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市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及其预防

2022-08-02夏龙峰曹蓉王大志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篮球中学生

夏龙峰 曹蓉 王大志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0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强调运动和健康的重要性。近几年,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因篮球运动有独特的健身性、观赏性、娱乐性,广受欢迎,成为我国三大球类之一,特别在校园内,是校园体育运动中最广泛的运动项目。篮球运动不仅能增强中学生的体魄,加强他们的体格锻炼,也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但作为一种竞技性和对抗性的体育运动,学生容易在运动中产生损伤,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损伤后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治疗,还可能影响学生后期身体发育,成为体育运动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阻碍因素。本文从中学生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进行研究,结合受伤部位具体分析,探索适合的解决渠道,有效预防篮球运动损伤。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昆明各中学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调查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昆明市第二中学、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天娇校区)、呈贡区第一中学、昆明市第八中学、昆明市实验中学等10所中学共计500名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并适当结合访问,重点研究学生运动中发生的损伤部位、产生原因等,探析篮球运动损伤产生的规律和相应规避的建议。

1.2、研究方法

文章通过问卷调査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进行调査研究。

(1)文献资料法。

本次研究过程中,在中国知网、百度学术,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掌桥科研等数据库查阅近百篇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同时查阅篮球运动以及运动医学、体育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相关书籍,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确定本论文的研究任务和研究重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为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昆明本市随机抽取10所中学进行了不记名的随机问卷调查(问卷详见附录)。

问卷以调查各所中学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情况为主,现场发放,参与者立即填写并收回,累计发放500份,回收477份,回收率为95.4%。为达到问卷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回收的477张问卷中,有乱答、漏答的情况的视为无效,其中有效问卷有450份,有效率达到90%,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表

(3)访谈法。

在各个中学对篮球运动情况设计合适的访谈提纲,对各个学校的篮球爱好者、篮球比赛负责人,以及教师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篮球运动损伤的建议和看法。通过和他们的访谈,进一步了解篮球参与者运动损伤的原因、损伤的性质以及运动损伤后带给他们身体和心理的一些影响。

(4)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调研收回的450份调查问卷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用Excel进行求平均数、百分比等,分析篮球运动损伤的现状、原因及部位等,探索篮球运动损伤规律。

(5)逻辑分析法。

合理、科学、有逻辑地分析收集到的资料,依据研究对象浅析产生原因和提供一些相对应的措施。

2、相关概念阐述

2.1、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就是人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损伤,在参与各项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致使身体某些部位受到损伤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影响人的寿命,但是会对人的继续运动产生影响。通常,此类损伤容易出现在专门从事体育运动相关工作的人员以及热爱运动的青少年,特别对于特别好动的青少年,如果损伤部位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影响后期生长发育。常见的损伤部位包括肩关节损伤、肘关节损伤,及其一些长骨。

2.2、篮球运动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集体运动项目,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一般以5人为一支队伍,双方以篮球为竞赛工具,力争在攻守交替和对抗中获得球和展开投篮得分。主要特征为快速、强烈的身体对抗,注重速度与准度的统一。

3、损伤分析

3.1、运动员损伤位置分析

通过数据调查可知,在篮球运动中,指腕特别容易受伤,在男生中占受伤部位的35%,女生中占30%;其次是踝关节,踝关节容易扭伤,占男生受伤的25%,女生受伤的20%;第三是膝关节,膝关节受伤更容易发生在女篮球运动员身上,占20%。由此可知,指腕、踝关节、膝关节的损伤在篮球运动身体损伤中占据绝大多数。尤其是在球体运行时,赛场上快速移动身体、抢着传接球、扣篮、盖帽、补篮等过程中都可能造成损伤,特别是一些比较敏感灵活的部位,中学生好胜心强,但是技术动作不完善,心理压力较大,在强竞争下,极其容易受到损伤。

表2 运动部位损伤情况调查表(N=450)

由上表可知,在篮球运动中,男生女生受伤人数较多。作为对抗性运动,篮球运动损伤较为普遍,因此,研究受伤相关规律并给予对应解决方法是十分具有必要性的。

3.2、运动员场上运动位置损伤分析

根据现场情况,我们对学校教师以及经常参加篮球赛的一些球员进行了对话访谈,在调查中发现:在正式篮球比赛或对抗训练中,不同运动员在场上位置不同,损伤频率也不一致。由于篮球运动的对抗性,前锋和中锋容易产生身体对抗,损伤概率较大,后卫运动员相对来说对抗较少,受到损伤的概率也比较小。

3.3、运动员损伤类型分析

经过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运动员损伤情况中,肌肉拉伤、软组织挫伤、关节扭伤的占比较大,多数情况下,篮球运动存在较强的对抗性和竞争性。在运动过程中,进攻和防守的交替,突然起动和停止,不断地变换动作和交替位置,对于身体体能素质和节奏控制以及机能和对抗力要求都较高,强烈的运动和激烈的对抗,经常造成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稍不注意摔倒容易导致软组织挫伤,甚至出现关节脱位、骨折的情况。

据调查数据显示,有3项部位损伤的比例最高,累计高达80%,其中关节扭伤占比36%,肌肉拉伤占比28%,软组织挫伤占比16%,在篮球运动损伤中最容易出现,少数中学生容易出现骨折、关节脱位、撕裂伤等,这些相对严重的运动损伤容易对后期运动和学习产生影响,在篮球运动中要注意避免运动造成的严重损伤。

表3 篮球运动损伤类型调查表(N=450)

从篮球运动损伤类型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受损程度也有所不同,其中,轻度损伤占比较高,占比61%,中度损伤及重度损伤次之,分别占比伤 36%、2%、1%。

4、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没有热身运动导致篮球运动过程中产生损伤的达到50%,除此之外,由于直接对抗、个人情绪和注意力因素产生损伤的仍然较多。还有少数同学是因为间接受力或前期受伤未好,疲劳导致损伤等多种原因。

表4 篮球运动损伤原因调查表(N=450)

为了使数据更具有说服力,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经过数据对比后,又再次在学校找到学校篮球教师及学校校医室医生进行了简单的访谈调查,将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类。

4.1、准备活动不充分

在这次调查中,数据显示,在篮球运动中,70%以上的中学生是没有进行热身活动的,仅有少数中学生在篮球运动前进行了热身运动。在进行篮球运动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运动准备,更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在严峻的学业压力下,中学生的运动时间较少,在进行篮球比赛时,直接参与运动,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加之篮球运动较为激烈,运动量比较大,中学生体力无法跟上,容易疲劳导致运动损伤。影响学生运动技能发挥,也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4.2、心理因素影响

中学生普遍处于14-19岁期间,在此阶段的中学生,心理上还未成熟、不断变化,中学生既渴望独立,又需要依赖;幼稚与成熟矛盾相织,他们的情绪控制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在此阶段,心理因素成为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心理发育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

(1)不成熟的心理状态。

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集体荣誉感强,虚荣心和好胜心也较为突出,在篮球运动中争强好胜、急于取胜,心理状态不稳定,在紧张的氛围下,容易不知所措、无法冷静,尤其是打球过程中容易受到对手得分的影响,心态急躁,从而导致技术动作不规范,造成受伤情况的出现。

(2)缺乏集中的注意力。

整个篮球运动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消耗体力和体能,还有脑力活动,篮球运动更是一场心理上的博弈,篮球运动员在赛场奔跑的过程中,还需要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考虑进攻和防守策略的同时,集中注意力,才能确保灵活应对瞬息万变的赛场。从中学生的心理发育来看,中学生缺乏参赛经验,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临场反应、技术技能也会受到注意力变化的影响,高压状态下容易造成中学生篮球运动的损伤。

4.3、外部条件限制

在昆明的很多中学,场地较为老旧、磨损较多,在球场上奔跑,由于场地光滑,导致滑倒摔伤,还有一些场地不平,导致摔伤。标准篮球场地的缺乏、篮球场地的建设材料、篮球场地面的光滑程度等等,都是各学校篮球运动基础设施层次参差不齐的原因。特别是在下雨天,地面有水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损伤。还有一部分同学受到鞋子等因素的影响,在快速运动的过程中容易摔倒造成损伤。

4.4、篮球运动中不规范的动作和犯规动作

在篮球运动过程中,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但是这些技巧和动作技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技术在一次一次的实战中慢慢训练和提升,在进攻中运球、持球突破等都是需要慢慢精进,不能盲目地用身体去对抗,用身体对抗容易造成损伤。再者,学生在体育课过程中,基础性的技术动作没有太注重和在意,致使很多中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动作技术不规范。例如,在移动技术中走、跑、跳、急停、转身、跨步和滑步等各种脚步动作,看似简单,实则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练习,然后在临场时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调整脚步的使用。而且,中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没有学会规范的技术动作,盲目地模仿篮球明星们的高度动作,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此外,犯规动作对学生造成的损伤也是不可忽略的,尤其在篮球比赛这种剧烈运动中,处于凌空、快速移动或突破状态的学生,极容易意识到对手的犯规动作,此时任何极其细微的犯规动作都有可能损害学生的身体;其次,部分中学生在比赛中看到对手即将得分,容易在场上做出犯规动作,比如,推、拉、绊等犯规动作这些动作往往会造成同一赛场中自己和别人的损伤。

5、损伤预防对策

运动损伤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跟进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篮球运动发展,提升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我们应在学习过程中,做好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学生的运动损伤。

5.1、做好充分地赛前准备

热身运动是一切运动的前提,也是有效减少肌肉损伤的常见方法,它可以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同时提前使身体的各部分机能接收到运动信息,缩短身体各部分机能进入工作的时间,从而有效地保护运动员减少损伤的发生。教师要督促学员在平时训练及比赛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队员之间也应相互提醒,特别是在剧烈运动和激烈对抗之前,切忌不进行准备活动就开始。只有身体完全活动开,才能保证学生在接下来的运动中减少损伤。重视热身运动的重要性,无论在平时训练时,还是在比赛前,都要积极做准备运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5.2、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避免意外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在篮球运动场上,考验的不仅是运动员的篮球运动技能,还有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既能让自己减少意外损伤,也能帮助球员在赛场上制胜。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灵活应对赛场上的各种情况,把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发挥到极致,自如地穿梭在赛场上,对于比赛的取胜有很大优势,篮球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在赛场上保持头脑清醒、冷静执着,能运用正确的战术和节能去应对比赛,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慌不忙、不骄不躁,科学合理地完成比赛。在保证比赛成功进行的同时,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5.3、提高和改善学生的篮球装备和场地标准

预防和减少学生运动损伤,从篮球装备和运动场地开始做起。较为标准的篮球场地,比如,木质或者橡胶塑料等材料的场地,能极大有效确保场地的平整和干燥。尤其是避免在湿滑的场地上进行比赛,能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场地较为平整、摩擦力较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就不易滑倒摔伤,当然,在比赛开始前,要注意扫除篮球场地的垃圾和异物,保持场地清洁,避免异物影响导致运动损伤。同时,学生可以通过配备防震减震性能较好的鞋子参加篮球运动的方式,减少篮球运动对膝盖带来的冲击。

5.4、加强对学生的体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

“打铁还需自身硬”,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学生要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身体素质。在日常训练中,要不断加强自身体能训练,对专业技能要进行反复练习,确保技能的熟练度和规范性,在比赛场上使用技能时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教师在上课时要注重进行篮球讲解示范,不断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在学生进行练习时要多做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规范动作,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纠正动作技巧、及时更正,并严管严教,确保获得规范的动作,加强专业技能训练,避免在篮球比赛中因为动作不规范而造成损伤。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篮球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幼儿篮球运动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