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澳专业建设与课题开发情况对比与分析

2022-08-01程培宝

科技风 2022年17期
关键词:学分澳大利亚课题

程培宝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宝鸡 721013

专业建设是当前高等院校“双一流”或“双高”建设与发展的核心所在。专业建设应当具有客观性、实效性、规范性以及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基本特点。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一项重要内容。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需要课题(项目)支撑。课题开发作为专业教学的基本载体,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分析基础之上的。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通过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等多个环节的工作达到课程目标,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灵活性、超前性以及多元性等多个方面的特点。澳大利亚在以上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其中不乏可借鉴与参考之处。

1 中澳在专业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在澳大利亚整个教育教学体系当中,商业学科属于最为出色的专业(群)之一,在推进澳大利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拓展其发展规模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澳大利亚高等商业学科专业是结合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经营现状以及时代发展需求所建设并发展起来的。

1.1 专业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以商业学科为例,对于澳大利亚而言,在现阶段的专业建设过程当中,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专业种类繁多。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数据显示:澳大利亚高等商业学科本科专业数目已经超过60个,各商学院都开设有大量的专业方向,不同专业相互之间的界定与划分十分明确。此种措施的优势在于:能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明显的针对性。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澳大利亚各个开设商业学科的高等院校当中,尽管在专业设置方面比较相似,但侧重点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比澳大利亚数10所高等院校在商科专业设置方面的现状来看,共性在于金融、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以及管理信息系统是绝大部分高校商科所开设的专业,以上专业的普及性较高。而个性在于部分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划分较细,以企业的微观经济学行为作为专业建设的依据,在专业划分方面非常看重专业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作用。

(2)课程体系划分为三级,学分设置趋向常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学分的设置充分反映出相关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结构以及质量评估标准。澳大利亚在常规(一般教育基础科目+专业教育科目)课程结构设置标准的基础之上,细化为三级,分别为一般教育基础科目、专业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在澳大利亚,课程的组织形式是以必修课配合选修课的方式为主,基础科目中选修课的所占比例在30%~40%之内;专业科目中选修课的所占比例在80%~90%之内。学分设置方面,不同学校实际情况略有差异,但总体来看,专科层次从一级证书到高级文凭共六个等级,要求修满学分为60~160学分;本科层次要求修满学分300学分以上(每门课程对应的学分标准在12~13学分)。

1.2 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分析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劳动力市场快速发展的促进作用之下,商业学科作为与社会经济衔接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需要从专业建设的角度入手,做好必要的调整与充实的工作。其中,最主流的发展方向就在于专业设置的两极化发展趋势突出。建立在宽口径基础之上的商业学科专业以及管理学专业成为商业学科院校必设的两个主干专业。各高等院校结合自身区域性经济的发展特色,开始推出大量具有现实意义的专业,这些专业具有产业支撑型、特色引领型的特点,针对性极强。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旅游业非常发达,布里斯班、悉尼和墨尔本等城市需要大量的商业类人才。为此,南威尔士大学把商学专业进一步细化出了包括商学、市场营销学、旅游与接待管理学在内的三个专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也开设了酒店管理、烹饪、酿酒等专业。考虑到澳大利亚森林资源丰富,其经济价值亟待发挥,墨尔本大学商学院就增设了森林学与商学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输出人才。

2 中澳在课题开发方面发展现状对比与分析

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课题开发(我们国内称之为“项目化教学”)是最为关键的工作内容之一,澳大利亚也不例外。课题开发可以把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具体到某一项工作情景当中,能够为各个专业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载体,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内容支持。在课题开发方面,澳大利亚的做法是:

2.1 教育服务处牵头组织

高等院校课题开发主要是由独立注册的教育服务处负责实现。教育服务处的直接领导部门是教育培训署,其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开发各类学习产品(培训包),内容涉及澳大利亚境内外职业教育以及短期培训的资格课程;负责建立政府、行业、教学机构等之间沟通的信息平台;为各专业制定培训课程标准和技能鉴定标准,保障教学质量。

2.2 开发小组具体实施

执行机构是行业技能委员会,通过它先向教育培训署提出对某一课程课题进行开发的申请,获得批准后教育培训署拨款至教育服务处并委托该机构对所申请课程课题进行开发。教育服务处在与相关责任人签署课题开发协议的基础之上,成立专业的开发小组(组员包括高等院校教师、行业企业专家以及政府官员等),严格依据培训的相关要求开展开发课题。课题开发具体内容包括培训标准、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辅助教学材料等。要求所开发的课题能够与行业技能委员会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力评估标准相适应。

对比我国在课题开发方面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我国在开发机构、开发内容方面均与澳大利亚现行的课题开发标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首先,课题开发主体机构和开发目标不同。在澳大利亚,行业技能委员会和独立运作的教育服务处是课题开发的核心主体,所追求的是专业课题开发的针对性以及实践性。在我国,高等院校课题开发形式上也是由课题开发小组负责任务实施,但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这个课题开发小组主要成员有学校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以及技术人员。与澳大利亚不同的是,我国行政主管部门需要筛选一批发展相对成熟、经验丰富的高等院校作为课题开发的主体,由这部分院校集中进行课题开发,成果得到认可后提供给全国范围内的高等院校使用。我们国家这种做法优势在于,可确保开发的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均衡性,避免重复开发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但针对性以及实践性也相应地被削弱;其次,课程开发的角度不同,澳大利亚在课题开发方面所依赖的原则为以能力为本,所涉及的能力标准、国家资格、评估指南以及辅助材料均依据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与相应的资格证书对应,能力鉴定方面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这也是澳大利亚在课题开发内容方面最主要的特色。而对于我国而言,由于课题开发的阶段性成果内容通常是建立在宏观基础之上,因而决定了其在可操作性方面发展受限。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尽管能力标准的制订参照了大量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但无法实现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有效衔接,课程材料质量与学生培养之间的关系不够突出,缺乏必要的实践性优势。

3 经验总结与未来发展方向

(1)专业建设角度来看,总结澳大利亚在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笔者认为:一方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规格方面,要求知识面广,具有综合化的特征。主辅修或是双主修学生至少要涉及两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只是跨学科所需修习的课程门数多寡有所区别(主辅修需跨学科修习4门课程,双主修则需跨学科修习7门课程);另一方面,在专业建设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需要体现其国际化以及市场化的发展特色: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课程,都应当朝着实用性方向发展。国际化具体表现为课程体系中设置更多的“涉外课程”,并且围绕着“如何更好地进行国际间的商贸往来”开设相关专业,加速发展“国际贸易”“地区市场系统”等专业课程。

(2)课题开发角度来看,总结澳大利亚在课题开发方面的经验,笔者认为,我国课程开发工作主要由各高职院校自己负责,政府和各类行业企业技能委员会参与度低,缺乏统一的质量审查和标准检验课程开发过程中阶段性成果。从形式上看,目前各省都建立了行业指导委员会,行指委又下设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但两级委员会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不能起到促进课题开发的指导作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才是我们要走的道路,一定要落到实处才行。

结语

澳大利亚教育教学体中专业建设分类细致,学生就业时针对性强,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未来发展方向是宽口径大专业,设立众多专业发展方向。我们国家高职院校目前正在努力建设高质量的专业群,是否也与澳大利亚专业建设思路不谋而合呢?课题开发方面,澳大利亚国家层面教育体系完备、组织严密、落实到位、操作性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猜你喜欢

学分澳大利亚课题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学分美食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在澳大利亚骑行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