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野下裸眼3D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2022-09-01马婧婧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商业空间传播者媒介

马婧婧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不可或缺的开放空间体,其具有受众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的空间属性,而商业空间作为公共空间重要的功能分区之一亦是受众群体的必由之处。随着商业空间的发展,商业空间的传统概念已经发生改变,不单单是社会商业活动中所需的空间,而是获取信息资讯、体验地域文化和感知交流互动的空间。在商业空间的理论方法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之上,从传播学的角度将商业空间视为整体,各个传播要素紧密不可分离,裸眼3D作为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媒介以及其智能化的发展,商业空间逐渐成为智能的沉浸式互动的体验空间,使商业空间成为丰富地域文化形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载体。

1.裸眼3D的技术和材料分析

1.1 裸眼3D的技术分析

裸眼3D技术是利用人眼视觉屏障,使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图像,从而形成3D纵深效果。早期的裸眼3D需要借助辅助工具,例如眼镜才能让人看到3D效果,弊端在于体验者在有大幅度摆动或长时间佩戴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眩晕等负面影响。经过技术发展,裸眼3D可以直接让观者看到三维立体效果,根据视错觉中的视差屏障,从而产生纵深感和真实感。根据技术手段而言,裸眼 3D 技术分为光屏障式(Barrier)技术(见图1)、柱状透镜 (Lenticular Lens)技术(见图2)和指向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技术(见图3)。传统裸眼3D技术有或多或少的弊端,如光屏障式技术的产品亮度偏低;指向光源技术在与显示屏幕结合时有视角缺陷等。[14]传统的裸眼3D技术会受到技术限制,只能站在特定的位置上才能观看到三维效果。但随着现代科技的更迭,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多视角的裸眼3D和可以避免单一视角的缺陷,形成环视3D的效果同时也避免让体验者感到不适。[2]在裸眼3D以后的发展中会与更多技术相结合将人们所想变成在现实世界也能实现得更为显逼真的虚拟空间。

图1 光屏障式技术

图2 柱状透镜技术

图3 指向光源技术

1.2 裸眼3D的材料分析

根据技术手段和材质的不同,传统的裸眼3D 材料主要有液晶层、狭缝式晶光栅、柱状棱镜、LCD面板等。[3]传统材料成本高昂,制作工艺繁杂等特点。根据不同裸眼3D的产品,如裸眼3D眼镜、裸眼3D大屏、裸眼3D手机等会有不同程度和大小的运用。目前一些更具有前沿性的技术还在研究和开发当中,例如3M公司研发成功的3D光学膜,它可以使载具或设备无需佩戴 3D 眼镜就可以让体验者看到三维立体影像,增强了人机交互;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明的一项新型的裸眼3D材料专利,在基体材料上可以形成球形凹坑的结构(见图4),适合运用在全系裸眼3D当中,比传统的裸眼3D材料更加适合当下商业空间的发展等。

图4 发明裸眼3D显示屏材料的截面示意图

2.传播学视野下裸眼3D在商业空间中的传播要素

2.1 传播者

在传统的商业空间下裸眼3D的传播者是收集信息和制作信息的人,也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根据与受传者的关系又可以把它们分为直接传播者和间接传播者,直接传播者主要是设计师,间接传播者主要是会影响设计师设计过程的人,例如有审核机构、政府机关等。这些传播主体也具有“把关人”的性质,它们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让信息达到最有效的传播方式。[4]但在体验式商业空间中,传播者不仅是人,被设计师营造的环境本身也是传播者,环境自身在描绘和诠释,裸眼3D的设计师们运用数字环境或虚拟环境让空间本身进行情节性的信息传递。从信息的互动反馈的角度而言,本来是接收信息的受传者成为传播主体,例如在商业空间中利用裸眼3D的交互设计,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使传播主体的身份不停地进行转换。在后期调研中,受众对实际设计和使用情况也是反馈给设计师,这也是设计或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2.2 传播信息

传播信息即传播内容。商业空间裸眼3D的传播内容主要有三类:商业类信息、艺术类信息和文化类信息。不同类型的信息对空间功能的传达和塑造有不同作用。与传统的传播信息相比裸眼3D的传播内容带有叙事性和感官性,呈现出丰富完整的传播符号体系,人们在相同时间,接收的信息更多,能更加吸引受众。裸眼3D的传播内容主要以图像为主,传播者在编码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将传播内容直接化、主题化,在受众能理解和欣赏的范围内进行最佳创作,受传者在解码的过程中与受传者有一定层面的共享符号,让受众主动参与到其中而达到信息传播的有效和成功。

2.3 传播媒介

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曾提到:“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过他自己的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5]不同传播媒介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内容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活动和思考方式,例如,在口语传播中人们通过相互交流获取信息;而在铅字文化的阶段,人们通过阅读取得知识、提高教育水平;在电子媒介的时候,地球是一个整体,人们通过不同的媒介组织获取天南地北的信息。但这些阶段获取的信息都是平面二维化的。裸眼3D本身作为传播媒介,是传播信息的物质载体,将设计者的观念通过技术手段得以实现三维的信息内容,从而满足更强的使用需求。而这些数字艺术不仅仅是作为物质实体的存在,通过传播内容的呈现可以发挥宣传、教化的作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3D裸眼使虚拟内容更加让受众直观感知,媒介作用愈发明显。裸眼3D延伸出来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装饰功能、教化功能等都意味着裸眼3D未来使用得广泛的可能性。

2.4 受传者

在商业空间中的传播中,主要的受众对象是消费群体,包括直接受众和隐性受众,不管是否具有购物需求的对象,裸眼3D利用传播内容使受众的原有经验产生变化,引发精神或情绪上的共鸣,最终通过行为层面上表现出来,那商业空间营造出的消费环境有利于将潜在受众变成直接受众。对消费群体的冗杂性和多重性,需要注意受众的需要、注意、理解和记忆。受众需要包括受众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注意各个层次群体的心理差异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对受众的注意而言,裸眼3D对传播信息让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变成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受传者,这种态度的转变可以使传播更具有良性的效果。受众对传播内容的理解需注意传播内容的新颖程度和易理解性成正比,任何传播在加工信息时,都要从人既定的经验出发,站在受众角度去考虑。对传播内容受众不会完整清晰地记忆下来,但耳濡目染会受到影响。

3.传播学视野下裸眼3D在商业空间中的特征

3.1 交互性

人机互动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设计方式之一。交互设计中的交互,指的是用户与设计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即输入与输出,对一件产品而言,输入指的是用户对产品的操作行为,输出指的是产品对用户操作行为进行的反馈。[6]裸眼3D的交互输入过程主要是利用交互设备和视觉空间向受众传递信息,例如在商场内外运用裸眼3D的体感游戏,设计者利用视觉差原理构建三维空间,受众无需佩戴任何设备也能跟显示屏进行互动,但目前因成本昂贵,没能在商业市场上普及。输出过程即用户反馈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占有核心地位,这种交互行为更加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这与传播学理念中“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不谋而合,用户体验得到重视,让受众感受到信息的真实、时效,虽然目前的技术不能零延迟给用户进行反馈,但未来的技术会不断推陈出新得以完善。

3.2 感官性

体验式商业空间渐渐成为主流,体验空间调动人的感官和情绪,将空间、商品和人间的边界消除。打造体验式商业空间可以利用数字环境和信息墙面,借助裸眼3D就能打造立体真实的三维空间,让体验空间成为情感互动的剧场,调动人们的听觉、视觉、触觉,甚至是嗅觉,让人们在空间中获得感官平衡。麦克卢汉提出过“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7]虽然麦克卢汉的观点缺乏科学性,但是他给裸眼3D领域中带来启示,裸眼空间营造的虚拟与现实结合的体验空间带给我们沉浸感和立体感,可以让受众身临其境,与环境产生情感共鸣,使受众对空间具有能动作用,两者相互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形成身体和精神上的连接与互动。

3.3 技术性

媒介技术的发展伴随的是信息生产和传播效率的提高,新媒介也是传播技术的产物。裸眼3D作为新媒介渐渐普及,技术的不断更迭与发展以至现在出现了多视点裸眼3D,高清屏幕裸眼3D、体感交互裸眼3D等,使原有的传播信息更加真实、快速地传递到受众脑海之中,这就使受众接收信息的程度在有形和无形当中增加。正是裸眼3D的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化造就了裸眼3D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如保加利亚的数字艺术家Stoyan的作品《永生》(见图5)使用了计算机实时渲染技术和数字化模型使这件数字艺术品得以呈现在现实中,创造出一个永无休止的冥想体验。对于未来裸眼3D的技术发展态势,可以根据美国学者对于媒介技术提出“4C”趋势来分析裸眼3D的未来发展,由于裸眼3D在未来的普及率使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和使用,媒介接触和使用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多媒体技术使传播手段不断融合形成整体使受众的参与和控制的程度越来越高。但技术是双刃剑,要对于技术可能会引发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道德冲突进行把控。

图5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Stoyan《永生》

4.传播学视野下裸眼3D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价值

4.1 社会价值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利用各种传播方式形成和维护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就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传播的社会效果更加有效,信息的社会价值得以保障。公共空间中的群体范围广、密度高、流量大等性质,传播的信息在商业环境的接受率增加。商业空间的受众消费、游玩和观赏的目的较多,停留时间较短,需要以更加引人注目的方式吸引受传者,裸眼3D以先进的技术和新颖的形式能抓住人们的眼球,利用此种传播媒介弘扬社会价值观、政策宣传、知识普及等内容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抗疫期间,在商业建筑的最醒目的立面上,运用裸眼3D技术播放与抗疫有关的图像或视频,增加人们的抗疫意识,齐心协力抵抗新冠病毒,为国家防疫增添力量;城市繁华的商业街中放入裸眼3D屏幕,可以根据地域文化播放具有地方特色的传播内容,打造特色商业环境,增添城市标识。

4.2 商业价值

施拉姆和波特在《传播学概论》中指出:“传播必须满足为环境绘制经济地图的需要,以便每个人和组织都能为自己构建在特定时刻所拥有的买卖机会的意象。”[8]裸眼3D作为一种先进的传播媒介,相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显著优势,打破常规商业宣传的逻辑方式,产生和传播出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要素,如商业广告、动态海报等,增加产品的信息传播量,营造信息智能化的商业空间。例如日本新宿的商业街,联想携手日本知名虚拟形象IMMA为YOGA系列笔记本电脑所推出的裸眼3D广告(见图6),让受众产生猎奇心理,从而产生消费心理。根据拉韦奇—斯坦纳模式可知,受众对广告的思考阶段到情感阶段最后到动机阶段,是消费者从察觉到联想最后到购买的过程,而正是良好的裸眼3D商业设计能够唤起隐性的消费欲,使之成为显性。从而促进消费,适应市场化的需求,使产品效益最大化。

图6 日本新宿 Lenovo广告

4.3 艺术价值

裸眼3D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其本身。运用裸眼3D在商业空间中具有突出效果,当受众被屏幕播放的内容吸引时,人们会驻足停留,感受裸眼3D带来的逼真的立体炫酷的效果,使其本身成为出色的景观节点。在高度信息化的大环境下,裸眼3D增加建筑立面的丰富度,提高整体空间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美感。采用高科技的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公众的参与感,使受众对产品具有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9],体现着艺术价值的精神内涵,未来高科技与高情感的融合,也是商业空间必然的发展趋势。

裸眼3D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在传播者身上,设计师的审美价值和主观意识使作品带有不一样的个性。例如在合肥的淮河步行商业街上,中国经典的图腾——龙真实立体地出现在屏幕上,这是设计师因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差异,设计出不同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使裸眼3D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

结语

裸眼3D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已广泛应用,例如广告、展览、医疗等,其普遍性预示着裸眼3D的前景与未来。裸眼3D技术在商业空间运用的广泛,使数字艺术成为智能商业空间的标志之一,技术和艺术的融合给商业空间带来全新视野。在未来,裸眼3D将不仅局限于商业空间中的运用,在其他公共空间,如办公空间、展示空间等给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体验。因此,裸眼3D的设计者们需要突破成规,运用创新思路,使裸眼3D在各个领域中得以运用。

猜你喜欢

商业空间传播者媒介
公共艺术介入商业空间的表达特点与设计探析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时传祥纪念馆:做好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气氛营造下的商业空间与展示策略有机结合——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专辑
当代艺术观下的商业空间体验设计探析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展示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