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编学材一题多解,小结问题引导反思
——以反比例函数专题课为例

2022-08-15筅江苏省江阴市顾山中学周志琴

中学数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学材反比例过点

筅江苏省江阴市顾山中学 周志琴

1 引言

初中阶段重点学习的函数主要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它们的图象和性质都不算复杂,其中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两支、不连续),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奇异的性质,值得组织学生一起研究.笔者最近有机会围绕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与三角形面积开设专题研究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中梳理该课的教学设计,并阐释教学立意,供研讨.

2 反比例函数专题课教学设计

2.1 基础出发

图1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结出以下性质.

图2

【解法预设】

图3

设计意图:这道变式练习题只是上面小结出来的“性质”的初步运用,仍然属于基础热身的练习.

2.2 拾级而上

图4

【解法预设】

思路1:如图5,过点C作CD∥x轴,与AO交于点D,可得点D是AO的中点.

图5

设点D(m,n),则点A(2m,2n),yC=yD=n.

思路2:如图6,延长BA与y轴交于点D.

图6

进一步基于“化斜为直”的想法,过点A作AE⊥x轴于点E,过点C作CF⊥x轴于点F.

设计意图:先安排学生独立探究,然后根据学生的解题进展,可以先安排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可根据解法预设的不同路径,选取不同的学生上台交流他们的思路,如果有路径差,教师要在学生讲评过程中进行评析,让学生理解不同的解法或解题路径.

2.3 继续挑战

图7

【解法预设】

思路1:如图8,连接OC,过点A作AE⊥x轴于点E,过点C作CF⊥x轴于点F.

图8

设点A(m,n),由中点坐标关系式可得点B(2m,2n).

思路2:如图9,过点B作BE⊥x轴于点E,过点C作CF⊥x轴于点F.

图9

可证得BE∥CF.

设计意图:与例1相比,例2中只有一个中点(A是OB的中点),另一个点是三等分点(点C是BD的三等分点),处理的策略仍然是“化斜为直”,需要学生将形转化为数,先是以形助数,后是以数解形.预设不同的思路就是应对课堂上学生不同的转化方式,便于让更多学生从不同的途径理解问题.

2.4 课堂小结

小结问题1:本课主要研究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面积问题,你觉得本课中哪几个重要的性质值得积累,能明显提升我们的解题速度?

小结问题2:本课研究的例1、例2都有一定的难度,你觉得这两道例题中哪一步或哪几步是关键步骤?你是如何理解这些关键步骤的?

小结问题3:你在平时作业或练习中有没有遇到过本课研究的同类题?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大家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3个小结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特别是积累了哪些重要解题经验或性质,较难题的关键步骤是什么,还能找到哪些同类问题,这些小结问题其实是引导学生学会解后反思,努力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高效训练目标.

3 教学立意的进一步阐释

3.1 精心选编学材,聚焦教学主题

由于本课是期末阶段的复习课(或习题讲评课),所以教材上并没有可以直接使用的内容,需要教师精心选编教学内容(即学材).这里使用“学材”并不只是简单选编几道同类习题作为教学内容,而是围绕教学主题选编同类习题之后,再进行必要的改编和重组,基于由易到难、渐次推进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1].值得一说的是,学材内容如果来自中考题,则需要想清中考试题的内容效度,像本文关注的反比例函数与面积问题,有些中考题可能还会与一次函数的性质综合在一起,或者难点偏在平面几何(如全等、相似)的方向,则属于内容效度不高,会偏离教学主题,要进行必要的改编,才能更加贴近本课的教学主题.

3.2 充分预设解法,倡导一题多解

本课的两道例题都预设了不同的思路,主要是倡导学生围绕这些典型问题进行一题多解,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展示各自的解法,然后教师诊评之后,相机追问其他学生的不同解法,让不同思维风格的学生都能学会适合自己的解法,同时在课堂上又能通过认真倾听,领会其他同学的不同思路,体会数学一题多解的魅力.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倡导一题多解并不是“一题滥解”,针对一道习题给出八种、十二种解法,课堂教学时间宝贵,一般不值得这样展示太多解法.相对而言,一个典型问题学生能交流展示出2~3种方法,并能初步识别这些方法的优劣就更好了[1].

3.3 设计小结问题,引导回顾反思

如上面课例中的最后环节可见,我们并没有继续安排练习“布满”整节课,而是在课堂最后留出十分钟左右时间,安排学生针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回顾反思,并精心预设了3个小结问题,通过这些小结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回顾和反思,加深对本课所学内容的理解.

猜你喜欢

学材反比例过点
《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
初中数学对学材进行再建构的策略分析
一个圆锥曲线性质的推广
“学材再建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初中数学“学材再建构”分析
基于“三学”理论下“学材再建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
3.3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难点聚焦
巧用点的坐标解决反比例问题
数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