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全内生性肾素瘤1例

2022-08-29强,于江,沈

武警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实质结节肿瘤

马 强,于 江,沈 诞

肾素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肿瘤,又称肾球旁细胞瘤,来源于肾小球旁器入球小动脉演化的平滑肌细胞,以合成及分泌大量肾素为主要特征,可引起高血压、高醛固酮、低血钾等临床症状,也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目前国内外报道仅有100余例。完全内生性肾素瘤更为少见,极易引起误诊。本文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收治1例完全内生性肾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借鉴。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14岁,主因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2月余,伴间断头痛、血压升高,于2019-07-28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泌尿外科。自诉于2个月前逐渐出现头部胀痛不适,卧床休息后疼痛可缓解,发作时测血压升高至190/140 mmHg,症状间断出现,发作频次不断增加。就诊于当地医院,血钾2.5 mmol/L,卧位肾素300.35 pg/ml,醛固酮795.08 pg/ml。CT示左肾上极类圆形异常密度灶,大小1.5 cm×1.2 cm×1.0 cm,增强期呈低密度强化,考虑左肾占位性病变。患者入院后,体温36.2 ℃,心率 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50/80 mmHg。心肺未见异常,无乏力、心慌等症状,睡眠及饮食正常。腹部平而软,未触及包块,无压痛,无反跳痛,双肾区无叩痛。行超声造影检查:左肾上部实质内可见1个中等回声结节,大小1.6 cm×1.2 cm,边界欠清,形态尚规则,CDFI示其内未见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后该结节皮质期与周围肾实质呈同步等增强,造影剂迅速减退,髓质期及延迟期呈稍低增强。左肾上部实质内中等回声结节,超声造影提示中等血供病变,结合病史考虑肾素瘤不除外。肾脏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示(图1A):左肾大小、形态正常,左肾上部实质内见直径1.4 cm结节状稍长T、稍长T信号,TWI呈高信号影,增强扫描可见皮质期呈轻-中度强化,皮质髓质期、延迟期持续期持续性轻度强化,边缘光整。右肾脏大小、形态及信号未见异常,TWI未见异常高信号影,动态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征象,双侧肾上腺未见异常,肾门及腹膜后淋巴结未见异常。印象:左肾上部少血供结节,肾素瘤可能性大。临床诊断:(1)左肾肾素瘤;(2)继发性高血压;(3)低钾血症。

完善检查、稳定血压、纠正电解质紊乱后于2019-08-08在全麻下行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左肾部分切除术,因肿瘤体积较小,且呈完全内生性,术中配合腹腔镜超声探查,置入超声探头发现肿瘤(1.0 cm×1.0 cm)位于左肾上部实质内,呈完全内生性生长(图1B)。标记切除范围后(图1C),阻断肾动脉,将肿瘤连同10 mm正常肾实质边缘一并切除(图1D),双层缝合左肾创面,解除阻断后无渗血。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23 min,术中出血20 ml。

术后病理见左肾小球旁器细胞瘤,大小 1.0 cm×1.0 cm×0.7 cm,肾实质断端未见肿瘤。免疫组化结果:Syn(+),CgA(-),CD34(+),CD56(-),S-100(-),Desmin(-),Vimentin(弱+),ki-67(+5%),SMA(部分+),肾素(-),CK(-),CD117(-),特殊染色结果:PAS(+)。术后3个月复诊,头痛等症状消失,血压平稳,肾功能、血钾均正常,CT检查示肿瘤无复发。

2 讨 论

肾素瘤多发病于青少年,好发于20~30岁人群,中位年龄27岁,一般为单侧单发。由于肿瘤分泌大量肾素,可引起继发性高醛固酮血症,肾皮质集合管和肾远曲小管在醛固酮作用下引起肾性失钾,造成高醛固酮、高肾素活性、高血压,低血钾等临床症状,首先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如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患者可出现高血压靶器官功能的损害,如肾功能损害、眼底出血及视力下降等。本例患者因间歇性头痛、发现血压增高入院,就诊时已出现低钾血症,术前通过补充电解质,纠正电解质紊乱后行手术治疗。肾素瘤临床症状上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类似,均可以出现高血压、低血钾、高醛固酮等症状,后者也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所以诊断是难点。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异常增高的醛固酮会抑制肾素的分泌,出现肾素水平下降,并且影像学检查常提示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除依靠临床表现外,实验室检查及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实验室检查可表现为低钾血症,肾素活性、醛固酮及血管紧张素Ⅱ增高。B超表现为肾实质区等回声或低回声结节。CT平扫表现为肾实质单个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密度稍低密度或者等密度。增强CT下表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肿物,肿瘤在动脉早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或延迟期可有轻-中度强化,门脉期肿瘤CT值高于动脉早期,因此门脉期及延迟期肿瘤显示为慢进慢出,这种表现与肾细胞癌的快进快出不同。MRI检查可见肿瘤有包膜,边界清晰,在T2WI序列呈中等偏高信号,强化程度弱于肾透明细胞癌,故为中等血供。对于诊断困难的小体积、内生性肾素瘤,增强CT联合MRI检查是重要手段。本例患者MRI显示,肿瘤呈结节状稍长T、稍长T信号,T2WI呈高信号影,动态增强扫描皮质期呈轻中度强化,皮质髓质期、延迟期持续期持续性轻度强化,均提示肾素瘤的可能。确诊肾素瘤依赖于病理诊断。肾素瘤细胞在病理学检查符合肌源性细胞的特点,免疫组化Vimentin(+),类似于血管外皮瘤。CD34阳性,与肾血管平滑肌瘤、肾细胞癌明显不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呈HMB-45(+),而后者常呈细胞角蛋白(+)。本例免疫组化结果CD34呈阳性,Vimentin呈弱阳性,与文献[13]报道一致。

多数学者认为,肾素瘤为良性,有分泌功能治疗原则是在保护肾脏功能的前提下完整切除肿瘤,预后良好,建议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手术方式可选择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或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复杂性肾肿瘤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为手术首选方法。本例患者年龄仅为14岁,肿瘤位于肾脏背侧,呈内生性,术中直视下定位肿瘤较困难。为精确完整切除肿瘤,采用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中配合超声定位,从辅助Trocar内置入超声探头,准确定位肿瘤位置、深度及范围,术中阻断血供时间23 min,出血较少,不仅完整切除肿瘤并缩短了手术中热缺血时间,最大程度保护肾功能。术后恢复较好。综上,肾素瘤临床少见,临床上如发现肾占位合并低血钾、高血压的患者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避免误诊、漏诊。

猜你喜欢

实质结节肿瘤
照猫画虎
查出肺结节,先别慌
有甲状腺结节 别做三件事
致命肿瘤忽然消失
了解这些,自己读懂甲状腺B超报告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甲状腺结节能 自己消失吗?
“饿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
例说追及问题的解法归类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等于没有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