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2-08-15筅江苏省江阴市要塞中学陈晓丽

中学数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悬念美的思维

筅江苏省江阴市要塞中学 陈晓丽

1 引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教学应从兴趣入手”.初中阶段的孩子,不管是心理还是情感方面,发展都不够完善,教师需要大胆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多渠道、多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升颇有益处.

2 巧妙设置悬念,唤起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奇心理人人都有,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可以让学生产生渴望与追求,唤起浓厚的兴趣,激发听课的热情.因此,教师应巧妙设置悬念,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唤醒他们的惊奇感,以达到激疑、激趣、引思的多重功效,在这样的心理倾向下,可以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展数学探究活动.当然,悬念的设置并非随意而为,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难易程度的把握需要关注,这样才能让学生始终围绕着问题进行思考;又如,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相沟通,这样才能活跃思维,并让思维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只有让饱满的情绪与适切的悬念相融合,才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数学学习.

案例1:合并同类项.

PPT投影一些生活剪影:超市里货柜上各种商品的摆法,水果店里各种水果的摆法,药房里各种药物的摆法等.

师:在刚才我们一起欣赏的图片中,你们发现这些物品是如何摆放的?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

学生小声讨论.

生1:这样摆放,我们找物品就方便多了.

生2:可以节约时间,不然到了超市就要到处寻找.

生3:这样摆放,让生活变得方便!

师:非常好,生3用一句简单的话总结了这样摆放的用处.现在,老师将这些物品换成之前已学的单项式,你准备如何分类呢?如-2ab,2x2y,-3x2y,2x,4ab,6x2y,-x.请大家自己先尝试分类,之后小组合作交流.

…………

同类项很好地沟通了数与式,更是“分类”单项式的有效抓手.因此同类项概念的建构十分重要,它不仅是训练学生抽象思维的契机,也是形成数学运算素养的良好载体,更重要的是,充分彰显了数学的简约美.本课中,教师基于初一学生的思维和认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兴趣感受“归类”的过程,进而为概念的建构做好铺垫,在这样合情合理的设计下,让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悄然落地.

3 挖掘数学之美,诱发兴趣

数学知识抽象,数学学习也比较枯燥,但一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自然意想不到.事实上,尽管数学学科枯燥、乏味,但一些优美的图形可以令人赏心悦目,可以给予学生美的享受;一些数学定理、公式等所具有的隐性的和谐美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美,可以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的“味道”,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挖掘数学中美的元素,赋予数学知识美的生命和内涵,让学生在感知和体验数学的显性美中提升对其隐性美的认识,让学生在感知数学之美中促进数学美感的形成,进而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

案例2:轴对称.

师: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组图形.(PPT出示图1)

图1

生:这些图形怎么只有一半?

师:你们能猜出画的是什么吗?它们美不美?它们有何共同之处呢?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一一作答,课堂气氛活跃.

师:你们的观察真仔细,那这些图形从哪里可以分成左边、右边?下面哪位同学愿意在图上指一指?

…………

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关于数学美的素材,它们看似平淡,事实上包含了丰富的内涵,这些都是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极好素材.以上案例中,教师能选取学生感兴趣且符合认知水平、也能诱发探究欲望的素材作为课堂导入的材料,激起学生数学探究的兴趣,从创造美丽图案开始到轴对称概念的生成,让学生在感知和鉴赏数学美的过程中愉快地学习.就这样,逐步提升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让探究问题交融于数学的对称美与和谐美中,促进学生思维的自然生长.

4 巧构独特问题,激起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各种类型的优质课、评优课会让我们回味无穷,也有一些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然而一些教师为了让知识与生活的融合度更高,常常会编造脱离实际的问题情境,试问,这样的问题如何能激趣引思,启迪学生的思维呢?诚然,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并非仅仅依靠讲题、解题,而应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在感知、经历和体验中得以发展.为此,在问题情境设计中,聚焦每一个教学元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具有层次感,同时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独特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进入数学思考的过程,以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案例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奥运商品.(PPT出示各种商品,如金属“鸟巢”、金银币、奥运笔、奥运书包等.学生们都被琳琅满目的奥运商品深深吸引着,不亦乐乎.)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解决一个和奥运有关的问题吧!

学生跃跃欲试.

为了弘扬奥运精神,初一每个班级准备举办“迎奥运”知识竞赛.为此,需要提前准备好竞赛问题和小礼品.负责准备礼品的王老师在咨询学生意见后准备用福娃玩具和奥运笔作为礼品,因此就需要了解1个福娃和1支奥运笔的价格是多少,图2中为已知信息,你能根据信息一得出两种奖品的单价吗?结合信息一和信息二,可以得出它们各自的单价吗?你是如何得出的?

图2

…………

迎奥运活动似乎与解二元一次方程并无联系,但是教师巧妙地将生活与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并且结合得十分自然和流畅,相信在尝试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形成深刻的认识.同时,在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

5 时时鼓励和激励,提高兴趣

教学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它的本质并不只在于本领和知识的传授,很多时候在于鼓舞、激励和唤醒.人人都需要赞美,初中生都是独具个性的个体,表扬与批评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合理利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例如,对于精彩的发现可以这样评价:“你的发言非常精彩”“你的自信让老师十分欣赏”“你的创意思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你专注的眼神真好看”.又如,在作业批改中,对于书写认真且正确率高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欣赏你的作业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你的作业带给了老师一天的好心情”.对于一些后进生,也需要及时发现闪光点:“这次作业进步真大,相信你今后可以把作业做得更加漂亮.”

当然,无论哪种评价方式,作为教师,我们都需要诚恳和宽容,应善待每一位学生.就这样,通过时时鼓励和激励,给学生插上快乐的翅膀,让学习成为美好的体验,让每个学生都能树立信心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我们需抓住学生的特征,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巧妙设置悬念,挖掘数学之美,巧构独特问题,尤其需要时时鼓励和激励.这样,才能让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疑、有味,最终让学生获得思维的起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学为乐.W

猜你喜欢

悬念美的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