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工人的坚守与荣耀

2022-08-24中国船舶七四所

军工文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辽宁航母

文/中国船舶七〇四所

福建舰来了,让人难掩兴奋,我国是海洋大国,向海图强、向海而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使命。回望中国海军走向“三航母时代”的光荣历程,凸显出中国海军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历程,展现出一代代科研人员的星夜兼程。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福建舰,七〇四所作为参与研制的军工科研院所,我们走过的不是一条现成的道路,而是几代七〇四人始终清晰自己的坐标,将力量凝聚在一起,思想聚焦在一起,梦想传承于一线,共同书写的中国航母辉煌。

攻坚:有一种信念,他们始终秉持

进入21 世纪以来,“海军迈向深蓝”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七〇四所迎来了极佳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辽宁舰作为我国有史以来最为庞大复杂的巨系统工程,设备极多、专业面极广,技术极其复杂。七〇四所作为全系统项目的重要供货方,更是承担了其中的标志性装置,及数以千计的装备项目。

科研之路,几多艰辛。历经“八五”原理探索、艰难起步;“九五”快速发展、解决重大关键技术;“十五”适应国家政策,设备完好、队伍不散;“十一五”跨越发展、技术攻关,抢回时间……项目难度高、进度紧、风险大,难度高——国内前无古人,国外也仅有一、两个国家掌握,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大胆探索且细心谨慎;进度紧——即使从“八五”算起,也比西方国家晚了数十年,要迎头赶上,唯有争分夺秒,避免或减少人为失误,以保证质量来提高工作效率;风险大——该项目能量等级高、装置速度快,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建造辽宁舰时期,项目组成员在科研一线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是上级的要求,也是七〇四所科技人员立下的军令状,更是几代人的责任与使命。为保证项目的圆满成功,七〇四所党委创造性地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制管理,2008 年,辽宁舰工程进入关键阶段,所党委大胆创新,合理继承研究所在科研项目管理的传统优势,创造性地提出了“在航母工程中建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制”的新思路,率先在承担工程关键项目的4 个党支部,开展了4 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制的策划立项及试点工作。4 个科研项目涉及3 个方面2 大系统,4 个项目由20 余名政工和科研骨干为主要负责人,170 余名党员参与其中,示范带动百余名青年科技人员勇担使命,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时,一位80 后科技人员为了捡拾一把掉落到舱底的扳手,毫不犹豫地跳进混杂着油渍的污水中;一位90 后科研人员在厕所马桶管道出现堵塞时,直接用手掏干净;一位女科研人员不顾身体不适,坚持工作在条件艰苦的第一线,与舰上战士并肩奋斗,她说自己要做“不穿军装的战士”……“大家咬牙拼命,就是要为国家争一口气!”

苦心人、天不负。七〇四所用忠诚、智慧和汗水确保了全船“开得出、运转顺”,尤其是标志性装置实现了“完美展现”。2012 年,俞正声同志视察七〇四所时动情地说道,二十年磨一剑,不易!从2008 年启动开题,到2013 年4个项目全部结题,专项试点工作经历了5 年时间,科研项目各个阶段通过项目制得到了有效助推。七〇四所陆续取得了科研、陆上样机研制和上舰安装调试的成功,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科研成果,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更使西方国家预言的中国不可能掌握该技术的预言不攻自破。

突破:有一座高峰,他们执着攀登

从辽宁舰到山东舰,中国航母发展实现了从“用起来”到“造起来”的跨越。在系泊试验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大家深受鼓舞,“必须确保核心装备可靠运行!”。七〇四所肩负为山东舰装上强健“心脏”的重任,因为是国产首套研制设备,可借鉴的经验太少,这一路并不平坦,面临的困难与艰辛更是数不清,道不尽。

↑辽宁舰上的舰载机

七〇四所牢记“央企姓党”初心使命,用旗帜指引前进方向,带领一代代七〇四所人不惧艰险、不懈奋斗,把红色政治优势转化为深蓝发展动能。辽宁舰工程任务取得的重大成功,为在山东舰攻坚过程中的全面推广提供了丰富经验,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百余名党员参与其中,用项目化管理的方式,以工程项目难点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切入点,以工程项目节点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时间轴,以工程项目完成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常态化推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制,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项目全过程。在项目初期,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利用黑板报、局域网和宣传画栏等阵地,做好政策宣传、动员引导和热点解读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弘扬和传播核心理念,用职工的感人事迹诠释七〇四所的价值观,激励爱岗敬业、奉献国防的使命感;在项目攻坚期,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外场试验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针对性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当项目进入关键时期,所党委组织举办了立功竞赛誓师大会,党员代表纷纷发言承诺,提振信心和决心。

↑建造山东舰时期,高晓敏所长讲党课

共同的使命让大家不畏一切艰险。历经多年,从酷暑到严冬,从上海到大连,从衡山路到沿海街,项目组成员在寒风里追赶过晨星,在夜幕下流淌过汗水,万里征途所历经过的春露与秋雨,星光与旭日,我们从未缺席。那几年的严冬,正值试验进度紧张的时候,对于现场的工程师们来讲,每天进行十二个小时的试验项目早就习以为常。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码头和五十摄氏度的机舱里来回穿梭,刚热出的汗水就被寒风给吹干。尽管如此,每天试验圆满结束后,大家在一齐走出船厂的路上还是会有说有笑,似乎已经忘记了身边凛冽的寒风,即使身体早已经瑟瑟发抖。或许这就是每个国防科技工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即便前路艰难,但从未忘记使命!当那刀尖上的舞蹈惊艳亮相,几代科研人员欢欣鼓舞,相拥而泣。

领跑:有一个目标,他们始终紧盯

6 月17 日,媒体全方位报道,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在江南造船厂顺利下水。新航母,名“福建”,福建舰配备了我国最新研制的装备,是当之无愧的舰载机“生命线”;采用平直甲板,可以搭载多型号舰载机,完成复杂作战任务;配备了我国最新研制的电磁弹射器,能够在瞬间提升舰载机的飞行动能……满载排水量8 万吨,3 条电磁弹射器,亚洲最强大的常规动力航母,世界上第三艘电磁弹射航母,这一个个标签彰显中国海军在水面舰艇上全方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必将开创中国海军历史新纪元。

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从强调“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到要求“坚持聚焦实战,抓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使科技创新更好为战斗力建设服务”,再到告诫“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靠进口武器装备是靠不住的,走引进仿制的路子是走不远的”……科技强军,一个指向未来的宏伟战略,成为强军兴军新征程上的一个醒目路标。

七〇四所作为福建舰装备供货方之一,在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中,项目组以推动航母工程为根本目标,把与航母工程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融入党建工作体系,持续加强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切实把科技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造中国人自己的航母,这是一个民族的梦想,几代人的毕生追求。“爱国、创新、科学、拼搏、协作”的航母精神引领着七〇四所人全面吹响向“深蓝”进发的号角,辽宁舰服役,山东舰入列,福建舰下水,一路航行,奋楫扬帆,用一颗颗赤诚之心牢牢守护着祖国的碧海蓝天,七〇四所人骄傲地说道,“我们不辱使命!”

猜你喜欢

辽宁航母
辽宁风采
辽宁之光
辽宁赋
读辽宁 爱辽宁
关于舰载机常用到的英文
澳门辽宁 携手同行
击沉一艘航母究竟有多难?
航母怕不怕挨打?
美国两航母“围住”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