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发展的现状研究

2022-08-02王品屈振江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裁判员锦标赛武术

王品屈振江

(1.商洛学院 陕西 商洛 726000;2.西安翻译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5)

1、选题依据

“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竞赛,“全国赛”自2015年开始举办,至今已举办多届,比赛以武术散打为载体号召全体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中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2、研究目的与意义

2.1、研究目的

通过对“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举办现状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 “全国赛”中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大学生散打锦标赛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促进散打比赛的标准化和科学化为目的。

2.2、研究意义

“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的管理是非常严谨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纰漏,都会直接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制定关于“全国赛”的规则和秩序的标准化也同样影响着比赛的公平性,同时也影响散打项目标准化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只有完善散打比赛的制定的规则和秩序,散打比赛才能真正意义上得到普及与推广。因此,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的赛事完善提供一份绵薄之力。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开展的现状,以参赛高校、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

3.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包括武术散打、自由搏击等文献资料,获得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资料和相关文献。通过对中国武术协会网站的查询,获得有关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比赛的文件、政策、赛制为本课题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访谈法。

根据课题的目的和内容,制定出本课题的访谈内容,针对参加2019年“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的部分工作人员和领队教练进行了访谈。对竞赛的组织实施、方法、赛程、管理等进行访谈,对一部分专家给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和细心整理。

(3)数据统计法。

根据所了解的资料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将有效数据按照统计学的基本方法进行人工统计处理,并将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与处理。

4、结果与分析

4.1、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开展的基本情况

由于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全国范围内的大多数散打赛事都没能够举办,本文对 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开展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其中包括对五届参加竞赛中的高校情况和运动员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表1 “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开展的基本情况统计表

根据调查得知,在开展的五届“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比赛中了解到比赛在近几年的开展中十分顺利,每年报名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数量从最初的300多名到900多名,运动员人数的逐渐增多,说明比赛规模逐渐扩大,随着每年报名参加比赛运动员数量的增加,促进了各大高等院校中武术散打专业的发展,主办单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举办此项散打比赛加快了我国武术散打项目的推广与发展速度。

(1)参加“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高校的情况。

近四届的“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不同于国内以往的散打赛事有来自全国散打训练基地、散打省、市队、馆校等散打专业运动员参加比赛,仅有我国院校的大学生参加比赛,以高校为单位进行报名,各大高等院校组建代表队参加竞赛,近几届的“全国赛”各地区分布图如下:

表2 参赛高校各地区的分布统计表

(2)参加“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运动员的情况。

“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的竞赛规程中对每个单位参赛的运动级别作出规定,不同组别同一级别限报1人,便于组织管理。

根据表3调查统计得知,近几年报名参加比赛的人数逐渐增多,从2016年开始,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增加了丁组,从调查的数据可反映出:一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数量从最初的300多名到900多名,运动员人数的逐渐增多,说明比赛规模逐渐扩大;二是,其中乙组和丙组的运动员人数最多,说明近几年全国大学生散打比赛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专业的宣传效果显著可见;三是,参加比赛甲组的运动员人数较少,说明了武术散打在普通高等院校的非专业的学生中发展的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

表3 参赛学校代表队运动员统计

4.2、“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管理体系的分析

管理体系在“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中起着统领与贯穿始终的作用,从最开始竞赛需求分析、竞赛目标确定到竞赛计划制定,组织管理体系给整个竞赛奠定了基础,确保竞赛有序、有效地运行。“全国赛”的管理体系以下从竞赛的组织管理、竞赛的赛制与方法、竞赛目标的确定、竞赛计划的制定和竞赛组织的实施这5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撰写。

(1)竞赛组织管理。

举办“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的目的是号召全体大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促进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体魄强健。“全国赛”是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领导下,由全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进行管理,由教育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对竞赛组织机构和承办单位相关部门进行相应的监督以及指导,并且对承办单位竞赛的具体实施始终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为中心来开展的。在实际过程中是由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承办单位共同合作组织实施,承办单位在主办单位的领导下负责竞赛管理工作的计划、筹备和实施的具体工作。

(2)竞赛目标的确定。

竞赛目标指明竞赛工作的方向,竞赛的具体内容则是在竞赛目标的确立后进行确定。通过对专家访谈得知:目前“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的总体目标是推进武术散打发展、推进武术散打工作、壮大大学生武术散打队伍。“全国赛”的知识目标是使大学生学习散打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目标是运动员训练中规范散打相应的技术动作方法和技能;态度目标是强化高校对散打的认可,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散打习练队伍中大幅增加散打习练人口,吸引广大大学生加入武术散打习练队伍中来。

(3)竞赛计划的制定。

计划是整个竞赛过程的依据,没有计划竞赛工作就无法进行,因此制定竞赛计划对保证竞赛过程的顺利进行,实现竞赛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竞赛计划的内容包括竞赛经费预算、竞赛通知发布、竞赛裁判员配备、竞赛时间和地点安排。

①竞赛的分组

“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中分组是根据各大高校练习散打的情况进行分组,2015年本无丁组,无现役散打专业运动员参加比赛,从2016年增加了丁组,让高校的现役运动员也参与到比赛中去,其目的是通过比赛让更多大学生散打习练者学习散打的技战术,也同时通过专业运动员更快地推动散打在高校的发展。

②竞赛的规则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体育比赛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的规则可以划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侧重控制整个竞赛局面,维持竞赛纪律和秩序;第二类是规定运动员在竞赛中不出现犯规动作;第三类主要表明本次竞赛或者竞赛中某个环节的主要任务的规则,称之为任务型规则。

其中 运 动 员的 按 体 重 级 别 分 级 为 48kg、52kg、56kg、60kg、65kg、70kg、75kg、80kg、85kg、90kg、90kg 以上这 11 个组别,男子跟女子的组别分别不同。

“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比赛方法中采用中国武协最新审定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进行每场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min,局间休息1min的方法进行比赛。“全国赛”的分组和出场顺序由代表队的教练员或领队在第一次称量体重后进行抽签,抽签由小级别开始,抽签后进行编排分组。“全国赛”竞赛级别以上下5kg进行设定,比赛中体重向上不得超过报名参加的级别重量,向下不得低于下面级别的重量,如,比赛期间参加称重时,体重不符合比赛规则,则取消比赛资格。

③竞赛的日程安排

“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近几年的比赛日程安排时间为5-6天,根据对近几年赛程的安排进行调查,了解到在比赛中的大赛组委会在赛程安排上十分紧张,仓促的比赛时间安排中说明以下问题:一是,“全国赛”工作人员在比赛期间工作量较大,大大降低了竞赛组织的质量;二是,每天的比赛场次较多和运动员分组复杂性对裁判员来说工作量较大,而比赛时间的紧迫也都会给裁判员造成压力和加大工作量,会影响到裁判员在执裁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性,最后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

4.3、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组织实施体系的分析

组织实施是竞赛的中心环节,制定好竞赛计划、确定好竞赛目标、发布完竞赛通知对竞赛进行组织实施。组织实施是针对竞赛计划合理的分配任务,做到竞赛运动员、工作人员、服装、场地、器材等的合理配置。结合“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组织和实施的实际情况,从竞赛准备、组织竞赛、颁发奖状制定出比赛的竞赛实施工作具体流程。

(1)竞赛准备。

竞赛准备是“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实施的前期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会直接影响到竞赛的效率。在“全国赛”的前期准备工作从裁判员的配备、工作人员配备、准备竞赛服装和护具、落实竞赛场地、接待报道工作,称重仪式对竞赛准备工作进行调查与分析。

①裁判员配备

裁判员是整个比赛的关键人物,裁判员在比赛执裁中对竞赛的规程和规则是否合理化直接影响到比赛的公平、公正性。“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的裁判员均是国际级与国家级裁判员,有参与全国大赛执裁的经验,能够保证赛事的竞赛质量与比赛的顺利开展,并且高水平的裁判员参与到竞赛执裁中可以加快促进“全国赛”朝着科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前进。

②工作人员的安排

一个比赛的顺利的举办,裁判员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是来自幕后默默付出的其他竞赛工作人员,在“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中的工作人员除了裁判员还包括医务人员、检录员、计时员、编排记录长、编排记录员、记录员、宣告人员以及检录长等。

③竞赛服装和护具的准备

护具是散打比赛的防护和保障,对运动员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护具的革新对技战术的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在“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的比赛规定中要求运动员比赛时必须穿戴好护具,包括护胸、护头、护裆、拳套、护齿。“全国赛”除了护齿和服装由运动员自己准备,其它均由竞赛组委会进行统一提供,从而保证比赛的严谨。

④接待报道的安排

“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的接待报道工作是竞赛的前期工作,如果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就直接会影响到比赛工作的进度,影响到比赛最终的效率和比赛的结果。各领队、教练员和运动员需进行签到和基本信息的登记(性别、级别、代表队),此外运动员需要提供心电图、脑电图等相关的健康体检报告,还有在校大学生学籍证明,证明运动员是属于该校学生或者正在此学校就读,在新冠病毒肆虐的当下,疫情防控形势常态化,比赛属于多人群聚集地,大赛组委会还会要求运动员进行一定的防疫要求,例如,报道时需要持有48h核酸结果为阴性的医院证明,以及运动员、运动队的新冠疫情保证承诺书进行签字,最后才会安排入住的流程。

(2)组织竞赛。

组织竞赛是竞赛中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竞赛裁判员是对整个竞赛实施控制的主角,竞赛裁判员应根据竞赛目标以及竞赛计划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竞赛组织活动。竞赛前工作人员应做好计划(例如,检录员遇到未到场的运动员该如何处理)等类似的相关竞赛准备工作,从而大大节省比赛时间的耗费,保障赛事的流畅进行。此外,竞赛中裁判员应做到坚守比赛规则,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性。在竞赛结束之后参与竞赛资料整理和竞赛总结工作,并对竞赛组织管理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协助相关组织单位完善竞赛组织管理体系,从而完成竞赛任务。

(3)竞赛结果。

①录取名次

“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的各级别参赛人数在10人以上(含10人)时,录取前6名;8-9人时录取前4名;3-7人时录取前2名;1-2人不录取名次。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还设立“体育道德风尚奖”,实际评选的办法是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相关规定进行执行的。

②颁发奖牌、证书

奖牌和成绩证书是对运动员比赛结果的一种现实表现,成绩证书的颁发说明是对“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成绩的一种认可,同时也是代表着对运动员辛苦付出和比赛结果的一种肯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建立“全国赛”的比赛制度,对通过比赛并且取得一定名次的运动员颁发成绩证书以及奖牌。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参加比赛高等院校的数量逐渐增多,但是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参加比赛的高等院校的数量还是较为欠缺;

(2)通过参加比赛的甲组的运动员的人数较少,了解到普通高等院校中练习散打的人数较少;

(3)在组织管理体系中,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比赛的赛程时间规划较紧迫,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比赛的质量;

(4)在组织实施体系中,工作人员的安排较少,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进程与比赛质量。

5.2、建议

(1)科学合理地组织竞赛赛程,保障竞赛的质量。赛程的紧凑程度直接关系到裁判员、工作人员、教练员、运动员的疲劳程度,从而影响比赛的质量,因此要合理地安排赛程;

(2)为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应当增加工作人员的数量,从而提高竞赛的质量与效率;

(3)积极带动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的高校参与竞赛。高校的参与情况决定赛事的开展程度和散打在高校的推广进度,有利于散打运动的普及与推广。

猜你喜欢

裁判员锦标赛武术
“披萨锦标赛”
2022.02二月羽坛:洲际锦标赛纷纷上演
中华武术
British Beard Championship英国胡须锦标赛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我国高水平女足裁判员培训现状调查
足球总体改革背景下德阳市足球裁判员队伍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