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美术课带来的“绘画日记”灵感
——农牧区小学写作教学实践案例

2022-07-30吉桑卓玛西藏那曲市第一小学

西藏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铅笔画美术课日记

吉桑卓玛 西藏那曲市第一小学

笔者是那曲市第一小学一名从教17年的语文教师。该校学生有1870人,其中牧区孩子1534人,占全校学生的82%。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进程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也是开展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石。而在像西藏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特别是在广大的农牧区,大多农牧民子女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地区特别是牧区小学的语文教学效果。受各种条件制约,学生学习语文难度较大,尤其是习作更是难上加难,学生总认为没有灵感,没有素材,无从下手。作为来自西藏农牧区一线的语文教师,深切感受到了语文习作教学的重要性、艰巨性。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结合农牧区学生特点,积极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热爱习作、学会习作。

缘起:美术课上的反思

这是发生在笔者教学过程中一段真实的故事。2014年6月17的下午第一节课,那是一堂普通的美术课。因为美术老师请了病假,教务处安排笔者去替课。在这节课上,笔者让学生自由画画。临近下课还有15分钟时,笔者在课堂巡视时发现,班级里的几个学困生在美术作业本上的画竟画得如此逼真。笔者拿起学生的画作,反思良久。这些学生平时别说让他们写一句话,就是说一句完整的话都很难,可是今天的美术上课他们竟然可以画得这么好,真是意想不到!下课后,笔者到语文组跟其他的语文教师说起这事儿。很巧,部分教师提出班级内也有这样的学生。

一个多月后,学校放暑假了。暑假期间,这件事情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海中,于是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久而久之,一个想法也渐渐清晰了起来……

从无到有,初试“绘画日记”作业

2014年8月新学期开学后,笔者在2013级3班初次尝试“绘画日记”作业。笔者深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对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低年级写话目标,《课标》明确地把“对写话有兴趣”摆在首位。由此可见,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让低年级的学生写话,这样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产生枯燥、厌烦心理。

在开展“绘画日记”初期,很多学生不明白作业的真正含义,会习惯性地说“语文老师的美术作业”。今天有学生写“我帮妈妈洗脚”,明天就有学生写“我帮爸爸洗脚”“我帮奶奶洗脚”……那个学期,我将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语文课定为“绘画日记”作业展示课。就在这一节课上果真给了我太多的惊喜:涌现出很多有绘画天赋的学生,发现绘画对学生而言,简单且富有趣味。图1为二年级学生阿扎的“绘画日记”作业。

图1 我和哥哥打乒乓球

通过设计“绘画日记”作业,让学生将所见所闻画出来,再用一句话或两句话表达出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从2014年8月即2013级学生二年级开始,从每个学期写一句话,逐步增加句数来锻炼写片段。

实操中分年级践行“绘画日记”

二年级绘画日记的内容:喜欢写绘画日记,将每天的所见所闻用铅笔画出来,配上与之相应的一句话。学生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三年级上学期绘画日记的内容:将每天的所见所闻用铅笔画出来,并涂上颜色,配上与之相应的三句话。到了三年级下学期,绘画日记的内容是将每天的所见所闻用铅笔画出来,并涂上颜色,配上与之相应的四句话。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上动词、形容词等把话写得具体。从三年级开始注重在课堂中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培养。

从四年级开始,将每三天的所见所闻中难忘的内容用铅笔画出来,并涂上颜色,配上与之相应一段话。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尝试用积累的好词佳句代替口语部分。图2为四年级学生央宗“绘画日记”作业。

图2 我的家乡

到了五年级,将每周的所见所闻中最难忘的内容用铅笔画出来,并涂上颜色,配上与之相应的一段超过200字的段落或结合单元习作要求完成习作任务。并继续使用积累的优美语句、修辞手法为文章润色。

最终到了六年级,褪去绘画部分,增加习作的密度,重点关注习作修改和讲评环节。

初尝胜果:多学科开展“绘画日记”

2017年9月,“绘画日记”作业作为那曲市第一小学校级课题申报市级首届课题研究项目成功立项,经过开题、中期汇报、上报结题材料,于2019年12月顺利结题。沉淀半年、思考半年后,“绘画日记”作业作为那曲市第一小学的特色作业,逐步推广至学校其他科目,其中藏文学科开展得更为突出。根据语文学科已有的经验,从二年级开始,以一句话的形式,逐步锻炼至篇。目前笔者所在学校从二年级至五年级均有布置该项作业。英语从单词开始边画边写,道德与法治、科学根据教材内容作为拓展内容尝试布置课后作业,均获得较好反响。图3为学生藏文课“绘画日记”作业。图4为学生科学课“绘画日记”作业。

图3 藏文课“绘画日记”作业

图4 科学“绘画日记”作业

让习作成为学生的乐事

孩子们很喜欢通过画画涂涂,描摹自己看到的世界,表达自己幼小的心灵,这种涂鸦其实是创造性的萌芽。对标《课标》中的写作教学。“绘画日记”教学让我们做到了,一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生活中的点滴为题材,让学生产生想动笔、易动笔、乐动笔的想法,从火热生活出发,表达最真挚的情感。习作初期,感受生活就是一切的源泉。“绘画日记”习作教学也从学生的自身的特点出发,遵循习作教学的规律,达到了习作课程的育人目的。

在开展“绘画日记”作业期间,每周五下午的第一节课,成了学生一周绘画日记作业展示时间。这个时间段恰恰也成了学困生的展示舞台。有些学困生你让他把所见所闻用文字表示出来,这部分学生几乎不会写,但是让他们画出来,却画得非常逼真。当教师展示绘画成果时,这部分学生脸上洋溢出的灿烂的笑容,这份作业带给他们的自信心和重拾对这个课程的兴趣。在开展“绘画日记”作业期间,有家长经常过来向笔者反映:自家孩子到家后经常帮助父母干家务活,出门在外时也经常能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因为孩子们说:回到家后,要有习作素材。“绘画日记”作业让学生养成了留心观察生活细节的好习惯。

好的教学方法需要思考、创新,更需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学习、吸收和消化,最终将真正适合实际工作的教育方法推广使用。笔者的初衷是试图寻找一种轻松的途径,走出实际教学中面临的困境,而恰恰一堂普通的美术课给笔者带来了灵感和惊喜,也最终让“绘画日记”语文习作教学方法在那曲一小得以推广。

猜你喜欢

铅笔画美术课日记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点亮铅笔画
美术课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现实与艺术
趣味美术课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