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造玻璃艺术创作中的空间美学

2022-08-25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美术设计学院

天工 2022年20期
关键词:理查德光影光线

葛 爽 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美术设计学院

一、铸造玻璃艺术中光影与空间艺术的表达

光可以是表现创造空间气氛的主要载体,也可以是空间载体,离开光与影,空间就不存在了。从艺术造型上来看,光影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通过光影明暗的对比强化体积、轮廓,突出视觉中心;二是将光影的虚实进行对比,丰富视觉的层次,从而加强空间感。

空间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加强作品的视觉效果。玻璃艺术作品的呈现离不开光,不仅仅是生理上视觉感知的需要,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光创造或渲染了作品的意境和氛围,有时,光影本身就是作品表达的主题。①吕金燕:《空间塑造中光与影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北工业大学,2013。

每一个艺术家都有自己对玻璃的理解,理查德·怀特利是李宾斯基的学生,他同样探讨了光与玻璃艺术的空间结构和形式。如图1,他在作品上设计了多个孔洞,根据这些观察孔塑造了整个空间结构,目的是将空间压缩到作品中。半透明的材料特性为进一步探索铸造玻璃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正是对玻璃特性和光线折射的理解和应用,激发理查德·怀特利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②理查德·怀特利、夏天:《光线与空间:理查德的玻璃艺术》,《当代手工艺》2014年第3期,第16-17页。。同时这些作品也探讨了空间概念和玻璃形式的双重性,包括作品的内外形态、创作张力。理查德·怀特利试图在每件作品中营造出一种相互对话的空间,并努力将内部的线条变得圆滑,把玻璃和光线变得非常柔软,甚至让玻璃拥有了婴儿般弹性的肌肤。

图1 理查德·怀特利作品

理查德·怀特利的作品让观者感受到光线的收集与传达,直到分不清光线是自身的还是来自外界的,他的作品对玻璃的渐变、光影的关系的理解具有鲜明的特色。光影响着空间里的视觉形态,光影空间设计不但可以在功能与理性等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还可以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审美世界,创造出意境美感③理查德·怀特利、夏天:《光线与空间:理查德的玻璃艺术》,《当代手工艺》2014年第3期,第16-17页。。

二、铸造玻璃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性表达

空间艺术中光与影是相辅相成的。如图2,空间层次感的形成,需要将肌理、色彩等要素作为媒介。光影对空间有界定作用,改变光线的亮度可以形成不同的层次;光影对空间也有联系作用,保持光影的亮度可以使人们在心理上获得一个连贯、流畅、协调的空间艺术感受。如卡林·萨瑟兰的作品《探索光与影》(如图3)。她对透视的运用非常巧妙,认真观察这幅作品,它展现出的空间、视角和幻觉使人感到惊讶,她创作的作品全都是关于窗户的,而且透过窗户看到的东西本身就是不透明的。这幅作品使用了透视法,提供了一个虚幻的视角,暗示了一种情感上的距离。它描述了一种不确定的感觉,一种被锚定在某处,同时又有点分离的感觉,就像从外面看某个地方,这是一种视觉误差,给人们带来一种别样的空间感受。这些作品都是平的,但似乎突出墙外,创造了一种令人不安的空间感,在观众的掌控之外。她认为玻璃是一种能唤起回忆的材料,能够传达气氛、情感和叙事;它具有揭示记忆、产生联想和激发想象力的作用,而其他媒介通常做不到这一点。她的每一件作品都提炼和传达了光、影和氛围体验的精髓。

图2 雷诺·奥德霍恩作品

图3 《探索光与影》系列卡林·萨瑟兰/作

三、铸造玻璃中色彩与光形成的空间诗意

光与色彩密不可分。印象派画家莫奈曾说:“不存在光,也就无所谓色,失去了光与色就不存在任何物象了。”空间也是如此,没有光线,就没有了色彩,更显现不出空间的艺术。光与色的关系是玻璃艺术空间设计的一个关键点,色彩对营造外部空间以及内部空间的艺术气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图4,色彩可以使玻璃作品在整体或局部上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气氛,赋予了玻璃强烈的表现力和丰富的层次感,以及玲珑剔透的精致细腻质感。

图4 玻璃铸造作品 李继勇/作

玻璃从色彩的角度分类,大致可分为无色系和有色系。玻璃颜色中的无色系还存在透明色,既不接近白也不接近黑,完全从黑白中脱离出来,并不代表任何颜色,等同于无色。艺术家巧妙地利用玻璃磨砂感的漫射作用,使玻璃铸造作品的颜色受到混合光的影响,产生不同的明暗层次。图5是李玉普老师的作品《非洲印象》,作品外形是用绳子扎紧收口,把里面盛满水的塑料袋。上半层形似凝固的冰雪,下半层像是冰雪融化后的水,里面还有许多灵动的气泡①杨蕾:《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在京成立》,《中国美术》2012年第2期,第55页。。

图5 《非洲印象》 李玉普/作

在色彩中,明暗是用纯度来表示的。在玻璃艺术中物体表面的结构会对色彩的纯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不同颜色的明暗也有强弱之分,在不同亮度的光照下同一色相的颜色也会产生不同明度。在强光照射下的物体明亮清晰,在较微弱的光线下物体颜色会变得灰暗模糊。李宾斯基设计的玻璃艺术作品的明度通常不是很高,尤其是一系列蓝紫色的作品,明度较低,能给观赏的人创造一种神秘、清冷的艺术氛围。

四、空间系列作品

(一)创作设计灵感来源

创作需要灵感,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惊喜,捕捉一两个点就能够创作出精美的作品。笔者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书一文。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阳台上发呆,看楼下人来人往,偶尔上山看看各式各样的植物,买菜时都不放过寻找灵感的机会,笔者发现人类本身就生存在地球这个大空间中,任何物体都是存在空间的,这激发了笔者创作空间系列作品的想法。

(二)造型与材料在作品中的运用

在作品制作工艺的选择上,结合大二、大三的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研究基础,笔者最终选择运用铸造玻璃工艺,铸造玻璃工艺可以使作品具有极强的立体感。

在造型上,如图6,这个设计在笔者收集整理的物形基础上,结合玻璃材料的特殊性,以及玻璃厚薄变化、肌理变化和色彩变化等对光与空间的影响,运用了局部夸张、扭曲、对比和抛光等手法,突出表现铸造玻璃艺术中的空间感,在外形上加入了尖的形状,对于这个形状,笔者参考了榴梿、荔枝、玫瑰花杆等,目的是给笔者的作品增添一些灵气。

图6 空间系列作品 葛爽/作

受玻璃艺术作品的影响,笔者对“透视”“视角”等观念有了更深刻的想法,在作品中加入了观测孔这个设计,增加了设计的趣味性,同时也大大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在作品质感的表达上采用整体喷砂、局部抛光的手法。对玻璃材质表面抛光后,从玻璃外部看内部就像是透着河水看水底的景象,特殊的视角使观者透过抛光面感受内部空间。磨砂质感是通过对玻璃外部进行喷砂酸洗等冷加工处理,使玻璃表面变得粗糙,更多的光得以反射,增强空间层次感。由于造型、颜色等限定因素的不同,观者所看到的和所感受到的也会随之变化,运用玻璃材料特性中的透明特性将透明和半透明质感进行对比,在空间上产生空隙和固体之间的对话。

(三)作品的艺术表现与意境表达

笔者的作品表达光与空间塑造的美感,玻璃材质的特殊性使玻璃随着光的变化产生虚幻的空间结构,同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照角度的变化产生不尽相同的空间感,使作品内外空间与造型相呼应。同时,笔者的作品中大量使用了弧线语言,利用优美的弧线使光线柔和,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如图7、图8,在造型上尖与中心的厚度以及观测口粗细形成对比,使作品具有张力,展示出玻璃艺术独有的空间,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层次。磨砂的肌理对空间进行了分割,色彩的纯度会随之降低,与平滑的抛光面进行鲜明的对比,再一次丰富作品的层次感,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在色彩的选择上,笔者选用了低纯度的莫兰迪色系,给人带来一种清新、柔和、平静、雅致的感觉。

图7 空间系列·现实 葛爽/作

图8 空间系列·时间 葛爽/作

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细微的工艺技术差异常产生不同的效果,很多灵感也是从中迸发的,无论是纹理、色彩,还是厚薄的变化,或者是朦胧、清晰的效果,无不凝聚着工艺的力量。不经意留下的手工痕迹,关联着技术与个人创作理念,在笔者看来这便是玻璃艺术最令人着迷的地方。情感总能凝固在玻璃作品中,再通过光展现出来,仿佛玻璃的形体空间,与艺术家的情感、思想融为一体,为玻璃艺术品注入了生命来源。

五、结语

铸造玻璃艺术中光与空间是相辅相成的。光是空间的载体,也是营造空间氛围的主体,本身没有形状,无法塑造自己。光只有通过实体的遮挡、限制才能形成自己的空间,也可以不断改变光的强弱和射入的角度,都会带来不同的空间感受,因此光与空间的构造概念始终贯穿在玻璃作品中。通过分析国内外著名的玻璃艺术家的创作,研究光与空间的构造结合玻璃艺术不同的表现手法所形成的不同的艺术效果,从玻璃铸造工艺、材料特性、造型、肌理、色彩等方面总结了玻璃艺术中的空间艺术和意境表达,并将光与空间的研究引入玻璃艺术创作中。结合毕业设计及就读以来的实践经验,探索并建构空间创作的理念与方式,展现对玻璃艺术创作中光与空间的理解与意境表达。

猜你喜欢

理查德光影光线
用蛋管住鸡
光影
光影
消失的光线
“你看不见我”
理查德·耶茨:《十一种孤独》阿柚
光影之下
光影
英国雕塑家理查德.狄肯访谈
理查德.狄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