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真实世界运用大数据对宁波市名老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诊治规律研究

2022-08-26王邦才张斌王培劼丁静丁佳璐魏冬梅王玲玲何国浓谢佳东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证型宁波市甘草

王邦才,张斌,王培劼,丁静,丁佳璐,魏冬梅,王玲玲,何国浓,谢佳东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慢性胃部疾病,属于中医学“痞满”、“胃脘痛”及“嘈杂”等疾病范畴。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大数据挖掘宁波市从事消化疾病为特长的名老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及浙江省名中医)治疗CAG的临床经验,采用复杂网络算法对其中医治疗的证型规律、用药特点及学术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16 年6 月至2020 年11 月宁波市中医院名中医门诊、宁波市奉化区江口卫生服务中心名中医馆门诊及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名中医工作室门诊收治的CAG患者600 例,其中回顾性总结200 例,前瞻性病案收集400 例。纳入标准:(1)按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 年,上海)》[1],符合CAG 诊断标准;(2)经宁波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备案,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准备妊娠或已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2)胃镜病理检查提示存在中重度异型增生者,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及穿孔者;已确诊为恶性肿瘤者;(3)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造血系统(血液病)者,以及精神病患者;(4)无法提供详细资料、不能按医嘱服药、不配合者;(5)属于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包括门诊常规的一般信息采集(姓名、年龄、性别、门诊号及工作性质等);主诉、现病史、中医四诊等常规临床信息;中医处方用药。病历录入及核查:由3 位名中医跟师抄方的研究生负责病历录入和信息拍摄,全部录入后由课题组成员对原始病历进行对照确认。研究人员随机抽取10%的病历进行审核,确认数据的准确性。

1.3 统计方法 采用Liquorice 对数据进行复杂网络算法[2-5],将关系网络中的处方中药、证型、核心中药和中药-证型进行关联聚集,分析其用药特点及规律。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型分布 纳入CAG 患者600 例,年龄16~82 岁。患者临床症状描述最高为胃脘胀满,占30.60%,见表1。中医证型分布为肝胃不和134 例(22.37%),胃阴不足92 例(15.24%),脾胃不和89 例(14.83%),气滞湿阻86 例(14.35%),脾胃气虚74 例(12.33%),其他125 例(20.88%)。

表1 600 例患者症状分析 次(%)

2.2 处方中药及药味归经 600 份处方中出现甘草421 次(68.90%),见表2。其中药味归经为脾4 561 次,中药数96 个;胃4 161 次,中药数97 个;肺3 616 次,中药数90 个;肝2 998 次,中药数99 个;心1 835 次,中药数51 个。

表2 600 份处方中药频次分析 次(%)

2.3 药对频率及关联规则 600 份处方中中药及药对频率见表3,关联规则见表4。

表4 600 份处方中中药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2.4 处方中药的复杂网络 将清洗后的数据导入Liquorice 系统进行分析,在置信度设定为0.95 时,通过调整节点度阈值为20、40、45(边值为节点度值)和聚类系数,生成多尺度的骨干网络图,得到处方核心药物网络(图1~2)。将设置好的标准对照中药、证型信息导入系统,通过复杂网络的计算,再进行多尺度骨干网络-聚类分析计算,最终生成相应的证型-中药多尺度网络图谱(图3)。

图1 核心药物网络

图2 核心药物网络

图3 证型-中药复杂网络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600 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肝胃不和最高[134 例(22.37%)],其次是胃阴不足、脾胃不和及气滞湿阻等,这表明CAG在宁波地区主要证型为肝胃不和、胃阴不足和脾胃不和。本研究结果显示,600 例患者临床以胃脘胀满(30.61%)、嗳气(22.26%)及吞酸(14.08%)等症状常见;处方中药归经前四位依次为脾经、胃经、肺经及肝经。其中肺经药物高频次的使用,可能是由于益气、燥湿、化痰药物多同归属脾胃肺三经的原因,这与研究发现的主要临床症状相符。

本研究结果显示,用药频次较高的中药(也是处方的核心药物)为甘草、半夏、白芍、陈皮、枳壳、麦芽、柴胡、紫苏梗、茯苓及香茶菜。甘草作为频率最高药物,是诸方调和之必备,且甘草味甘,可固本、补益脾气亦治脾气虚弱。甘草与半夏、茯苓、陈皮合为二陈汤,健脾助运,理气化湿;甘草、白芍、枳壳和柴胡合之共成四逆散。以药推论,肝木乘土,胃气壅滞,胃失健运导致气滞湿阻,可能为CAG 发病的基本病机[6]。而四逆散合二陈汤加减是宁波地区治疗CAG 的常用处方,配以苏梗善于行气和中,以助中焦气机;以麦芽消食和胃,又有疏肝之功;配以香茶菜清热利湿,活血散瘀。本方以疏肝运脾和胃为主,佐以清化散瘀,标本兼顾,临床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宁波地区CAG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胃脘胀满、嗳气、夜寐欠安、口干及反酸等;中医证型依次为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不和、气滞湿阻及脾胃气虚等;处方高频药物依次为甘草、半夏、白芍及陈皮等,依据复杂信息网络分析图显示,四逆散合二陈汤加减为核心处方,其中最核心的药物为甘草、半夏及白芍。

猜你喜欢

证型宁波市甘草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A Skopos Theory-based Stud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s
甘草,多种药物的“调味品”
一图看懂2020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图看懂2019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岭南地区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17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及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