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景视域下城市阅读空间认同研究∗

2022-08-30唐璞妮王胡林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范畴编码受众

唐璞妮 王胡林 淳 姣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1],深刻回答了城市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因此,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获得公众的广泛认同,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城市空间认同是公众在城市空间生产和扩张进程中产生的解构与调适,本质上是城市发展中社会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与情感认同等的集合[2]。作为典型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阅读空间提供阅读服务,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城市文化品格塑造与形象传播赋予了新内涵。在全民阅读、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城市阅读空间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已然成为一个热点。与此同时,实体书店、公共图书馆等城市阅读空间以受众为中心、以阅读为基础,丰富和创新“阅读+”场景,不断进行阅读空间的建设和发展,而公众始终是其建设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本文试图以场景理论为视角,从受众的认同维度探讨城市阅读空间的发展情况。

1 研究综述

1.1 城市阅读空间相关研究

目前学界对城市阅读空间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全民阅读视角,探讨城市阅读空间的建设和运行模式、特点等。例如,李杨等根据合肥城市阅读空间馆店融合的发展情况,从建设、运营等方面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应对策略[3]。严贝妮等通过解析合肥“悦·书房”的创建、运营及服务等模式,得出城市阅读空间发展的启示[4]。二是以公共文化空间为视角,分析城市阅读空间的构建和布局。王炎龙等以文化规划理论为基础,探析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布局的逻辑起点与驱动机制,进而指出其结构优化与服务转型的对策[5]。邓馨悦等选取成都、上海等地的城市阅读空间为案例,从文化空间布局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6]。三是以城市治理为视角,探索城市阅读空间的治理体系及其参与城市治理的途径。董丽晶等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建立了城市阅读空间协同治理模型[7]。张秋东等认为城市阅读空间治理主体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应推动其向“协同合作型”转变[8]。总的来说,以往成果多以城市阅读空间的自身建设为切入点,而从受众角度探讨对阅读空间的感知和认同的研究较少。

1.2 场景理论在空间研究的应用

场景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学者克拉克(Terry Clark)提出,是一种新的城市社会学研究范式,对讨论后工业时代具体场景与新兴创意阶层之间的吸附关系,以及城市空间中生活文化设施的价值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9,10]。场景理论强调人与物理空间的联系,具有较为清晰的情境指向[11]。有学者将场景理论引入到了国内城市文化空间研究中,主要聚焦在空间建构和文化参与及传播等方面。例如,陈波等借鉴场景理论,对农村居民文化场景赋值,以此分析农村居民文化参与的情况[12]。盖琪从场景理论视角出发,探究青年公共文化空间及其对青年群体的吸附能力[13]。臧航达等分析了场景理论在图书馆空间建设中的实用性,并从真实性、戏剧性和合法性三个维度探讨了图书馆空间建设的优化思路[14]。从现有研究看,场景理论在阅读空间研究上的应用,多集中在空间建设、发展模式等方面,而探讨阅读空间场景营造和体验的成果较少。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数据的收集、编码和比较形成概念和范畴,以此构建理论,具体研究流程包括资料收集、三级编码、理论抽样、饱和度检验和理论建构等步骤[15]。

目前成都拥有超过3600家实体书店和阅读空间,总量居全国第一[16],以成都阅读空间案例分析受众对城市阅读空间的感知和认同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因此,在数据采集上,本研究选取2020年天府文化云线上活动评选出的成都十大最美城市阅读空间[17]为研究样本,运用python编写爬虫程序采集该十大阅读空间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的大众点评评论文本共7312条。经初步清洗,剔除无效评论,得到样本7038条(见表1)。

表1 成都十大最美城市阅读空间概况及采集数据情况

续表

2.2 分析过程

运用质性分析工具Nvivo11plus对评论文本进行编码和分析。在编码开始前,为保证编码效度,由三名研究人员共同对抽取的820条评论进行讨论,预先制定相对统一的编码规则。在正式编码过程中,三人独立编码形成初始标签后,概念、范畴的提炼以及主轴编码都由三人共同讨论完成。另外,为验证概念模型,随机预留1760条评论文本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

2.2.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扎根理论编码的第一个阶段,是以开放的心态对资料赋予概念,并提炼出概念从属范畴的过程[23]。为方便对原始评论进行分类,将10个阅读空间的评论文本以空间的序号(即表1中的排序)和该空间的评论序号进行编号。以前期形成的编码规则为基础,对照研究主题,编码人员对评论文本逐句阅读形成初始概念,由于样本量较大,剔除频次小于5的概念,得到98个初始概念。对初始概念进行归纳分析,产生31个初始范畴,部分编码结果见表2。编码过程中分阶段对编码的一致性进行检验,通过对不一致的节点进行讨论,总体上保证编码的一致性达到90%以上,保证了编码的信度。

表2 开放式编码形成初始范畴(部分示例)

续表

2.2.2 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是进一步挖掘和厘清初始范畴间的逻辑关系,并概括归纳生成主范畴的过程[24]。通过对开放式编码形成的初始范畴间的类属关系及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归纳并形成场景认知、场景营造、场景体验及场景认同4个主范畴及11个副范畴,主范畴对应的副范畴及初始范畴见表3。

表3 主轴式编码形成主范畴

续表

2.2.3 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是对主范畴及其关系的进一步分析,提炼出核心范畴,并明确核心范畴、主范畴、初始范畴间逻辑关系的过程。基于研究主题,本研究将场景认同确定为核心范畴。围绕该核心范畴分析主范畴间的关系结构,形成6条典型关系,结果见表4。

表4 选择式编码形成典型关系结构

以前期编码结果及关系结构为基础,最终构建出场景视域下城市阅读空间认同影响因素及产生机理的概念模型(见图1)。

图1 场景视域下城市阅读空间认同影响因素及产生机理概念模型

2.2.4 饱和度检验

将预留的1760条评论文本用于饱和度检验,通过开放性编码和主轴编码发现未出现新的概念、范畴及关系。因此,本研究构建的概念模型在理论上是饱和的。

3 模型阐释

3.1 场景认知:形象重塑与价值吸附

认知是获取知识或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25]。受众通过媒体、网络等媒介的宣传和评价,获得对阅读空间的初步认知。在数字阅读和网络电商不断挤压城市阅读空间的生存空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逐渐完善及体验经济兴起的背景下,实体书店的图书销售和公共图书馆的借阅功能不断弱化,受众对城市阅读空间的场景认知(频次796)也逐渐发生转变。当前,阅读空间对受众的场景吸引力更多源于品牌的影响力宣传、空间的“颜值”渲染、文化活动的输出等,其作为异质性文化空间的价值吸附力愈加凸显。到访阅读空间是受众对自身有限时间的选择性分配,到访动因演变为对社交、感官、情感、学习等需求的满足,显示出多元化的价值诉求。但与此同时,评论中反映出的“形象泛化”成为受众对阅读空间在寻求空间变革和保留阅读核心功能博弈中场景认知的一个新冲突。例如,P 6-103评价钟书阁·成都店:“书店里有咖啡饮品和观影区,设施很齐全,但这里不太适合看书,因为那个书阁倒影,成了纯粹的打卡景点,实在难以成为阅读者的乐园。”

3.2 场景营造:从阅读空间到第三空间

“空间”理论源于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空间与政治》一书,美国社会学家雷·欧登伯格(Ray Oldenburg)完善了“第三空间”的概念,他认为“第三空间”是区别于家庭居住空间(第一空间)和工作空间(第二空间)的社会场景,具有包容、平等、自由、互动等特征,突出空间的社交性和娱乐性[26]。当前,城市阅读空间已由传统的阅读空间向第三空间转化,改变了传统文本与受众间的强链接关系[27]。

场景营造(频次2968)不仅涉及受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及心理状态,还涵盖社交、消费、娱乐等需求以及对内容、空间、关系的建构。一方面,阅读空间以“阅读+”为基础,引入餐饮、超市、文创等业态,通过对空间进行结构形态、布局陈设和色彩光影等设计,使每一业态对应不同的空间场景,形成多元化的复合性文化空间。另一方面,场景具有自身的规则和角色,场景营造满足了身处阅读空间的受众多元化的角色需求。例如,以“打卡”的方式,进行知识性、文化性的“自我呈现”[28]。

此外,城市有机更新促进了第三空间的建设和发展,也为激活社区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城市阅读空间作为社区文化的载体,与周边的建筑相呼应,不断融入形成文化共鸣的社区化场景关系。例如,P5-241评价三联韬奋书店(宽窄巷子店):“这里的建筑风格是传统的灰瓦青砖,窗明几净,古朴大方,就像是一个川西的旧时书院。”

3.3 场景体验:阅读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体验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是受众在投入具体活动事件中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感觉[11]。场景体验(频次2316)以空间为媒介建立起情境刺激,在身体与空间的接触过程中,通过多重感官与身体实践的嵌入,重塑与阅读空间的时空关系。随着阅读在数字时代被赋予新的形式和概念,实体阅读空间的功能也不断解构与重构。作为阅读空间打造的底层逻辑,阅读场景将静态的文本阅读解构为以“知识”“社交”等为核心的动态阅读,其核心功能是有效发挥空间功能,强调空间的生产和再造,形成互动、开放的知识生产空间。

当前,实体书店、公共图书馆等阅读空间以“人-图书-空间”为基础要素,围绕文化、生活等主题举办读书会、发布会、沙龙、讲座等活动,打造出集聚“空间精神”的阅读、休闲、社交的文化体验场景。从对原始评论的编码可以看出,到访者认为当下的阅读空间不单是图书的借阅或购买场所,更是一个兼具休闲娱乐、社会交流的生活空间和文化平台。正如P1-637评价方所书店:“与其说是一个书店,更像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验馆,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阅读、生活、艺术、设计、时尚。”因此,场景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受众对于阅读空间体验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将受众与受众、受众与场景、场景与服务有机融合,实现以阅读为媒介的美学体验。而阅读空间的业态融合、主题陈设、氛围营造不断刺激受众感官,从而形成直观的“在场”体验,对这种直观体验的效果感知直接反映为受众对阅读空间服务质量、到访成本等的感受。

3.4 场景认同:根植于共同体的感知

在场景认知、场景营造及场景体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受众对阅读空间产生场景认同(频次3985)。根据原始评论进行编码,可以将对阅读空间的场景认同分为功能价值认同、实体空间认同、地方认同、情感认同和群体认同。

功能价值认同是场景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阅读功能认同(频次928)是功能价值认同的主要方面,说明大多数到访受众最关注的仍然是阅读场景的体验和阅读功能的实现。而由单纯的阅读空间向知识传播和交流的场所转变,既充分带动受众参与体验,融入空间场景,同时也激发了阅读空间的社会属性。

实体空间认同是到访受众对建筑外观、建筑环境、内部布局等产生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后形成的认同。场景对阅读空间的促进不仅在于到访者数量与体验质量的增长,更体现在为公众搭建了优质美观的公共文化和交流平台,建立起对于阅读空间美好的集体记忆。例如,P6-19评价钟书阁:“书店里的布局与建筑结构真心好看,进入到书店的那一刻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城市阅读空间场景中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建筑风格、资源服务等内容突出了场景的本土性,通过具体地方场景与文化语境的叠加对地方文化进行承载。地方认同是到访受众基于心理特质与阅读场景互动,呈现出对阅读空间体现出的地方文化符号和资源特色的感知和认同。地方认同的内核是地方文化,包括个体对所接受的场景信息经过感知处理后所形成的“地方性”文化认同[29]。例如P1-274评价方所书店:“每一本书,每一件工艺品,仿佛都变成了艺术品,其美感与创意恰好符合了成都人慢生活的高品质需求。”

情感认同是个体在认知和感知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做出肯定性评价并内化的情感体验。这也是阅读空间与受众建立情感链接,形成情感认知到维系情感关系的逻辑链条。对阅读空间产生情感认同,不仅源于场景营造中的资源和服务,还包括通过场景体验带来的自由感、舒适感、满足感和获得感。这种情感认同从形成的模式上可以分为经常到访而建立的固定链接以及流动或偶然到访(包括游客、打卡者等)而产生的流动链接两种。

群体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对群体共同特点的认知,并感受到群体带来的情感价值[30]。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更多社群希望通过文化追求获得相互认同[31]。从编码结果也可以看到,对到访者的群体认同(频数290)中,“文艺青年”、阅读爱好者、知识分子等都是基于文化或知识的身份认同,且基于这种认同形成了以兴趣为链接的新社群。阅读空间的群体链接,也成为文化体验与文化社交中一种新颖的现代生活方式。

4 结论及启示

城市为公众提供了多元化的阅读场所,也赋予了阅读更多的可能性,使得阅读空间的属性和价值被重新定义。本研究发现,城市阅读空间已经从单纯的阅读场所向文化、生活、休闲、社交的融合场景转变,实现了以阅读为基础的社交互动、情感链接以及地方认同。受众对阅读空间的认同已经不局限于从场景体验中感知到的功能价值认同,还包括实体空间认同、地方认同、情感认同以及群体认同。因此,城市阅读空间已不只是城市的文化空间,也是回应现代城市社交需求的第三空间,以及传播城市形象和地方文化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基于上述研究,得到城市阅读空间的以下几点发展启示。

4.1 注重场景回归,夯实阅读基础功能

通过多元化的场景营造,城市阅读空间的体验、休闲、社交等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凸显了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但其阅读基础功能仍是受众关注的核心。城市阅读空间区别于其他第三空间的异质性是阅读场景体验及阅读功能实现,而这种差别的根源则是阅读空间选择和拥有的图书资源。因此,城市阅读空间在融合其他业态、复合其他功能的过程中仍要以阅读为中心、以满足受众阅读需求为前提,注意场景延伸的边界,突出图书资源的专业性和特色性,以实现“人-图书-空间”的价值关联。

4.2 建构场景内涵,彰显城市文化底蕴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往往以城市公共空间为重要载体。受众到访阅读空间不仅源于其提供的资源服务或环境氛围,还在于阅读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符号所带来的象征意义[32]。因此,阅读空间在关注空间设计和空间布局、提升视觉“颜值”体验的同时,应不断赋予空间城市文化内涵,积极发挥其作为城市文化生产和创新“实验场”的作用。依托地方文化举办读书会、学术沙龙、文化展览等各类活动,在“场景符号化”的基础上,为城市文化创新与传播提供空间。

4.3 强化情感吸附,承载空间集体记忆

城市空间生产的同质化使得文化空间缓解城市焦虑的作用被削弱[33],阅读空间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应在场景营造中凸显情感属性,获得受众情感认同。通过场景的叠加和延伸,不断满足受众舒适、踏实、自由等情感需要,将空间内涵和审美意象表征为情感链接,使受众从情感体验形成情感记忆。例如,2020年初,“单读”微信号发布的求助信中写道“我们从来不只是一个卖书的地方,而是一个会锻炼心智、存储记忆、抚慰情感的家园”[34],之后的2天内该微信号众筹超过100万元,这也体现了受众对阅读空间认同的情感表达。

4.4 构建用户画像,激活知识社交场景

获得并强化群体或身份的认同是实现空间价值的重要方面,因此阅读空间应主动为具有共同兴趣、相似品位的群体建构一个共享场景。这就要求阅读空间为目标受众构建清晰的用户画像,将心理属性、阅读偏好、场景定向等特征和需求具象化,营造特定的知识社交场景,进一步增加阅读空间与受众的粘性。处于这个特定文化空间的个体,通过感知、互动、体验等过程,既实现了对所属群体的审视,也与该群体的其他个体建立了联系,同时还建立起对其所属群体及行为特征的认同。

本文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评论文本较多但数据来源和类型较单薄、城市阅读空间选择较为局限、文本分析方法比较单一,后续将扩大样本和数据来源,运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影响城市阅读空间认同的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范畴编码受众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回路范畴的扩张及其应用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Genome and healthcare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