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2022-08-01蔡强男

科技风 2022年17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中职情境

蔡强男

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如皋 226000

一、基于职业能力进行教学的内涵

依据工作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通过进行真实工作情景的模拟,令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加专业性的知识,掌握更加具体的技能。在教学中,重视知识和专业技能共同发展,从而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发展,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价值创造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以职业能力培养对学生进行市场营销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在行动中系统地学习知识,在学习中采取实际行动,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并且自觉地参与到工作中来,从而在中职教育中达到学工合一的地步。

二、以职业能力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行为主义学理论

早在20世纪初期,华生就认为人在不同环境的刺激条件下形成的行为模式是不一样的。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认为机体和刺激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操作性反射对后天行为模式有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在以职业能力培养对学生进行市场营销的教学时,要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对学生的行为影响重视起来。

中职教师在教学时用行为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理论基础是中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在职业能力培养中为学生创建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进行加强,或是改变传统的学习情境,以及对消极的学习行为进行抑制,这样也能帮助中职学生的综合发展。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可以设计生动具体的工作场景,提前制定好学生需要学习的工作目标,这可以给学生构建好的学习刺激条件。学生在学习刺激的引导下做出良好的教学反应。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教学反应进行及时的反馈,从而强化学生教学反应习惯。

(二)认知主义理论

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等人在20世纪提出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对合作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视,其中强调外界伙伴对自己的指导是非常有价值的,在学生的学习中认知主义理论带有较强的主观意识,把外部事物转换为内在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学习者自己的内部结构。通过桑代柯等认知心理学家的深入研究,将认知主义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这些学家认为学习是在个体环境作用下,学习者将原有的知识与新的学习内容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理论就表明了学习不是反应和刺激的简单连接。

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反复的思考以及探究,最终提出、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的主观思想占据主导位置。认知主义中的很多理论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在认知理论下,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影响的因素不仅有学生自己的主观意识,还有社会、学校等外部环境影响。在认知主义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转化以及评价是学生学习的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相互促进、相互连接,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地获取课程知识。学习不是一个固态的环节,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中职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旧知识进行巩固,这样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的认知才会产生新发展。

布鲁纳的学习理念中提出,学习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基于此,中职教师要将外在事物学习有效地转变为学生的内在结构。

在认知主义下学生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这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在基于工作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这样,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即使遇到了学校中没有学习到的问题,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实践经验掌握良好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就是在具体的工作场景中进行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的知识要运用在哪方面,那么就应该从哪里进行学习。在《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参与》中提到,合法是指在一个团体中,每一个成员都能够接受新成员的加入,并且都愿意花时间为新成员(也就是新学习者)讲解相关工作中的规则,帮助学习者学习新知识;边缘的主要含义是新的学习者在一开始对知识理论、实际技能以及工作环境都不熟悉,只能在旁边看别人熟练地操作,但随着学习者进入工作环境的时间变长,知识和技能都有了有效的提升,就可以慢慢地开始做一些重要事情和工作;参与是指学生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不是在一旁凭空想象。由此可见,情境学习理论与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标准是非常符合的,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市场营销知识学习,学生可以像实际工作者一样思考,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1.总体能力目标改革

中职院校中的“市场营销”课程主要是针对各行业的营销部门进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基于营销的特殊性,专业人才要具备较强的社会公德心和高质量的职业道德,市场调研、销售渠道、品牌管理以及产品开发和撰写企业规划等工作都能够很好地胜任。可以说营销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中职院校“市场营销”这门课程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专业知识解决工作岗位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中职学生要对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并且熟练掌握相关岗位的操作技能,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和理论知识应对营销工作岗位中出现的困难。

2.具体能力目标改革

“市场营销”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营销技能进行培养。学生在进行了“市场营销”的学习后,需要具备分销渠道管理、市场调研能力、营销组合能力以及撰写企业计划书等基本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基于营销岗位将岗位拆解为不同的学习项目,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可以通过分组或是自主探究的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在课后,教师还要展开综合训练,对学生的具体能力进行培养。

3.学生在学习“市场营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根据调研报告形成企业营销战略的能力、合理制订企业产品价格方案的能力、制订企业品牌促销管理方案的能力以及根据调研目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际调查以及预测分析的能力和制定对销售渠道的管理和开发的能力。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上述提到了学生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课程学习后需要具备的能力,那么教师为了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中职学生综合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发展,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将以上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及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师就要摒弃传统的先花大量时间对章节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再利用小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而是在教学前先对岗位进行分析,然后将学生在岗位中实际需要用到的技能以及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筛选整合,并将这些知识点融合在某一个工作任务中进行教学,这样就能构建出一个系统完善的单元知识点教学,学生营销职业能力的可操作性、连续性都能得到培养与发展。

笔者根据市场营销实际岗位的工作需求,以及工作任务中学生所需要学的知识以及职业能力,对“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以下研究:

(1)市场调查任务中对学生教授的知识点:设计市场调查问卷、撰写市场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研、学写市场调查报告。(2)市场开发板块:挖掘潜在市场、了解客户需求。(3)企业品牌管理板块:进行品牌设计、推广以及宣传、制定企业品牌战略。(4)分销渠道的开发与维护板块。(5)产品销售与推销板块。(6)市场营销策划。(7)营销过程管理板块。销售进度管理、项目进展情况汇报以及计划的制订和监督。

(三)基于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设计

教师要根据营销岗位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及中职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营销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做好?”的深刻含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发挥主观意识进行思考,还要加强动手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考虑到在营销岗位中技能的可实现性、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以及课堂教学的连贯性。为此,笔者将“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了对应的学习领域。

典型工作任务:市场调查、市场开发、企业品牌管理、分销渠道开发与维护、产品推销与销售、市场营销策划、营销过程管理。对应的学习领域:市场调查、市场开发管理、品牌管理策略、分销渠道开发与服务、产品销售规划、营销管理与控制。

对于中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在不同实践活动以及实际任务中进行的,教师要将学生的理论知识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准则结合起来,具体地设计学习领域,根据不同的学习场所制定不同的实践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典型工作结合起来。

笔者根据以上任务又结合了营销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设计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学习营销策划的形式和策划方案,对学生的创新实践、创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学生要在实践教学中学会制订具体的营销方案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营销计划,如品牌策划、市场调研等。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面对实际问题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任务:能对市场进行分类和合理选择、进行市场定位,能够综合运用具体的营销策划方案,能够对营销策划的费用进行分配和预算,能完整独立地撰写营销方案;教学内容:市场分类选择、市场定位、产品策划、分销渠道策划、价格策划、促销策划;学习方法:营销实训基地、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营销策划咨询中心、教师的项目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法以及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情境的设计

设计教学情境是指以真实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过程为切入点,以职业能力为内在驱动实现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教师在进行“市场营销”的第一节课教学时,要先对学生介绍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基础,在教学中采取分组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营销团队,每次上课时将具体的营销工作任务作为能力训练的目标,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模拟岗位进行落实。教师可以根据营销岗位中的实际工作任务创建一个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才会在工作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以便于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五)在教学中导入典型的工作任务

在教学时教师要先为学生展示工作任务的情境,再为学生讲解相应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先对工作环境有初步的了解,再向学生布置相应的工作内容,在课程结束后,学生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学生在本次任务中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哪些。为了使学生能力培养的效率更加高效,教师要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工作任务也要与真实的工作任务贴近,使学生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感受到营销工作的复杂,从而激励学生要更加努力学习的信念。当学生出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效地调动起来。

不仅如此,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设计科学的营销情境板块,如,对产品界定的板块可分为:新产品的装饰模块、开发板块;对市场环境的了解板块分为:营销环境板块、消费者调研板块、行业竞争环境板块以及市场广告传媒板块;销售板块分为:销售业绩板块、销售模式对比板块、供应商管理板块;产品营销板块分为:人员推销板块、消费者调研板块、营销渠道板块、促销活动板块等。

结语

在对于中职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改革中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对营销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情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学校可以加大对教学情境的投资建设,如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通过这些方式将学生、工作、教师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教育改革的环境下,这不仅是中职院校的改革方案,也是实践课程的发展趋势。近几年,国家对中职院校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学校要更加努力地培养符合市场营销岗位的高质量人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提高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中职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护患情境会话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