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体育背景下泸州市初中生体育运动参与度的现状研究

2022-08-02黄祖梅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泸州市体育锻炼课外

黄祖梅

(西南医科大学 四川 泸州 646000)

1、研究目的

自上世纪末体育学科加入到中学毕业考试之后,体育课程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体育课程成为我国高中人才选拔重要的课程之一。但“应试教育”、“唯分数论”深入人心,使得体育活动的开展面临了更大的挑战,体育中考的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本文以泸州市2011-2021年体育类高中入学政策为重点,分析体育中考相关政策,了解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挖掘现存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泸州市体育改革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2、文献综述

2.1、国内体育中考相关研究综述

(1)体育中考的概念和必要性。

体育中考是对初三年级学生进行统一的体质测试来进行体质评价的一种测评模式。各地区体育中考的时间一般在3-5月,具体时间由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考试成绩影响学生的高中录取。

学生面临升学、择校等压力,留给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无法提高,保障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质实属困难,实行体育中考制度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更是学生体质加强的需求,因各地区发展具有差距,中考体育发展历经坎坷,搞好体育也是自身学科的需求。

(2)体育中考对学生的影响。

体育中考全面开展以来,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都有增加,动机众多,初中生多是升学压力,高中生多出于自身需求,体育锻炼的行为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有积极效用。体育中考制度对体育行为的效用是通过体育意识来作用的,总体来说,积极效应远超于消极效应,体育中考制度要适应学生需求,完善考试方式和内容,创造学生了解体育的条件,从而产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行为。体育锻炼态度呈现极差现象,部分中学生体育锻炼主动性不足,随着年级的升高体育锻炼积极性下降,体考项目和学生喜爱项目有所出入,完善体考制度可以与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发展相结合。

(3)体育中考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学生为考试而锻炼,大搞突击训练,只练习考试项目的现状,体育中考改革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为学生终身体育创造条件。就青岛体考改革,指出学校观念陈旧,课程设计未摆脱应试教育,课程实施仍以考试为主的问题,建议端正体育考试的态度,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向多元评价转换。

2.2、国外体质测试相关研究综述

各国学生发展情况不同,评价机制有所差异,但理念已逐渐趋同,美国的学生体质测试由第三方公司完成、日本就体质测试颁布相关法律政策、俄罗斯政府实行“劳卫制”,提出我国可借鉴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模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建议。日本把体育归属于教育,采用立法的形式保障学生体育教育,将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融合,建立完善的体质测试制度和管理体系,为我国体质测试制度的优化提供了参考。英国的体育课程结构是必修+选修,体育课程的选修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需求,并将体育课程与就业结合,这值得借鉴。

综上所述,多数学者是从体育中考对学生、学校体育方面进行研究,学生参与动机和态度不一而差异显著。作者提出:(1)完善考试评价体系;(2)建立体育监督部门;(3)积极开展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5)优化体育教学形式;(6)将学校领导、教师的考核与学生的体育相挂钩的建议。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以体育中考背景下泸州市初中生体育运动参与度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以泸州市泸县初级中学5所、学生228名为调查对象。

3.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以体育中考为关键词共检索到2805篇文献资料,以学生体育运动参与为关键词共检索到273篇文献,其中具有参考意义的文章有五十余篇,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

(2)观察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生体育活动实际情况,作者与相关教师、领导通过网络联系后,到方洞中学、雨坛中学、嘉明中学3所学校进行实地观察,了解体育教师课前、课中和课后情况,掌握学校基本场地设施情况、体育资源配置,学生参与体育情况,保证文章的科学性、真实性。

(3)问卷调查法。

基于本研究的需要,查阅相关文献后,与相关专家进行沟通交流后,设计了《泸州市体育中考政策改革对学生运动参与度的影响调查问卷》。此次问卷对泸县几所初中生发放250份问卷,回收228份。

(4)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取的问卷进行整理,运用Excel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筛选并分析,深度挖掘数据的内涵,并制作成图表。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泸州市2011-2021年体育中考政策的分析

(1)体育分值变化。

表1可以得知,表明泸州市2011-2021年分数上涨幅度较稳定,对分数改革的时间节点在2012年、2013年、2020年。2019年起采用必考+选考+抽考的结构,2021年对必考项目一、选考、抽考项目分值进行了变化,其中抽考项目分值变化最大,涨幅为200%,说明泸州市政府逐渐重视学生自选项目,必考项目二分值未改变。

表1 泸州市体育中考分值变化表

(2)考试项目、结构变化。

表2表明,2011-2021年间考试项目和考试结构发生了变化。2011-2013年,考核结构为必考,考试项目注重检测学生的身体素质、机能指数;2014-2018年,学生采用选考方式进行,考试项目包含田径、身体素质测试;2019-2021年,采用抽考+选考+抽考的结构进行体考,考试范围融入球类项目,可以得知2014年和2019年是泸州市体考考核方式改革的重要时间节点。

表2 泸州市体育中考项目、结构表

(3)特殊考生处理变化。

在每年参加升学体考的学生在体育考试前必须进行体检,对患严重疾病或身体过于肥胖、瘦弱以及不适宜参加剧烈运动的考生,经本人申请,出示县级以上医院(含县级)证明,经区县教育(教科)局批准可以免试。2011年体育成绩以16分计入总分,体考满分为50分时以25分计入中考总成绩,成绩以等级呈现时评定为C级,2021年泸州市体考总分为70分时以35分计入中考总成绩。

(4)体育特长生加分政策变化。

表3表明从2011-2013年体育尖子可享受中考加分政策5-10分不等,2014年开始取消了体育尖子生的加分政策,体育尖子群体的福利消失,考生之间无差别,学生的赛场重回体考,而非艺体竞赛。打造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的热情,有利于体育中考的健康发展。

表3 泸州市体育特长生政策表(n=228)

4.2、泸州市中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变化的分析

(1)课外体育锻炼频率分析。

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时: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min,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考虑学生有体育课、课间操等学校体育活动,学习任务多,因此不考虑锻炼强度,把每周课外锻炼≥3次,每次锻炼时间≥30min的学生定义为课外体育锻炼积极的学生。

表4所示,每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较积极的人数占48.25%,表明多数学生乐意进行体育活动,愿意花时间去锻炼身体。一次也不锻炼的学生有26人,占总人数的11.4%,学生运动的主动性不足,参与热情低,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想法,探明原因;其次根据学生参与态度、需求合理设计教学方式,安排教学内容;最后积极反思,随时与学生、家长、领导等沟通,为学生校内外体育参与提供指导。

表4 泸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频率表(n=228)

(2)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分析。

表5表明初中生日常进行体育锻炼多愿意选择球类项目,首先球类项目是全身性的运动,需要多关节协同完成动作,不是简单的多次动作重复,符合学生灵活、多变的运动风格;其次,球类项目竞争激烈,运动强度大,符合初中生求胜、好强的心理;最后,学校或社区体育资源有限,可开展项目少,选择空间小。

表5 泸州市中学生参加人数前六的体育项目表(n=228)

(3)课外体育锻炼态度分析。

表6表明,泸州市大多数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是比较积极的,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不积极的学生占比较小,为5.26%。通过调查发现,男生对体育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态度,一是自身热爱运动;二是参与锻炼,实现长高的需求。而不热爱的群体中女生考虑到运动强度、运动场地、参与同伴等客观因素而积极性不高。

表6 泸州市中学生锻炼态度情况表(n=228)

(4)课外体育锻炼目的分析。

体育中考作为学生体育锻炼的驱动力,分值增加促使学生锻炼更积极,体育能产生多重效用,受自身和社会环境等影响,个人在体育领域的发展存在差异性。

表7表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分为内外因。多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源于自我的内部驱动力,希望达到健身减肥、获取优异体考分数、增强体质的目的。提高体考成绩和增强体质的参与动机较强烈,溯其根源,一是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通过长期锻炼来增加体考分数比术科分数增加容易;二是学生认识体育对身体保健的作用。

表7 泸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目的表(n=228)

(5)体考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时间的作用。

表8表示,79.82%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增加,其原因是体育中考分数不断增加,且总分在体育中考总成绩占比高,对于体育考试分数不能放弃,所以愿意花时间去锻炼,以保证取得理想的体育成绩。20.18%的学生,由于体育考试分数的总分没有术科多,且各科目学习压力大,自身体育水平低提升成绩的空间小,因此未增加体育锻炼时间,而是把时间用于文化课学习。

表8 泸州市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间表(n=228)

5、结论

(1)2014年体育考核采用等级制,2017年体育考核恢复分数制,考核方式不断调整保障了学生的利益;

(2)考试项目多样化,包含球类、田径、身体基本素质、身体机能指数项目,考试结构由必考、选考、抽考组成,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

(3)取消艺体尖子加分政策,完善特殊情况、特殊考生处理方式,实现了公平公正;

(4)体育中考总分的上涨,加之内外部因素,促使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增加;

(5)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动机不一,球类项目的吸引度较大,乐意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多。

6、建议

(1)完善考试评价体系,将平时成绩纳入体考考核范围,合理设置分数占比,采用终结式评价和过程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建立体育监督部门,严格审查缓考、免考学生,避免弄虚作假,认真落实体育各环节的监察工作;

(3)积极开展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加入学校运动队、体育社团,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和运动知识;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水平高、质量好、专业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定期进行体育教师培训,开展研讨会,丰富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理论知识,促进体育教师全面发展;

(5)考虑学生体育参与动机、影响因素,优化体育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避免枯燥乏味、缺乏活力的课堂;

(6)将学校领导、教师的考核与学生的体育相挂钩,实施体育教师评比活动、匿名评教活动,提高各群体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猜你喜欢

泸州市体育锻炼课外
泸州市人民医院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
泸州商行在港上市
泸州市健康产业商会运作模式探究
取经之路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