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老年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泪膜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2-08-25杨红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泪膜酸钠干眼症

杨红云

山东省新泰市人民医院眼科,山东新泰 271200

干眼症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患者泪膜稳定性和眼表功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泪液生成量减少,引起眼部干涩、发痒、异物感等症状,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泪腺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退化,加之手术操作造成角膜神经损伤、泪膜稳态改变,术后更易发生干眼症。玻璃酸钠作为一种高分子多糖体生物材料,具有较强的润滑性、亲水性,能够与角膜表面、泪膜发生作用,增强泪膜稳定性,消除眼部不适感受。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 Factor,rb-bFGF)能够刺激角膜细胞生长,促进角膜上皮组织的创面愈合,改善局部微循环。本研究选取于新泰市人民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76 例(76 眼)老年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rb-bFGF 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老年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泪膜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于新泰市人民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76 例(76 眼)老年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8 例,38 眼)与对照组(38 例,38 眼)。治疗组中,男19 例(19 眼),女19 例(19 眼);年龄62~77 岁,平均(68.98±5.15)岁;病程6~18 个月,平均(11.25±3.06)个月。对照组中,男20 例(20 眼),女18 例(18 眼);年龄61~76 岁,平均(69.11±5.12)岁;病程5~19 个月,平均(11.27±3.11)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新泰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伦理批准文号:2020C026),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中国白内障围手术期干眼防治专家共识(2021年)》中干眼症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均符合白内障手术指征,顺利完成手术治疗;③患者年龄≥60 岁;④患者均神志清醒、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②合并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结缔组织疾病者;③合并精神疾病者;④术前即存在干眼症或术后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干眼症患者;⑤研究开展前2 周内接受过相关药物治疗者;⑥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633,生产批号:102B0524,规格:0.1%)治疗,用药剂量为1 滴/次,用药频率为4 次/d。

治疗组患者采用rb-bFGF 滴眼液(商品名:贝复舒,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91022,生产批号:02210815,规格:5 ml∶21 000 U)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玻璃酸钠用法用量同对照组,rb-bFGF 滴眼液用药剂量为1 滴/次,用药频率为4 次/d。

两组患者均治疗2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 个月后的泪膜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

①临床疗效。根据《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中的相关标准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治 愈: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test,SⅠt)≥10 mm/5 min,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nce staining,FL)试验(-),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5 mm/5 min≤SⅠt<10 mm/5 min,FL 试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SⅠt<5 mm/5 min,FL 试验(+),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SⅠt<5 mm/5 min,FL 试验(++),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泪膜功能。治疗前、治疗2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Ⅰ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FL 评分。SⅠt:将滤纸折叠后置于患者下睑中外1/3 处的结膜囊内,叮嘱患者闭合双眼,测量5 min 后滤纸被浸润的长度。BUT:向患者结膜囊滴入2%荧光素钠,使用裂隙灯观察BUT。FL 评分:向患者眼结膜穹隆部滴入0.5%荧光素钠,叮嘱患者不断眨眼使染料均匀分布,使用裂隙灯钴蓝光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并进行评分,0 分为无着色,1 分为点状着色,2 分为弥散着色,3 分为片状着色。③炎症因子。治疗前、治疗2 个月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泪液,每次采集15 μ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膜功能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Ⅰt、BUT、F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UT长于治疗前,SⅠt 高于治疗前,FL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BUT 长于对照组,SⅠt 高于对照组,FL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膜功能的比较(±s)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L-1β、IL-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1β、IL-8的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IL-1β、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ng/L,±s)

3 讨论

干眼症是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以眼睛干涩、发痒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视物模糊、畏光等症状,老年群体泪腺功能减退,泪液缺乏,可导致干眼症症状进一步加重。该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若不及时治疗,易导致视力下降或角膜溃疡、眼部感染。

玻璃酸钠常用于治疗干眼症,其润滑作用较强,可减少眼部组织之间的摩擦,提高眼表湿润度,缓解眼睛干涩等症状,还可促进角膜上皮组织延伸,加快创面愈合,但玻璃酸钠单用时存在一定局限性,疗效不佳。rb-bFGF 是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能够与角膜靶细胞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延缓角膜上皮细胞脱落,同时促进受损的眼部组织再生,改善其结构和强度。研究表明,rb-bFGF 能够促进新生毛细血管形成,使眼部微循环得到改善,为角膜修复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从而加快创面愈合,恢复泪膜稳定性。

曹小川研究表明,将rb-bFGF 与玻璃酸钠联合使用,能够在保持眼部湿润的同时促进角膜上皮细胞修复,提高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rb-bFGF 与玻璃酸钠联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保持患者眼角膜湿润,加快角膜上皮细胞修补速度,从而提高临床疗效。SⅠt、BUT、FL 均为评估泪膜功能的重要指标,老年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泪液分泌量少、泪膜结构不稳,可导致上述指标异常。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UT 长于治疗前,SⅠt 高于治疗前,FL 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BUT 长于对照组,SⅠt 高于对照组,FL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究其原因,rb-bFGF 与玻璃酸钠联用能够湿润眼部、稳定泪膜、促使眼角膜损伤修复,从而改善泪膜功能。

老年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眼表上皮细胞受到损伤刺激,会大量释放IL-1β、IL-8 等炎症因子,进一步导致干眼症症状加重,同时,干眼症也会上调炎症介质的表达,导致IL-1β、IL-8 水平升高,形成恶性循环。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1β、IL-8 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IL-1β、IL-8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rb-bFGF 与玻璃酸钠联用能够促进新生毛细血管形成,改善眼部微环境,减少不良刺激,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IL-1β、IL-8 水平。

综上所述,rb-bFGF 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老年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泪膜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还可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泪膜酸钠干眼症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戴口罩易引发干眼症
关节注射玻璃酸钠,好吗?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人工泪液治疗视屏终端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Keratograph眼表分析仪在白内障手术前后的眼表对比分析
干眼症——现代人的常见病
改良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泪膜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