90年代初起,广电技术从生产环节开始启动数字化进程,逐步延伸到传输环节,各地标清数字化转播车、演播室的建设渐入高峰。再往后发展,广播电视技术格式进一步由标清升级为高清。

在节目制播技术方面,早期的节目生产只能用录像机线性打点编辑,90年代后期,出现了以视频工作站为基础的非线性编辑极大地提高了节目制作效率;网络化是广电技术的一次质的飞跃,将单机工作站的工作模式提升为制作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制播业务需求的不断升级,又进一步将岛状的制作网串接为支撑全台制播业务的全台网,形成了整体性的技术架构。在网络化的工作模式下,素材资源可以便捷地传输共享,全台制播业务流程化、规范化,广电媒体的运作效率得到根本性提高。

近10多年来,各地媒体努力拥抱互联网,布局移动端,积极寻求转型。江苏广电总台建成了适合媒体融合发展的云架构化的技术平台——“荔枝云平台”。

2.对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些技术思考和建议

当前行业技术发展的核心主题是媒体融合。广电行业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的共融互通上下功夫,积极向“全媒体”转型,逐步形成了以融合为特征的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各级广电机构积极开展融媒体云平台建设,并依托省级技术平台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积极打造“媒体+政务服务商务”的服务生态。

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江苏广电总台整合分散的技术系统,按照“技术平台化、业务产品化、服务生态化”的理念,采用“公有云+私有云”的混合云模式建设统一高效的基础性云平台。2018年,江苏广电总台依托荔枝云平台建设江苏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云平台“资源高度共享、流程动态可调、业务创新便捷”的技术特性完美契合融合媒体的发展需求。在未来,以云平台为基础建立集约化的建设运营服务体系将成为主流。

3.未来媒体技术发展趋势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仍是未来一段时期媒体行业的首要任务,“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数字化转型同样值得媒体行业深思。在技术方面,我想未来媒体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

一是围绕云平台形成融合媒体服务生态。当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级行政区建设了服务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省级技术平台。我始终认为,“技术平台化”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础,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的需求,在云平台下都转变为服务和能力,随着云平台业务的不断拓展,最终围绕云平台必将发展出丰富、健壮、充满活力的融合媒体服务生态。

二是高新视听业务蓬勃发展。5G、超高清、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近年给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制作域,“虚拟制片”正在兴起,“后期前置”正在形成新的工作流程,不仅降低高品质节目的生产成本,还可将虚拟特效引入节目现场,为传统舞美赋予“虚实结合”的科技翅膀。江苏广电总台在《2060》《跨年演唱会》中积极探索“XR扩展现实”技术,广受好评。未来如何开发和应用好高新视听业务,将是未来主流媒体需要面对的课题。

三是信息技术更深入地融入广电业务。在未来,随着国家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信息技术的应用会更加深入,给行业带来更多效率和效果上的提升。但同时,我们也要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如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伪造”等等,确保信息技术的使用“可控”“用好”。

展望未来,很多技术已不是传统广播电视的领域,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好地研判行业、市场和科技发展的变化,同时也比过去更加需要复合型的技术人才。

王立冬

个人简介

王立冬,中共党员,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现任北京广播电视台播出中心主任。曾承担北京广播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高清/超高清多个电视制播系统技术工程建设项目,获多项国家级科技创新奖;参加行业科研及标准;推动安全播出保障运维管理模式变革,取得好成绩;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杰出广播影视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获奖感言

非常有幸赶上了传媒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高清/超高清、5G/AI技术变革,感谢北京广播电视台多年的培养,参加新台址技术工艺系统建设和多个大型技术项目,得到锻炼和成长;感谢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提供交流和推动传媒科技事业发展的平台;感谢各位行业同仁,在与你们学习和交流中,带给我启发、提升和帮助。

专访内容

1.本行业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变化

当下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从技术“跟跑”转变为技术“领跑”,推动媒体从“相融”到“深融”,带动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发生巨大转变。5G、超高清4K/8K、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重要技术加速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智能化媒体发展。目前8K跨越式发展突出带有“政策驱动,产业培育”的鲜明特征,在实现视频格式升级迭代的基础上,强有力地拉动了基础技术研发与应用。

基础视频图像处理技术迭代升级,多维度突破。信号域数字化转型,从模拟到数字,信号质量更加稳定;从标清到高清到4K/8K超高清,视频画面质量从六个方面大幅提升:分辨率从2K到4K到8K,画面的层次感强;动态范围从SDR到HDR,显示亮度和范围扩展;帧率从25P到50P,运动画面流畅度高;音频从环绕声到三维声,真实感知声场变化;色域空间从BT.709到符合超高清电视参数标准的BT.2020,逼真还原真实世界颜色;色深从8bit到10bit量化,精细呈现亮度灰阶层级。

电视节目生产系统颠覆性创新,节目制播系统从录像机对编到非线性编辑,单机孤岛工作站到规模化大型制播网络,到云平台建设。节目制播云平台架构也从早期的私有云、专属云到公有云。IP化SMPTE2110-20/22标准逐步成为电视节目现场制作、播出传送环节的主流信号格式,有效解决了4K/8K高码率信号格式线缆繁多、线序复杂的难题。信号编码传输领域,压缩效率成倍增长,传输编码方式几经更迭,国有知识产权AVS、AVS2、AVS3的多代标准推出应用。新一代高质量、低延迟、轻量化编码格式在冬奥会8K现场转播、远程制作以及频道播出等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视觉无损的同时大幅节省传输带宽,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用户触达模式多样性变化。互联网视频占领了传播路径,移动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内容生产传播的主要阵地。随着云直播业务形态的不断成熟,基于SRT/HLS等传输协议的网络视频流正在逐步成为与传统广电信号格式等量齐观的主流技术标准。超高清自由视角和多视角技术已经实现大范围普及落地,不断增强用户的内容沉浸性、互动性体验。传统媒体加速转型势在必行,主力军挺进主战场,从聚焦中屏转向小屏、中屏、超大屏、VR/AR穿戴设备等多方式分发兼顾。

2.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些技术思考和建议

在全媒体时代,技术赋能引领,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推动内容供给侧改革,把握媒体深度融合的深刻内涵。在技术架构优化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人工智能、IP化应用走向深入,进一步扩大4K/8K高画质产能规模,提升多样态视觉呈现效果,以优质内容增强影响力、扩大传播力,提升竞争力。

提高人工智能应用效能,精准节目制作、系统智能监控、内容审核,扩大高质量的优质节目内容生产能力。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应用于视频画质增强领域提供解决方案,采用多种手段提升画面质量,对于输入的低分辨率图片或者视频进行多倍率超分辨率处理,实时重建高清、超高清图片或视频,提升用户体验。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影像资料进行色彩修复、视频降噪, 消除随机噪声干扰,智能识别并填补划痕、坏点损伤,重构影像高清画质。采用视频插帧、AI色域拓展转换增强画质,将2K/4K高价值历史素材转换为4K/8K格式,达到符合电视播出标准的视觉效果,对产能形成有益补充;将HLG格式4K/8K精品节目批量转换为HDR10格式,提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显示效果。

加快媒体行业IP化进程,借助IT行业化的快速发展,摩尔定律、CPU+GPU资源利用、算法容器、智能自动化系统监控及运维,充分IP化技术带动广电行业技术发展。在视频编解码处理甚至现场制作等环节更多采用通用架构、通用设备,结合标准化接口,为多种异构人工智能视频处理算法和编解码算法提供基础支撑,根据不同业务场景、分发渠道画质要求、码率格式以及用户收视习惯,按需选择、灵活调用各类算法,提升应用效能。同时加速推进传统视音频系统(AV)与制作网络系统(IT)架构融合,利用网络切片技术实现安全隔离,依托同一基础网络支撑信号处理与文件处理两类不同业务;不断优化运维工具,提升全面IP化之后的可管可控和故障定位能力。

聚焦大数据技术应用,强化数据治理,在节目生产环节,依托节目资源的大数据更高效,在节目传播环节,千人千面更精准。把优质内容供给与受众需求结合起来,推动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推出适合移动传播和社交传播的产品。

3.畅想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首先,用户终端的发展方向,即是媒体的发展方向。当前,新兴媒体已成为内容制作领域的重要力量,媒体行业朝着碎片化,去中心化方向发展,而其本质在于移动终端、4G/5G通信网络以及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大众获得算力和数据的门槛。虽然泛娱乐化、泛生活化以及浅层科普题材的内容供给可能会继续当前的多元化和碎片化趋势,而高质量、精细化制作的精品媒体作品依靠持续辐射出的高价值仍然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并拥有穿越时空的旺盛生命力,成为传统媒体与优秀的新兴媒体合作的有力抓手。丰富的智能收视终端将成为4K/8K、高新视频应用的重要平台,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移动入口,找到符合个性化需求的视频内容,以“投屏”方式欣赏超高清节目。

其次,AI人工智能对传媒业产生深刻影响,从内容生产自动化,到智能分发精准化,画面质量评价提升,再到内容形态多样化和运营管理系统化,其业务流程和生态体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围从生产辅助工具、运维辅助工具演变为核心应用。人工智能视频处理能力成为云架构生产平台PaaS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标准接口集成到各类业务应用当中,实际使用环节实现“一键式”操作、无需人工介入干预。人工智能技术还将与编解码技术进一步深度融合,显著优化编码效率和画面质量。AV-IT融合架构逐步落地,初期采取“通用设备+专用接口板卡”的方式整合视音频系统与后期制作系统,实现基础资源统一调配和弹性伸缩。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元宇宙渐进的过程,在电视节目现场制作环节,数字视频+大型LED屏幕将成为重要的节目呈现手段,XR拓展现实技术逐步普及,后期前置成为现场制作主流模式;在后期制作环节,4K/8K超高清内容与VR/AR/XR等高新视频实现共平台生产,甚至依托同一套技术平台支撑元宇宙业务应用。

总之,媒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是媒体发展的根本,传统媒体主动进行媒介融合,利用各种技术优势,打破思维定式,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或构建新媒体平台,围绕重点热点,推出融媒体精品,发挥主流媒体的核心优势。

孙文涛

个人简介

孙文涛,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视听一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入选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军人才。2005年开始从事互联网视听新媒体监测监管工作,主持参与完成多项部级研究项目和多项重要技术方案研究设计。

获奖感言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组织信任和事业需要,给了我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成为同样拼搏奋斗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监测监管技术岗位上同事们的代表,肩负荣誉,深感荣幸与厚重。荣誉至上,承载着过去的努力、付出和成绩,传递着更多的鞭策、激励和期待。我虽渺小,将继续努力,认真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积跬步汇细流,不负众望。

专访内容

2005年网络视听行业应该说是刚刚兴起,还形不成规模,只是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下出现了视频类服务,网民使用网络视听应用并不多。可以说是网络视频很时尚但不流行。究其原因还是技术水平的制约:一是视频的制作技术,广播电视尚处在从模拟时代向数字化转换过程,普遍的载体还是磁带,不过已经开始向蓝光盘、硬盘转化,制作设备多是专业化设备,属于重投入的资产;二是网络传输技术,上网冲浪看视频还属于高消费的行为,下载一部电影不仅需要十几个小时,而且容易出现断网情况,传输带宽和网络资费都不能支撑普遍的大众视听应用;三是编解码压缩存储技术,无论是网站服务器还是个人电脑终端,普遍存在着存储空间不适应视频类内容的大规模应用,而且硬盘存储的费用相当的高。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视听已经成为新型的主流媒体,回顾这十几年网络视听行业的变化,可以用这几个关键词来概括。

一是“新媒体”。推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原动力是技术发展,其中重要的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传输技术。

二是“三网融合”。信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关键在于传播。当所有媒介都实现数字化以后,传输方式就有了统一的前提,也就必然会向渠道融合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三是“媒体融合”。随着技术发展,当媒介信息呈现形式逐渐统一、受众接收方式不再受终端和时空限制的时候,媒体的形态自然就会融合一体。

四是“5G”。短短二十余年,移动通信技术从“2G”迭代更新到“5G”。5G的广泛应用给媒体传播技术带来了关键的变革,催生出更新的媒体业态。目前我们已经看到4K、8K超高清、AR、VR、MR、全息技术、自由视角视频等新业态在5G技术的支撑下得到迅速发展。

当前,媒体融合正在向纵深发展,正在向着“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阶段发展。从媒介制作和传播形式看,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是数据,传播的渠道深度融合,从发展方向上看正在朝向全媒体、互动媒体、智慧媒体方向发展,呈现出了内容头部化、媒体集中化、媒体平台化、平台社交化、服务垂直化等特点。面对新的挑战,如何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当前技术工作需要着力的方向。

一是技术标准规范。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是保证最大化传播的基础。当前技术标准规范工作还跟不上视听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步伐,不同标准不同程度影响制约着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加快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动力。

二是算法推荐技术。主流价值信息如何驾驭算法,让正能量拥有大流量、让主旋律得到广泛传播是算法推荐技术研究的新方向、发展的新实践。

三是网络安全技术。一方面是网络的技术安全,另一方面是内容的安全。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确保安全,过去单纯靠人盯、人把关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必须依靠先进技术来保障安全。

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

一是向全媒体方向发展。“全”将主要体现为:媒体形态的全,不仅包括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还包括不断更新的传播形态和业态;媒体信息内容的全,信息的数据量还将会有更大的增长,信息所呈现的内容将会更加的立体、还原、丰富,借新技术丰富视听语言,让音视频更有趣;媒体服务的全将更加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是智媒体方向发展。媒体的智能化、智慧化将变得更加懂你,在海量的信息中精准化传递,有效的信息给人以更加关怀似的信息服务,“智慧泛在”将把人们包裹在网络视听新媒体的海洋中。大小屏进一步深度融合,智慧终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三是互动媒体方向发展。通过互动让媒体形式更加多元,信息传递更加高效,产业链更加丰富。互动不仅包括信息互动、视频的交互呈现形态,也包括服务互动。

王 伟

个人简介

王伟,现任宁波广播电视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正高级工程师。先后主持完成了省、市级重点工程项目,曾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项 ,二等奖三项,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浙江省广播电视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多项。2020年度,入选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2021年度获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获奖感言

非常感谢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将这个奖项颁发给我,能够获得这份殊荣,我感到很荣幸。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这份荣誉应该属于大家。我也会将这个奖项看作大家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今后要继续努力,争取有更大的成绩和贡献。

专访内容

广播电视作为党和国家宣传机构,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对增强广播电视实力,提高广播电视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就广播电视和媒体行业的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

1.充分认识技术创新在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技术创新正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可阻挡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时代由于获知信息方式的改变,挑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习惯。当今时代,是一个以信息化发展为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目前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已经使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对于用高科技武装起来的广播电视行业来讲,科技创新能力不仅仅是我们塑造行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更应该成为我们事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回顾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次科技创新都推动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巨大进步和飞跃。自20世纪20年代广播诞生以来,从最早开始的音频广播到后来的视频广播,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数字电视到高清电视;不仅形式上不断创新,在传播手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早的有线传输到后来的中、短波广播、从卫星广播又发展到光纤传输和以包交换为主网络广播,这些变化使广播电视逐步成为进入千家万户的最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体,正是由于这些变化,给我们的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与我们的事业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广电科技的进步,也就没有广电今天的繁荣。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新闻事业发展的基础。自主创新能力是支撑事业和产业发展的筋骨。

2.准确把握数字化发展给广播电视带来的新变化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以IT产业为基础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创新与应用步伐明显加快,技术发展的周期越来越短,发展势头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数字电视,高清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多媒体广播、无线宽带、IPTV等各种新业务、新名词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科技创新给广播电视带来了的许多新的趋势、新的特征和新的变化。

(1)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目标更加清晰

由于数字化、网络化给广播电视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因此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网络化步伐在不断加快,从“三步走”发展战略到目前各个领域全面推进,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和清晰。

(2)信息传播手段与终端接入形式日益丰富

数字化给各种传播手带来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有线、无线、网络、卫星等传播手立体式发展趋势,使接收终端从单一的收音机、电视机向电脑、手机、多媒体手持终端等多样化方向发展。

(3)行业渗透与媒体业务融合不断加快

①移动互联网与媒体的融合在不断加快,进入新的世纪以后,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各类视频网站,互联网用户的渗透率在不断提高。且目前还在进一步发展之中。②通信业与广播电视的融合在不断加快。目前主要表现在传播领域和节目的互动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用户发展迅速。节目制播和传送走向竞争和开放。随着技术和社会的进步使传统的音视信息资源不再为我们所专断,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也使广播电视固有的独家经营的特征越来越弱化。“汇天下之精华,扬独家优势”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

新的形势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和机遇,可以说形势喜人、形势逼人。一方面,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给广播电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强劲的发展动力,加快了广播电视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化社会对广播电视服务功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行业自身的服务质量与运行安全面临着新的考验,广播电视行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播电视的媒体形态、业务模式、生产手段、经营方法及管理体制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很有可能重塑广播电视行业形态,使传统的广播电视格局产生很大的变化。如何在日新月异、充满变化的形势下,抢得先机,找到我们的发展方向,是每一位广播电视工作者,尤其是我们党员干部应该思考的问题。

3.把握发展重点,加快推进发展水平

科技创新要为集团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集团上下共同努力,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1)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是科技创新工作中的第一要素,也是最活跃因素,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高低,取决于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所以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着重培养科技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技术队伍。从目前的集团技术队伍的现状来看,我们的人才结构不合理,新型的复合型的人才较少,知识老化比较严重等。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人才引进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现有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要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积极培育各类创新要素,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而且还要培育各类创新要素,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大力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要破除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只循陈规、不探新路的思维模式。要不断完善我们的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能力,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3)围绕集团中心工作,确定创新战略,加快集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提高集团科技创新能力,要紧紧围绕集团中心工作,要把握发展的战略重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科技项目的需求管理,正确处理投入与效益的关系。要努力完善科技管理和创新体系,切实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发展和管理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要促进事业与产业发展,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我们的效率和效益,就必须不断引进新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使科技创新工作从传统的“经验管理”逐步向“科学管理”,从“保障型”向“效益型”和“保障型”兼顾管理模式过渡,要从深化管理,促进发展,改善服务,保障运行上入手,建立和完善各类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技术制度,逐步使我们的管理体系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切实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促进广播电视又好又快发展。虽然前进道路上充满着困难和挑战,但我们有不灭的抱负,古人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担当身前事,何计身后评”,我们能做的就是抓住当下,为融合发展破冰攻坚,努力向着美好的未来进发。在坚守底线,确保安全,强化服务,提高质量、勇于创新上下功夫,相信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再铸辉煌,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梅剑平

个人简介

梅剑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数据应用部主任,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世界超高清产业联盟(UWA)副秘书长、广电总局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标准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获奖感言

感谢中国新闻技联的褒奖!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是全国新闻技术工作者的珠峰,多年来始终鼓舞和激励着广大科技人不断进取、勇攀高峰。荣获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既是荣誉和肯定,更是鞭策和激励。当前媒体融合不断深入,科技成为舆论竞争的制胜关键,我将与全国新闻技术工作者一道,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专访内容

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变化:

21世纪以来,全球信息技术革命进入爆发期,新技术不断涌现,媒体传播发生了根本改变。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用户过亿,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达到4万亿元,北京冬奥成功进行了8K超高清转播,为全球观众带来精彩的视听体验。

继环绕声之后,三维声成为新一代音频技术,将声场还原为接近真实世界的三维声场,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感受。目前国际上Dolby推动的全景声系统和Fraunhofer推动的MPEG-H三维声系统正在快速发展,我国也在积极开展自主三维声技术标准的研究和试验。

2019年6 月,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和中国广电正式获得5G商用牌照,开始大规模建设5G网络。5G移动通信是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将重塑信息传播的生态。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路透社用Lynx Insight程序帮助记者挖掘大数据,华盛顿邮报用Heliograf报道选举和体育赛事,杜克大学记者实验室开发的ClaimBuster可以帮助记者进行事实核查。人工智能正在创新内容生产的全新模式。

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些技术思考和建议:

媒体融合发展的本质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一场媒体革命,是传统媒体在科技进步的激发下,向新媒体转型的重大变革。利用5G、ipv6等技术拓宽传输渠道,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提高传播效果,利用4K/8K超高清、AR/VR等技术创新展现形态,使传统媒体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更好地适应用户移动化、分众化、差异化、互动化的需求,逐步发展成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

面对变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提出从传统技术布局向“5G+4K/8K+AI”战略格局转变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总台运用新技术,先后建成4K超高清制播系统、新媒体集成发布平台、新闻一体化制作平台和综合节目一体化制作平台,推出“央视频”“央视专区”,向广大受众提供高质量视听服务,为总台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要强化主流媒体作为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坚持用主流价值驾驭新兴技术、引导技术发展、规范技术运用,提高媒体科技治理水平。

畅想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媒体应聚焦媒体融合,坚持科技创新主基调主旋律,把握超清化、移动化、智能化这一趋势,积极构建新媒体新平台,加速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和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面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为例,谈谈未来媒体科技发展的趋势。

1.构建全IP化的超高清视音频制作播出体系

全IP化超高清节目制作和信号调度分发是4K/8K超高清电视发展的基础。对广播电视和视听新媒体,应加快构建基于本土化SDN的新一代全台IP化超高清制播网络架构和系统,建设符合高动态范围(HDR)和宽色域(WCG)国家标准的高质量4K/8K超高清节目生产能力,推进从岛域制作模式向云化制作模式转变,建设基于中心云、边缘云、本地端的混合多级架构的超高清节目生产体系,实现超高清视音频制作的定制化、单元化和工具化,不断提高超高清节目生产能力和效率。

2.构建媒体深度融合的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

以统一的基础网络和云数据中心为基础,积极运用5G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完善新媒体技术平台;持续构建轻量、移动和云化的融合内容生产系统集群,进一步提升基于新闻云平台和媒体云平台的全媒体制作发布能力;打造以融媒体传播为主体、移动社交传播为先导的对内对外节目传播体系,着力扩大多语种全媒体对外传播能力;建设8K超高清电视公共服务平台和高清/4K/8K互动电视平台,推动“百城千屏”超高清公共大屏服务,实现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和资源互补。

3.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的运行服务体系

建设完善一体化移动综合办公信息系统,再造融合内容生产管理流程,打造标签化、智能化的新一代媒资管理系统,建立能力开放平台,支持媒体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和科学管理。打造融媒体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和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总台算法,创新融合媒体生产、传播、管理、营销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模式。

马正先

个人简介

马正先,现任广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制作部主任,正高级工程师。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视频内容智能分析处理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广电总局《4k超高清电视技术应用实施指南(2018版)》《超高清晰度电视信号实时串行数字接口》等多个规范和标准的制定。第三届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2021年,获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称号。

获奖感言

获得这份荣誉我倍感荣幸,感谢联合会的信任,广东广播电视台领导和同事们支持和帮助。获奖既是荣誉,更是鞭策。身处新时代,我会更加努力为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和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专访内容

1.回顾从事本行业以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变化

1997年我开始从事广播电视技术工作,到现在25个年头。这25年间,电视发展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从高清到4K超高清,正好经历了电视技术的三次迭代,其中,从模拟到数字对电视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站在用户的视角,从模拟到数字,我们再也看不到雪花点、网纹等图像干扰;从标清到高清,清晰度提升4倍,16:9的宽屏显示带来更宽广的视觉感受;从高清到4K超高清,清晰度再提升4倍,特别是HDR、宽色域、高帧率等加持,配合5.1环绕声或5.1.4三维声,带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电视中心数字化方面,2001年,广东电视台从电视演播室开始,逐渐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2021年最后一个演播室高清化改造完成。高清制播方面,2009年,广东卫视高标清同时上星播出,标志着广东电视台电视高清化的到来,2021年广东广播电视台所有频道全部实现高清化播出。超高清制播方面,2018年10月,广东广播电视台4K超高清频道正式开播。传输覆盖方面,视频压缩技术突飞猛进,从刚入行时的浅压缩编码,到MPEG-2、H.264、H.265压缩编码,压缩效率提高几十倍。特别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音视频编码标准AVS、AVS+、AVS2相继发布应用,其中第二代AVS标准AVS2已超过国际同类型标准HEVC/H.265,并在广东实现超高清全省覆盖,第三代标准AVS3也将面世,将成为8K超高清视频编码标准。

伴随着数字化进程和IP技术的广泛应用,用户收视行为也发生了变化。有线模拟电视时代,频道数量少,而且只能是电视台播什么用户看什么。2003年开始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后,人们看电视接上机顶盒,频道数量更多,还可以点播。2010年前后,随着IP技术和宽带用户规模化发展,IPTV应运而生,频道和内容不再受限,个性化和即时性得到彰显。

2.对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些技术思考和建议

媒体融合进程中,广播电视媒体保持竞争力最根本的一条是要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需求,不断创新服务形态、改善用户体验。

创新呈现形式,大力发展4K/8K超高清电视。高分辨率在大屏上能够带来更震撼的体验,高动态范围让画面表现更加细腻,宽色域使色彩更丰富、画面更鲜艳,高帧率让画面全程不闪烁。

深耕内容创作,深度参与内容制作。这方面,除了舞美、灯光、视觉、音响等工种深度参与内容创作外,还要运用最新的前沿科技为内容创作添彩。广东广播电视台2021年将AR技术运用到《乡村振兴打擂台》《国乐大典》等大型节目制作中,获得很好效果。

转变观念,创新方式,积极拥抱互联网。传统广播电视在权威性、专业性和公信力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而新兴媒体具有“短(简短式记载)、平(平等式交流)、快(裂变式传播)、碎(碎片式呈现及时间利用)、即(即时式发布及搜索)、开(开放式讨论)”的特点,传统媒体做新媒体,不能简单地将电视节目进行切条、分发,而应该整体策划,分头制作,要针对大屏小屏不同用户群体,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传统媒体要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技术,优化传统制作播出分发流程,提高针对大屏的制播效能。适应新兴媒体用户需求,在快捷、便利、互动性、特色化、分众化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小屏业务,真正让传统媒体插上技术的翅膀,大小屏比翼双飞。

3.畅想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从市场主体看。广电媒体现在举步维艰,但广电媒体毕竟是最重要的主流媒体,既承担着传播社会先进文化的责任,也是肩负着舆论引导的重任,广电媒体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不能缺失。下一步关键要看广电媒体自身能否奋发努力、改革创新。

从技术支撑看。未来广播电视媒体将会是“云”广电,制作、播出、分发全部通过云平台,从云平台出来的产品不管是对大屏小屏,还是对各种用户群体,都是适销对路的产品。

从媒体内容看。广电媒体内容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毋庸置疑,广电媒体内容的专业性也不在话下,这些都是广电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广电媒体要发挥自身优势,借鉴新媒体发展的模式和特点,适应网络传播特点和要求,在内容端牢牢把握主动权。

于凤林

个人简介

于凤林,工作于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有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的从业经验。先后从事过理论研究、技术系统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参与或负责过多个大型项目的建设。

获奖感言

获得王选人才奖,倍感荣幸,极大鼓舞了我的工作热情。我将继续踏实工作,为新闻技术创新贡献力量。

专访内容

1.回顾从事本行业以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入职广电行业,当时的传媒是模拟技术,从拍摄、记录、传输、覆盖都是模拟的,噪声大、保存中有衰减是模拟技术的固有特性。到90年代末,数字技术出现,彻底改善了信息从采集到存储、分发的信号品质。同时,信号压缩技术、调制技术成熟推广,电视和广播的传输容量增大4-8倍。21世纪头十年,数字技术引领广电发展,卫星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齐头并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随着IT、IP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广播电视的融合,广播电视搭上了新的载体,出现了IPTV、OTT等新型的数据广播方式。与此同时,数据存储、编码、网络分发、分布式服务等发展迅速,实现了时移、回看、点播等增值业务,计费、支付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视频生态的三元素,记录存储、分发传输、解码显示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传统广播电视的磁带记录,被硬盘、半导体记录、固态硬盘记录替代。传输也从模拟单向分配网,发展成双向互动的数字网、VOD点播网,直到FTTH光纤入户的多协议承载网。显示端,从单一的电视机,发展成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屏显示。解码器从专用的有线机顶盒到IPTV、OTT、宽带盒子。无人机、5G、AI、VR、XR等新技术,实现了无线拍摄和移动制作,低延时连线互动和同步演奏,虚拟和现实互动合成。数字人、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实现了自动信息播报、服务互动、互动讲解。

2.对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些技术思考和建议

广播电视行业,有先天的视频优势,能生产高品质的内容,但是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发展壮大的并不是广电行业,而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惯性思维,没有利用好IT、IP新技术优势给老百姓带来新体验。因此,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适应新技术下的传播,实现信息的深度交互,提升老百姓体验,媒体才能持续发展。

持续的研发,保持对未来的前瞻性,在未来发展、转型、竞争中,才有胜出的机会。这并不是说我们过去没做这方面的工作,而是从结果来总结教训,为以后的技术发展提个醒。

3.畅想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纵观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媒体都是在科技引领下的升级和变革,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再到超高清,从传统生产工艺到IT流程工艺都是很好的例证。无论是升级还是变革,都会打破既有格局,重新洗牌。因此,长足发展必须具备应变能力,这种应变能力不是单纯的技术、市场、管理、资本,而是一种综合的前瞻性。首先必须要具备科技研发能力。一个公司具备了研发能力,达到我有你无、你有我优从技术上占据先发优势。每个行业的头部都有研发能力,因此赢得了竞争。研发能力,不是一上来直接构建全技术的研发环境和团队,而是从思想观念上重视技术的领先性与差异性,比如关注在未来的媒体发展中,哪些可能有颠覆性、替代性,如何适应或应对。在媒体发展趋势层面,我认为发展服务型媒体是个方向。早期的媒体,是单向性的,老百姓也没有其他选择。后来发展为双向的,可互动的,但也只是信息渠道的角色而已。服务型媒体,要在公信力的基础上建设,建设服务型媒体是思路问题,怎么用好新技术是方法问题。

孙圣安

个人简介

孙圣安,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江苏有线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南京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2013年被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称号、2020年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称号。

获奖感言

获得“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此,我要感谢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感谢江苏有线,给了我干事创业的平台;感谢长期以来与我一起共同奋斗的伙伴们。成绩代表过去,未来我将继续为行业的高质量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专访内容

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变化:

1997年研究生一毕业就进入了南京有线台,至今已经有25年。在这20多年里,有线电视行业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是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推动广电进行数字化转型,大幅增加了数字电视用户总量和电视业务ARPU值。第二次是国家三网融合战略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广电开展大规模网络双向化改造、发展互动电视业务,进一步提升了业务ARPU值。如今,新一轮通信与信息技术裂变式发展,5G、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媒体格局的深刻变革,以IPTV、网络视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影响力和竞争力越来越大,对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技术的革新、行业的竞争、用户需求的多元化无一不在促进我们向综合服务提供商战略转型,朝着IP化、移动化、云化、智慧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

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些技术思考和建议:

自党中央提出媒体融合发展以来,广播电视传播媒介,具体到广电网络,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与新兴媒体在开放化、多样化、个性化、动态化、智能化等方面优势互补、动态聚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

以江苏有线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一些做法为例。概括来讲,就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整合资源,促进业务、内容、平台、网络、终端的共融互通。

1.布局“有线内容生态圈”

发挥“党媒政网”属性优势,建立省市县三级内容服务矩阵。打造融媒体智能内容集成服务平台,推进高新视听内容产业布局,实现跨屏、跨域、跨网、跨终端内容输出。广泛整合教育、养老、医疗、文化、艺术、少儿等领域特色内容资源,实现“内容服务+生活服务+产业延伸”的运作模式,打造具有广电原创特色和全国影响力的内容服务新模式。

2.深耕“全IP融合业务平台”

采用DVB+IP的技术路线,建设智能、开放、融合的全IP融合业务平台,通过有线电视网、互联网、无线网,面向电视大屏和移动小屏,实现云化部署,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江苏有线内容和业务服务,支撑面向用户的敏捷化运营,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需求。

3.推进有线、无线协同覆盖

实施有线电视网络的光纤化、IP改造,开展广电5G网络覆盖建设,推动有线网与无线宽带网、广电5G网协同组网,构建天地一体、多频协同、立体覆盖的现代化广播电视协同传输覆盖体系,提升网络承载能力,有效支撑集“数字电视+家庭宽带+移动通信”为一体的全新家庭融合套餐,满足媒体融合业务开展的宽带化、泛在化接入需求。

4.打造系列化超高清融合智能终端

按照超高清技术和视频产业发展趋势,引入以智能语音交互、智能多屏操控、智能家居控制、大数据智能运营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现有广播电视技术体系进行深度融合,研发超高清融合智能终端,构建面向内、外网,覆盖大、小屏应用的终端产品体系,满足媒体融合时代开展创新业务的终端承载需求。

畅想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转型”与“融合”是当下媒体发展的时代主题,信息技术变革、用户喜好迁移,未来将是万物互连、万物皆屏、万物皆媒。

从展现形态来看,未来媒体会和用户的数字化生活全面融合,更加智能化,多元化。未来终端形态多样,传统电视形态与可穿戴设备、穿衣镜等设备广泛结合,万物皆屏;未来终端可通过大小屏互动、触屏、人机交互等多种方式增加交互体验;未来终端可通过AR/VR/XR、球幕、三维声等展现手段,让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

从传播能力来看,未来媒体发展可通过有线、无线、卫星融合传播,实现更加一体化、便捷化。广播电视与5G深度融合发展,有线无线卫星“天地一体”的协同覆盖体系,进一步增强广电网络基础设施的软硬件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媒体传播服务能力。

从服务方式来看,未来媒体发展会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广电媒体将围绕用户需求为核心,以数据为纽带,聚焦实时运营的全维度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将用户需求贯穿于媒体内容生产、运营、传播全过程,建立以“用户为本”的新模式,实现“千人千面”的用户服务,提供个性化、碎片化和精准化的服务。

魏永红

个人简介

魏永红,1990年大学毕业,到甘肃省日报社印刷厂工作,见证了报社告别“铅与火”的历程。2000年报社技术管理处担任副处长、处长,主持了甘肃日报社及子报告别“纸与笔”的工作。2018年,兼任新媒体集团九色鹿融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开始媒体融合的技术工作。2019年、2021年分别获得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1年获得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获奖感言

感谢新技联的评委给我这个荣誉,不仅是给予我个人的,更是对我们长期在媒体技术领域工作群体的肯定和鼓励;感谢我工作单位的历任领导对技术工作的支持和肯定;感谢一直以来和我一起战斗的伙伴们,对我的包容和理解。技术工作需要坚韧和坚持、需要莫问前程几许,只顾风雨兼程,我一直努力在前行路上。

专访内容

1.回顾从事本行业以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变化

我参加工作的时候是20世纪90年代初,整个报纸印刷行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告别“铅与火”的行动,这是一场伟大的时代变革。报社印刷厂有了激光照排车间,以前端着铅盘的排字工人们,坐在了电脑前进行报纸的排版,虽然一开始,软件的交互性不好,不能所见即所得,排版工人要背很多的指令,但这对于中国报纸印刷业来说,已经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了。1992年前后,人民日报等在京外开设印点的报社,开始了卫星传版,人民日报在社内建设了卫星地面站,各代应点也都建设了卫星小站,传版通过卫星来完成,每天晚上,版面传输情况通过卫星电话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时期,数据的传输基本上都通过软盘拷贝来完成;1994年左右,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开始组建局域网,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由于当时技术所限,经费制约,设备单点故障非常高,经常会出现网络不通,甚至出现过老鼠咬断网线的情况。

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渐进入我国以及电脑的普及,记者、编辑对使用电脑已经有了新的需求。2021年年初,甘肃日报及旗下的兰州晨报、西部商报、甘肃农民报等都同步告别了“纸与笔”。同时,我们不仅告别了“纸与笔”,还提出了由编辑直接组班,不仅是副刊,要闻版的编辑也是自己组版,减少了出版环节,极大地提高了报纸的出版效率,这在当时也是开全国报业之先河的。后来,陆续引进了广告、发行管理系统,引入了DMS等报纸出版安全体系。由于都市报的出现,逐渐采用了彩色打样,提高了报纸的印刷质量。这个阶段的技术都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现阶段的技术发展,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在中央顶层设计下开展的。

2.对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些技术思考和建议

新媒体时代,技术一直在变,云计算、大数据、算法、AI新闻大行其道,但优质的内容依然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表达形式、呈现方式在移动优先的环境下与时俱进。对于技术的建议是大胆构想,谨慎求证,对于技术产品,一定要考虑应用场景;对于技术平台的构建,一定要考虑能够敏捷迭代。技术和内容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车轮平衡了,媒体才能跑上稳健发展的快车道。

3.畅想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纵观媒体发展史,就是一部技术变革史,技术是传媒发展和变革最根本的驱动力量,每一次变革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媒体形态。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推动着媒体发生新一轮变革,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主力军已经在向主战场挺进,但依然有很多机制、体制的问题亟待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思路来解决。我们媒体的从业人员,只有跳出媒体看媒体可能看得更明白。

未来,我们的媒体必定是生态型媒体。我们媒体客户端既是新闻发布平台,也是直播平台、智慧便民与民生诉求平台、新媒体互动平台,容纳读报、医疗、社保等各项服务,更好地与用户建立了连接,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平台和各级政务、服务服务的入口,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内容提供商、有分发商、有营销服务商,各得其所,各取所需。

未来,我们的媒体将是5G环境下的智慧媒体。5G令我们的感知能力和方式产生根本变化。媒体的未来不再是新闻和传播,而是在于数据和服务,生产和传播必须高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解放生产力,重构生产关系,媒体将会成为智慧媒体。

未来,我们的媒体将是元宇宙背景下的深度融合。虚拟数字人普遍使用、沉浸式传播将会成为常见的方式,这种变化一定会提升媒体传播的效果。

未来,我们的媒体将会参与到社会基层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中来。媒体形成强大的信息采集、分析、应用能力,以媒体融合发展促进社会治理智能化,既有利于媒体资源、政务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也能提升党和政府在互联网空间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能力。

覃 俊

个人简介

覃俊,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管理学硕士。“广西云融媒体平台v2.0”和“广西云全媒体资产管理平台”于2021年分别荣获“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项目奖)一等奖和三等奖。

获奖感言

感谢广西日报社和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对我的栽培,并给予我和团队应用和研发媒体融合发展技术的空间和可能;更感谢新技联对我的激励。

专访内容

1.回顾从事本行业以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变化

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动着报业的每一次进步,从告别铅与火,从黑白到彩色,从纸质版到电子版和网络版,再到数字化,乃至数据化的海量数据积淀。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直播和热议的元宇宙,从PC端到移动端,在技术赋能的驱动下,先进的算法和数据清洗给海量媒资数据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与价值,推动了媒体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的发展。

回顾近20年来广西日报社的发展,清晰看到发展过程中技术的迭代及技术对报业发展的推进。广西日报社于1996年开始建设报社局域网,同年引进北大方正第一代采编系统,使部分采编实现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采编的效率。2002年,报社旗下《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全面实现采编无纸化。同年,采用TRS数据库系统建设报社各报的数据,报社的报纸数据库建设开始步入正规化。2005年,报社将《广西日报》《南国早报》等创刊以来的纸质报纸全部进行数字化。2013年,报社成立新媒体部,推出“广西日报”客户端V1.0版本。 2016年建设“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

2.对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些技术思考和建议

广西日报社围绕自治区党委提出“融入一朵云、共建一矩阵、织就一张网、形成一盘棋”的媒体融合战略布局,按照“建好、管好、用好广西云,打造辐射东盟、具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融媒体品牌”目标任务,举全社之力推进广西“一朵云”建设。经过一年多来的持续建设,目前在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和应用实测中取得阶段性成果,项目一期已完成主要服务报社“小循环”的“小平台”广西云融媒体平台V2.0的建设;项目二期在广西云融媒体平台2.0平台基础上,升级为具备为全区各级媒体智能生产赋能的“大平台”即广西云·云立方智媒平台(融合了自治区级AI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实现赋能报社媒体融合及自治区各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广西云·云立方智媒平台、广西电视台的全媒体视音频通联平台、广西广电网络的媒资库平台,三大平台底层资源融合融通,聚力组成广西云自治区级技术平台。以智媒中台作为技术平台的支柱,构建成自治区级技术平台新基座,通过标准化API接口为上层应用提供AI服务、业务服务和数据服务;构建广西云自治区级技术平台省市县三级贯通新模式,向全区各市、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开放共享技术能力及数据服务,联结自治区、市、县主流媒体及党政新媒体,在全区大力构建起“1+14+111+N”一体化融媒体矩阵,实现全区媒体传播提质增效;运用前沿技术,构建新业态,打造广西云智能视频生产平台、云上新闻中心等,实现媒体协同、内容共享等业务新形态。

广西云自治区级技术平台以遵循六化为实施路径,实现全区媒体融合平台化,内容生产智能化,采编审发移动化,管控、用户、经营一体化,内容制作视频化,前沿技术能力生态化,实现全区媒体共享融通、融合传播、智能生产、一体发展的新型传播平台。

3.畅想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Web3.0的时代即将到来,Web3.0是结合区块链技术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互联网形态,是一个去中心化互联网,随着去中心化技术的逐渐成熟,元宇宙、NFT等新兴技术将对现有的传播理论体系造成冲击。广西日报社规划了一系列基于新兴技术的项目,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生产传播格局。具体举措为:

一,加快建设媒体新技术平台。将以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为主体,积极推进广西云自治区级技术平台,推动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云平台互联互通,实现自治区级云服务能力向市县延伸,向垂直行业拓展,打造区域一体化协同云平台;

二,加速推进内容智能自动化生产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和产业生态的发展。将通过虚拟主播、NLP分析等技术,提升媒体内容生产效率、优化媒体内容展现形态;

三,积极推进区块链技术研究及应用。我们正在研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广西云图库项目,将打造一个基于自主可控公链技术及可信联盟链技术的广西云数字资产平台;

四,大力推进超5G+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下一步将建设广西云·云立方5G+8K全景新闻发布厅,汇聚广西“一朵云”发展成果,打造广西媒体融合样板间。

如果将媒体融合发展比作汪洋大海,媒体自身在这片海洋中只是渺小的一叶扁舟,而媒体技术就是航海者手里的桨帆,无论顺风或逆风,手中的桨帆就是我们对抗风浪最有力的工具。

章劲松

个人简介

章劲松,现任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社编委,分管新媒体技术。2003年就职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先后在集团网络信息化系统、采编出版系统、网站发布系统、中央信息厨房、交汇点新闻、全媒体指挥中心、5G超高清融媒体演播和智能媒资管理平台等项目建设和开发团队的组建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获奖感言

非常荣幸能够获得“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人才奖,感谢新闻技联和新华报业,感谢领导、专家以及同事们的关心支持。我非常有幸曾在北大方正工作过,王选老师“持续创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标新立异”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技术赋能媒体深融的道路上,我将再接再厉,为媒体数智化转型贡献力量。

专访内容

技术的发展一直在推动传媒的变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传媒格局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对计算机信息化以来传媒技术的发展做了回顾,从技术角度对媒体融合现状进行了一些思考。通过对5G、人工智能、区块链、虚实共生等下一代互联网新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对传媒技术发展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1.从汉字处理到媒体融合,技术助力新闻媒体发展

今天我们输入汉字、排版,在电脑、手机上阅读,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在80年代初,计算机汉字处理还非常初级。到了90年代,计算机汉字处理还是高新技术,计算机的图形处理能力也很有限,记得写毕业论文的时候,用的是点阵字体和针式打印机。王选老师带领团队,在汉字处理和激光照排方面取得了革命性的成就,引发了我国出版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电与光”的技术革命。王选老师被公认为“当代毕昇”,他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为信息时代汉字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2000年,我有机会到北大方正工作,为报业、广电、印厂等提供技术服务。那时候主要在做报纸采编出版和激光照排系统,飞腾排版软件已经取代了维思组版系统,网络版飞腾和采编联动,网络化协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也正好赶上新闻网站快速发展的时机,大约两年时间就参与建设了十多个网站发布平台,包括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网、江苏广电、苏州日报等,还协助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报社网站建设。报网协同、稿件共享也开始被关注,2003年在新华报业建设的跨媒体综合采编系统,形成了集团所属各个报刊统一的内容生产平台,以及相应的数字报发布系统,并将内容同步到网站发布系统,这也为后来的稿件共享平台打下了基础。在2008年奥运会、省市党报联动、2014年青奥会七大联盟新闻报道中,稿件共享平台充分得到了应用实践。在此过程中,对“报网融合”“稿件共享”“一键签发”的探索不断深入,新华报业中央信息厨房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14年底全面投入使用。当时的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现在来看,都在往移动互联网发展。新华报业中央信息厨房面向移动端的“超级门户”,当时虽然很初级,但从方向上来看是完全正确的。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在传媒领域开始得到应用,新闻客户端开始爆发式增长。

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进程的深化,传媒技术平台的建设跨入了一个新阶段。经过近三年的酝酿、设计和建设,2019年上线的全媒体指挥中心紧紧围绕支撑“四全”媒体发展的总体要求,建设了“两个支撑”和“三大平台”,融通“报、网、端、微、屏”传播矩阵,形成新闻生产“策、采、编、发、控、传、馈”的完整业务链,体现出移动化、智能化、中台化、一体化、全媒体生产、矩阵式发布、大数据辅助等特点。

2.时代赋予新技术大舞台,媒体融合步入“深水区”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给传媒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为传媒领域新技术探索和应用起到了很的大促进作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带来的冲击,没有给我们太多的反应时间。2011年微信上线,2012年今日头条创建,快手转型为短视频社区,2014年新浪微博正式更名为微博,2016年抖音上线。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娱乐化潮流使得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媒体感到巨大的压力,超大流量和高频互动也使得传统技术架构难以支撑。

从中央信息厨房到全媒体指挥中心的建设,也正处于这样的背景之下。此时的内容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涵盖了OGC、UGC、PGC和AIGC。内容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除了传统的图文、音视频,还有直播点播、短视频、H5、互动小程序以及VR/AR/MR/XR等虚实交融的场景化展示,2020年来,元宇宙、数字人又掀起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我们注意到,媒体行业一方面在积极打造自主可控的技术平台,另一方面也认识到新技术基础建设投入巨大。而互联网大平台也在不断探索深入传媒业务,形成了媒体和大平台强强联手,快速迭代演进、推陈出新的新态势。在传播渠道方面,媒体充分利用社交平台的用户资源,入驻社交平台,形成体系化传播矩阵。在媒体传播影响力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平台的依赖性,以及多平台发布内容管控的风险。

当前是媒体加大技术投入,升级技术架构,夯实数字底座,丰富技术手段的重要时期,是应对未来发展的关键节点。目前,全国媒体融合发展生态建设,大格局已经形成,整体态势基本成型。大部分媒体的技术建设已经完成了中台布局,新技术应用持续引入,中台能力在不断增强。但面向用户应用的个性化需求变化很快,给中台数据治理和能力沉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地筛选、更新、替换,快速变化对系统的成熟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新的挑战。

3.技术架构加速迭代更新,场景化矩阵传播成潮流

我们可以看到,传媒发展和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是息息相关的。2014年左右,4G网络开始推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客户端开始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连接每一个具体的人,移动便利性为网络社交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移动互联网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音视频交互、网络购物、移动支付被广泛应用,基于庞大的内容信息、用户信息、互动信息的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得到了快速发展。报社从报纸采编向中央厨房演进,新闻客户端开始爆发式增长,大部分报社系统采用“本地部署+公有云”的方式来应对新媒体发展需求。

2019年,5G的正式商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大力发展,物联网、万物互联成了热词。经历几年发展的报社,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报网端微屏”传播矩阵,媒体融合高效协同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强化采编联动、内容生产的同时,开始重视对渠道和传播效果的评估,全媒体指挥中心的建设也应运而生。报社进一步扩大自身平台和入驻平台,自有平台除了有以图文为主的新闻客户端,还推出了视频客户端和垂直领域的客户端。除了入驻学习强国、人民号等媒体号,还在头条、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开号。媒体在打造精品互动新闻产品,在H5、智能语音、VR/AR、虚拟人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实践。媒体技术则推行中台战略, “本地部署+公有云”的架构也升级为“公有云+私有云”的混合云架构。

当下,我们正在迎接下一代互联网。Web3.0的概念早出现在2000年前后,于2014年被以太坊联合创始人和Polkadot 创始人重新提出。在Web2.0的基础上,Web3.0通过各项区块链技术,搭建一个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在这种趋势下,在去中心化的生态中实现主流引导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是一个全新课题。媒体行业在区块链、NFT等先进技术探索是非常积极的,Web3.0带来的变革,已经进入了新闻传媒机构的生产和流通链条。Web3.0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如:区块链在版权保护、内容真实性查证等方面开始得到应用,但NFT项目一直围绕着艺术品和收藏品,而不是新闻产品。

互联网规模越来庞大,技术架构也越来越复杂,发展和安全的协同共进至关重要。新闻传媒主要是在技术应用层面,需要依托可靠的基础设施底层和数字智慧平台层支撑,打造自主可控的安全可信混合云。区块链将进一步深入到新闻产品传播、内容创作交易链路中,虚实共生的智能化、场景化内容生产逐渐增加,用户终端将出现多样化趋势,交互的通用性和灵活的适配性将会有革命性的突破。作为新闻技术工作者,要紧紧跟上时代步伐,充分发挥技术赋能的优势,在传媒信息安全、提高融媒产能、强化用户链接、技术应用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

林 波

个人简介

林波,现任新华社技术局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兼数据技术部主任。曾负责建设新华社全媒体采编发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统一存储平台等多个重大项目,长期跟踪研究传媒业新技术、新应用。

获奖感言

感谢新华社技术局对我多年的培养,感谢新闻技联给我颁发人才奖,既是对我的认可,也是给我的鞭策。新技联和《中国传媒科技》一直都是我们新闻科技工作者的宽广舞台,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积极运用新技术迎接传媒业的挑战,携手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专访内容

1.传媒业变化

回想二十年媒体行业的从业历程,一直深刻地感受着技术带给传媒业的巨大变革,甚至是颠覆。互联网的兴起,有了网站这种信息发布方式,人们开始接受电子化阅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始并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变成了双向交互,自媒体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移动端成为舆论传播的主战场;4G网络的普及,让信息阅读进入视频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运用,造就了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的崛起,实现了信息发布到信息个性化服务的转变。

新华社为了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机构改革、业务改革和技术平台升级多措并举。成立了全媒平台、新媒体中心、对外融合报道中心等部门,统筹各领域全媒报道,要求分社、编辑部进行全媒化转型,开设新媒体专线、短视频专线、各语种互联网专线等全媒体线路,推出新华社客户端,“融合”改革力度空前。技术局开发了新一代的全媒体采编发供系统,整合了十多个不同业务的采编系统,将全社采编业务融合在一个平台上,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全面支持全媒体稿件的采集、制作、发布和供稿,强有力地支持了采编业务改革。

2.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的技术思考和建议

为了实现引领性的技术保障,新华社技术局从技术保障、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都有了全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

一是建成了面向互联网的新一代技术体系。全面采用开源技术,按照分层架构建成了由三大基础平台、四大应用平台组成的开放型的技术体系。三大基础平台是大数据平台、基础设施平台、网络安全平台,四大应用平台是全媒体采编发平台、云供稿平台、业务管理平台、协同办公平台。

二是坚决走自主研发、自主运维的自主掌控之路。新媒体时代的业务变动频繁,新的业务需求层出不穷。技术部门只有自主掌控,具备快速反应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

三是积极运用新技术,不断赋能采编业务。技术局通过对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助力采编业务。比如自研的“北美雷达”数智图谱工具。通过对北美主流媒体和官网的大数据分析,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创新态势感知算法,预判国际形势。自研的“较真”智能安全引擎。除了实现传统的错别字、基于规则匹配的检校外,还研发了27种深度学习及算法模型,通过机器学习总书记的讲话原文和新华社权威稿件,让“较真”在政治术语、政治提法等方面具有很高检校能力,不但满足新华社的需求,还实现了商业化。

四是发挥技术优势,直接参与产品制作。在2021年底,技术局基于区块链NFT技术制作的新闻产品《领取属于你2021记忆链》,是国内首个“新闻数字藏品”,在全网引起轰动。

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更是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3.畅想未来媒体发展趋势

媒体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关键还是看技术怎么发展,看新的技术如何被运用。单纯从技术来看,我个人关注5G/6G无线网络、区块链、可穿戴设备、脑机接口等,在应用层面则关注元宇宙和web3.0,当然,也可以认为元宇宙是web3.0的一个实现。

5G/6G网络将解决万物互联的问题,促进物联网的实现。未来,新闻制作将更多地依赖物联网数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将更加普遍和急需。简单地说,各种新闻事件的一手采写将主要依赖机器人,而采编人员则聚焦于深度报道。

区块链技术解决的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问题,未来将会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媒体的专业价值将得到提升,但如何让合适的信息找到适合的受众成为更大的挑战。

可穿戴设备目前仍然是手机的附属品。未来,期待可穿戴设备替代手机成为我们的移动终端。

脑机接口刚刚起步,主要用于帮助残障人士恢复能力,还未得到普遍应用。未来应该是我们终极的交互方式,成为传说中的“意念控制”。未来以可穿戴设备和脑机接口相配合诞生的新的终端也会改变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将再次颠覆传媒业。

Web3.0可能意味着很多不同,普遍的观点是一个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社会,就像是让人可以同时生活的多个平行宇宙。但是,从传媒业的角度来说,资讯的需求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人们不再是读、看新闻,而是身临其境地经历和体会。人们也不是去点击、搜索信息,而是由每个人的“数字助理”根据个人喜好收集、归纳后呈现给受众。媒体将主要体现在权威发布,以及专业性的深度分析解读上。

无论网络怎么发展,虚拟世界不过是现实世界的另外一种形态,不可能超越国家属性,也不可能是法外之地,党管媒体的原则不会变,媒体的基本职责也不会变。

黄 岩

个人简介

黄岩,从事工作30年来,一直奋战在人民日报社技术保障一线,参与过报社多个信息化项目建设与改造工作,曾任人民日报社技术部融合保障处处长、综合处处长,现任人民日报社技术部网络安全处处长。

获奖感言

非常荣幸获得“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人才奖),这是新闻技术领域的至高荣誉,获颁此奖,是鼓励更是责任。我将继续以老一辈新闻技术工作者为榜样,将不惧挑战的创新精神,细致踏实的工匠精神,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继承下来,传承下去。在今后的新闻技术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深耕不辍,笃行致远。

专访内容

1.回顾从事本行业以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初,人民日报实现了计算机制作拼版,编辑记者可通过电脑录入汉字,通过扫描图像、电子排版、激光扫描、晒版拼版等工序完成电子照排出版,报社正式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率先开发卫星报纸版面数据传输系统,在全国建立了卫星地面小站,通过卫星网络高速实时传输每日报纸版面信息,大幅提升了报纸印刷时效性与安全性。

1997年1月1 日,人民日报社推出了《人民日报》网络版,成为党报中第一家“触网”的传统纸媒,也成为《人民日报》开始数字化转型的标志。2000年,报社建设了新一代人民日报采编系统,同年《人民日报》网络版正式更名为人民网,人民日报数字化进程快速推进。

报社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同时不断优化自身技术支撑体系,深入挖掘传统技术与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结合点,加强技术应用创新,聚焦“策、采、编、核、审”等关键环节,形成报、刊、网、端、微、屏等全媒体业务矩阵的融通和联动,以技术创新激发内容创作的“双融合”“双驱动”的方向发展。

2.对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些技术思考和建议

近年来,如何适应媒体传播新模式的快速变化,如何提供快速安全地媒体技术保障上也是媒体技术工作者需要共同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1)注重媒体专有云建设

新媒体迫切需要一种动态高效、安全可靠的技术架构配合他们快速安全的实现新业务上线与运维。媒体技术部门要在做好私有云(对内服务)、公有云(对外服务)的同时关注专有云的建设。通过建立专有云,满足各类用户的应用需求,同时兼顾技术管理、运维人员对基础平台高弹性、高灵活性的需要、满足媒体传播对业务资源统筹管理、高效利用、快速部署的需求。

(2)注重媒体网络安全建设

媒体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对媒体网络安全、数据资产管控显得尤为重要且紧迫。

媒体行业应持续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确保自身本级信息系统实现安全可控。同时针对关联单位技术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可适时建立统一的网络安全态势监管平台,实现统一的网络安全风险发现、脆弱性分析、自动告警、集中监管等功能的安全闭环。进一步强化本级单位与关联单位网络安全协调、联动、监管机制,确保网络安全监管和主动防御可管可控。

(3)注重媒体自身技术力量建设

技术部门要从单纯微观的技术支持转变为以技术为依托的全面宏观的综合业务支持。同时,媒体技术部门要高度关注自身技术队伍的建设,既要“借脑”也要“强身”,只有把技术规划与运维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为媒体技术融合把好脉,开好方,下好药。

3.畅想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1)传统媒体将会继续以生产高质量新闻作品为目标,持续优化采编业务流程与资源

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的优势,将会继续以生产高质量内容作品为目标,持续聚焦优化采编业务资源。通过在“策、采、编、核、审、评、播、印、发”等关键环节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如通过建立更加专业的新闻分类数据库、新闻资料检索系统、检校系统等新闻基础业务系统,升级优化采编出版系统,不断提高编辑记者在日常选题、策划、写稿的生产效率。持续优化舆情信息、新闻传播效果分析的信息分析平台,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平台的准确度、智能化、计算力,让编辑记者能够自主可控、实时了解自己作品的传播力,影响力,为不断优化自身的新闻产品提供技术支持,用以不断优化、强化传统优势。

(2)新媒体将会以强化传播力与影响力为目标,持续加强技术应用创新

随着5G进入商业时代,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将与新媒体发展紧密融合,新媒体相关产品快速迭代升级,传媒产业链条得到优化,不断催生新的产品类型、商业模式和管理服务。未来,新媒体将会更加注重于与VR、AR、元宇宙等方面的技术结合与创新,聚焦将高质量新闻内容快速转化为多媒态的传播模式,生产出更多传播力强、覆盖面广的新闻产品。未来,围绕人工智能算法、算力、算据三大要素,融合新闻传播、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聚焦传播领域的主流价值观精准传播、内容风控评级、网络空间治理、智能计算服务等方面开展研究,不断提升媒体传播力、影响力。

李满江

个人简介

李满江,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从事中文信息处理专业30年,参与863计划、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等项目10余项,多个项目鉴定为国际领先,获得教育部、山东省、中国新闻技联、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中国电子学会、潍坊市等奖励证书20余项,参与5项国家标准,获得专利1项。

获奖感言

感谢行业领导、专家们的厚爱,感谢对我的激励,我将更尽职尽力地工作,为我国传媒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专访内容

1.回顾从事本行业以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变化

本人自1992年参加工作起,一直在华光工作,见证了传媒行业30年的巨大变化,体会了传媒行业从技术依赖到内容竞争变化过程。90年代,刚淘汰铅字,传媒行业对技术的依赖比较强,技术更新,实现精密照排、彩色激光照排印刷等技术,逐渐数据库采编、网络化排版等进步,逐渐把策采编发流程替代手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此时行业的进步依赖于技术公司的科技攻关,科技公司推动了行业的进步发展。近10年来,媒体单位逐渐摆脱了对技术公司的依赖,有实力、有想法的单位开始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按照自身流程需要,打造了自用的业务系统。编辑与程序员携手工作,利用动画等手段,更容易做出吸引人的作品,最大化地体现新闻的内涵。直播、活动等线上线下配合的业务调整频繁,突发的需求增多,要求App上必须频繁更新版本,而委托技术公司开发App的话,标准研发流程的需求调研、费用核算、研发、测试、培训、施工过程,已经不能满足媒体对App的要求,比如有些活动线上报名、分享、颁奖等功能,只使用一周后就下架,没有贴身的开发团队而依赖外部技术公司的话,已经阻碍了媒体的优势发挥。因此,传统的技术公司,在基础的、通用的工具、系统、平台的建设上还有稍存的优势,在配合目前媒体增强竞争力上,暴露出了更多的劣势。

30年来,媒体自身的天然优势也逐渐失去,面对来自自媒体、新媒体的竞争,在主导主流声音上,困难更大。相比30年前,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主流媒体不占优势,媒体间为吸引眼球、增加流量,激烈竞争,读者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难度加大。

2.对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些技术思考和建议

当前媒体融合,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的业务在逐步趋向合并、统一,前端策划、采访的融合容易一些,因为媒体渠道的特点不同,导致中后期的渠道融合难度加大。未来,媒体多样化会更加明显。不同的媒体渠道,稿件可以共享、工具可以通用,但是流程、运营等业务难以合并,不但不会合并,在各自专业上越来越精、相隔越来越远,这符合受众精细划分的发展趋势,这样涵盖的受众才会广,传播力、竞争力才会更强。技术驱动下的媒体融合发展,重要的还是优质的内容,着力打造优质内容,做到内容和技术相互驱动、高度融合。同时要培养懂技术、会内容的复合型人才。

3.畅想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展望未来媒体,我认为,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精神消费市场会占据消费市场主导地位,从而各种精神消费媒体得到空前迅速发展。媒体形式随着科技发展和民众的需要在变化,新的媒体形式快速出现并迅速被替代。穿戴设备、人机接口等科技的发展,未来新闻的数据量暴增、传输速度飞升、信息更加完整不失真。新闻制作上,越来越复杂,新闻造假的行为因为难度太高而趋于消失,新闻的制作趋向于原始记录的回放,从而造成媒介的同质化更加严重,人人都是媒体,处处有新闻,人们会更加喜欢有思想深度、有内涵的媒体。

张 青

个人简介

张青,现任贵州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并担任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制播专业委委员、贵州省广电局科技委副主任委员。

获奖感言

感谢中国新技联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感谢技术同仁们的帮助和支持。这份荣誉是对我三十多年技术职业生涯的认可,作为特别贡献奖获得者,我将继续为新闻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专访内容

1.回顾从事本行业以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变化

本人自80年代大学毕业进入贵州广播电视台后,从事技术工作三十余年,亲身经历了广电技术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到超高清、节目制作从线性到非线性、从文件化到网络化、从融媒化到智能化的整个变迁过程,回顾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变化,我认为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有着以下特点:

一是目前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加速度不断增大,呈现指数级变化。我国电视事业起步开始,从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转变、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变,从标清电视向高清电视转变,用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从高清电视发展到超高清电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

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几十年来的传统广播电视技术体系开始向新媒体技术体系创新转变。互联网使媒体领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实现了创新发展,广电媒体技术工作也加快转向互联网主阵地。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在广电行业广泛融合应用,大力促进了广电原创和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创新、深度支撑和迭代发展,不断提高着广播电视内容生产力和传播力。

三是随着媒体深度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广播电视技术受到更多的来自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风险挑战,广播电视技术安全的内涵外延已发生深刻变化。广电传媒行业不断丰富技术安全内涵,进一步延伸安全保障边界,通过积极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新一代全媒体技术安全保障体系。

2.对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些技术思考和建议

当下媒体融合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媒体技术要不断实现创新突破,通过多维度创新推动技术高质量发展,使得技术更加先进、资源更加集约、流程更加科学、效率效益提升、发展更加安全、人才不断涌现。在安全体系维度上,以整体技术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内容、数据、网络等非传统安全管理。加快传媒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技术研发,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技术主导权,“以技术对技术”构建新一代全媒体技术安全保障体系,“以技术管技术”创新提升安全保障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在新媒体技术体系维度上,高度整合新媒体技术资源,增强新媒体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研发和应用推广能力。加速技术转型,紧盯科技前沿,大力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广泛融合应用,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创新技术建设维度上,创新数据体系、云服务技术建设,不断提升技术平台能力。持续推进超高清技术应用,强化新媒体领域数字技术能力建设,提升云基础设施能力,推动数字广电新基建,推动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内容生产和传播和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在技术管理维度上,通过标准化建设和智能化流程重塑,实现规范化管理和推动内容生产创新。以标准化建设推动工作流程化,以智能技术创新媒体生产流程,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在人才培养维度上,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要素,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破除束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深入实施重点人才培养工程。

3.畅想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在科技不断的创新驱动下,未来媒体的发展将会表现在智慧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媒体融合将向更深层次迈进。形成服务业态多元化、内容供给高端化、媒体生产一体化、网络传播泛在化、用户终端智能化、监测监管精准化、科技支撑体系化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通过把握科技创新、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可能主要表现为:优质视听不断涌现,视听内容供给丰富多样,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进入更优质量、更多场景的超高清化高新视频阶段,电视媒体呈现频道定制化、呈现多样化、视听沉浸化、服务智慧化、交互人性化、网络无感化的多种形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媒体平台不断再造,形成IP 化、云化、融合化、智慧化、标准化的媒体协同发展新布局,用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媒体传播渠道升级重塑,传输网络IP 化、智能化成效明显,通过广电云、5G网络等新基建构建起新型智能协同泛在的一体化全媒体传播矩阵。

王 炜

个人简介

王炜,2003年加入成都索贝,现任执行总裁兼首席技术官。2008年,2011年,2012年分别获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一等奖、突出贡献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正高级工程师,广电总局第九届科技委员会委员。

获奖感言

感谢评审委员会各位专家对我工作的肯定,感谢行业内各位领导、专家长期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成都索贝公司给了我这个平台,我将一如既往努力工作,为新闻科学技术做出新的贡献。

专访内容

1.回顾从事本行业以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变化

从事本行业二十余年,传媒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十年。前面十年围绕着文件化、网络化、高清化三个目标,以央视新闻共享为代表的大型制作网、以雅典奥运项目为代表的远程异地制作、以北京奥运为代表的大型高清制作实现了传媒制播关键技术的突破。

近十年来,围绕超高清、媒体深度融合的目标,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传媒系统中的应用为手段,形成新的传媒技术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重要技术背景是互联网崛起,互联网技术和各领域专业技术相结合。在这一阶段融合媒体生产系统、媒体云建设如火如荼,我们提出的媒体云PaaS在国内外的媒体建设中得到认可,以央视新闻云为蓝本,建设的路透社云制作系统,被国际同行认为代表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传输广泛应用于电视台节目的汇聚、互动、直播中,大大降低了节目的制作成本,提升了节目的丰富程度。相对于高清视频内容,超高清视频不仅仅是幅面的增加,帧率、色域、动态范围的提升使数据量大大增加,如何基于现有的硬件平台支撑超高清节目的制作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研发的专用视频存储实现了超高清文件的“闪拼”,使超高清节目的合成、转码性能随着资源的增长线性增长成为可能;面向超高清节目制作的浅压缩视频编码算法SUVC,是国内首个用于广电制作领域的视频压缩算法。

2.对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些技术思考和建议

媒体融合发展,从技术层面上看,媒体机构内部各生产系统、发布系统首先要实现融合。这个融合是资源、内容、应用和数据的整合。媒体行业要形成支撑专业内容创作、发布、交易的生态,这就要求在整个行业层面形成技术标准和公认的技术体系。

各媒体机构都有在不同历史时期建设的系统,如何整合这些系统是当前传媒行业系统建设的一个难题。同时,要求媒体应用能够敏捷适配业务需求变化,项目建设模式要向服务模式转变,弹性资源、按需使用的应用逐渐成为新的传媒技术系统要求。

云技术在媒体融合进程中承担了重要角色,从早期依赖基础资源的IaaS建设方式、到以媒体PaaS为核心的平台加应用模式,始终无法形成行业统一的标准,达到资源共享、弹性适配、敏捷演进的目标。这里有个关键问题,能否找到行业共识技术对接基础资源和媒体应用。

资源的整合、系统的整合、媒体内容融合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数据的整合,包括业务、运营和用户数据。数据整合、数据驱动决策将是媒体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环节。

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关键是要针对媒体应用场景形成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研发专用算法。

总的来看,传媒技术应用具有数据量大、数据形态复杂、实时性要求高等特征,我的观点是要“研发下沉、纵向协同”,既有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ICT通用技术的成果,又要研发底层技术,针对传媒应用特点进行优化,方能形成满足媒体融合发展需求的技术。

3.畅想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未来的媒体将深度融合发展,媒体泛在化,给人以沉浸式体验。三维技术已经在媒体内容创作中得到了应用,但实现三维内容采集、创作到渲染呈现全生命周期还有很多技术难点需要攻克。近年来,神经辐射场等深度学习技术受到广泛关注,针对有限场景、有限对象,结合深度学习和传统渲染方法,实现部分三维化的2.5D全流程实践是一种可能的路线。

人工智能将进一步与媒体技术相结合,影响传媒全生命周期。在内容的创作和消费过程中大量的工作将由人工智能技术取代或增强,人工智能将会成为所有媒体参与角色的助理。从技术路线上看,以数据为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很多领域取得极大的成功,也面临发展瓶颈。传媒的一些专业知识如何植入深度学习过程,可解释、可干预的人工智能将会在未来的媒体应用中取得突破。

未来,泛在网络、泛在存储、泛在计算将会推动媒体泛在化进程,随时随地的媒体创作与消费,无处不在的媒体将会成为现实。一方面,媒体技术一直在利用通用ICT技术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媒体以其复杂的内容形态、海量的数据也一直牵引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其中,专业媒体往往需要在通用的网络、存储、计算基础上优化方能满足其应用质量与效率的要求,且这些需求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升级。因此,利用基础ICT资源,通过算法优化配置,辅以软件定义的专业设备,形成泛在的媒体资源,将会是传媒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邵德奇

个人简介

邵德奇,现任科技日报社技术研发部主任,研究员,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获奖感言

感谢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获此荣誉,倍感荣幸。感谢科技日报社给我展现自己的舞台。我将继续努力,以王选院士为榜样,为传媒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访内容

近年来,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媒体转型的时代使命。传媒技术在媒体转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技术引领媒体变革。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由技术革命带来的媒体转型。以技术驱动为重点,拓展渠道、丰富手段、聚拢用户,推动形成适应互联网发展的全媒体发展布局。

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主的数字传播意味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经历了web1.0,web2.0,web3.0三个时期。web1.0时代以网页传播提供信息为主,强调信息汇聚,众媒开始涉足互联网。对用户而言信息“可读不可写”。web2.0时期各种社交媒体纷至沓来,用户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提供自创内容分享。信息对用户而言“可读又可写”。web3.0时代智媒兴起,信息服务以聚合化、垂直化、场景化、个性化为特点,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平台化、分众化成为信息生产传播的典型特征。web3.0时期媒体的内容与服务并重,信息聚合平台、电商、社交媒体之间边界日渐模糊走向竞合,开启“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新模式。

受传媒技术的影响,整个媒体业迎来了变革和重塑:传播主体由专业人员转向全员;传播渠道由单一转向多元;媒体的表达方式由传统到全息呈现;媒体功能由提供信息到提供服务;媒体发展由相对独立走向融合共生。

媒体融合要强化技术创新。当下媒体融合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媒体全面触网,信息技术促进数字化生产、传输和数字化终端融合,为深度融合铺平道路;第二阶段媒体出现跨行业、跨界融合;第三阶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全面融合,形成了平台式、交互式、开放式、一体化的新型媒体架构。

在媒体融合进程中一些值得深思问题:

一是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当下存在技术不“硬”,同时媒体技术人才匮乏,能力欠缺,难以驾驭新技术,导致媒体创新引领发展举步维艰。

二是媒体技术迭代能力差。技术迭代一方面需要技术创新能力过硬,另一方面需要大数据资源做支撑,高质量算法需要庞大数据来模拟训练。目前这两方面缺乏,导致媒体技术迭代创新能力薄弱。

三是技术与内容融合不够紧密。传统媒体转型中,互联网的思维还不强,技术重塑内容流程还需要加强。

为更好发挥技术在媒体融合中的作用,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坚持创新为要,重视先进技术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利用新兴技术和思维进行深化创新,让媒体更好地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信息需求。

二是技术变革人才机制,为媒体融合提供保障。一方面要建立自身的技术力量,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另一方面要坚持开门强技术,加强媒体单位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公司的横向合作。

三是技术标准统一,实现协同发展。如规范平台、数据接口,有利于技术和数据的流通输出,实现协同一体化发展,为打造开放式媒体生态系统打下基础。

四是技术和内容双驱动。构建强大的技术体系,对线索采集、内容生产、审核、分发和效果反馈这一套内容运作流程进行技术重塑,提升内容生产与传播力。

智能媒体将是媒体创新的蓝海。

新技术综合作用于媒体,传媒业将全面进入智能化、数据化、移动化、平台化的智能媒体时代,媒体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智能化。随着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成熟,AI将全面渗透到新闻各领域,重构新闻生产格局和传媒生态。

二是数据化。未来数据是媒体的重要资源和竞争力。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新闻线索,提高策划水平;通过用户数据分析精准用户画像,实现精准推送,达到媒体找人的目的;通过传播数据分析,了解主题报道影响力,增强媒体的竞争力。

三是移动化。未来,“以人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和“以物为中心”的物联网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两大主要驱动力,万物皆媒进一步放大媒介价值,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建立连接将成常态,连接能力将成为决定媒体融合成败的关键。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多元连接,打造全媒体用户系统,坚持内容与服务并重,是决胜未来媒体发展的关键。

四是平台化。平台成为媒体信息共享的聚集地,是媒体响应需求,创造价值的重要抓手。平台不仅能实现传播信息,还提供了一个集内容、社交、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场所。随着5G、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VR、AR的普及,沉浸式交互传播将成为未来平台传播的重要方向,智能化社交传播平台成为建立与用户之间强连接的重要抓手,直播短视频平台将逐步突破网速、流量、场景桎梏,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期,直播短视频+社交+电商+信息服务将成为融合发展新模式。

罗 引

个人简介

罗引,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北京中科闻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2015年至2019年任中科院自动化所互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获2019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牵头研发的“红旗”智媒体操作系统已服务500家媒体用户单位,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中发表论文8篇,申请专利16项。

获奖感言

非常感谢评审组,让我有幸获此殊荣,这个奖是给我的,更是对我们整个团队工作的认可。没有国家的发展,就没有我们持续创新,施展本领的舞台,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与具备先进科技水平的国家之间的差距,这也鞭策吾辈须继续努力,在媒体科技领域不断探索,继续创新与突破。

专访内容

1.回顾从事本行业以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变化

自2010年从事本行业以来,传媒技术发生了深刻变革。有以下几方面:

(1)传播形式:垂直传播到融合传播

数字技术大力发展,4G/5G、云计算、物联网等基础设施技术发展,大数据、移动终端和可穿戴式设备的普及,技术与媒体在近10年产生了广泛融合,形成了数字化传播技术,衍生出媒体传播的新技术载体,形成了微博、微信、直播等多种形态。

(2)内容升级:单模态到多模态

2017年,随着多个短视频网站横空出世,形成以文本为内容核心转变为视频为内容核心的传播形态。多模态聚合的媒体信息由符号、情绪、情境三维度信息的叠加得以表征。多模态内容的融合、理解和生成成为技术发展的热点,利用机器自动生成视频新闻、利用机器自动讲述新闻,相关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媒体生产效能,提升了受众的信息阅读体验。

(3)推送机制:流式推送到喂养式推送

推荐算法颠覆了过去信息流推送--让用户甄别价值信息,转而利用心理学用户画像,主动推送符合用户兴趣信息。传媒从过去的单向广播、双向互动传播演变至推荐式传播。

(4)算法革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模型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媒体蓬勃发展,语义分析、关联、理解,知识图谱,知识表达、知识问答和内容生成等媒体业务息息相关的技术需求愈发旺盛。深度学习、预训练大模型技术随着GPU算力的不断提升而实现广泛应用,不断改变已有的媒体业务形态和用户体验。

2.对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些技术思考和建议

需要更多快捷、融合、多样化的媒体融合产品。产品要具备以下特点:从传播内容上,能承载核心业务,更加贴近民众生活和服务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从传播形态上,不是单一模态,而是多模态融合的;从传播方式上,除了已有的传统媒体发布外,还应能在移动终端上方面快捷地获取。

需要更多围绕媒体核心产品衍生新的传播方式升级。打造“融媒体中心”,实现资源统筹,流程再造。实现媒体传播创新组织架构、用人机制、管理体制、考核机制,使得生产要素产生新的活力,全面调动媒体从业者积极性。

积极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媒体传播方面的应用场景。虚拟现实是未来媒体信息体验升级的必然之路,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已有多年技术储备,应针对媒体传播需求系统研究新型信息交互、沉浸式媒体生成等关键技术,开发低成本、高性能、适人化、易使用的普适型硬件设备,建立核心软件平台,推动产业化并形成新型媒体传播产业模式。

3.畅想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站在历史革新的关键期推动媒体发展,需把握好以下几大趋势:

从媒体技术基础设施层面,国家推动新基建将进一步降低媒体综合应用建设成本,新媒体场景、平台的建设成本将更加低廉,人们将更加专注在媒体产品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新基建在不同产业的应用也将倒逼媒体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转型,需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新产品和新业态。

从平台创新层面,未来媒体平台将呈多元混态。平台将进一步降低技术应用门槛,下一代创新平台需要重点解决如何让数字空间的内容走到现实世界并融为一体的问题,兼具内容创新与交易两种属性的多元混态媒体平台未来更容易走向成功。

从需求供给层面,文化共创时代即将到来。随着未来媒体平台型生态的逐步发展,传统线性的内容文化生产模式和专业传媒机构的供给模式发生改变,生产、分发和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双向互动和开放链接,个体作为文化创意的主力军,使得文化共创时代即将到来。未来媒体市场从单一到跨界重组,未来媒体产品从实体到“数实融合”,未来媒体运营从先产再销到按需生产、定制生产,未来媒体组织从人工为主到人机协同,未来媒体相关采编系统从自建自管到即需即用。

新技术运用层面,云原生将是未来媒体应用实现的基础。在未来媒体应用市场,越来越多的传统应用正在走向云原生。要进一步探索如何更稳健高效、更具前瞻性地利用云资源为业务升级赋能。同时,云原生技术的日趋成熟也将对未来媒体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拓展的应用发挥极大的作用。

谢林轩

个人简介

谢林轩,现任航空工业文化中心副主任/中航文化副总经理。从事新闻传播工作21年,曾任职多家社会媒体和航空专业媒体,将媒体与技术融会贯通,尤其在新媒体、 融媒体、舆情数据等领域有较深研究和实践经验。2019年获国资央企“十大新闻创客”。

获奖感言

非常荣幸获得王选新闻技术奖,感谢新技联的领导专家们对我的认可和鼓励,感谢与我并肩战斗的小伙伴们,感谢给予我机会和舞台的新闻行业和航空工业。

专访内容

从事媒体工作二十多年,亲历和见证了媒体大变革时代。传统媒体报刊台盛极而衰再涅槃重生,新兴媒体“网、端、微”野蛮生长到有序发展。过去的二十年,媒体技术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均取得较大突破:供给侧最具代表性的是内容生产环节的技术革新,而需求侧则是以媒体传播环节为核心的媒体产品技术持续迭代。

媒体技术在需求侧与供给侧两端的差异表现,是底层逻辑的不同,一边是专业道路逻辑,从技术供应商到最终用户,体现都是专业价值;而另一边是互联网逻辑,持续迭代升级,从阅读到交互到沉浸到智能,要求用户体验至上。虽然二者都尝试过跨越自身界限,曾触达对方的领域,然而无论是由生产端出发的专属阅读器、客户端,还是从产品端出发的编辑器等,都很难撼动对方在优势领域的绝对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供应链生态也出现了泾渭分明的变化。

是更专业还是更大众化,更重或是更轻,是供给拉动了需求,还是需求牵引了供给,我们需要更专业有品质的新闻,还是需要更丰富多样的内容,成为一个时代不断探索的主题,其实本质上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共生博弈,也是传统软件开发企业和互联网技术企业的演化角逐,不是竞争取代而是螺旋式迭代共生,也正是这种底层动力,促进了媒体技术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的繁荣和多样,使得我们在一个时代可以同时身处多种可能性。

当下媒体融合已进入深水区,逐渐从开始的全面性融合转变为精准化融合。行业融媒体建设与大众媒体有以下三点不同:首先是需求不同,行业融媒体需要追求针对行业的“管”与针对自身的“用”两者相结合;其次是目标不同,行业融媒体通常由垂直领域的央企总部或行业媒体牵头,整合全行业的媒体资源体系,形成“行业合力”;最后是用户不同,垂直领域的媒体融合,所涉及的从业者,并非皆是如大众媒体单位的专业新闻从业者,除了牵头单位/媒体的专业团队外,大部分是非新闻专业的企业宣传人员,常见的融合方式和技术平台并不完全适用。

要解决垂类融合这个难题,这几年我们建设“航空融媒”探索了“融合+赋能”的“纵横双融”模式。融合方面,横向与纵向的双融合:横向是完成各媒体团队全媒体谱系之间的融合,媒体、业务、数据、团队、能力、效果的全要素融合;纵向是以行业管理架构为基本树状框架,聚合全垂直领域的资源和能力;纵横双融先实现资源整合的“物理反应”,再产生传播效能的“化学反应”。赋能方面,包含技术和生态赋能:技术赋能通过先进技术,以及海量资源数据,全面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和传播能力;生态赋能主要为解决非新闻专业团队的专业内容生产难题,构建基于平台的生态系统,聚合需求,由专业团队为非专业团队提供专业能力服务,通过专业分工实现能力提升。

航空融媒的主要经验:

讲站位,做好顶层设计——从上至下的“一把手工程”,航空工业集团党组高度重视,确保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创新融合模式,横向融合媒体平台+纵向融合垂直行业。通过融媒体建设实现新体系、新阵地、新呈现、新面貌、新生态的“五个一目标”,打造“一核两域三层四翼”多维新闻格局,构建生动正向、立体可控的舆论生态体系。

讲再造,坚持自我革命——以互联网管理模式重构组织架构,按受众和媒体产品谱系划分部门和分工。正式进入“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融媒体新模式。拆除壁垒,贯通稿酬,实现杠杆激励,KPI+OKR管理升级。根据舆策采编发评营进行流程再造。

讲方法,遵循三大路径——一: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内容从质到量的全面提升,原创全媒体输出能力增强,实现立体传播从十万+、百万+到亿级传播的大幅提升。二:以先进技术为支撑,联合20多家合作伙伴,深度定制构建行业融媒云。三:以创新管理为保障,在国资央企/行业媒体中第一家编制发布并启动实施融媒体运行标准规范。

讲实战,深耕应用场景——历经实战才是合格的融媒体,经受重大宣传、突发新闻、日常报道等场景考验,高频使用破解节日厨房的困局。媒体融合与行业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以新闻宣传为切入点,到舆情监测、大数据决策支持,到产业链服务,深入行业纵深。

讲合作,构建共赢生态——广泛开展媒体间内容、传播、商业合作。“小核心+大协作”与合作伙伴创新实现高效率供应链管理。构建“平台+数据+服务”的新模式,全面开放合作。联合业内外优势力量,深耕行业大数据。深度探索垂直领域融媒体建设和运营道路,打造融媒云平台。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