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市体育高考生训练过程中的伤病及预防研究

2022-08-02张力文王康康冀承志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踝关节教练员膝关节

张力文 王康康 冀承志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1、研究目的

少年强则中国强,在国家迈向体育强国的征程,目前,我国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损伤是按专项特征划分的,大部分研究是针对职业运动员的损伤,而关于体育高考训练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体育高考训练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群体,具有精力旺盛、参与体育活动机会多、运动损伤自我保护意识差等,运动损伤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的特点。体育高考学生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伤病,对其身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也会对其日后的体育考试和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治疗运动伤病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对参加体育高考学生训练损伤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并提出可靠有效的运动损伤预防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次研究的需要,通过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络平台查阅相关电子版资料100份,为本次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2、访谈法

通过对调查对象所在培训学校的教练、队医、学生等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与交流,了解目前参加体育高考学生训练过程中产生运动伤病的情况、原因及预防的对策。

2.3、问卷调查法

通过实地调研后,对有过运动伤病史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发放,问卷调查主要采取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本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6份,其问卷的回收率98%,有效的问卷共196份,其中男生有效的问卷150份,女生有效的问卷50份。

2.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访谈以及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作为本文的研究依据。

3、文献综述

3.1、相关概念的界定

(1)体育高考的定义。

体育高考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工作暂行规定》进行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人才选拔的考试制度,分为身体素质项目和专项素质项目。

(2)关于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的研究。

裴益民在《高考体育生运动损伤成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中研究得出:学生的运动损伤损害主要是因为其心理负担过重,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健身运动能力低,技术性不标准,违反运动规律,欠缺科学训练。不清楚运动后怎样更快地修复自身,怎样补给身体营养成分。

姚磊在我国18支出色体育队342人的运动损伤情况开展了调研分析。结果显示,“运动损伤主要包含踝关节扭伤、大腿根部肌肉劳损、关节损伤、腰部肌肉和背肌损害等。关键因素是:训练机构不科学,身体功能差,训练水准不足,心理状态状态不佳。提议从健身运动训练、组织协调、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防范和医治运动损伤。以尽量避免其发病率”。这种缘故也是大学生在训练中需要防止的层面。

张克东强调,按损伤种类区划,健身运动损伤以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膜炎为主导,占总损伤的70%。但骨裂、关节脱位等健身运动损伤非常少产生,仅占总量的2%。针对骨膜炎而言,患病率高的首要因素是运动训练时身体的作用力对身体往上的支撑功效在小腿骨上,使小腿骨无法用力,导致损伤。并且运动强度和量过大,训练方式不合理,不遵循由浅入深的标准,部分运动过多,也会造成小腿骨发炎。尽管这类损害并没有像骨裂一样比较严重,但如此高的患病率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活动和身体健康。

徐张建强调,学生在练习中的损伤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无论男生、女生,负伤位置大部分是踝关节、膝关节、腰、肩、躯干、大腿内侧肌肉、小腿三头肌。根据他的调研,田径运动技术专业学员腿部损伤占比最大,在其中踝关节、膝关节、大腿后侧损伤更为普遍。次之是上臂,主要是肩腕关节,躯干损伤最少。针对踝关节而言,损伤的首要因素是高中生处在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段,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善,力量相对性较差。而且在弹跳过程中,因为落地时脚出现异常外翻造成的较大工作压力,非常容易导致比较严重扭伤。膝关节损伤主要是半月板和两侧肌腱,关键因素是膝关节周边的肌腱组织较为欠缺。许多练习姿势是在膝关节下进行的,一天内膝关节弯折便会上下不可以动。在弹跳或落地式时易于产生膝关节损伤。

从以上的探讨可以得出,许多要素都有可能造成膝关节损伤,关键在自身的思想观念高度重视程度不足、准备活动不充足、场所自然环境差、场地设备不齐全、不合理的训练法、身体机能差、劳累过度或损害、防护措施不合理、精神面貌差等。准备活动不够、运动强度过大、技术性姿势出错是关键缘故。针对受伤部位,文章内容讲的是膝盖骨、腕关节、肩关节脱位、踝骨、肘关节。表明在练习环节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四肢,而后背和腹部受伤相对性较少,根本原因是四肢的关节面区别不大,但腰部骨关节区别非常大,周边结构和肌腱更厚,防御性更强。

3.2、昆明市体育高考生整体概况

(1)体育高考测试项目。

由表1可知,考生需参加的身体素质的考试项目包括:100m、800m、立定跳远和铅球,基本素质测试了体育高考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弹跳素质以及力量素质;专项考试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田径、体操、武术、游泳,每位考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7项运动项目中任意选择一项进行测试。

表1 体育高考考试内容

(2)体育高考项目分数设定及录取规则。

体育高考项目总分数为100分,其中身体素质包括的项目有100m、800m、立定跳远和铅球,这4个项目所占分数均为15分,专项考试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田径、体操、武术、游泳,考生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一项,其所占分数为40分。按原国家教委、原国家体委颁发的《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体育考试评分标准与办法》、《云南省2003年体育术科考试补充规则》以及《云南省女子足球考试评分标准与办法》执行。专业成绩总分为100分,其中身体素质成绩占60%,专项技术成绩占40%,达到60分者为合格,方可参加体育专业录取。

(3)体育高考训练损伤易发生损伤的部位。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程度不同,其对身体的影响程度就会有一定的不同。体育高考生要参加“高考体育专业测试”,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进行学习与训练,以提高运动成绩,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体育高考生都是“半路出家”,自小并没有接受系统化的运动训练,关键是体育高考生需要在短期内取得实际效果。这就难免采用一切非常规训练手段,运动损伤就会孕育而生。通过对200名体育高考生询问、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体育高考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和不同次数的损伤。不同专项损伤的损伤部位也存在差异,田径训练中易发生损伤的部位是肩关节、大腿、小腿、膝关节、踝关节;篮球训练中易发生损伤的部位是腕关节、手指、膝关节、踝关节、大腿、小腿、肩关节、肘关节;足球训练中易发生损伤的部位是小腿、大腿、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手部;排球训练中易发生损伤的部位是肩关节、腕关节、手部、大腿、小腿、踝关节、膝关节;体操训练中易发生损伤的部位是肩关节、腕关节、手部、膝关节、踝关节、小腿、臀部、背部、颈部、头部;武术训练中易发生损伤的部位是肘关节、腕关节、肩关节、手部、髋关节、臀部、大腿、小腿、膝关节、踝关节;游泳训练中易发生损伤的部位是肩关节、膝关节、颈部、腰部、腕关节、踝关节。

3.3、昆明市体育高考导致运动损伤的因素

(1)不充分和不科学的准备活动。

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具体主要体现在准备活动的时间不适宜,准备活动的活动内容与运动项目不符合,准备活动的活动量不够和准备活动的负荷过大,没有进行体育活动等。在日常训练中,对于一般的考试项目可以进行通用的准备活动,专项考试项目时则要进行针对性的准备活动。高考生在进行体育考试时,所要进行的跑类项目、跳跃类项目、投掷类项目等考试时都是快速性的爆发式的运动,对人体的速度、力量、耐力都有极高的要求,所以没有做好充分和科学的准备活动将会导致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

(2)体育高考生睡眠时长不足。

睡眠的时间是可以从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身体状况恢复情况,拥有良好的睡眠时间是加快身体机能的恢复的保障。目前高三学生的学习压力都很大,体育高考生除了担负着学习压力之外,还需要面对专业训练所带来的压力,在双重压力之下,睡眠时间能保证6-7h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情况了。这6-7h的睡眠时间,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为接下来的大强度、高负荷、长时间的运动提供较充足的能量。如果睡眠时间保证不了,则会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以及身体恢复,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

(3)教练员缺乏专业性。

教练员进行带队训练,给学生布置训练任务时,会出现教练并没有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来进行分组训练的情况,而是统一布置任务,所有的学生所进行的训练内容都相同,并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所以会出现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训练强度不够、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则会觉得训练强度过高。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教练员使用的训练方法陈旧,照搬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训练手段缺乏创新性,这些也是导致运动损伤时有发生的原因。

3.4、昆明市体育高考运动损伤预防措施及方法

(1)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预防原则。

为防止体育高考生发生运动损伤,在参与运动训练和体育比赛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首先,教练员在上课过程中讲授有关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及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同时要强调在思想上重视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避免因理论知识的缺失而造成的运动损伤;其次,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训练过程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控制运动量。加强踝关节、膝关节、腰部、肩关节等部位的锻炼,提高易损伤部位的功能能力,有效地预防各部位的运动损伤;最后,体育高考生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避免因长期训练导致各关节部位受力过大造成损伤,不断的积累造成慢性劳损。此外,在制定运动训练计划时,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关注体育高考生的身体、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地调整运动训练的计划,并重视运动训练过程的医务监督。

(2)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缺乏运动损伤预防的意识是造成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如,服饰、器材等。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不同专项的体育高考生要有针对的做专项热身活动。有效的热身活动可以调整体育高考生训练的状态,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使大脑反应速度加快,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使参加活动的运动中枢间相互协调,为正式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

(3)提升运动训练过程中相关人员的医学相关知识。

增强教练员对于预防运动损伤认识的全面性,确保体育高考生在发生运动损伤后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治疗,同时需要体育高考生学习医学相关知识,重视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保护措施,当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此外,负责体育训练安全的医务人员要与体育高考生的教练员多进行沟通,将体育高考生的身心状况反馈给教练员,让教练员能够根据体育高考生的的健康状况安排相应训练工作,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成绩。

(4)科学调整训练强度。

体育高考项目是多样化的,不同的项目运动技术特点也不同,在训练过程中造成的损伤也不同。这就要求根据不同专项来制定不同类型的训练,调整训练强度,避免因过大运动负荷而造成运动损伤。如,在武术训练过程中,体育高考生的腰部易受到伤害,这就要求体育高考生或者教练及时对腰部情况做出准确判断,阶段性的进行身体检查,要根据体育高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来控制训练的强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强度,实现对于武术专项高考生腰部的保护,防止不科学的训练负荷强度造成慢性损伤。

(5)提升教练员的专业水平。

教练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体育高考生的运动成绩、健康状况有较大影响。专业的教练员定制科学的训练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体育高考生出现运动损伤情况,既能保证训练过程的合理性又能不断提高运动成绩。教练员要全面了解体育高考生的具体情况,同时根据不同专项、不同体育高考生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教练员不能做好相关工作是因为缺乏训练系统知识,为了提升体育高考生运动成绩,不关注球员健康问题。因此,不断提升教练员专业能力是预防体育高考生出现运动损伤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踝关节教练员膝关节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