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多”助力多动症儿童健康成长

2022-08-25郑月华

新班主任 2022年8期
关键词:多动症信任情绪

□郑月华

万玮摄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当班里有多动症儿童时,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引导呢?我认为应该做到“四多”。

多关注指导

关注指导是有效引导多动症儿童最基本的方法,无论是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冲动型多动症还是混合型多动症的孩子,都离不开教师的关注和指导。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关注和指导这些孩子呢?

关注指导,情绪先行。多动症儿童的情绪极不稳定,很容易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波动,所以,关注多动症儿童的情绪是做好引导工作的前提。教师要了解多动症儿童的喜怒哀乐,尊重他的情绪,发现他的情绪发生变化时,教师要先顺着孩子的情绪慢慢疏导,等孩子的情绪平稳后再进行指导、教育。如:面对抑郁型多动症的儿童,当他突然流眼泪的时候,不要急着去安慰他,只需要陪在他身边,静静地抱着他,给他递纸巾,等他释放完情绪后再安慰、引导,孩子便可以很快恢复正常;对于冲动型多动症的孩子,在他与别人发生摩擦导致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要跟他说“别生气了,没关系……”,而是要迎合他的情绪,“是的,这样子真的让人很生气,要是我,我也会生气的……”顺着他的情绪,让他感觉你是“自己人”,你能理解他的感觉,从而使他在与你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尽快平复情绪,等他情绪平复后再对他进行疏导和教育。

关注指导,细处入手。教师对于多动症儿童的引导必须从细节入手,尽可能把要求细化到最具体的步骤,比如坐姿、站姿、握笔、书写、书写的格式、上课发言等,最好面对面、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帮助多动症儿童养成好习惯,提升专注力。比如,多动症儿童写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面对面地给他做示范,然后让他实操一遍,这样一次次面对面的训练有助于儿童克服注意力缺陷障碍带来的学习困难。

关注指导,严慈相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关注指导多动症孩子一定要有原则,并且要温和而坚定地执行原则,严慈相济,绝不可以时松时紧。比如,教师对学生的书写格式提出要求,多动症儿童是不会严格遵守制订的规则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必须温和而坚定地要求多动症儿童坚持训练。如果多动症儿童不按照要求书写,教师就要不厌其烦地指导。

多理解宽容

我们常说理解万岁,对于多动症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教师要理解包容他们与同龄孩子在情绪、行为和学习能力上的不同,对他们进行分层指导。

多动症儿童的许多行为是不受自己控制、不由自主地发生的。所以,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了解多动症儿童的这一特点,多理解和宽容他们。比如,对于喜欢冲撞跑跳的多动症儿童,教师可以带着他们进行一些体育运动,消耗他们的体能,从而减轻多动症症状。

多信任激励

大多数学生都很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在乎教师是否信任自己。对于多动症儿童来说,教师的信任是最好的良药。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具体到细节上,不能仅仅是“你太棒了”“你好厉害呀”这样含糊的评价。

面对多动症儿童,教师应该多一点恰到好处的正面评价,及时地送上真切的评价,如:“你一节课只插了两次话,比昨天进步了,好棒哦!”“今天这个投篮动作你做到位了,你是最棒的!”“你的三点水注意了三个点不同的位子,写得真好看。”“你这个‘边’字写得多漂亮啊,走之底写得最好!”让孩子从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被信任和被鼓励,每天进步一点点。有时候,教师的激励和信任还可以是一个手势,一个拥抱,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总之,教师给予的信任和激励要适合孩子的需要,因为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多合作沟通

很多家长并不了解什么是多动症,即使孩子确诊了多动症,他们也不愿去面对这个事实。父母在孩子确诊多动症之后,要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有效陪伴。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家访走进孩子的家,真诚地跟家长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爱,让他们知道,如果父母正确面对、科学引导、耐心陪伴,孩子依旧可以健康成长。以此来增强家长的信心,引导家长与医生和教师配合,帮助孩子成长。

此外,与科任教师的沟通配合也至关重要。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一环扣着一环,其中一环脱节了,会影响整体。为此,我会详细告知搭班老师班级的实际情况,商量协调各项工作,让大家步调一致,形成一股教育合力。

不管是与家长沟通合作,还是与同事沟通合作,都是建立在与孩子沟通合作的基础上。教师与孩子沟通时要俯下身子,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孩子的差异,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这是一位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一位教师走进多动症儿童心里的关键所在。

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很多,课间跟孩子们聊聊天,听他们的倾诉;课后多组织活动,多亲近孩子,在活动中建立联系,建立情感;和孩子们一起写日记,一起真心话大冒险,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和喜怒哀乐……这些都是与孩子沟通的好办法。教师和孩子的感情好了,工作自然而然好开展了。

引导多动症儿童健康成长没有捷径,只要师者有大爱,愿意在“四多”上下真功夫,就一定会有效果。

猜你喜欢

多动症信任情绪
People with ADHD(多动症)have Different Brains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赶走“多动症”的小恐慌
与多动症儿子一同成长
情绪认同
信任
儿童多动症治疗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