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2022-07-30张清格桑李新房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西藏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西藏教学资源

张清 格桑 李新房 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随着信息技术从数字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慧教育走入课堂。智慧教育是社会发展进入全面信息化阶段的产物,是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讯等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数字化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智慧教学则主要体现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上。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将智慧课堂中的人与技术有机关联,以学生智慧发展为旨趣,关注智能化技术对学生智慧发展的促进与增强作用,致力于构建理想形态的智慧课堂。[1]近年来,西藏高校积极探索智慧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成就。而在推进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西藏高校仍存在较多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无法有效应用智慧教学设施,导致智慧教学水平不高。因此,本研究有必要深入了解西藏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的阻力,提出相应对策,以提升教师智慧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智能化发展。

一、西藏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现状调研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该调查问卷严格按要求设计,包含五个维度:(1)教师基本信息;(2)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3)智慧教学的态度;(4)智慧课堂教学现状;(5)智慧教学面临的阻力。经多名专家评议,符合本研究需要。本问卷于2022年1月15日分发,调查对象包括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西藏高校的教师,共抽取样本150份。本调研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148,有效率为98.7%。调研结果如下:

(一)西藏高校智慧教学取得的成绩

1.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主要包括智慧教室建设和网络建设。智慧教室建设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2017年建立首批智慧教室40余间,实现了课程录播,教学管理与督导,课程、教师、学生数据共享等功能。随后不断加大对智慧教室的投入,于2019年建成3间物联控制的多功能互动培训教室。该教室采用活动桌椅形式,实现了互动教学、多模式教学,更利于学生合作学习。2020年在新校区建设了6间精品智慧教室,增加了学情大数据分析和反馈系统,更好地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智能化管理。据统计,西藏各高校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智慧教室,但部分院校智慧教室数量较少,设备不完善,智慧教室建设仍在发展阶段。在网络建设上,西藏高校已全部接入校园网,实现数字化校园,学生的信息化学习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学生可通过接入校园网获得学习资源。网络的覆盖将推动西藏高校“三通”的实现,但部分院校网络建设仍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

2.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主要包括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和智慧教学软件平台建设。西藏高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得到初步发展,在网络课程建设上,西藏大学推出了1门公开课,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也建设了7门视频公开课。但由于师资水平和教学资源缺乏等条件的限制,西藏高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发展较慢。西藏高校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较完善,多数高校实现了网络智能化管理,如有些高校已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智能办公系统、智能学籍管理系统和智能课程管理系统等。同时,西藏高校已将智慧教学软件平台运用到课堂教学,主要包括:雨课堂、对分易、学习通等。各高校通过智慧教学工具,营造高效互动的学习环境,以实现学生能力的发展,推进个性化精准教学。此外,为了更充分地运用智慧教学系统,西藏各高校不断开展相关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智慧教学能力。然而,西藏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水平不高,尚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

(二)西藏高校智慧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师实施智慧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调查显示,在智慧课堂使用频率上,约21.21%的西藏高校教师表示从未使用过,约66.67%平均每周1-2次,约9.09%平均每周3次以上,约3.03%平均每周5次以上,具体见表1。可见,大部分西藏高校教师使用智慧课堂模式频率偏低,使用积极性不高。此外,在智慧教学对教师产生的负担上,约3.04%的西藏高校教师表示负担非常大,约39.39%认为负担比较大,约39.39%认为负担一般,约18.18%表示负担比较小,具体见表1。可见,在使用智慧课堂授课的西藏高校教师中,大部分教师认为,智慧教学给自身教学带来了较重负担,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使用智慧教学模式的积极性。最后,在是否愿意继续使用智慧教学模式上,约21.22%西藏高校教师表示非常愿意,约30.3%表示比较愿意,约30.3%表示一般,约18.18%表示比较不愿意,具体见表1。可见,西藏高校教师继续使用智慧课堂的意愿较低。

表1 智慧课堂使用频率、继续使用意愿及教师教学负担表

2.智能技术与教学难以实现深度融合

智能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是有效实现智慧教学的手段,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智能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促进了智慧教学有效进行,智慧教学课堂的高效完成进一步促进智能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然而,在智慧教学方面,西藏高校教师仍处于技术的低层次应用,真正将智能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仍存在较大困难。调查结果显示,约51.52%的西藏高校教师认为,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具体方式较难把握,约42.42%表示智慧教学系统功能复杂,不懂如何操作,约75.76%表示互联网+教育只是简单引入课堂,并没有实现真正融合。可见,西藏高校教师在进行智慧教学实践时,对智慧教学系统的操作仍有困难。授课时,仅实现对智能技术低层次的应用,没有掌握准确有效的教学方式,不能将技术有机融于教学。因此,实现智能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更是任重道远。

(三)西藏高校教师智慧教学面临的阻力

1.教学观念落后,智慧教学意识不强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智慧教育时代带来了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结构等方面的变革,要求教师不断调整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适应智慧教育的发展。但部分西藏高校教师习惯传统课堂模式,对新兴的智慧教学模式存在抵触。教师更倾向于呆在舒适区里,不愿主动学习和适应智慧课堂。这种观念较大程度限制了西藏高校教师的成长及西藏高校智慧教学的发展。传统授课模式以知识为中心、以讲授为主,教师很好地把握了教学进程。智慧教学形式则打破了传统课堂秩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无法“掌控”课堂,这种教学形式挑战了其传统的教学习惯,使其从思想上排斥智慧教学,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里,故步自封。

2.网络、软硬件障碍

学校网络不稳定、智慧教学设备故障,是影响西藏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的重要因素。智慧教学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智慧教学水平受到了信息技术方面的高度制约。一旦智慧教学设备出现障碍,大部分教师无法修理,将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调查显示,约54.55%的西藏高校教师在进行智慧教学时遇到软硬件故障,在极大程度上加重了智慧教学的难度,也打击了教师应用智慧课堂的积极性。而较多高校只注重智慧课堂建设,忽视了智慧教学系统的维护,造成智慧教学系统故障频发。例如,上课过程中,教师终端与学生终端出现内容不同步问题,部分教师无法解决,影响了教学进程。此外,在网络信号逐渐实现全面覆盖的今天,部分高校仍因受到地理环境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网络信号稳定性较差,对推进智慧教学产生了较大的阻力。

3.智能技术与教学融合方式较难把握

智慧教学要求将智能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这对西藏高校教师是一大挑战。智慧教育带来的教学方式变革,并不是简单地将新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而是对传统教学进行革新和重构。智慧教学过程中,西藏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深受传统教育影响,如授课流程固定、无新意,且局限于知识授受层面。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也受到传统教育制约,如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等。因此,智慧教学面临“教”与“学”两方面困难。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将智能技术融入教学,改善传统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是西藏高校智慧教学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也是一大难题。祝智庭提出,智慧教学发展中缺失引擎,新技术、新设计难以有效转化为教育服务。[2]西藏高校教师缺少的便是将新技术、新设计有效运用于教学的策略。其无法把握将智能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具体方式,导致智慧教学进展缓慢,教学仍倾向于传统课堂。

4.资源单一,不能满足多元化学习需求

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智慧发展,是智慧教学的目的和价值。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每位学生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各不相同。实现按需推送是智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在五个方面[3]:(1)按需个性化推送资源;(2)按需推送学习活动;(3)按需推送学习服务;(4)按需推送学习所需认知工具;(5)按需推送人际资源。因此,丰富的智慧教育资源是实现智慧教学目的的关键。西藏高校智慧教育资源建设仍待完善,资源数量不足,学生无法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所需资源。资源与教学内容不匹配,教师难以筛选出可利用的、符合教学的优质资源。资源形式缺乏灵活性,学生难以利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得资源。资源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无法体现智慧教学的个性化方针,也难以实现精准教学。

三、提升西藏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水平的对策

(一)更新教师智慧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智慧教学能力

首先,开展智慧教学讲座,消除西藏高校教师对智慧教学持有的偏见。通过讲座,使教师对智慧教学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其认识到智慧教育时代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提升西藏高校教师改革意识。通过讲座,深入介绍智慧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教学方式变革和教学模式的转变。以改变教师传统教育理念,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的的智慧教学理念。其次,积极组织智慧教学实践,让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组织教师学习成功的典型示范,使教师接触到智慧教学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利用替代性强化激发教师对智慧教学的积极期待,使其主动尝试并积极探索智慧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鼓励教师进行智慧教学实践,使其在教学中体会到智慧课堂教学的魅力,走出传统教育的桎梏,不断主动探索反思,以实现教师智慧教学能力的螺旋式增长。

(二)构建完善的智慧教学设施,保障智慧教学顺利进行

首先,打造专业技术团队。智慧教学在西藏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打造专业技术团队,一方面保障智慧教学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也需要不断创新。技术创新是智慧教学创新的第一步,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其次,定期进行设备维护。西藏高校智慧教室建设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对智慧教室设备的维护仍有待改善。定期维护智慧教室设备,可大大降低软、硬件故障的机率,减少西藏高校教师智慧教学的障碍,从而提高智慧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智慧教学胜任感。最后,加强网络建设。网络建设对西藏高校智慧教学发展起到托底作用。然而,西藏部分高校的网络问题,一直是智慧教学的一大障碍。因此,为更好地促进西藏高校智慧教学发展,加强西藏高校网络建设,势在必行。其中,稳定的网络信号是重中之重,应加快解决西藏高校教师教学中遇到的网络稳定性问题。

(三)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教师创新能力

首先,提高西藏高校教师信息素养。主要包括:提高西藏高校教师信息意识,并提升其有效搜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分析数据、应用数据的能力等。其次,提升西藏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发展为自身教学能力,才能切实运用到智慧教学中。因此,鼓励西藏高校教师进行智慧课堂实践至关重要。通过实践,提高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教学的能力,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的能力,引导、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能力等。最后,发展西藏高校教师创新能力,使智慧教学不断发展。教师自身应有创新意识,在智慧教学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探索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同时,教师创新团队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团队间的沟通合作,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更能激发教师团队的创造力,发挥团队群体效应。

(四)重视多元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建设,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首先,促进高校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这是破解当前教学资源应用困境、提升教学资源应用实效性的必由之路,已成为研究者的共识。[4]西藏高校迫切需要打破学科、高校和地区间的障碍,实现学院、高校、地区间优质资源的共享,使教师和学生“教有所教,学有所学”。这要求其建立完善的智慧教学资源库和教学资源应用平台,构建高水平的管理团队,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其次,打造高质量的学科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创新发展上。西藏高校应加强教学平台建设,赋予教师权限,鼓励其上传教学实践中开发的、有创新性的教学资源。这类资源往往更符合教学实际,更有实践价值。同时,完善教学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激发教师积极性,以实现学科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开发个性化教学资源。师生间通过交流协作,实现共创共享,共同打造互动式教学资源。

(五)立足西藏高校校情与学情,构建交互式智慧课堂

因西藏高校藏族学生比例较大,教师在运用智慧课堂教学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客观因素,创造性地构建交互式智慧课堂。首先,立足于藏族学生的学习准备。藏族学生由于自身数字媒介素养不高,使用智慧设备时,往往需要更多时间。且藏族学生学习基础不好,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不足。这要求教师在智慧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特点不断改进智慧教学,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其次,立足于藏族学生的学习方式。西藏高校均以汉语教学,又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且智慧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会使藏族学生产生学习上的不适应。教师在智慧教学中应循序渐进,不断引导藏族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授课模式,通过不断发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其获得成长。最后,立足于藏族学生的交流与协作。交流和协作是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教师应在课堂上创造更多合作机会,鼓励学生相互沟通,帮助藏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交流。

结语

智慧教育时代,智能技术发展到了新阶段,对高校教学的影响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均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教师成功接受新的教学理念,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是智慧教学在实践中发展的第一步。西藏高校教师在智慧教学过程中遇到多种阻力,我们应了解这些阻力,并给予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进西藏高校教师创新发展,促进智慧教学模式在西藏高校的顺利落实。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西藏教学资源
都是西藏的“错”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